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古文+小古文注解(1)

2024-06-12 来源:易榕旅网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雨》

今日天阴, 晓雾渐浓, 小雨如丝。 天晚雨止, 烟消云散, 明月初出。

《芦 花》 水滨多芦荻。 秋天开花, 一片白色, 西风吹来, 花飞如雪。

《雨》

译文:今日的天气阴了下来, 大雾

逐渐的变浓了 , 雨如丝线般 细. 夜晚 , 雨不下了 , 风儿吹 走了乌云 , 月亮又绽开了光 芒 .

《芦花》

译文:水边有好多芦苇。

天开的芦花 , 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 , 芦花就

像雪相同飘起来。

《放风筝》

青草地,

放风筝。

汝前行,

我后行。

《乡 村》

乡间农家,

篱笆茅舍,

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

中夹桃李,

飞燕一双,

忽高忽低,

来往甚捷。

《放风筝》

译文:

青青的草地,放风筝。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你在前方走,我在后

面行。

《农村》

译文:

乡间农民家,竹子做成的篱

笆,茅草做成的房子,周边水

边而形成农村。水边有几棵杨

树柳树,中间还夹杂着桃树和

李树,两只翱翔的燕子在树丛

间穿行,突然高飞,突然低

落,来来往去特别快速。

《日月星》

日则有日,

夜则有月,

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

日最明,

月次之,

星又次之。

《菊》

菊花绽放,幽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

或赭、或红。种类众多。性耐

寒,严霜既降,

百花凋落,惟菊独盛。

《日月星》

译文:

白日有太阳 , 夜晚有月亮 ,

夜晚又有星星 . 太阳、月亮、

星星三个里面 , 太阳最亮 ,

月亮其次 , 星星最弱 .

《菊》

说明:

①溢( yì):原义是水漫出来 , 这里是流出、发散出的意思 . ②其:它的 . ③或:有的 . ④惟:只有 . ⑤赭 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绽放 , 幽香四溢 , 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 . 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

赭的还有红色

的 , 种类众多 . 菊花很耐寒冷 , 当严霜降临的时候 , 其余的花都凋落了 , 惟有菊花依旧绽放。

《雪》

冬日寒冷,木叶尽脱,

阴云四布,洋溢天空,

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寒风起,大雪飞。

清早,登楼眺望,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山林房屋,一白无际,

顿为银世界,真奇景也。

《莲》

莲花,亦曰荷花。

种于暮春,开于盛夏。其

叶,大者如盘,

小者如钱。茎横泥中

其名曰藕。

其实曰莲子。

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雪》

译文:

这个冬日特别寒冷,山上的

树叶全都落了。天上充满了乌云,阴森沉的笼盖住了天空。天上飞着成千上万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子夜的时候,刮起了寒风,大雪纷繁扬扬的下了起来。次日的清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瞭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子,白茫茫的一片,就忧如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漂亮极了!

《莲》

翻译:

莲花,又叫做荷花。种在春季 的末期,开在盛夏节气。它的

叶子,大的像盘子,小的像钱

币。它的茎是横着长在泥中,

名字叫做藕。它的果实叫做莲

子。藕和莲子都能食用。

《猫打鱼》

缸中有金鱼,

一猫伏缸上,

欲捕食之,

失足坠水中,

急跃起,

浑身皆湿。

《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低。口曰:

“我谈古今是非,尔有

何功居我?”鼻曰:

“饮食非我不可以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

端,远观天际,唯我当

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来宾,何益主人?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无即不行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说明:( 1)居:呆在;( 2)唯:只有;( 3)乃:还;( 4)尔:你;( 5)观:

认真看;( 6)当:担当;( 7)居: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8)虽:《猫打鱼》

说明①伏:趴,脸向下,体前屈。②坠:落,

下鱼缸里有一条金鱼,一

猫爬在缸边,准备把它 (金鱼)吃掉,(猫)不当心掉

到了水里,赶忙跳了出来,

(但是)浑身的毛都已经湿透了。

《五官争功》

译文:

嘴巴和鼻子争上下。嘴巴说:“我谈古论今,你有什么能耐待在我上 面?”

