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报告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对于网络暴力的认知及态度调查,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
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 请您放心填写。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情况填写。谢谢您的帮助。 Q1、您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大约是多少?
1、半小时左右 2、1到2小时 3、3到4小时 4、4小时以上
Q2、您上网主要的目的是:(请选择最主要的1~3项,不要超过3项) 1、互联网基础应用(使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 2、浏览新闻、博客/个人空间;更新博客/个人空间 3、数字娱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 4、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网上支付) 5、网络社区(论坛/BBS访问及发帖) 6、其它(网上银行、网上炒股/基金、网络求职、网络教育等) Q3、您对网络暴力了解多少? 1、非常了解 2、了解 4、不太清楚 5、一点都不了解 Q4、您认为什么是网络暴力?
1、攻击对方,涉及不雅用语,使用侮辱性语言等 2、故意违反版规,恶意灌水、爆吧等 3、侵犯他人隐私,与现实高度相关的暴力:如恶意人肉搜索等 4、其他
Q5、您是否了解近几年发生的下列网络事件?
1 / 11
1、某名星粉丝割腕事件 2、舒淇怒删微博事件 3、姜岩事件 4、英国女孩汉娜自杀事件 5、莎朗斯通事件 6、辽宁女张雅事件
Q6、在以上事件中,您是否对您不了解的事件产生了好奇心? 1、非常好奇 2、好奇 3、一般 5、完全不好奇
Q7、您是否在以上热门事件中发过帖,您的言论属于那种类型?
1、仅表示感叹:如“怎么会这样!” 2、发泄不满:如“真是人渣!”等 3、细致分析:如我认为他为什么这么做…… 4、无所谓:如“顶”、“沙发” 5、明确观点:如强烈支持或谴责某一方 6、不发帖,纯看客
Q8、有人认为这些事件的发起人及参与者是在使用网络暴力,您赞成这个观点么?
1、非常赞成 2、赞成 3、一般 4、反对 5、非常反对 Q9、如果您发的帖子被网管删除了,您有什么反应? 1、受打击不发了 2、在能发的地方加倍发 3、无所谓
Q10、您认为网络暴力的响应者大都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1、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说,我也这样 2、正义心和道德感,当事人太过分了,必须受到惩罚 3、发泄对现实的不满,自己有怨气在心,正好找到替罪羊 4、窥私欲和好奇心,以响应来推动事件发展 5、其它
Q11、当您得知您参与的某次网络暴力行为对他人生活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您觉得:
2 / 11
1、非常解恨,他(她)这是罪有应得 2、内疚 3、跟我无关,别人干的 4、其它
Q12、网络暴力对遭受暴力的一方造成的伤害,您认为应由谁承担主要责任? 1、版主、网站 2、网民 3、受暴力方本人 4、事件发起人 5、相关主管部门 6、都有责任
Q13、您认为在建立网络良好秩序方面,政府监管与个人自律哪个更重要?* 1、政府监管 2、个人自律 3、都很重要 Q14、您认为目前我国网络信息开放程度如何?
1、非常差,许多网页或网站被屏蔽而不能访问 2、比较差,有些网页或网站被屏蔽而不能访问 3、一般般,没啥感觉 4、比较好,仅有少数网页或网站被屏蔽而不能访问 5、非常好,没有网页或网站被屏蔽而不能访问 Q15、您认为网络暴力有助于提升大家的道德感吗? 1、是的 2、有可能 3、不太可能 4、完全不可能 Q16、您对“人肉搜索”持什么态度? 1、需要正确引导
篇二: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透析
摘要: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开放性和随意性,越来越多的大 学生使用“语言暴力”,导致网络空间充满各种语言暴力内容,给 大学生正常使用网络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由于网络暴力 事件涉及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较大的影 响,因此,研究网络语言暴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
3 / 11
意义。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 大学生 现象透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被互联网所把持,互 联网与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结合的越来越紧密,为人们带来了 很多的方便。但是,各种语言暴力也充斥网络的每个角落,大学生 更是网络语言暴力的积极参与者,从制造到传播,每一个流程都能 看到大学生的身影。
一、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本质及现象 (一)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本质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语言暴力源于战国时期,孟子为了反 对杨朱的“人人为己论”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曾经在《辟杨墨》 中这样写道“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 父是禽兽也”。不过当时的社会传播效果没有现代这样这么明显。 后来到了三国时期(三国演义)有“诸葛亮骂死王朗”充分证明了语 言暴力对人们的严重伤害。然而,在网络社会今天,网络舆论的力 量更加强大,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引起了中国 学者的高度关注。笔者通过一系列的网络暴力事件的收集、分析、 总结,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是大量网民对某一具体事件中的具体对 象发起的一系列具有侮辱性、攻击性、煽动性的言论,从而影响此 对象及其亲友的正常学习、生活,并对当事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 害的事件,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社会软暴力,是语言暴力在网络上 的延伸,但是网络语言暴力本身虽是语言的一部分,他要比传统的
4 / 11
语言暴力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拥有更强的攻击性,其内容形式比传 统的语言暴力包含的更加广泛,网络语言暴力的表现手法还包括了 表情、图片、音频、视频等。
