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02-22 来源:易榕旅网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齐景公见彗星现于本国而悲叹,群臣也哭泣。齐景公问晏子可否行禳使灾星离去。晏子认为齐国赋敛沉重、刑罚严苛,祈祷消灾无法压倒愁苦百姓的咒骂。这反映了该时期( )

A.新儒学天人感应理论影响广泛 C.民为邦本的思想影响政治行为

B.法家理论获得诸侯国君的认同 D.士阶层已完成阶级立场的转变

2.晋朝道教人士葛洪在《太平经》中强调修道首要原则是忠君、敬师、事亲,认为“不孝而为道者,无一人得上天者也”。据此可知( ) A.道教主动吸纳儒家思想 C.佛教加快本土化的进程

B.道教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 D.儒家学说正统地位更加巩固

3.北宋周敦颐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又认为立人之道与立天之道是同样一个原理。五行运行中正则生善,反之则生恶;中正之本是诚,以中正律己,以仁义待人就可以成为圣人。这一说法旨在( ) A.强调人类须与自然和谐共处 C.为儒学增添自然法则的支持

B.批判陆王心学的哲学观点 D.说明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4.明清以来,长江三角洲经历了蓬勃发展的商品化进程。大部分贸易由小农、零售商和商人之间的交易组成,贸易数量最大的商品仍是生活资料如棉布、粮食等。这种商品化( )

A.源自于资本主义萌芽 C.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

B.是自给性生产的补充 D.反映出长途贸易发达

5.胡适1912年翻译了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最后-课》,译本初名为《割地》。这篇文章反映了: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被迫把阿尔萨斯、洛林两地割让给普鲁士。胡适最初的译名传递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强烈的情感信息。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 A.白话小说风靡一时 C.全盘西化积弊甚深

B.民主科学广泛传播 D.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6.下图是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两枚一套邮票。两枚邮票均以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山装的肖像为主要图案,肖像右侧配有孙先生1924年10月的题词:“今后之 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先生题词时( )

试卷第1页,共6页

A.正在探寻新的革命道路 C.国共合作尚未正式形成

B.社会风俗发生根本变化 D.已转为信仰马克思主义

7.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在中国调停。斯大林也致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说明中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毛泽东应赴重庆与蒋介石和平谈判,否则一旦战争打起来,中华民族将会毁灭一半。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中共应服从于共产国际 C.美苏主张国共和平谈判

B.美苏已在中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D.斯大林认为中共实力过于弱小

8.1950年中国政府只管钢材、木材、水泥等8种物资的统一调拨分配。1952年则扩大到55种。到1956年,国家基本建设的物资绝大部分都由国家统一调拨分配。这表明计划经济体制( )

A.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证了物质供应的不断丰富 D.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建立

9.亚里士多德指出,柏拉图理念论最根本的错误在于将一般与个别相分离,即将理念视为可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他又主张,主动理性则是永恒的,还把主动理性学说直接与他的神学相联系。这一思想( ) A.重视理性和道德的重建 C.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B.摇摆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 D.既关注了人类社会也关注自然界

10.美国独立之初各邦之间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各邦小团体意识较浓,他们往往容易忽视对于国家整体事务的考虑,而是把目光集中在自身利益上。这一制度更加强调的是( )

A.联邦制的原则

B.民主与法治

C.共和主义原则

D.自由和平等

11.下表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百分比,据此可知

试卷第2页,共6页

1870年 1900年 1913年

英国 25.0 19.5 15.2 法国 10.4 10.0 7.8 美国 7.5 10.3 11.2 德国 9.7 12.1 15.2 俄国 4.8 3.2 3.9 A.英国经济发展缓慢 C.美德经济发展迅速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经济发展

12.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私人基金会开展文化外交的重心转向东欧国家和亚非拉新独立国家。1950年福特基金会重新确立了纲领,目标是“帮助受资助国家加强民主价值,减少贫困和不公正,促进国际合作,促进人的成就”。这表明美国私人基金会( )