鼻子说:“全部的饮料食品没有我就不可以分辨。”眼睛对鼻子说:“我近能够分辨毫毛尖端(那么细微的事物),远能够察看到天边,只有我当排名最初。”又对眉毛说:“你有什么功绩待在我上边?”眉毛说:“我固然没有实质用途,但是假如没有眉毛,那成什么面目了啊?”

固然。( 9)谓:对某人说。

《孔融让梨》

融四岁,

与诸兄同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

答曰:“儿年幼,法当取小者。”《念书》

飞禽走兽 , 饥知食 , 渴能饮

又能营巢穴为歇息之所 . 其异

者 , 能为人言 . 惟不知念书 , 故终不如人 . 人不念书 , 则于禽

兽何异?

《孔融让梨》

译文:

孔融四岁时 , 与众兄弟一

同吃梨 , 孔融只挑了个小的

梨, 父亲问他原由 , 孔融说 ,,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儿子年龄小 , 应该拿小的

梨。

《念书》

译文:

飞鸟走兽这种动物 , 饿了知道

去吃 , 渴了就会去喝 , 还可以自己

建筑巢穴作为自己歇息的场

所。此中更灵异的 , 还可以依据

人的指示去行动 , 不过由于不

知道念书 , 所以向来不如人。

人假如不念书 , 那么和禽类兽

类有什么分别

《念书有三到》

念书须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心

不在此,则眼看不认真,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

浪朗读,决不可以记,记

也不可以久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心既到矣,

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仁者爱人》

孟子日:“君子所以

异于人者,以其有意也。

君子以仁有意。

以礼有意。仁者爱人,有

礼者敬人。爱人者 , 人恒

爱之; 敬人者 , 人 恒敬

之。”

《念书有三到》

译文

: 我以前说过:“念书有三到,就是心

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念书上,

那么眼睛就不会看认真,既然思想不

集中,就只好随随意便地朗读,绝对

不可以记着,即便记着了也不可以长远。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

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

不到位呢?”

说明 1. 心不在此。此:这里。 2. 决:必定

3. 心到最急。急:急迫、重要。

《仁者爱人》

译文:

君子之所以不一样于一般人

,

是由于他保留在内心的思

想不一样。君子把仁保留在

内心 , 把礼保留在内心。仁

人爱人 , 有礼的人敬爱人。

爱人的人 , 他人就向来爱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他;敬爱人的人 , 他人就一

直敬爱他。

《念书需有疑》

念书,始读,未知有

疑;其次,则逐渐有

疑;

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

一番,疑逐渐释,以致

举一反三,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念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 有疑,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进步。

《揠苗滋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

长而揠之者,芒芒

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

长矣!”其子趋而往

视之,苗则槁矣。

《念书需有疑》

译文:书刚开始读的时候,不感觉会有什么疑问;但读着读着,慢慢就

会出现一些问题;读到一半时,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再往下读,疑问就会慢慢被解决。最后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所遇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这才能称得上是学习。念书不会产生疑问的人,需要教给他独立思虑的方法,使之脑筋里“有疑”;学会了“有疑”,就要想方法去研究,想方设法去解决疑问,到这里才是真实的进步。

《揠苗滋长》

译文 : 古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惫,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 \" 今日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 他儿子听闻后赶忙到地里去看苗,但是苗都枯败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极少啊!认为禾苗长大没实用途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滋长的人,不只没有利处,反而害了它。

《铁杵磨针》

磨针溪 , 在眉州象耳

山下。世传李太白读

书山中 , 未成 , 弃去。

过小溪 , 逢老媪方磨铁

杵, 问之 , 曰 : “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

“功到自然成耳。”太白

感其意,还卒业。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 , 钩以写龙 ,

凿以写龙 , 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夫龙闻而下之 , 窥头于牖 ,

施尾于堂。叶公见之 , 弃而还

走 , 失其魂魄 , 五色无主。是叶

公非好龙也 , 好夫似龙而非龙

者也。

《铁杵磨针》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念书的时候,没有达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经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太婆在那边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太婆在干什么。老太婆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笑老太婆太愚痴了。老太婆说:“只需功夫到了没有什么做不了的。”李白十分吃惊这位老太婆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达成了。