(二)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1 肆意谩骂以及使用人身攻击语言,很多“知名人士”因为犯过 一些小过错,被爆出来以后,很多都会在网上被诽谤和攻击,如网 络上的李开复的学历门事件、最毒后妈事件、等遭受到很多人的谩 骂、甚至是人身攻击。再如“药家鑫”事件中的李玫瑾就因为为被 告人药家鑫辩护了几句,她的各种资料就被人肉了出来,其学历被 人质疑,接着是将她的名字改得不堪入目,她以后每发一条新微博, 都会引起网络中的一阵骚动。
2 散播谣言。很多大学生对网络上散播的一些网络事件在没有正 式的情况下,就对其进行传播和发布,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二、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危害 (一)对学生与学生关系的危害
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这一代人其个性比较多元化,看 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因此,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常常产生各种矛盾, 而同时由于他们平时都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较难容忍与自我的观 点不同,其自私和感性的一面就会爆发出来,一切感情用事,缺乏 冷静思考,但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在现实生活中爆发实在是不妥, 于是,他们就以网络为载体开始了他们的网络语言暴力表演,各种 谩骂、嘲笑、讥讽,再加上一些看热闹的煽风点火,导致问题越演
5 / 11
越烈,无法收场,甚至延伸到现实世界之中,引起流血冲突。 (二)对学生与教师关系的危害
由于师生沟通不好或者是由于部分教师素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容易引起学生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大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 般仅限于上课时,其他很少交流,与学生的联系十分有限。一些学 生在学习、生活以及思想中遇到各种问题时,由于长久得不到解决 就会对老师感觉不满,对老师产生偏见,于是学生就通过网络平台 发泄对老师的不满,甚至是谩骂和侮辱。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自己 问题的解决,还僵化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对学生与学校关系的危害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对高校的影响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对于学生 提出的一些要求和建议不够重视,总是一推再推,引起学生的强烈 不满,从而导致学生通过网络语言暴力的方法,来发泄自身内心的 不满。因此,对于大学生网络暴力的产生,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之外,还跟我们的教师以及学校自身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教师 和学校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端正自己的态度,坚持为学生服务为中 心,相信有效化解学生与老师和学校的关系。若还能够加强对学生 的引导和培训,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一定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 三、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预防
(一)让学生认识网络语言暴力的现象和危害
当前我国网民现已达到五亿,遍布在qq、微薄、论坛等众多地方, 其中大学生是这五亿网民中最为活跃的一帮人,自然也是网络语言
6 / 11
暴力的主要群体,网络语言暴力事件已非常普遍。必须充分认识到 网络语言暴力事件的危害,让他们认识到网络语言暴力是影响人与 人之间关系的一个毒瘤,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对网络语言暴力事件的 看法,让他们通过日常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网上行为,加强自 身责任感,通过自我素质的不断提高,来约束自己在网上的言行。 与此同时,高校也应专门开辟出一块阵地,来对大学生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教育。另外,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及时发现 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异常现象,并通过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其中潜伏 的各种问题。将网络带给学生的所有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学校 要设立各种校园意见栏、意见箱、以及教师在线等,为学生解决他 们遇到的各种难题。通过定期对学生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讨论、 研究,了解学生问题,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其实,很大一部分网 络暴力的原因是因为人们感觉到了不公平,只要学校能够积极开展 各种互帮互助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就能有效沟通学生之间的 关系,融洽校园的文化氛围,只要学生们的不公平感降低了、人际 关系融洽了,学生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就会大大降低。从而为学校 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及时化解各种问题,引导健康的舆论环 境。
(二)当今的网络事件发展形式主要从微薄、论坛、qq、sns网站等 地产生
而大学生占据这些网络应用用户的很大比例,也常常是被不怀好 意的人利用的一个群体,他们中的一小撮人若发表一些过激的,不
7 / 11
符合事实的言论,常常因为沉默螺旋理论而造成一场场风波。通过 以上对网络语言传播工具的认识,我们应让高校网站成为引导社会 舆论环境的先锋,协同学生共同规范网络舆论环境和形式,这些网 络舆论活动不仅包括线上的文明上网活动,还包括台下的互动过 程。其次,要加强活动的趣味性,光有活动是不行的,还要有趣味 性,若没有趣味性是不会有人参加的。其网络语言大赛可以采用学 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学生们文明、生动、有趣等一系列 语言交流活动,让同学感受文明上网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引起 学生们的关注,通过这部分网络这一部分网络先锋人物,来带动全 校同学文明上网。从而为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三)加强网络监督体系建设 篇三:思修论文:网络民主暴力
5.近年来,“网络民主暴力”事件呈愈演愈烈之势,网络最初所标榜的“民主”已经沦为“多数人的暴政”。作为大学生,我们如何看待网络民主问题。 网络民主,真的民主么?
