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时代传统人文学科的网络化应对——基于中国大学MOOC

2021-06-13 来源:易榕旅网
第15卷第6期 2O15年11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1.15 NO.6 NOV.2015 “互联网+”时代传统人文学科的网络化应对 ——基于中国大学MOOC的学理考察 李建中,袁 劲 摘 要:步入“互联网+”时代,面对网络化对课堂教学的冲击,传统人文学科亟需全面而有效地应对。 借助慕课平台,《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在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团队构建、增强课堂体验等方面进行了体系化 的改革尝试,其理念创新与全程实践可概括为:突破单一课堂主导模式的系统升级,优化分散知识传授板块 的碎片整理,以及规避网络化学习潜在风险的漏洞修复。这一系列教改实践根植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理念,将网络思维观念会通于传统教学之中,已获得选修学员与社会媒体好评,亦可为传统人文类课程的网 络化适变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入文学科;“互联网+”;慕课(M00C)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5)06 O117—05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即“互联网+ 各个传统行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它不仅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还关涉政务、交通、 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对于教育而言,“互联网+”意味着基于科技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教学 模式的全面变革。“互联网+教育”并非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信息通讯技术、互联网平台、网络 化思维与教育体制、培养模式、教学理念及方法的深度融合。随着“互联网+”升级为国家战略并 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大学各专业,尤其是传统人文学科的网络化应对开始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与理工科或应用性较强的社会学科有别,以文学、历史、哲学等为代表的传统人文学科尚未实 现对网络技术与思维的融会贯通,而是继续在通史、概论以及导读类课程模式中传授着既“古”且 “玄”的内容。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与网络传媒方兴未艾的时代语境下,传统人文学科“触网” 体验不深与“上网”意识不强可谓是制约通“古”于“今”和施“玄”于“用”的瓶颈,其极端症 候便是教师对网络新媒介的“视而不见”和学生对教学旧模式的“听而不闻”。倘若无法调动起青 年学子的兴趣,课堂讲授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更遑论传统人文学科所倡导的博古通今、中西融合 与学以致用等理想诉求之实现。可以说,“互联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时代潮流 已成为亟需考虑并付诸实践的现实问题。 旨在增强传统人文学科对青年学子的亲和度和感召力,笔者提出“师生同创青春版”的教改理 念。所谓“青春版”,“就诲人之道而言,是指带‘古’的课目中蕴藏着现代价值和生活智慧,做老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师生同创青春版:传统人文学科教改理念与实践”(2013017);武汉大学中央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111010201) 作者简介:李建中,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袁劲,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 究生 117— 一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师的要将之讲出来,使古树绽放新花;就诲人之方而言,是如何应用议论、叙事加抒情的方式,用 诗性与理思相融通的方式,将传统文论及文化的趣味和真谛传授给青年学子,并使之融人他们的青 春和性情”l_1]。该理念倡导双重含义的“师生同创”:一是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掘并阐扬传统人文 学科的现代价值及当下意义;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师生对话、课堂辩论、学术论文撰写和诗性文体 的创作等,使传统人文学科的思想精华和诗性言说方式真正进入青年学子的日常生活 ]。“互联网 +”时代正为这一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契机:乘新媒介之风,可架设起青年学子与古老思想之间的 “青春版”桥梁,亦可搭建“师生同创”的数码化舞台;而打破瓶颈之困,既要借助网络技术之 “器”,更应借鉴并融会网络思维之“道”。