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鉴赏物象

2024-08-30 来源:易榕旅网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高三理科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之物象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2、掌握鉴赏这类诗歌的方法,学会以物类人,把握作者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概念含义: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例如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鉴赏要求: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活动一:例题引路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为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绝胜”来强调,深沉而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写景状物,描绘杏花临水照影之娇媚。首句点明杏花所处地理位置。“陂”,此处是指池塘。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预示着勃发的生机。“绕”字用得精巧,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王安石爱用“绕”字摹写山形水势,如他《江上》一诗中说:“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在《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写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又在《钟山即事》中说“涧水无声绕竹流”,无一不给人以清婉、柔媚、幽静之感。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次句从花与影两个方面写杏花的绰约风姿。满树繁花竞相开放,满池花影摇曳迷离。“妖娆”二字本用于写人,这里移用于杏花,展现了杏花

1 / 5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争奇斗妍的照人光彩。一个“各”字,表明在诗人眼中,花与影一样地美艳、多情,一样令人流连忘返、沉迷自失。宋人许顗《彦周诗话》曰:“荆公爱看水中影,此亦性所好,如‘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又《桃花诗》云:‘晴沟涨春渌周遭,俯视红影移鱼舠’,皆观其影。”王安石写花善于从本体和投影两方面着手,如此刻画,虚实相生:一方面使景物更具立体的美,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诗人的审美趣味,即对虚静恬淡之美的情有独钟。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三四句议论抒情,褒扬北陂杏花品性之美。这两句对偶精工,诚如陈衍《宋诗精华录》云:“荆公绝句,多对语甚工者,似是作律诗未就化成截句(绝句)”,这两句托物言志,耐人玩味。“东风吹作雪”,这一笔淋漓地描绘出风吹杏树,落英缤纷,似漫天飞雪,而随波逐流的凄美景象,比喻生动,浮想联翩。即便是东风轻拂,娇媚的花儿也不堪吹折,她凋谢了,零落了,这本是让人黯然神伤的。但诗人却偏说它胜过南陌杏花,矜持与自足之意溢于言表。这一对比启人深思:“南陌”在此诗中与“北陂”相对立,这两个背景意象包含着一种空间的隐喻。若说清幽静谧的“北陂”是远离浮世喧嚣的隐逸之所,则“南陌”正是熙来攘往、物欲横陈的名利之场。“南陌”繁华,“北陂”僻静;“南陌”热闹,“北陂”空寂;北陂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洁;而南陌的杏花要么历尽亵玩、任人攀折;要么凋零路面、任人践踏,碾成尘土,满身污秽。若说这南陌杏花是邀功请赏、党同伐异的得势权臣的影射,则北陂杏花是诗人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的象征。王安石从熙宁三年到九年,两次拜相,又两次罢相,最后退居江宁,寄情于半山。罢相之后,他虽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但仍然坚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与立场,积极倡言“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一“纵”,一“绝”,呼应紧密,激浊扬清,掷地有声地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与人生操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

2 / 5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树,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①。 注:①即“谁”。

1、诗中柳树有什么特点?

答案:特点:繁茂、悦目、柔美、孤寂。由诗中的“千万条”可以看出柳树繁茂;“嫩于金色”写出了柳的颜色悦目;“软于丝”写出了柳的柔美;“荒园”“尽日无人”写出了柳的孤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简述三四句抒发了什么情感。

后两句通过柳树生长之地荒芜冷落,暗示人才生不逢时,只好终日孤寂。

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发抒感慨,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 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 “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

3 / 5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到排挤。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此诗将咏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丝痕迹。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后来苏轼写《洞仙歌》词咏柳,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隐括此诗,读来仍然令人有无限低回之感,足见其艺术力量感人至深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活动二:小结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分析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注意点: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和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 答题步骤

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的神韵。

3、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比如以下两首诗,请尝试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以梅花处喻,借梅花表达自己 虽遭排挤冷落但决不同流合污的孤傲高洁情怀.

红梅(苏轼)

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借梅花表达诗人孤傲不群的品质 活动三、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4 / 5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2、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2、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