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葡萄种植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蒋 腾
(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新时期内,农林产业暴露出新的问题制约着产业的高效发展。本文就葡萄种植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梳理了目前我国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了葡萄产业发展的积极对策,旨在不断提升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农林产业加快走上生态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葡萄产业;葡萄种植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葡萄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果蔬作物,受到市场民众的广泛喜爱。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更迭,葡萄的应用领域也不再仅仅限于食品领域,而是围绕食品领域向着化妆品、保健品、医药品、生物制品等多个领域方向发展。因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为葡萄产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空间。在这一形势下,各地区纷纷建立了葡萄种植基地,推广葡萄种植管理新技术,使葡萄种植产业发挥出越来越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葡萄种植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市场对葡萄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受到市场环境的利好影响,近五年内我国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葡萄产量也呈现缓慢上升势头。以新疆地区为例,2013~2016年,葡萄年产量分别为224万吨、231万吨、275万吨、267万吨。截止到2017年,新疆葡萄年产量跃居全国首位,占我国葡萄总产量的近20%,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
2 葡萄种植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葡萄产业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特点:
一是,葡萄种植区域的延伸正在向种植环境好、产业配套更成熟、资源配置效率更具优势的地区发展。如目前初步成形的西北新疆葡萄产业基地、环渤海湾葡萄产业基地、黄土高原葡萄产业基地、西南葡萄产业基地等几大主要葡萄种植区域。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在领域分类方面也呈现更为精细化的特征。如西北新疆葡萄产业基地主要是以鲜食葡萄种植和制干葡萄加工为主,而环渤海湾葡萄产业基地主要以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种植为主。随着葡萄种植区域的纵深发展,各个葡萄产业基地也呈现出更为凸显的优势特征。
二是,葡萄产业发展的自给率越来越高,出口率呈现上升趋势。近几年葡萄产业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葡萄产量得到较好的提升,虽然消费市场需求量在增加,但是葡萄产品供给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葡萄生产自给率已超过97%。随着国内市场的满足,葡萄产品出口率有上升趋势。其中鲜食葡萄大多以中低端产品出口到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等地。
3 葡萄种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下的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业人员正视并解决。
3.1 葡萄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意识薄弱
葡萄产业的发展必须以长远规划为基础框架,但是在实际发
[收稿日期]2019-01-11
展过程中,很多地区却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或者说仅仅是以短期的经济利益为考量的出发点,未能从产业长远发展的目标来进行综合考虑和统筹规划。比如很多地区本身不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一味跟风,投入了很多资金、人力和时间精力,葡萄种植成果和产业发展成效却不尽人意。在葡萄种植过程中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很多农户仍然沿用陈旧的粗放式种植管理模式,缺乏更为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到葡萄产品的质量、产量,以及葡萄产业的高效发展。
3.2 缺乏品牌意识,对市场风险评估和应对能力不足
葡萄产业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其中一个体现是消费市场对于高端葡萄产品的需求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另一个体现是市场的变化速率越来越快。面对这些市场新特征,葡萄产业发展也必须积极调整策略,而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葡萄种植仍然没有将农业种植和市场销售紧密结合开来。如对于葡萄产品的品牌塑造和营销意识淡漠,仅仅在当地积累一定的口碑,但是在更大范围内缺乏品牌的有效宣传,行业市场影响力较弱。另外,对于市场中各类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信息采集滞后,分析不到位,导致在葡萄种植过程中未能对市场中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继而影响到葡萄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3.3 葡萄产业技术水平不高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引擎力量,葡萄产业也不例外。目前,葡萄产业的整体技术仍处于探索和上升发展时期,很多种植和管理技术不成熟、不完善。不仅仅表现在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方面不够自动化和智能化,而且也表现在种植人员的技能素质水平整体不高。而这些体现既有资金投入的因素、技术研发的因素,还有管理培训的因素、政策大环境的因素。在这些因素方面,政府部门及从业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强化和提升。
