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教学知识复习提纲

2021-03-22 来源:易榕旅网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

教育学(一):教育基本原理

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中什么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

教育学的发展: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

(一)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 中国:《学记》是世界第一部教育专著;

《学记》与《论语》中有关教育问题的论述。

墨翟(墨子):认为获取知识的三种途径有哪些?亲知、闻知、说知。 道家(老子和庄子):回归自然。 2、 西方:

苏格拉底: 产婆术 柏拉图: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

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二)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培根:第一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提出了“泛智教育”和“班级授课制”,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本级授课制于1862年在我国的京师同文馆第一次被采用,

现在是我国中小学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

卢梭:《爱弥儿》世界上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倡导自然教育。】 康德:第一个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

裴斯泰洛奇:第一位将教育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 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

第一个提出要把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人。

代表作:《普通教育学》 (特普通)

传统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 教学分为四个部分: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

杜威: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观点: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提出教育无目的论。

(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凯洛夫:《教育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马卡连柯:《教育诗》《父母共读》其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马集体)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杨大纲)

2、当代教育力量的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赞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倡导发现教学,培养直觉思维,科学兴趣。(纳过程,纳发现)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瓦范例)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姆分类) 苏霍林姆斯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给教师的建议》活的教育学。

我国进代教育家及其主要思想

蔡元培:学界泰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独立思想。(培泰斗,培独立,培自由)

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提出4大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晏4) 黄炎培:中国职业教育的领导者

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提出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伟大)

三、教育

(一)、教育最早合在一起说的是出自 《孟子 尽心上》。

(二)、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随机性和生活性。

(三)、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意识的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同时又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

3、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受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的制约。

4、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五)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宗教,朱熹

生物起源说:混淆了动物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法国:利托尔诺 ;美国 桑代克 ;英国: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美国 孟禄 。

劳动起源说:苏联 米丁斯基、凯洛夫。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产生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交往起源说:叶澜

(六)教育的发展 1.原始教育 2.古代教育:

学校产生的朝代:夏朝 学校产生的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明显分工; 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

古代教育的特点:

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发展的 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古代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宗教道德或政治的教化。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德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3.现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七)教育的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固有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 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功能等。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分: 正向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积极功能)

负向功能: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消极功能) 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分: 显性功能:主要标志是计划性;

隐性功能:潜移默化,班风,校风,学校历史沉淀的文化。 (八)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以概括为制约与促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 (3)生产力的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系。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3.学校文化

(1)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者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

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A 学校环境 B 设施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办学宗旨、教育理念、道德观念、校风、班风、校旗校歌。(观念文化) 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方针政策、制度管理、行为准则、典礼仪式、节日活动、文化传播。(规范文化)

(四)教育与科学的相互关系

(五)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1)人口数量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规模;人口数量决定着教育需求的大小,因此决定教育规模的大小; (2)教育具有控制人口数量的功能; (3)教育可以实现人口质量的提高;

(九)教育的个体功能 1.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

身心发展包括2方面:心理发展:指精神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 生理发展:指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理论: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自于人自身内在需求,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及观点:孟子

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到人类发展的根本原因。 威尔逊: 基因复制。

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双生子实验:说明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 霍尔: 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顿:优生学代表人物。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代表人物及观点: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而起伪” 。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 他们培养成领袖到

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和性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者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3.个体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A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B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C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D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A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B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D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教育启示: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育启示: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 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个体内部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另一方面是指个体内部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教育启示:抓关键期,(洛伦兹首次提出关键期概念)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包括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 教育启示:结合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指个体直接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如有人“聪明早慧”“大器晚成”

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个体差异性的表现: 从个体角度看,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人善于言辞有人善于运算)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差异,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

性别代理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十)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1:现阶段我国教育方针的内容:

什么是教育方针:指导教育工作和事业的具体路线;

我国的教育方针: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的性质)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实施途径) c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的选择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 (2)激励作用:教育活动因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那么最终目标就可以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3.教育目的的理论:(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宗教本位论: 代表 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代表荀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太纳、巴格莱、纳托普、孔德。

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

展的贡献的指标。

(3)个人本位论:代表:孟子、卢梭、罗杰斯、裴斯泰洛奇、马斯诺、康德、萨特、帕克等。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 (4)教育无目的论:代表:杜威 4.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对培养人的总要求,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在完成勾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5.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唯一途径; 现代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6.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荐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了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如下: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坚持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和谐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灵魂和核心的作用,起着保证方向的作用。

(2)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授予学生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增强体质,体育起着基础作用。 (4)美育: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

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五育的相互关系:

(1)渗透性:互相关联、互相包容、互相渗透。 (2)促进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3)不可替代性:有各自特定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规律。

素质教育:1997年提出

1:素质教育的概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个性创两全)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十一)教育制度

1、概念: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

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互相衔接的关系。 2、现代学制的类型:

(1)单轨制:美国,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

互衔接。

(2)双轨制:欧洲国家,把学校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通,互不衔接的轨道。

一轨道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普通教育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另一轨道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了培养劳动者服务的。

(3)分支型学制:苏联 一种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在初等教育阶段和中等教育的一定阶

段由单一的学校系统构成,而在初中以后开始由分化的多种学校系统与之衔接,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关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

我国:从单一学制------》分支型学制

3、学校制度的发展历程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1)前制度化教育:始于认了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非正式非正规的教育) (2)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局限于学校的墙围之内。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库姆斯、伊里奇)

4、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5、现代教育学制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趋势。 (2)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6)教育的国家交流加强。 (7)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我国当前学制。

a学制由 纵向划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

横向划分: 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类型。

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的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c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d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进思路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e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我国现行学制还需要继续改革, 具体来看我国的学制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适度的发展学前教育

(2)完全普及义务教育:到2008年底已经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免费。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7、义务教育制度(又称作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1)概念: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2)特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义务性)、免费性(公益性)、普及性(统一性)的特点。 (3)1986年国家首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免学费,不免杂费)

2006年通过修订。 (免学杂费) (十二)教师

1、教师的职责:根本任务:教书育人。

2、教师承担的角色:(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的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价值观的使命;

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是人才的培养者。

(3)示范者的角色: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言论行为会对学生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的角色 3、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

复杂性主要表现: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创造性主要体现: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机智(冷静、观察、积累) (2)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示范性:由学生的可塑性和向师性决定。 (3)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4)长期性和间接性: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周期较长,教育影响有滞后性。 间接性: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的劳动价值。 (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全体性。

4、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涵 (1)概念 包括2方面:

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通过自身自省和反思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实现个人成长; 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或者其他部门开展的各种提升专业的学习活动或者培训活动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a专业理念: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 b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教师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条件性知识:教师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实践性知识: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

文化性知识:教师满足学生基本知识需求应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c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语言能力

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教育研究能力 创新能力

5、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福勒和布朗) a关注生存阶段:新教师,只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担心人际关系。 b关注情景阶段:专家教师 关注焦点提高学生的成绩,关心班级大小、备课是否充分。 c关注学生阶段:关注学生,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职前培训 (2)入职培训 (3)在职培训:

参加培训:教师到大学或者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学历教育或者继续教育培训的途径。 参加学术团体与学术活动:专业团体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标志之一。 教育考察和观摩:

(4)自我教育

7、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察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教研听课和随堂听课) (2)开展微格教学: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

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3)进行专门的训练:每天进行回顾、有意义地呈现新教材、有效地指导课堂学习、布置家庭作业。 (4)进行教学反思: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四种反思的方法: 反思日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