A.对外进行文化渗透和价值观输出 C.在两极格局之下保持了政治中立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美国波士顿大都市公园体系被称为“翡翠项链”,以其先进的设计理念被竞相模仿。而一百多年前的波士顿查尔斯河沿岸,工厂、燃煤站、大型屠宰场林立,垃圾成山。于是主张修正扭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浪漫主义思潮兴起,它认为人类具有以他们的想象力改造自然景观的才具与义务。彼得.施密特还掀起了“回归自然运动”,得到众人纷纷响应。1893 年地方政府通过立法成立“大都市公园委员会”负贵公园体系的建设。后来建成的这个公园体系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以都市为其空间尺度,不以行政区划设定边界,体现出鲜明的都市特色。又以自然形成的景观为其体系的主体,强调本地地理、植被、动物的自然性。另外该体系从框定边界到设计修建,再到管理完善,全由专业景观设计师决策。最后,本着对民主的信仰,设计者竭力抗拒自然之美为某一社会阶层所垄断,使它成为所有族群共有的空间。

——摘编自侯深《自然与都市的融合一波士顿大都市公园体系的建设与启示》 材料二 中国传统自 然观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通相融,人与万物同类平等。西周的“周道”,在绿化养护上开先河。秦汉古蜀道翠云廊两旁古柏绵延三百里,是“比罗马大道还要壮美”的世界奇观。后又有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唐代“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马道和明清的“官道”等等古代绿道。珠三角地区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城市

B.活动的宗旨是宣扬民主自由思想 D.致力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试卷第3页,共6页

空间也在无序蔓延。于是2010年广东省在中国传统规划设计理论指引下出台了《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全面启动建设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后表现突出的深圳绿道以展现改革开放成果、保护区域生态以及“城市空间纽带”为理念,把海景、山景、林荫、港口等元素有机结合。珠三角绿道建设的目的是让绿地这一-休闲空间让全体市民触手可及。在建设过程中,还注重低碳技术的应用,如生态机器技术、薄膜太阳能技术等。

——摘编自黄志楠《探索中国绿道的规划建设途径一以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士顿大都市公园体系始建时的背景并概括该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珠三角区域绿道与波士顿大都市公园体系的相同点,并概括珠三角区域绿道的独特之处。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公园建设的建议。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祖 (成吉思汗)近臣别迭进言:“汉人无补于国, 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耶律楚材认为蒙古征战,需要军需,故应均定中原地税,“岁 可得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帝然其言,设十路征收课税使。蒙古建国之初,军政合一。楚材建议窝阔台(太祖之子)在地方设置官吏,使军政互相遏制,被采纳,中央也设立中书省。当时蒙古只有适用于草原的习惯法“扎撒黑”,随着统治范围扩大到中原,楚材提出《便宜十八事》作为法律,严禁地方官滥杀百姓,打击地痞流氓杀人盗窃。蒙古军队攻克城池后,往往屠城。楚材说:得地无民,又有何用?曾使汴京147万生灵得以保全性命。耶律楚材曾陈时务十策,曰“信赏罚....考殿最,均科差,选工匠,务农桑....蒙古境内曾停止科举多年。终于在1238 年首次开科取士,选取儒士4030人,不少人后来成为元世祖忽必烈朝名臣。

——摘编自《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建国之初的革新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革新措施的意义。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扼大西洋南部航道要冲,附近蕴藏丰富的石油和渔业资源。马岛距离阿根廷仅510公里,但由于殖民地遗留问题,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关于马岛的主权争端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后期阿根廷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严重。1982年4月初,以加尔铁里为首的阿根廷军政府为消弭公众不满情绪,派兵占领了马岛。英阿马岛战争由此爆发。战发当日,没落的英帝国在首相撒切尔夫人主持下,