4 葡萄种植产业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加快制定葡萄种植配套标准,优化葡萄产业机构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地理自然气候各有差异的特征,应加快对葡萄种植区域的品种优化,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出不同品种葡萄的种植配套标准和技术。一方面各地区的农林技术部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葡萄品种的筛选和优化工作,并对丰产优质的葡萄新品种进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加快对当地葡萄新品种种植配套标准和种植管理技术的推广工作,使新技术新标准能够快速落地。通过葡萄新品种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克服葡萄品种种植结构单一的状况,并有效避免了盲目跟风的现象,推动葡萄产业向着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管理的方向迈进。
-173-
区域经济
4.2 注重葡萄品牌建设和营销,巩固已有市场,抢占高端市场
各地区政府部门不仅要做好葡萄的种植规划工作,同时还要注重葡萄品牌建设和营销工作。应将葡萄品牌建设工作纳入到葡萄产业链条的具体运作中,从葡萄种植、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葡萄品牌的宣传力度。除了做好当地市场的品牌宣传,巩固现有的稳定市场之外,还应该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树立葡萄品牌。尤其是针对当下高端化、个性化的消费市场需求,应及时调整品牌战略,使葡萄品牌宣传和营销与消费市场的变化同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在高端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6期(总第458期)
针对当前种植户葡萄种植技能和素质整体水平低下的现状,农林部门应加大对技术推广工作的力度。结合各地区的葡萄种植基地,采用更加多元化、生动化的技术推广模式来提升农户的参与热情,让农户在现场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快速提升。同时农林技术部门应建立便捷的沟通平台或信息渠道,及时将相关政策文件和内容传达给农户,采集农户意见,倾听农户心声,并及时为用户答疑解惑,为广大农户技能素质水平的提升创建良好的条件。
总之,现代葡萄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同时还需要更多的技术软实力,如此方能推动葡萄种植产业向着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迈进。
4.3 加快葡萄产业基础设施的配备和相关产业链的升级
对于政府的优惠政策及专项财政补贴,各相关部门应做好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计划,加快推动葡萄产区的基础设施升级,为种植户、合作社以及企业共同参与到葡萄种植产业中来奠定优良的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将葡萄产业发展融入到当地乡村振兴战略中,以葡萄种植、生态酿酒等产业的发展为广大乡村赋予新动能,加快乡村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4.4 加大葡萄种植管理技术的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 刘凤之.中国葡萄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J].落叶果树,2017(01).[2] 李华,王华,房玉林.中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J].科技导报,2007(18).
[3] 涂娟,邱家洪,陈东元.江西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果树,2016(06).
[4] 王泽浩.葡萄种植产业的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J].山西农经,2018(04).
(上接172页)形成强有力的品牌竞争力,在休闲农业产业链市场化的营销过程中取得领先地位,更好地开拓行业市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在得到市场前提的认可下,要不断的发展和延伸产业链,更要增强产业软实力,建立起休闲农业旅游的品牌实力,引领行业发展。在渭南地区,富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和农产品众多,这是休闲农业产业自身的优势,而且在渭南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借助互联网的信息化力量,扩大产业链规模,更加利于行业市场的推广。
品牌个性”的元素,将休闲农业产业打造成为休养生息、短期度假、绿色商业的新型综合体。
3.3 注重结合地方特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势态下,就必须结合互联网的平台以及资源优势,扩大品牌影响力范围。通过塑造更好的品牌形象,形成更强的渭南农业品牌号召力,做最优的用户体验,形成渭南休闲农业产业链,才能使得渭南休闲农业产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加速提升。渭南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农业生产基地,到如今已经形成了各种品质优良的农产品资源分散布局的现状,传统的休闲农业产业链形成的销售经营模式随着时代变迁过于落后,急需开拓新的农产资源,并创造新的营销理念。研究渭南休闲农业产业链以及在“互联网+”时代休闲农业产业链的创新式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表现在休闲农业可以作为农民增收致富以及区域旅游的重点与特色;同时,完善的休闲农业产业链生态推动了渭南市的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并从供给侧改革视角和“互联网+”营销角度出发,从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解决渭南发展休闲农业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方向。
3.2 政府大力扶持,提升产业质量
在“互联网+”时代,要进行产业创新,政府首先应该给予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支持现有产业改革创新,扶持中小产业发展。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革是创新的关键,也是发展休闲农业产业链的中坚力量。政府将资源、技术和信息组织结合,形成创新力量,起到带领农民增加收入的作用,同时也是农业旅游产业市场化的优势。在互联网平台下,将资源集中,形成一整条产业链,凝聚一切可利用资源,才能对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
以食品安全问题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组织消费者线下采摘生态果蔬活动,促进购买。在后续中,增加产品包装、储藏、物流运输、销售渠道,打造出国内地标性产物,面向全国推出应季时令水果蔬菜粮食配送服务,打破区域经济的天空。紧密围绕“城市”这一中心,承载城市旅游出行的度假需求。开发绿色健康、天然生态的核心竞争力,使更多的田园乡村融入更多 “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1] 孙小伟,熊凯,叶雨榕.“互联网+”时代休闲农业的创意营销[J].电子商务,2017(01).
[2] 许开飞.休闲观光农业营销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3] 马宁.“互联网+”背景下陕西休闲农业发展途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1).
-1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