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的中职生,正处于道德信念和知识结构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等易受影响的关键时期。他们缺乏对媒体正确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而我国的大众传媒对媒介素养宣传的缺失,以及学校、家庭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缺乏,导致中职生很容易受到大众传媒消极方面的影响和浸染。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中职生接收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如果不理解各种媒介的特性和规则,不了解媒体自身的运作规律、媒体的组织建构及其在政治、经济上的各种微妙隐性关系,就不能对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以及透视信息背后所隐含的媒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因此,只有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接受、理解、运用媒体所传递的信息以及信息背后隐藏的微妙关系。由此可见,媒介素养决定了中职生接触媒体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获取信息的难易、效率和效果。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使中职生在接触信息时有更多的思考,以欣赏和批判的精神来评析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使其获得的信息更客观、更有价值,这样就激发中职生主动地通过媒体来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另外,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中职生在与媒介的接触过程中,他们的立场、意识和价值观受到媒体内容的影响和导向的程度有多深。
1 中职生媒介素养特点
1.1 中职生接触媒介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但以网络为主
中职生对媒介的接触程度呈现多元化、复合化趋势。现今,网络对中职生最具吸引力,影响力也最大。网络因为传播符号多元化,传播的易受性,还具备视听兼备、声情并茂的传播优势,能让学生具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更接近面对面的传播,因而网络对许多人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中职生,他们在课余常以上网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中职生从网络中获得资讯,享受快乐,得到满足。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增长见识,学到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网络又是一个龙蛇混杂的场所,倡导了享乐、消费、追求时髦的倾向严重,而中职生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不是很强,容易受到这些价值观的诱导这些意识形态已经对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如青少年犯罪、追星族、偶像文化、早恋、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等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是很典型的例证。
1.2 中职生媒介素养程度与文化水平呈正相关
研究表明,高年级学生的媒介素养高于低年级学生,城市学生的媒介素养高于农村学生。在使用媒介的目的性上,高年级学生、城市学生、男生对媒介的使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是因为,高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比低年级学生强,城市中学的教育面比农村广,由此可知,媒介素养与学生的文化水平成正相关。研究还发现一个现象,男生媒介素养优于女生。
1.3 中职生媒介认知感性化,缺少深入思考
学生对媒介知识的了解总体处于自学、自发的状态,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对各类媒体信息有一定的解读与判断能力,但是依赖媒体的公信力。研究表明很大一部分中职生对媒介信息持怀疑态度,但对此未加深入思考,对于媒介社会知识更是匾乏。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媒介充斥的社会,任何一种媒介信息都有一定的与政治、经济相关的隐性因素。无论国内外,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媒介内容构成一种制约,这就需要把媒介传递的信息放到一定的政治及经济背景中加以解读。大部分中职生对信息传播体制、媒介运作缺乏了解,对如何鉴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如何理解媒介信息的真实含义缺乏知识储备。
1.4 学校针对中职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待加强
由于父母老师对媒介持有的敌视态度,学生们不愿意将有关媒介的问题和疑惑去跟老师父母请教,而只能是同龄人之间进行交流。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是无法突破这个年龄段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范围的。家长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更多的是禁令性的,很少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们探讨有关媒介的问题。因此,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地对中职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2 对中职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2.1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提高对中职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度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建立系统可行的教学大纲、评估考核标准,确保中职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召集全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迅速制订适合中职生的媒介素养教材和系列读物;通过专业培训,建立一支合格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师队伍等,并利用我国庞大有力的教育网络逐级迅速落实。
2.2 各级学校提高加强对中职生媒介素养的教育
在学校内设置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引进和培养相应的学科人才,组织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的分析和讨论,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学校还可以
组织相关老师进行课题攻关,借助于学校的校园网和信息资源库对学生开展具有目的性的、系统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媒介的认知、判断以及运用的能力。
2.3 社会媒体的积极参与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相关媒体制作一系列适合中职生这个年龄段青少年的节目,让他们认识不同节目的型态、内容与特性及產制的过程。还包括传媒的自我反省,对受众反馈的收集,以及媒介行业内调查等内容。媒体还可以专门开发让学生参与类型的节目,提供报纸版面与节目时段,让学生将自行制作的媒介内容播送出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4 其他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
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共同提高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可以创办对媒介内容进行分析的项目,或者译制一些适合中职生教育的外国介绍媒介素养教育的纪录片,专业的学科教师也要主动交流媒介素养教学的经验。许多民间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如一些青少年保护组织、家长联合会等,都可以督促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3 结语
中职生媒介素养的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扶持和配合。只有依靠政府、学校、媒体、家长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协同努力,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中职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同时,这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普利策奖获得者大卫肖恩曾这样评价媒介素养教育:“这是一项值得我们奋力追求的事业—— 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社会,也为了我们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李秀云.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思想萌芽的阐发[J].新闻记者,2005(1). [2] 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