《叶公好龙》

译文 : 叶公喜爱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修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降落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看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 公

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慌万状,不可以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其实不是真的喜爱龙,他喜爱的只可是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说明 :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子高:叶公的字。五色无主:神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神色。

《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

其轻重 , 不可以称。

操之幼子名冲 , 告

操曰 : “置象于船

上 , 刻其水痕所至。去象 , 将他物积载船中 , 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 , 则象重可

知矣。”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 , 先自度

其足 ,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 , 而

忘操之。已得履 , 谓曰 : “吾

忘持度”。反归取之 , 及反 , 市

罢 , 遂不得履。人日 : “何不试

之以足”曰 : “宁信度,无自

信也。”

《称象》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译文:曹操获得一只大象。想要

玉, 饰以玫瑰 , 辑以 翡翠。郑人买其椟

知道大象的体重,但是(象太重

了)没方法(用秤)称出来,曹

而还其珠。此堪称 善卖椟矣 , 未堪称

操的小儿子叫曹聪,跟曹操说:

只需把大象放进船里,标志水痕

善鬻珠也。

抵达的地方。让大象出来,而后把其余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本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出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郑人买履》

译文 :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去市集,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 我忘掉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市集的时候,市集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何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说明 :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春秋时代郑国,在当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

郑者 , 为木兰之柜 ,

熏以桂椒 , 缀以珠

《鱼目混珠》齐宣王令人吹竽 , 必三百人 ,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 宣王说之 , 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缗王立 , 好一一听之 , 处士逃。

《买椟还珠》

翻译 : 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

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

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

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

缀,用美玉装修,用翡翠连缀。

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

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

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鱼目混珠》

翻译 :

齐宣王让人吹竽,必定要三百人一起演奏。南郭处士恳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觉很快乐,用数百人的粮食来奉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爱听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脱了。说明 :

( 1)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这则寓言嘲讽了无德无才、弄虚作假 的骗子,提示人们只需严格把关,骗 子就难行骗。告诉人们要有才华横溢。滥:失实的,假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充数。( 2)齐宣王:战国期间齐国的

国君。姓田,名辟疆。

《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 , 誉之

曰 : “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

也。”又誉其矛曰 : “ 吾矛之利 , 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 :

“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

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行陷

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不行同世

而立。

《夸父每日》

夸父与日逐

走,

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

不足,北饮大

泽。

未至,道渴而

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自相矛盾》

说明

: 楚人:楚国人。鬻( yù):卖。誉:夸赞,这里有炫耀,吹捧的意

思。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

穿”的意思。利:尖利。以:用。

弗:不。

应:回答。

译文 : 在战国期间,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炫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

“不论用什么东西都没法损坏它!”

而后,他又炫耀自己的矛很锋利,

说:

“不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损坏!”,

市场上的人责问他:“假如用你的矛

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

个人没法回答。大家嘲讽他。没法被

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

是不行能共同存在的。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自相矛盾启迪 : 不要夸过头,省得喧宾夺主。

《夸父每日》

说明:①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③欲得饮:很想能够喝水解渴。④河,渭:黄河,渭水。⑤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⑥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逝世。⑦邓林:地名,此刻在大别山周边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既“桃林”。

⑧未至:没有赶到。⑨渴:他感觉口渴。⑩弃:遗弃。

全文翻译 : 夸父与太阳竞跑,向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觉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拐杖,化成桃林。