试卷第4页,共6页

召开紧急会议,次日建立了战时内阁。英国开展的外交攻势,颇有成效,欧共体停止对阿武器供应,美国也站到英国一方。英国调集了三军主力,组建了特混舰队,前往1.3 万公里之外作战。远征途中,收编了很多紧急应召的民船,如“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号大型豪华客轮就改装为运兵船。英国四维交织、总体作战:海战、空战、陆战和电子战一并使用。又诸兵种联合行动,到6月份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江英《快速集结,大兵远袭一-英阿 马岛战争回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根廷派兵占领马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英国在马岛战争中获胜带给我们的启示。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謇 1894年考中状元。但受中华文化滋养的他认为实干才能兴邦,毅然返回故里南通创办实业。1899 年建成大生纱厂,后又以该厂为母体,创办了面粉、榨油、火柴等数十个企业,形成了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系统。南通也发展为初具规模的近代化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的经济中心。张謇在袁世凯政权任职期间,还为各种公司制订了《公司条约》、《公 司保息条例》等数十个法规和条例。他既倡导“实业救国”,又主张“教育救国”。认为“教育为实业之母”,“师范为教育之母”,“办学校须先从师范始”。1902 年他创办了通州民立师范学校,这是我国师范教育的起点。1914年, 帮助建立南京高等师范,后发展为东南大学等高校。他还致力于创办盲哑学校、幼稚园、养老院等慈善事业。他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摘编 自尹如娟《以实业养教育以教 育促实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的活动并指出其影响。 三、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名不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 往往还蕴含着历史文化内涵。如:天津意为“天子的津渡”,明代永乐大帝朱棣在这里率领大军渡过海河,南下推翻建文帝。大同取自“天下大同之地”,反映出古代政治的最高理想。上海的徐家汇,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聚居地。昌南镇在宋朝景德年间以烧造的瓷器名扬天下,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遂更名为景德镇。孝义市和孝感市是为了纪念“割肉奉母”的孝子郑兴以及“卖身葬父”的董永。地名的变化也能折射历史的变迁。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与明朝和议后兴建新城,明廷给这座城赐名为:归化。意为蒙古自此建城归顺,服从教化不扰边境。1954年,为体现民族平等,将其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地名

试卷第5页,共6页

是历史的活化石,寥寥数字,却包含着一串串历史故事。

——摘编自王东茜《汉语地名的文化特征》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地名与历史”这个主题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题干材料中的“晏子认为齐国赋敛沉重、刑罚严苛,祈祷消灾无法压倒愁苦百姓的咒骂”实际含义就是要齐景公减轻赋税和刑罚,体现的正是宝贵的民本思想,C项正确;材料是春秋时期,儒学是春秋孔子创立的,汉朝董仲舒的思想可以称为新儒学,排除A项;材料中只讲到齐景公,而非诸侯国君,犯了扩大化的错误,排除B项;士阶层归根结底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没有完成阶级立场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葛洪葛洪在《太平经》中强调修道的首要原则是忠君、敬师、事亲等,而忠君、敬师、事亲是儒家思想的内容,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道教主动吸纳儒家思想,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道教主动吸纳儒家思想,不是强调“道教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排除B项;葛洪是道教学者,不是佛教信徒,不能体现“佛教加快本土化的进程”,排除C项;依据材料“晋朝”,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儒家思想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周敦颐认为立人之道与立天之道同理,把善良诚信仁义与自然界的五行关联,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是让儒学主张拥有自然的法则,升华为天理,使儒家思想更具有哲学意味,更具有思辨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让儒学主张拥有自然的法则,而非强调“人类须与自然和谐共处”,也不是强调“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排除AD两项;周敦颐是北宋人,陆王心学当时还没有产生,排除B项。故选C项。 4.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贸易主体是小农、零售商和商人,贸易商品主要是粮食棉布等生

答案第1页,共8页

活资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以自然经济为主导,商品经济的发展处于从属地位,因此明清时期农产品的商品化是自给性生产的补充,B项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A项因果倒置,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就已经完成,而且材料没有涉及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长途贸易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解析】 【详解】

