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之作业14答案

2021-02-20 来源:易榕旅网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1:先秦文学

一、填空。

1、 历史散文与哲理散文 2、 《诗》、《诗三百》 3、 赋、兴

4、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5、 载驰、无衣 6、 雅、颂 7、 虞书、周书 8、 叙事之最、叙事散文

9、 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 10、 11、 12、 13、 14、 15、

内篇、内篇 屈原、楚辞 离骚、自传性

诗经、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风赋、登徒子好色赋 屈原、宋玉

二、默写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中央。

2、 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 三、

简答

1、答:秦始皇灭六国后,开始推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的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她经典一样,遭到了毁灭。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与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就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就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后来鲁、齐、韩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以《论语》与《墨子》为代表,

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第二阶段就是以《孟子》与《庄子》为代表,前者基本上还就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就是以《荀子》与《韩非子》为代表,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答: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第一、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洁高达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第二、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与强烈的抒情性;第三、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第四、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第五、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四、分析论述

1、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祭祀诗:祭祀诗就是歌颂祖先的祭祀的乐歌。《诗经》的祭祀诗全部收集在三“颂”里。例如“周颂”31篇,有名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就是“周颂”,也就是整个“颂”诗里最优秀的诗篇。

二、赞颂诗:赞颂诗就是指赞美祖先功德、征战胜利、品德、技艺,甚至俊男靓女的诗。大部分集中在二“雅”里。例如“大雅”里的《生民》、《公刘》、《緜》、《皇矣》、《大明》等,“小雅”里的《出车》、《六月》、《采芑》等都就是赞颂诗中的名篇。

三、怨刺诗:怨刺诗就是揭露时弊、感叹时艰、讽刺时政的诗歌。它们多出现在二“雅”里,作者多为贵族、朝臣,“国风”中也有一些劳动者创作的民间讽刺诗。如“大雅”里的《民劳》,“小雅”的《巷伯》,“国风”中“魏风”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黄鸟》等都就是名篇。

四、婚恋诗:

婚恋诗就是婚姻、恋爱为题材的诗。这类诗的绝大部分保存在“国风”民歌中。爱情诗最著名的有“周南”的《关雎》、《汉广》,“秦风”的《蒹葭》,“陈风”《月出》,“邶风”《静女》等。描写婚姻生活的诗著名者有“周南”《桃夭》,“郑风”《女曰鸡鸣》,“卫风”《氓》,“邶风”《谷风》等。

五、战争徭役诗:这类诗主要描写战争徭役给劳动者带来的深重苦难与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著名的有“豳风”《东山》,“小雅”《采薇》、《何草不黄》,“魏风”《伯兮》、“鄘风”《载驰》,“秦风”《无衣》等。

2、论述《庄子》的艺术成就。

《庄子》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例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山神人”的描写,说明了“逍遥游”的哲理境界,而又诗意流淌,意境悠远。

二、异材纷呈的寓言故事。《庄子》里寓言据专家统计共有180多篇,著名的有“朝三暮四”、“庖丁解牛”、“叶公好龙”、“东施效颦”、“井底之蛙”、“蛮触之争”等。

三、意出尘外的想象。例如《逍遥游》中的想象。

四、汪洋恣肆的文章形式。结构完整,主题突出,语言奇峭富丽。

3、答:屈原就是一位有卓越见识的政治家与品德高尚的笃行君子,也就是一位有个性的伟大诗人;她的出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屈原及其作品影响历代文人的思想与文学创作,哺育了各个时代的作家。例如西汉的文学家贾谊被贬后,经过汨罗江时,有感于自己与屈原相似的经历,作了一篇《吊屈原赋》,表达对屈原的景仰与无限哀思。稍晚于贾谊的司马迁受到残酷的刑罚,以屈原与《离骚》精神激励自己,完成了巨著《史记》。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四言体的格局,吸收民歌形式,特别就是楚歌形式,创造出句式参差灵活、结构富于变化的“楚辞”文体,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屈原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道路,其精神、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就是不朽的。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2:汉代文学

一填空。

1、 哲理文、论证文 2、 乐府、古诗十九首 3、 治安策、过秦论 4、 骚体赋、散体大赋 5、 枚乘 的《七发》 6、 子虚赋、上林赋 7、 两都赋、二京赋 8、 司马迁、班固 9、 归田赋、抒情小赋 10、 11、 12、 13、 14、 15、