《盘古开天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

此中。万八千岁,天地开拓,

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

此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

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

丈,盘古日长一丈。这样万八

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

《斟酌》

岛初赴举京师 , 一日驴上

得句云 : “鸟宿池边树 , 僧敲月

下门。”始欲着“推”字 , 又

欲着“敲”,练之不决 , 遂于

驴上吟哦 , 不时引手作斟酌之

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

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

岛俱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

许久 , 谓岛曰 : “作敲字佳

矣。”遂于并辔而归。流连论

诗,与为布衣之交。

《盘古开天地》

翻译:世界开拓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相同,盘古就生在这中间。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涨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天每天高升一丈,地每天增厚一丈,盘古也每天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特别高,地沉得特别深,盘古额长得特别高大。

天地开拓了此后,才出现了人间的天皇、地皇、人皇。数字开始于一,成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停止于九,所以天距离地有九万里。

《斟酌》

【翻译】贾岛首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频频思虑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持续)吟诵,不断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觉吃惊。当时韩愈临

,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断地做 (斟酌)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眼前。贾岛详尽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仍是用“敲”字没有确立,精神走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虑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起讨论作诗的方法,好几日不舍得走开。(韩愈)所以跟贾岛结下了深沉的友情。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

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

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

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孔雀是夫子家禽。”

《伯牙绝弦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峰,钟子期

曰:“善哉,峨峨兮若泰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

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

死,伯牙谓世再无知己,乃破 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杨氏之子》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

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他特别聪慧,有一天,孔君平来拜会他的父亲,恰好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就被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此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立刻回答说:“我可没听闻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伯牙绝弦》

译文:绝弦,是叙述 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是一对千古传诵

的至交模范。伯牙善于演

奏,钟子期善于赏识。这就是“知己 ”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沉痛万分,认为这世上不再会有知己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相同能领会他演奏的境界。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平生不再抚琴。《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

子期之间友情深

厚、重情重义的感情和知己难觅的现象。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全神贯注,

惟弈秋之 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认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

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

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

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

九泽,度九山。疏导河流,因

势利导,十三年关克水灾。一

成一败,其治不一样也

《学弈》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此中一个人全神贯注,只假如弈秋讲的,他都学习;而另一个人固然在听着,但是他内心总认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着搭弓拉箭把天鹅射下来。这样固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慧才华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说明:弈:下棋。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通国:全国。

之:的。善:善于,善于。使:让。诲:教育。其:此中。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育。虽:固然。之:指弈秋的教育。鸿鹄:天鹅。援:引,拉。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之:他,指前一个人。俱:一起。

《大禹治水》

译文:

尧、舜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家被淹,房子被毁。尧任用鲧来治水,鲧用拥塞的方法,花了好多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伏。此后舜用禹来治水,禹采纳劝导的方法,率领老百姓开通很多州,疏导很多河流,修筑很多湖,勘察很多大

山,疏导河流,全部自然而然, 13 年里,没有发生过任何水灾。大禹的成功和鲧的失败,就在于治法不一样。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可以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 , 四极废 , 九州裂 , 天

不兼覆 , 地不周载。火爁焱而

不灭 , 水浩洋而不息 , 猛兽食颛

民 , 骘鸟攫老弱。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 断鳌足以立四

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 , 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 , 四极正 ; 淫水涸, 冀州平 ; 狡虫死 , 颛民

生。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两小儿辩日》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小孩子在争论,问他们争论的原由。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才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才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但是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相同大,到了中正午就好像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冷凉的,到了正午的时候热得好像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的就感觉凉吗?”孔子听后不可以判断他们的对错。两个小孩子笑着说:“是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女娲补天》

译文:

在太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柱子破坏了,大地所以堕入支离破碎的境地;天不可以完整覆盖大地,地也不可以遍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可以熄灭,洪水汹涌而不可以停止;凶狠的野兽吃掉和善的百姓,凶狠的禽鸟抓取老人孩童。在这时,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理苍天,砍断海中大鳌的脚来做撑起四边天空的栋梁,杀死水怪来救援冀州,积起芦灰来拥塞洪水。天空获得了修理,天的四边支撑的柱子摆正了,洪水获得了控制,冀州获得了平定。恶禽猛兽都死了,和善的百姓活下来了。

《性缓》

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

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

“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

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但是

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

事,曰:“火烧君裳。”其人

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

言?”曰:“我道君性急,果

然。”