胡适把《最后一课》译为《割地》,明显是用外国史影射中国当时被列强瓜分豆剖的现状,可见当时中国的民族矛盾尖锐,D项正确;题干告知胡适翻译的时间是1912年,白话小说风靡一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现象,排除A项;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全盘西化,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今后之 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从“以美为师”转变为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表明孙中山正在探寻新的革命道路,A项正确;“根本”一词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于1924年1月的国民党一大,题干发生于1924年10月,此时国共合作已经形成,排除C项;孙中山并未转变为无产阶级,也未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美苏都主张国共谈判,避免内战,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华划分了势力范围,不想因为战争损害他们的在华利益,B项正确;1943年共产国际已经解散,排除A项;C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不是对原因的解释,排除;D项仅是斯大林的看法,未涉及美国,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新中国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依据材料“钢材、木材、水泥等8种

答案第2页,共8页

物资的统一调拨分配”、“到1956年,国家基本建设的物资绝大部分都由国家统一调拨分配”等信息可知,反映了在工业化过程逐渐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在1952年底就已经完成,排除A项;“保证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亚里士多德指出柏拉图理念论主观唯心主义主义的不足,认为个体和一般是相联系的,体现出亚里士多德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亚里士多德又把自己的理性学说与神学相联系,这又体现出一定的唯心主义倾向,B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亚里士多德把理性学说与神学联系的特征,并不是强调重视理性和道德的重建,排除A项;“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是柏拉图的观点,不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排除C项;既关注了人类社会也关注自然界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美国独立之初各邦之间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各邦小团体意识较浓”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之初实行的是邦联制,各邦既强调本邦的独立、自由,又主张大州小州之间的平等,D项正确;美国独立之初实行的是邦联制,而不是联邦制,排除A项;民主和法治的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旨更加强调自由和平等,共和主义原则指的是没有君主、贵族、为公共利益而服务,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解析】 【详解】

材料表格信息反映出美国和德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明显上升,折射出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迅速,C项正确;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展,只是相对于美国和德国而言缓慢,但其实英国在此期间也是有较大发展的,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其实在表格反映的时代前已经基本形成,表格反映的时代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时期,排除B项;俄国农奴制早在1861年已经被废除,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第3页,共8页

12.A 【解析】 【详解】

题干材料有两个信息点要特别注意,一个是外交重心转向东欧国家(当时的东欧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另一个是帮助受资助国家加强民主价值,实质就是干涉别国内政,试图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A项正确;宣扬民主自由思想是美国私人基金会的旗号,不是其实质目的,排除B项;在两极格局之下保持了政治中立不是美国私人基金会的根本目的,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致力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排除D项。故选A项。 13.(1)背景: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环境问题;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浪漫主义思潮兴起;环境保护运动得到民众响应;地方政府的支持。 特点:都市性;自然性;专业性;民主性。

(2)相同点:背景相似:环境问题凸显;兴建主体相似:地方政府统筹规划;设计思路相似:建立通道将各地各元素有机结合;理念相似:全民共享。

独特之处:以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引,富有中国特色;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高科技使用广泛。

(3)此题为开放性问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因形就势,突出地方特色;生态性、连通性、安全性、便捷性、可操作性、经济性有机结合;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最大公约数…… 【解析】 (1)

背景:根据材料“一百多年前的波士顿查尔斯河沿岸,工厂、燃煤站、大型屠宰场林立,垃圾成山”得出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环境问题;根据材料“主张修正扭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浪漫主义思潮兴起”得出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浪漫主义思潮兴起;根据材料“彼得.施密特还掀起了‘回归自然运动’,得到众人纷纷响应”得出环境保护运动得到民众响应;根据材料“1893 年地方政府通过立法成立“大都市公园委员会”负贵公园体系的建设”得出地方政府的支持。特点:根据材料“以都市为其空间尺度”得出都市性;根据材料“以自然形成的景观为其体系的主体”得出自然性;根据材料“全由专业景观设计师决策”得出专业性;根据材料“本着对民主的信仰,设计者竭力抗拒自然之美为某一社会阶层所垄断,使它成为所有族群共有的空间”得出民主性。 (2)