既然互联网是平台与思维的统一体,“互联网+”的时代 内涵便不只是网络平台、终端设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进步,还应涵盖系 统升级、碎片整理、漏洞修复、资源共享、跨界融合等思维观念的革新。网络既是“器”亦是 “道”,然而遗憾的是,当前教育学界对于网络技术之“器”已多有借鉴,却相应忽视了网络思维之 “道”的启迪。那么,如何会通系统升级、碎片整理、漏洞修复等网络化思维,进而突破单一课堂 主导模式,优化分散知识传授板块,以及规避网络化学习的潜在风险?笔者试以中国大学MOOC ̄ 平台《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古文字学》等课程为例,借由这种大型、开放 的新型在线教育模式反观传统课堂教学,以期为传统人文学科的网络化应对提供借鉴。 一、系统升级:由课堂“独角戏’’到全程“实验剧’’ 正如电脑操作系统需要适应新形势下的用户体验而不断升级一样,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模式亦 需应时而变。整体而言,“互联网+”时代教学系统的升级应是涵盖体系化教材建设、开放型课堂 拓展、参与式教学导引、创新性考核变革与前沿性研究导向的全面更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重 心转移、角色定位与自我提升尤为重要。面对“翻转课堂”等教学新理念的冲击,传统课堂中教师 专制的痼疾,连同过度医疗后的学生自治,其单向度的弊端日益暴露:教师的“满堂灌”往往因得 不到学生的回应而沦为“自言自语”,既有教改尝试中的“放羊式”管理也多因路标缺失而“歧路 亡羊”。理想化的教学不应定位于精彩的个人演说,因为它本是台上与台下充分交流的互动艺术。 讲台如同舞台,为了避免“接受一线”的问离效果,舞台与观众之间(亦即讲台上下)的“第四堵 墙”就必须打破。形象地说,与其师生轮番主演“独角戏”,倒不如以“实验剧”的形式取消舞台 区隔。 以时代元素增强剧本亲和力。如何做到课堂讲授内容与青年学子生活体验的“不隔”?借助时 代元素,精心搭设起传统智慧与当下鲜活之间的桥梁,无疑是明智且有效的选择。在《中国文化概 论》课程中,当以“当代莺莺与张生约会的N种方式”(包括发微信、发微博、租直升机垂下“张 生,1314520”条幅等)来讲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含义时,学生会兴致勃勃地发起“发现自己真 没有文化”的讨论;当借助《文心雕龙》中的“等观三界”来疗救当下文化中的“失语”和“焦 虑”时,学生会欣喜于发掘古代经典的现实意义;当设置“选择一个姓并简要分析其来源和发展” 的课堂交流时,学生会乐于分享自己姓氏的故事……从讲授方式人手,揣摩青年学子的心灵,进而 以教师的“青春心”融入鲜活的当下体验,无疑是缩短师生间距的有效途径。 以即时反馈营造演员在场感。如果说增强亲和力还只是引人人胜的初步,那么,想要实现流连 忘返的持续吸引,便离不开在场感的营造。其实,网络课堂与实体教室都需要教师不断强化学生的 ① 中国大学MOOC是由“网易云课堂”与教育部“爱课程网”(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携手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 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向大众提供中国高校MOOC课程。 118— 李建中,等:“互联网+”时代传统人文学科的网络化应对——基于中国大学MOOC的学理考察 存在感和参与意识。在慕课平台上,无论是观看视频,还是翻阅演示文稿,学生均可随时发起提 问。这也对即时反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惟有疑惑得到及时回应,网络另一端的在场感才能得 到确认。为此,《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古文字学》、《文学欣赏与批评》等课程不仅配有团队 成员值守讨论区,还创建公共邮箱、QQ群,以便在第一时间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为了适应慕课 的滚动开课模式,部分课程已由教师独自担纲升级为团队合讲。课程团队在协同作战的同时尤其重 视梯队的培养,通过定期召开团队会议,不同梯队间的“传帮带”与课程团队的持续运转均得到有 效保证。其实不难发现,上述种种源自网络化应对的成功经验亦可移植于传统课堂。 以出镜方式提升参演积极性。倘若学生在课程中看到老师对于自己作业、观点乃至意见的点评 和认可,在惊喜之余自然会进一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而吸纳学生元素融入后期教学的种种“出 镜”,正是师生同创“实验剧”的关键环节。《方言与中国文化》课程要求学生用方言录制《大话西 游》的经典台词,并在后续课件中开设满分作业欣赏环节,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与之类 似,《唐诗经典》亦开设习作展示交流区,为学生提供古诗写作交流与欣赏的平台。又如,在《中 国文化概论》第一周课程中,有关“婚者,昏也”与黄昏结婚的习俗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课程团队 积极参与讨论,并在后续民俗文化课程的录制中吸纳了部分学员的观点。或是学习心得的无私分 享,或是课程内容的大胆质疑,抑或是不同观点的激烈争锋,当精彩发言被课程团队视作教学思路 的启发与不断完善的动力;当前期讨论得到及时回应,并且为老师采纳甚至融入后期的讲授内容 时,学生仿佛是观看了自己参演的戏剧,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借助系统升级理念,通过向学生发出同创“实验剧”的邀请,教师可以打破单一的课堂主导模 式,并使之升级为师生课堂角色互换互动中的双向主体性活动。 