《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 , 古来共谈。顶峰入

云 ,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 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 , 猿鸟乱鸣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 未复有能与其奇

者。

《性缓》

译文:

有一个慢性子的人,冬季与他人围炉向火,见他人衣服的边角被火烧着了,便慢悠悠的对那人说:“有一件事,我早就发现了,想对您说,又怕您沉不住气;不对您说,又怕您损失太多,那么究竟是说好呢仍是不说好呢?”那人问究竟是什么事。回答说:火烧着您的衣服边了。”那人于是赶忙把火灭了,对他吼道:既已发现,为何不早告诉我?”慢性子人说:“我说您会性急的吧,果不其然!”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山川之美》

译文:

山川的漂亮,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共同赏识赞美的啊!山岳耸入云端,溪流清亮见底。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翠的林木,葱绿的竹丛,四时长存。 清早薄雾将要消失,猿猴、鸟此起彼伏的鸣喊声;斜阳快要落山,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置身于这种奇丽的风景了。

《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愿让人。 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

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

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

让,遂矗立许久。父寻至见

之,谓子曰: \" 汝姑持肉

回,陪客饭。待我与其对峙

在此。 \"

《春日寻芳》

时芳草鲜美 , 小孩放纸鸢 于村外 , 春花绚

烂, 妇女戏秋千于杏园, 小姊妹或三三五

五踏青陌上 , 寻芳水

滨 , 桃红柳绿 , 日丽风

和 , 一年节令此为最正确时也。

《性刚》

译文:

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强,一点都 不愿礼让于人。一天,父亲留客 人喝酒,派儿子入城买肉。儿子

提着肉回家,将要出城门,恰好 一个人当面走来,两人不愿相 让,挺着身子当面地站在那

里,僵持了好久。父亲见儿子这 么长时间也没有回来,就去寻

找,看到这种情形,就对儿子

说: \" 你姑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饮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着! \"

《春日寻芳》

译文:

正当花草娇艳漂亮的时候,孩子

们在村外放风筝,妇女们在开满

绚烂春花的庭院中荡秋千。有些

小姐妹三五结伴成群到郊野踏

青,在水边找寻漂亮的花草。随

处可赏识桃红柳绿的美景,而且

享受风和日丽的天气。一年之

中,要数春季是最好的节气了。

《苏堤杂花》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苏公堤 , 春时晨曦初起 , 宿

雾未散 , 杂花生树 , 飞英蘸波 ,

纷披掩映 , 如列锦铺绣。览胜

者咸谓

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

矣。”(《为政》)子曰:“学而不

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认为己任,不亦重乎?死尔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而后知松柏以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能够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苏提杂花》

译文:杭州西湖苏堤,春季里,晨曦刚露,夜的雾还没有散去,树上繁花绽放,飞落的花瓣溅落在碧波之上,花枝错乱互相掩遮,就像铺满锦绣。前来赏识美景的人都说,(这个地方的风景)一年四时都很美,但是,春季的清晨最好。

《论语十则》

译文

: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而后按必定 的时间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他人不认识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曾子说:“我

每天多次反思自己:替他人做事是否是悉心全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是诚实呢?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否是复习过呢?”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领会、新发现,就能够依靠这一点当老师了。”孔子说:“只念书却不思虑就会诱惑而无所得,不过幻想却不念书就会有害。”孔子说:“仲由,教育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理智

慧。”孔子说:“见到道德崇高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道德不好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有没有相同的弊端。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此中必然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弊端就要更正。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刚强勇毅,(由于他)肩负侧重要的使命,路程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要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在寒冷的冬季,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落的。”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能够终生推行的话?”孔子说:“那大体就是恕吧!自己所厌烦的事情,不要施加在他人身上。”

《浙江之潮》

浙江之潮 , 天下之伟观也。自

既望以致十八日为盛。方其远

出海门 , 仅如银线 ; 既而渐近 ,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高声如

雷霆 , 震惊激射 , 吞天沃日 , 势

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

为郭 , 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

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

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说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能够调素琴,阅金