答案第4页,共8页

相同点:背景相似:根据材料“一百多年前的波士顿查尔斯河沿岸,工厂、燃煤站、大型屠宰场林立,垃圾成山”、“珠三角地区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城市空间也在无序蔓延”得出环境问题凸显;根据材料“全面启动建设珠三角区域绿道网”、“翡翠项链”得出兴建主体相似;根据材料“中国传统规划设计理论指引下出台了《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全面启动建设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得出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根据材料“保护区域生态以及‘城市空间纽带’为理念”得出设计思路相似;根据材料“把海景、山景、林荫、港口等元素有机结合”得出建立通道将各地各元素有机结合;根据材料“珠三角绿道建设的目的是让绿地这一休闲空间让全体市民触手可及”得出理念相似,全民共享。独特之处:根据材料“中国传统自 然观强调‘天人合一’”得出以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引,富有中国特色;根据材料“注重低碳技术的应用,如生态机器技术、薄膜太阳能技术等”得出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高科技使用广泛。 (3)

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根据材料“成为所有族群共有的空间”得出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根据材料“回归自然运动”得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材料“全面启动建设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得出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根据材料“把海景、山景、林荫、港口等元素有机结合”得出因地制宜、因形就势,突出地方特色;依据材料信息得出生态性、连通性、安全性、便捷性、可操作性、经济性有机结合;结合所学得出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

14.(1)措施:取消废农为牧,实行封建赋税制度;取消军政合一,改革政治体制;更改习惯法为成文法,取消屠城;重开科举。

(2)意义:使中原的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民族矛盾的缓和;为后来忽必烈元朝的治理奠定基础;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 (1)

措施:依据材料“汉人无补于国, 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耶律楚材认为蒙古征战,需要军需,故应均定中原地税,‘岁可得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可以得出取消废农为牧,实行封建赋税制度;依据“蒙古建国之初,军政合一。楚材建议窝阔台(太祖之子)在地方设置官吏,使军政互相遏制,被采纳,中央也设立中书省”可以得出取消军政合一,改革政治体制;依据“当时蒙古只有适用于草原的习惯法‘扎撒黑’,随着统治范围扩大到中原,楚材提出《便宜十八事》作为法律,严禁地方官滥杀百姓,打击地痞流氓杀人盗窃”可以得出更改

答案第5页,共8页

习惯法为成文法,取消屠城;依据“终于在1238 年首次开科取士,选取儒士4030人”可以得出重开科举。 (2)

意义:依据材料“汉人无补于国, 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耶律楚材认为蒙古征战,需要军需,故应均定中原地税,‘岁可得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并结合所学可知,使中原的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依据“蒙古建国之初,军政合一。楚材建议窝阔台(太祖之子)在地方设置官吏,使军政互相遏制,被采纳,中央也设立中书省”并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依据“当时蒙古只有适用于草原的习惯法‘扎撒黑’,随着统治范围扩大到中原,楚材提出《便宜十八事》作为法律,严禁地方官滥杀百姓,打击地痞流氓杀人盗窃”并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民族矛盾的缓和;依据“不少人后来成为元世祖忽必烈朝名臣”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后来忽必烈元朝的治理奠定基础;综合材料中的措施并结合所从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等角度进行补充。 15.(1)原因:马岛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转嫁国内经济政治危机;具有地理上的有利条件;英帝国实力有所削弱。

(2)启示:提升高效率的快速反应能力;开展积极外交争取国际支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效用,提高后勤保障能力;重视高技的作用;要建立并完善多兵种立体作战体系。 【解析】 (1)

根据材料“扼大西洋南部航道要冲,附近蕴藏丰富的石油和渔业资源”得出马岛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后期阿根廷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严重”得出转嫁国内经济政治危机;根据材料“马岛距离阿根廷仅510公里”得出具有地理上的有利条件;根据材料“没落的英帝国”得出英帝国实力有所削弱。 (2)