二、碎片整理:“微课程’’中的“品茗”体验 作为网络术语的碎片整理体现了整体优化的思维,即通过对碎片化信息的重新归类与整合来提 升性能。借助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切分成1O分钟左右的“微课程”模式适应了快节奏与碎片化 的现代生活方式,但如何于碎片化的讲授中不失传统人文学科的气韵与魅力,正是教学设计者易于 忽视的问题。且不说互联网碎片化阅读极易导致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的下降 j(咒 H , 单是知识点的切分与单位课时的浓缩便应引起足够的警惕。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微课程”模式更加 符合认知活动规律时,尤其需要明确的是碎片化并不等于精品化,而所谓的切分也多少会带来知识 体系的割裂。为了避免形式大于内容的喧宾夺主,倒不妨借助碎片整理的优化思维打磨精品化的 “微课程”,并努力在机械切分后的藕断丝连中贯注生气。 于“微课程”中融入精品意识。网络化以其内容的可重复性和受众的广泛性突破了传统课堂的 时空限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讲授的线性语流得以文本化呈现,在便利学生保存与重复播放的同 时,也对讲授内容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布于各种终端设备前的学生规模要数十乃至数百倍于 实体课堂,如何平衡“无门槛”的开放精神与“学有所得”的课堂效益,也成为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变局”应对中,精品化策略需要根植于责任心与专业心。为了保证知识的高效传递,《中国文 化概论》课程团队秉承“篇无废句、句无废词、词无废字”的授课原则。从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 风格的商讨,到字幕与习题的制作,10多分钟的“何为中国文化”课程背后是一个星期备课、录 制、剪辑与校对的结晶。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课程质量经得起检验,此其一。面对数量 庞大的学员,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是每位慕课开设者都要面临的难题。由传统课堂的各自为战到网络 化的“集团军”,《中国哲学经典名著导读》组建起包括授课教师、课程助教、教学资源制作小组与 后台维护人员在内的一整套运行团队。在该课程的十个专题中,九位主讲教师根据学术专长各司其 一】】9一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职:或是宏观把握学派思想,或是重点讲授经典内涵。由各骋所长而游刃有余,正是为了将丰富的 生命体验与治学所得更好地融人浓缩的课程。以专注保证高效,此其二。 于快节奏中坚持“品茗”体验。如果说精品化为“微课程”提供了口碑支撑,那么“品茗”体 验则保证了传统人文课程的核心价值与独特魅力。“中国文化是西湖龙井,是庐山云雾,是洞庭碧 螺春。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是一个饮甘品茗的过程。”如《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介绍所言,慕课 使得师生问“面对面”的“品茶论道”成为可能。当讲授知识的体系性和学习过程的连贯性受到冲 击时,悠然之心境正是克服碎片化弊端的人文气脉。鉴于此,主讲教师在课程伊始便为慕课的学习 之旅定下“慢”的基调:“要慢慢地品,细细地品,越品越有滋味。”在领略中国文化魅力之旅中, 授课教师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循循善诱,学员也得以暂离日常工作与学习的快节奏而从容散步。1O 分钟左右的视频课容量毕竟有限,通过圆桌讨论的拓展、延伸和质疑,《唐诗经典》特意为课堂 “品茗”留下“余味”。例如,“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专题后的圆桌讨论,便以教师与助教之间 的学术对话形式展现,内容涉及《宋词三百首》介绍、《唐诗三百首》海外翻译与传播概况、《唐诗 三百首详析》注释指瑕等话题,并由此延伸出经典内涵的深入探讨。在快捷的终端设备前悠然品 茗,于快节奏之中感受余味悠长,所谓“碎片整理”营造的正是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课堂新体验。 精品化的“微课程”可琢磨碎片成珠玑,“品茗”体验之贯注亦可串联形散碎片而神不散,此 皆碎片整理思维在优化分散知识传授板块中的运用。 三、漏洞修复:“拖延症"与“抄袭瘾’’的预先诊疗 扫描潜在风险并提前打好补丁,这种预先诊疗是漏洞修复思维的精髓,也是传统人文学科“上 网”后不可缺失的自检环节。如果说,“教室已经成为教授竭力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和笔记本 上拉回来的战场”l_4],那么,网络课堂在打破时空壁垒的同时也意味着彻底暴露在影音游乐场与信 息超市的种种诱惑中。1O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固然符合认知规律,可这种理想化的设计一旦缺 少了实体课堂的监督与约束,也极易分散学习者的精力而流于浅尝辄止;大型数据库与搜索引擎在 造福学术研究的同时同样为网络抄袭大开方便之门。有学者指出,“互联网+人”是“互联网+” 的起点和归宿,亦是“互联网+”深层次延展的驱动力之所在[5¨( 。