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浙江之潮》

译文:

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宏伟的景观。从(阴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愈来愈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厉风行,震惊天地,激扬发射,淹没天空,冲荡太阳,气概极其宏伟豪壮。杨万里的中说的“海涌银为

说明 1. 浙江:就是钱塘江。 2. 自既望以致十八日:从阴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阴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陋室铭》

译文:①山不在于高低,有了仙人就能够名望远播。②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③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由于我的道德崇高 ( 就不感觉简陋了 ) 。④青苔的印迹蔓登台

阶,葱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翠。⑤在这里说笑的都是博学而又道德崇高的人,跟我来往的没有知识浅陋的人。⑥ ( 闲时 ) 能够用来 ( 能够:能够用来。 ) 弹奏不加装修的琴,阅读佛经。⑦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搅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函令人劳累。⑧ ( 我的陋室真比得上 ) 当年南阳诸葛老师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⑨孔子说过:“ ( 既有君子住在里头 ) 又有什么简陋呢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偏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 甚爱 一作:盛爱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荣华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养精蓄锐》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

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

自耕种,夫人自织;食不加

肉,衣不重采;折节下圣人,

厚待来宾;振贫吊死,与百姓

同其劳。

《爱莲说》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译文:①水里、陆地上各样草草木木的花,值得喜爱的特别多。②晋朝的陶渊明偏爱菊花;自从李氏唐代以来,世上的人特别喜爱牡丹;③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清洗而不显得妖艳,④它的茎里面是中空的,外面则是笔挺的,不牵牵涉连,不枝枝叶叶,越是离得远越感觉香气幽静,干净地矗立在水中,人们能够远远地观

赏 , 却不行随意地去玩弄它。⑤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⑥牡丹,是花中的荣华者;⑦莲花,是花中的君子。⑧唉!关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此后极少听到了。⑨关于莲花的喜爱,像我相同的还有什么人呢?⑩关于牡丹的喜爱,自然有好多人了

《养精蓄锐》

译文:吴王已经赦免了越王,(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不时辰刻想着怎样复国,于是就每天劳累地考虑着,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坐位上边,每天坐下歇息、躺下睡觉以前,都要仰开端尝尝苦胆的味道,吃饭喝水以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经常对自己说:“你莫非已经忘掉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羞耻了么?”他亲身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娇艳的颜色。他降低身份对待下边有贤良的人,对来宾重礼相赠,帮助贫 困的人,悼念死难的

人,和百姓们一起劳累工作。

《李广射虎》

广出猎,见草中石,认为

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

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可以复

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

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

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草木惊心》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而射可至

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

而下之。魏王曰:“然而射可至此

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

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李广射虎》

译文:

李广出门狩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认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石头淹没了箭头。于是,李广在原地多次重复射箭,但是箭没有能够再次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以前有老虎,他亲身射杀了它。在右北平住时,李广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李广最后也射杀了它。

《草木惊心》

译文:以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

下,他们仰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

小古文+小古文讲解(1)

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术。”魏王说:

“射箭技术能够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羸说:“能。”过了一会儿,有一只雁子从东方飞来。更羸不用箭,拉了一下弦,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惊讶道:“ ( 箭术 ) 莫非真的能够达到这种地步?”更羸解说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魏王更疑惑了:“大雁在天空中飞,先生怎么知道它有伤?”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飞得慢,是由于旧伤痛苦,鸣声凄厉,是由于长远失群,本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慌的心理还没有除去,一听到弦声,就猛一下子搧动翅膀往高处飞,瞬时就牵动旧的创伤,疼得使它跌落下来。”

《因祸得福》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

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

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

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

何遽不可认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

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

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

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

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

子相保。

《因祸得福》

译文:凑近边疆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 个精晓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 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前来慰 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可以

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庆祝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可以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好多好马,他的儿子喜爱骑马,结果从立刻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宽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可以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力入侵边疆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凑近边疆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死了。惟独这个人由于腿瘸的缘由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