汉书、史记 音乐机关、秦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班固、赠妇诗 叙事诗、玉台新咏 古诗十九首、昭明文选

二、默写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2、岁月忽已晚、努力加餐饭 三、简答

1、答:从时间顺序上来说,整个汉赋的发展大体可分成三个阶段:在西汉初期,就是以骚体赋为主流,就是屈原、宋玉流风的直接延续与发展。从武帝开始到东汉中后期,就是散体大赋占据压倒优势。东汉顺帝以后,随着帝国政治、经济的衰落与儒家思想的崩溃,散体大赋走向衰落,而那种体制短小的抒情赋又发展起来。

2、答:第一、《史记》为我们展现了一道丰富多彩的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第二、司马迁写人物运用了许多生动鲜活的艺术方法,第三、强烈的抒情色彩。

3、答:第一、生动的故事性。《孔雀东南飞》的整个事故基本上就是由对话组成的,逢场朱总故事的生动性与精彩场面的描写。第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孔》中,对刘兰芝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她完美无缺,大大引起了读者对她的热爱与同情,第三、句式自由、变化多样,《孔》文采用的就是五言体,而汉代乐府的五言体为建安时期五言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四、语言朴实凝练、善于叙事抒情。 四、分析题

1、答:这就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意切,读之使人倍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全诗感情真挚而细腻。陈绎在《诗谱》中评价本诗说:“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先写“与君生别离”,表达了天各一方的不幸;接着写“道路阻且长”,表达了难以相见的无奈;再写自己因相思而衣带渐宽,担心丈夫为浮云迷惑而不知返家;最后以期待与聊以自慰的口吻劝自己,结束了她离乱的相思。思念之情,反复叹咏,显得曲折而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委婉含蓄的抒情。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就是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以鸟兽尚且留恋故乡作为比喻与反衬,暗示游子应早日还乡;“浮云蔽白日”则在比喻手法中隐含对游子(实也对自己命运)的担心,但表露得更为含蓄。二就是迂回诉说,耐人寻味。比如本来要说自己因思念远方亲人而腰身瘦了,却偏说衣带一天天宽松了,本要说青春无多,却偏说成“岁月忽已晚”;本来要诉说自己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却偏在结尾表示一切撇开,只希望对方多多保重……这种含蓄深沉的写法,与主人公善良的柔情互为表里,正就是中国诗歌传统的温柔敦厚诗风的生动体现。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用典,就就是引用以前诗文的内容或词句,来说明眼前的内容。本诗开头的“与君生别离”就是化用《楚辞·九歌》中“悲莫悲兮生别离”的句意;“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就是借用《诗经·萧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内容;而“道路阻且长”

则就是直接袭用了《萧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词句;“胡马”、“越鸟”二句就是引用《韩诗外传》中的‘代马依北风,越鸟翔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的典故;而诗句“‘思君令人老’其中的‘思君’一词,就是《小雅》‘维忧用老’”的变体;“岁月忽已晚”则就是暗用《采薇》中“岁亦莫止”的内涵……当然用典不就是机械地拼凑堆砌典故,只有同作品特定的内容环境融为一体,才就是恰到好处的用典。本诗在这方面就是很成功的,因而不仅使诗句言简意丰,同时也就是形成诗中含蓄委婉手法的原因之一。

此外,这首诗虽然用了不少典故,但并不影响其语言浅近自然,风格平易淡远的艺术特色,而这正就是《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的共同之处。 2、答:一、开创了“纪传体”体例

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就是一般大臣与各式人物的传记。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二、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

《史记》就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它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

三、《史记》就是后世小说、戏曲取材创作的昆山邓林。以元人杂剧而论,内容取材于《史记》,明代杂剧、明代传奇、明代平话小说以及近代京戏、地方戏中均有选自《史记》的体裁。

四、《史记》人物的精神气质影响着后世戏曲、小说艺术形象的塑造,《史记》中的故事情节与表现方法也常被后代的小说、戏曲多学习、所模拟。最明显、最突出的就是《水浒传》。

五、《史记》的文章结构常被后世小说奉为学习的榜样,这一点在“唐宋传奇”与《聊斋志异》等文言小说中表现得最突出。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3: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 填空题