对于传统人文学科的网络化 应对而言,着眼于青年学生这一“网络原住民”的身份特征,防治课程学习中的“拖延症”与“抄 袭瘾”亦需未雨绸缪。 倡导“学习共同体”的互助理念。业余时间中个人化的网络学习,易因兴奋消退、遭遇困难和 任务繁忙而引发拖延症_6],加之网络信息与娱乐资源的潜在诱惑,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走马观花式的 应付乃至半途而废。将虚拟空间的“学习共同体”视作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黏合剂,辅之以精心的设 计与引导,则可有效预防个人化网络学习的弊端。由依靠教师的课堂传授转变为学习同伴间的互助 探究,需要的便是话题设计者而非问题的解答者。通过设计话题、开列书单、倡导互助、指引研究 方向以及及时点评,课程讨论区内的精彩分享与火热交流可以汇聚成强大的磁场引力。再加上精心 设计的互动环节,使得知识趣味与砥砺切磋贯穿课堂内外:“孔门弟子谈及人生理想时,孔子最赞 赏的是哪位”,课中提问只有答对才能“过关”;“怎样看到治学中‘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的 方法论选择”,课间讨论的发言交由学友来选择“顶”或“踩”;“如果要拍以盛唐为背景的电视剧, 出于尊重历史真实的目的,哪一种场景不能出现”,课后新颖活泼的测验也让学生直呼过瘾。当每 周的“饮甘品茗”还“不解渴”时,“止于课堂”的拖延便可转化为“始于课堂”的期待。 推行“网上无答案”的考核方式。当传统的剪刀加浆糊模式摇身一变为搜索、复制加粘贴,网 络时代更加便捷的抄袭也更易成瘾。对此,国外慕课的先行者已在技术层面有过多种尝试,如通过 1 2O一 李建中,等:“互联网+”时代传统人文学科的网络化应对——基于中国大学MOOC的学理考察 记录学习者打字习惯来判断是不是同一人在学习,或者每次课堂前通过摄像头拍照来验证身份,又 或是付费参加线下的实体考试。然而,如何变“不敢抄”的监考形式改良为“抄不得”的考核制度 革命,亦应成为“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有鉴于此,《文学欣赏与批评》等课程在学 生互评与教师批改环节始终强调“作弊零容忍”原则,即一旦发现抄袭网络资源或他人观点的作 业,将直接判作零分。《方言与中国文化》“配图说明”的讨论题,要求学生自己拍一张照片,并配 上方言信息和例旬;而《古文字学》的期末考试要求学生破解五十个用古文字书写的成语;《中国 文化概论》“诗性文体书写实践”要求学生运用所熟悉的任何一种中国古代文体写下课程学习中的 感悟,“自拟考卷”则要求学生自拟一套试题而不需作答。上述举措既保证了作业的原创性,又调 动起学生的实践兴趣,其效果正如一位学生的打油诗所言:“阅过考题心一惊,这次作业五颗星。 想抄想扯不容易,真才实学炼真金。” 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规避网络化学习潜在风险的漏洞修复正契合 了“治未病”的先见。 四、结 语 作为风靡全球的新型教育模式,慕课可以说是“开放教育资源”理念的最新表现形式 ],其实 质在某种程度上亦属于“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融合。“MOOC在全球的兴起和扩散意味着新一 轮教学改革浮出水面,这不仅涉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更涉及教学理念的转向。”_8 对于传统课 堂教学而言,与其说慕课及其代表的E-learning带来的最大参照是技术手段的革新,倒不如说是思 维层面的启迪。在借助网络技术之“器”的同时,传统人文学科既注重借鉴并融会网络思维之 “道”,又不忘结合传统课堂教学的根基,如此应对方为圆通之举。曾有学者将教师的知识结构概括 为“能教”(所教学科的知识)、“会教”(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愿教”(教育专业精神)三个层 面 ]。不妨说,在“师生同创青春版”理念指导下,将系统升级、碎片整理、漏洞修复等网络思维 会通于传统教学之中,是传统人文学科积极的网络化应对,亦是教师融课程导演、品牌营销与隐患 诊疗于一体的“会教”艺术与“愿教”精神之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建中.趣味:大学教育的关键词[J].中国图书评论,2014,(10). [2]李建中.师生同创“青春版”:传统人文学科教改理念及实践EJ].中国大学教学,2015,(1). [3][美]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EM].刘纯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4]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1). [5]张晓峰,杜军主编.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E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E63于歆杰.对慕课认识的六个误区[N].光明日报,2014—04—29(13). E7]赵国栋.微课与慕课设计初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莫甲凤.MOOC时代如何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9]张应强.大学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学能力建设[J].现代大学教育,2010,(4). (责任编辑孙洁) 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