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6.《猫》教学设计

2024-07-14 来源:易榕旅网
16、《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2、通过品读文本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信息的能力;学会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同情、怜爱弱小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处事原则。 教学重点:

1、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同情、怜爱弱小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增强直观性,体现人文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三只猫的相关信息。

2、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同情、怜爱弱小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处事原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喜欢猫或狗等小动物,以前在家是否饲养过猫或者狗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的结局怎样?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新课的学习 —— 我们这节课开始学习郑振铎先生的一篇文章《猫》,了解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所触发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从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我的情感变化几个方面,完成下表。 1、读准加点字的音

相称郁闷 娱乐 污涩怂 恿 ......婢女 蜷伏 惩戒 怅然 ....

2、根据示例完成下表

来历 外形 性情 家中地结局 感情变位 化 病死 第一只猫 1-2段 第二只猫 3-14段 从隔壁 要来的 浑身黄色 活泼可爱 亲爱的丢失 怅然地同伴、宠物 愤恨的诅骂 第三只猫 15-34段 蜷伏在 家门口而收留 忧郁懒惰 不喜欢 它若有若无 3、课堂小结

(1、2段) 第一只猫 病亡 — 一丝酸辛 再养猫 猫 (3—14段) 第二只猫 丢失 — 怅然、愤恨 久不养猫

(15—34段)第三只猫 屈死 — 难过、愧疚 永不养猫 4、技巧总结: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相关词语和句子。 2)把握文章中心: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

芙蓉鸟被害案

一)案发现场情况:

1、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2、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

久。

二)犯罪嫌疑人:丑猫 三)犯罪嫌疑人作案证据: (一)案发前的表现:

1、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2、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二)案发后的表现: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四)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我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五)案件真凶:一只黑猫 六)案件定性:冤案 七)案件反思:

1、在知道案件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怎样?(品读课文第30—34段)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2、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理解文章主旨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 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四、课堂检测

(1)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2)“我”根据什么判断是丑猫吃了芙蓉鸟?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 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3)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

不确凿。“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

不够快意。”

(4)芙蓉鸟被吃的真相是什么?

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 五、师小结:

学习了课文,我们应该像作者那样:关注弱小,尊重生命,善待他人,才能共建和谐社会。 六、作业:

1、识记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2、思考课后“思考与探究”第二、三、四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