1、 燕歌行、七言诗 2、 骨气奇高、体被文质 3、 七子、蔡琰 4、 七哀诗、白骨蔽平原 5、 咏怀诗、五言古诗抒情组诗 6、 陆机、五言之警策 7、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8、 新体诗、永明体 9、 谢灵运、园柳变鸣禽 10、 11、 12、 13、 14、 15、

颜延之、鲍照 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 搜神记、世说新语 刘义庆、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典论、论文》、《文心雕龙》 文学创作实践、文学理论

二、 默写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手挥五弦。俯仰自得 三、简答题

1、答: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孔融的代表作有散文如《荐祢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陈琳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

王粲代表作为《七哀诗》与《登楼赋》

2、答:1,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与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 2,诗歌的语言在朴素中又体现出十分精粹的含义,这朴素中含有淡淡的韵味,这种韵味主要就是讲究对形象的刻画,对词语的运用、

3,陶渊明的田园诗往往造出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陶渊明的田园诗除了一些议论的句子外,大多就是客观朴实的描写,包涵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浓厚情趣,这种情趣,经过一种朴实平常的景物描写,意向描写加以表现构成了一种淳厚的意境。 3、答:南北朝时期就是一个分裂的时期,当时主要作者以南朝(晋、南齐,梁、陈)为代表。作

品多为晋时的散赋与抒情小赋,南朝的骈赋,尤其在齐梁后,骈文已经成为当时的主流代表。如中国最完备的文学批判类的著作《文心雕龙》就就是骈文所写。其中“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试图来证明骈文的格式。但也有很多作品就是以散文形式写出(如大多数议论文,但也尽量骈化)。这就说明当时的情况就是大的走向以骈文为主。这个走向直接影响到隋唐时期诗与文章的格式化。一直延续到了宋代。 四、论述题

1、答:曹操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抒写自己的理想

怀抱。《白马篇》就是其前期代表作,这游侠儿的形象,正就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融注了诗人的理想与愿望。在其前期诗中,也有不少描写宴饮游乐的诗歌,如《公宴》《名都篇》均为她邺下时期生活与情趣的真实反映。其后期诗歌更多的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苦闷、备受迫害的无限压抑与悲愤。《杂诗》体现了其壮志难酬的激愤不平,诗中既有慷慨激昂之情在回荡,又有无可奈何的闲愁无法排遣。

曹植的辞赋与散文也很出色。她的辞赋今存四十余篇,均为抒情小赋,《洛神赋》为

其名作,它熔铸了神话的题材,描写了一个神恋爱的悲剧古诗。它不仅就是曹植赋的代表作,还就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

曹植的各体文章今存92篇,包括颂赞、碑文、哀辞、章表、杂说等,其中以书、表最

为出色。《与吴季重书》《与杨德祖书》《求自试表》等均为名作。其文多有较充实的内容与真挚的感情,重词采,重骈俪,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对后事骈文的发展颇有影响。

3、 答:南北朝民歌就是周民歌与汉乐府民歌之后又一次集中出现的民间口头创作,它不但形

象地反映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的精神风貌,而且在艺术上创造了新的形式与风格,就是我国诗歌的一个新发展。

南朝乐府民歌由当时的乐府机关采集而保存下来的民间诗歌创作。它主要产生于东晋与宋、齐、梁时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就是吴声歌曲,二就是神弦曲,就是民间的祭歌,三就是西曲歌。南朝民歌中极少反映下层人们的悲苦之音,而使情歌成为唯一的主题,部分作品有浓厚的脂粉气以至色情成分。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南朝社会生活的现实,客观上对社会的某些弊端、罪恶也有一定揭露。南朝内容虽单调,但由于其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了爱情生活,并且所写之情极其真实,多如流水,颇具感人力量。

北朝乐府民歌其内容分为:第一就是社会的离乱,战争的残酷,以及表现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第二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以及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使她们固有的勇敢刚毅性格与尚武精神有了充分的发展;第三就是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第四就是揭露了阶级社会的不合理;第五就是大胆而直率的婚恋内容;第六就是反映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与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北朝民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生动地反映了北朝二百多年间的社会生活与时代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4:唐代文学

一、填空 1、李峤、崔融 2、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3、王维、孟浩然 4、王昌龄、出塞