“网络民主”(Cyber Democracy)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事物。以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为特征的信息社会,带来了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观念模式,形成一种新的网络文化,网络民主便是相伴而生的产物。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2021年3月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周天鸿委员在题为《推进网络民主建设,建设新的有序民主参与渠道》的发言中说,“网络民主”为民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渠道,为民众的政治参
8 / 11
与营造了新的公共空间;培育了民众自由、平等的民主精神;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了民主监督的效力。但是,由于网络本身虚拟性等特点,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虚假信息和网民言论的非理性张扬,为网络民主的进程添加了杂音,影响了网络民主正常的发育过程。
不得不承认,随着网络的发展,民主又多了一条更能体现民意而且保护民众话语权的途径。但是进来越来越多的网络暴力事件却又让我们不得不深思——网络民主,它真的民主么?
从众多的网络暴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网络民主暴力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二)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三)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网络暴力的出现,不是一个或两个声讨帖能造成的。网络暴力巨大的杀伤力,是来自于成千上万的参与口诛笔伐的网民。他们在数量规模上形成了一定的强势,而他们一致的立场与观点则因这种强势更显其权威。
而且它产生的根源很多,一有网民的匿名性,网络上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二有一些网民的素质原因,三有社会的不公,四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等等。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
而,面对网络暴力,我们又有什么应对之策呢:
(一)政府层面:创新社会治理思维,在应对网络暴力中发挥主导功能
9 / 11
在中国,政府部门无疑是具有最强实力和最丰富资源的组织系统,在应对网络暴力问题方面,理应发挥主导功能。
一是要反思制度设置的公正性,并积极构建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促进转型风险的有序释放。
二是应加强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引导工作,并建立和完善对网络运营商的规范制度,防止风险信息异变
(二)社会层面:提升自组织能力,在应对网络暴力中发挥主体功能 互联网是社会大众的“共同媒体”,是中国壮大社会力量的重要平台,理应被充分地利用好、维护好。具体来说,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要努力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督导系统,以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化环境。 二是积极创新以新闻界、学术界为主体的联动机制,以营造有序而又有活力的舆论环境。
(三)网民层面:自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网络行为素养以应对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是网民,是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现实的人,在网上社会与网下社会日益渗透、交融的背景下,他们既可能是网络暴力的实施者,又可能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因此,就网民而言,要应对网络暴力风险,必须注意约束自我的网上网下行为: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应自尊自律,恪守社会公德,避免成为网民攻击的实体对象。
二是要提高自身网络道德素质,学会冷静、理性地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在网上不发表过激和失实的言论。
10 / 11
三是要增强网络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网络操作技巧,加强个人网络信息的保密措施。 对于网络所带来的民主,我们在对它保持警惕的同时,也要对它善意利用。
从长远的角度看,人们应该对技术的进步抱以信心。从茹毛饮血发展至今,技术的变革发生了无数次,总的来说,人类总是能够逐渐找到合适的生存方式,例如让世人担惊受怕的核武器,也因为核力量的均势而得以保持一种威慑下的平衡。看起来,人类把可能的后果设想得越可怕,出现那些可怕后果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网络以及它影响的政治制度,也不能例外。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