根据材料“召开紧急会议,次日建立了战时内阁”得出提升高效率的快速反应能力;根据材料“英国开展的外交攻势,颇有成效,欧共体停止对阿武器供应,美国也站到英国一方”得出开展积极外交争取国际支持;根据材料“收编了很多紧急应召的民船”、“大型豪华客轮就改装为运兵船”得出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效用,提高后勤保障能力;根据材料“英国四维交织、总体作战:海战、空战、陆战和电子战一并使用”得出重视高技的作用;根据材料“诸兵种联合行动,到6月份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得出要建立并完善多兵种立体作战体系。 16.(1)原因:民族危机深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答案第6页,共8页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张謇本人强烈的家国情怀。

(2)活动:兴办实业;为工商业发展制订法规条例;创办各类学校;投身于慈善事业。 影响:推动了家乡的近代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的出现;迈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第一步;他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意识激励后人。 【解析】 (1)

根据材料“ 1894年”、“1899年”得出民族危机深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根据材料“受中华文化滋养的他认为实干才能兴邦,毅然返回故里南通创办实业”得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根据材料“实业救国”得出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影响得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结合所学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结合所学张謇的个人品质得出张謇本人强烈的家国情怀。 (2)

活动:根据材料“毅然返回故里南通创办实业”得出兴办实业;根据材料“为各种公司制订了《公司条约》、《公 司保息条例》等数十个法规和条例”得出为工商业发展制订法规条例;根据材料“1902 年他创办了通州民立师范学校,这是我国师范教育的起点。1914年, 帮助建立南京高等师范,后发展为东南大学等高校”得出创办各类学校;根据材料“他还致力于创办盲哑学校、幼稚园、养老院等慈善事业”得出投身于慈善事业。影响:根据材料“南通也发展为初具规模的近代化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的经济中心”得出推动了家乡的近代化;根据材料“形成了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系统”得出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的出现;根据材料“1902 年他创办了通州民立师范学校,这是我国师范教育的起点”得出迈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第一步;根据材料“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得出他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意识激励后人。 17.示例:

【观点】地名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有着丰富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民族、外交、和社会发展等内涵。

【论述】地名是历史演变的产物,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内涵。有的地名打上贸易发展的烙印,如文家市就带有草市的遗迹。有的地名是历史事件的浓缩,如天津就反映了朱棣的靖难之役。有的地名包含着政治理想,如“大同”凸显了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渴望。有的地名寄托着对伟人的铭记,如大量的“中山路”。有的地名表现出宗族社会宗法制度的特征,如“石

答案第7页,共8页

家庄”。有的地名是儒家思想的投影,如“孝义市”“孝感市”就体现出中国人重家族重亲情,既是表彰,也是教化。有的地名彰显了民族交融民族团结,如“归化”到“呼和浩特”。可见,历史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明晰的时间和准确的地理方位是认识历史的前提。

【综上所述】地名是建构历史的重要因素,是历史的活化石,它凝固着历史变迁的脉络。我们要开发这一历史的富矿,提升时空观念,养成左图右史的良好习惯,透过地名学历史!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得出观点:根据材料“地名不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 往往还蕴含着历史文化内涵”得出观点:地名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有着丰富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民族、外交、和社会发展等内涵。然后进行论述:根据材料“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寥寥数字,却包含着一串串历史故事”得出地名是历史演变的产物,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内涵。有的地名打上贸易发展的烙印,根据材料中的示例进行论述:如文家市就带有草市的遗迹。有的地名是历史事件的浓缩,如天津就反映了朱棣的靖难之役。有的地名包含着政治理想,如“大同”凸显了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渴望。有的地名寄托着对伟人的铭记,如大量的“中山路”。有的地名表现出宗族社会宗法制度的特征,如“石家庄”。有的地名是儒家思想的投影,如“孝义市”“孝感市”就体现出中国人重家族重亲情,既是表彰,也是教化。有的地名彰显了民族交融民族团结,如“归化”到“呼和浩特”。根据上面的论述并结合所学得出历史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明晰的时间和准确的地理方位是认识历史的前提。最后得出结论:地名是建构历史的重要因素,是历史的活化石,它凝固着历史变迁的脉络。我们要开发这一历史的富矿,提升时空观念,养成左图右史的良好习惯,透过地名学历史!

答案第8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