5、逢雪宿芙蓉山、风 雪 夜 归 人 6、元稹、白居易

7、与元九书、歌诗合为事而作 8、韩愈、柳宗元 9、永州八记、游黄溪记 10、清丽空灵、省净纤巧 11、杜牧、李商隐

12、自觉的时代、文言短篇小说 13、莺莺传、长恨歌传 14、花间集、赵崇祚 15、词为艳科、婉约词 二、默写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瞧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三、简答题

1、答:第一陈子昂在革除六朝余风、确立盛唐之音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明确地批判了齐梁之风,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第二就是她努力时间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其作品的面貌不但与齐梁及唐初宫廷诗人迥别,而且与四杰亦不尽同。无聊的奉与酬赠、歌功颂德之作更少了,感慨社会人生、抒发个人情志之作更多了,而且绝无轻靡浮薄的气息,彻底脱去了华美的形式,代之以苍老雄健,沉着抑郁。

2、答:王昌龄的七绝善于抓住典型题材与典型情景,通过高度的概括与想像,一气呵成的结构与铿锵流畅的语言,创造深沉浑茫的意境,表达明确深刻的思想,使七绝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例如《从军行》中既歌颂将士们的报国豪情,又抒发她们的思乡边愁,在雄壮热烈之中潜含着一股激越悲凉之气,十分感人。

3、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第一就是杜甫善于选择典型的艺术形象,二就是善于作细节描写与对比描写,三就是善于寓客观于主观,四就是善于运用极富个性化的人物对话与人物对白,五就是在诗中发表议论,六就是精美而丰富的语言,七就是众体兼备、中体俱佳的特色,八就是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多姿多彩。

4、答:中唐的古文运动就是中国散文史上第一次在明确理论指导下的散文革新运动,韩愈、柳宗元为其确定了一系列的理论主张。首先,她们总结骈体文重文轻道与前代古文家重道轻文的偏向;其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坚持文体、文风与文学语言的变革;再次。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韩愈继承了屈原发愤抒情与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精神,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创作观点。 三、论述题。

1、答:新乐府运动就是元稹、白居易等人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基础上,倡导而兴起的一次有明确理论指导的诗歌革新运动。

首先,白居易认为,文艺就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的产物,优秀的文艺都应就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都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她竭力主张诗人要植根于现实,要多询时务,进行调查了解,以保证诗歌的真实性。强调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作者与现实的关系,这就是白居易诗论的基础。

其次、她认为诗歌应具有能动地改造社会、干预政治、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的巨大功能,即强调诗歌的政教“讽喻”功能,这就是白居易诗歌理论最深刻、最成熟之处。这固然有其片面强调现实功利的狭隘性,但重视诗歌的内容与社会功能,又正就是白居易诗论之精华所在。

再次,白居易还正确阐述了诗歌与形式的内容。这为诗歌语言的通俗化、表达的浅切明白,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答:李商隐就是中晚唐之际成就最高的诗人,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有:

一就是她一生关注现实,故其诗中有百首就是触及社会现实的政治诗,对当时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均有反映,并大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与瞧法。她的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一百韵》描写了农村凋敝残破、民不聊生的景象,追溯了唐王朝治乱兴衰的历史变化,反映了极其广阔

的社会历史内容,夹叙夹议,气势磅礴,兼有政论与史诗的特色。二就是李商隐诗中为数最多的就是抒写各种复杂思想的咏怀诗。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一生沉沦下僚,徒有壮志,怀才不遇,以及消极颓唐之情,复杂而又强烈,往往见于笔端。三就是李商隐就是唐代抒写爱情的能手,极富特色,其中一部分就是写其妻子王氏的。四就是还写了不少追求、怀恋其她女子的诗作,多以《无题》标示。

其艺术特色有:一就是构思缜密,情致神晕,就是李商隐诗歌的主要特色之一。她的诗无论感时、抒怀,还就是言情、咏物,无不透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同时又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二就是长于用典,精工贴切,就是李商隐诗的又一重要特色。三就是锤炼字词,工于造语,她的诗语言凝练而丰富。她不但注重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而且重视对成语典故、民谚方言的敷色加工,使诗歌语言造境新颖,蕴涵丰富。四就是李商隐诗秾丽而时带浓郁,摇曳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与谐的统一,形成了“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以其意蕴的深婉、词采的精美与朦胧的美学追求,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古典诗歌的发展,为后世词、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