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8km=3.8km×103m=3800m B.2.4×107nm=2.4×107×10-6m=24m C.23.5m=23.5×100cm=2.35×103cm
D.6.03mm=6.03÷103m=6.03×10-3m
2.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D.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 当甲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在路边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 B.乙车 C.路灯 D.地面
4. 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玻璃杯的高度约为5dm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 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5. 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6.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
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判断错误的是( )
A.0~2s内,小车以1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C.2~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 D.5~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4m
7. 课堂上老师用“小蜜蜂”扩音器讲课,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8.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情景,下列对这些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逐渐减小到几乎听不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C.丙图: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用到了转换法 D.丁图: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最左边音调最高
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停止敲钟,大钟“余音未止”是回声现象 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C.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超音速飞机是指飞行速度超过340km/h的飞机
10. 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音叉甲和音叉乙分别靠近话筒,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通过对
波形的分析,可知( )
A.甲声波的频率较高 C.乙声波的音调较高
B.乙声波的响度较大 D.甲声波传播速度较慢
11.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汽化
C.冬天,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液化
B.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D.开药瓶能闻到药味——熔化
12. 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 A.早春河流上冰的消融 B.初夏旷夜里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初冬砖瓦上霜的生成
13. 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热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14. 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做凝固实验,得到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乙是晶体
B.甲在ab段吸热
C.甲在第8min时是液态
D.甲的凝固点是48℃
15. 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16. 在物态变化中,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温度足够高时,液体才可以汽化 B.在温度足够低时,所有气体都可以液化 C.在一定温度下,液体才可以汽化
D.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17.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 B.课本
C.镜面 D.月亮
18. 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是正立的 C.小孔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 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不变
二、填空题
19. 如图所示,物体甲的长度为_____cm,停表乙的示数为_____s.
20. 某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4次,测得的结果分别是:25.96cm,25.98cm,25.39cm,25.99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______mm。这里对课本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
21. 如图甲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发生改变(选填“响度”、“音调”、“音色”).如图乙所示,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其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选填“A”、“B”、“C”、“D”).
22. “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中减弱噪声.
23. 如图所示,发声的扬声器能使烛焰晃动,说明声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扬声器发出了我们语文老师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_辨别出来的。
24. 炎热的夏天,车内开着空调从清凉的长隧道中驶出的瞬间,前挡风玻璃模糊不清,这是由于在挡风玻璃表面发生了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此时应当采取的除雾方式是_______(选填“开雨刮器”或者“加大内侧空调风力”)
25. 光在_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m/s。
三、实验题
26.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cm,如果测得时tAB=1.6s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
27. 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安装的器材有: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④铁圈B和石棉网。安装过程中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组装器材完成后,小明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温度计示数(如图甲)为______℃;
(3)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实验计时第7min,发现有一位同学的装置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如图丙所示,这位同学是______(选填“小明”或“小红”);
(4)由数据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选填“不变”、“降低”或“升高”)。此后,小明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原因了。
28.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1)从图像可知凝固后的盐水是________(填“晶体”“非晶体”),盐水在10~20min这个时间段内处于________状态;
(2)凝固时用了________分钟,凝固点为_______℃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__了;(选填“高”或“低”)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四、计算题
29.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8s被探测仪接收。
(1)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30. 小明同学在体育考试50m跑项目中,取得7s的成绩,则: (1)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则小明的实际成绩是多少?(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1. 如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该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用时100s,求此隧道的长度? 时间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3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5 11∶50 停留时间 2分钟 2分钟 5分钟 里程/km 0 84 180 3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