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化时代的信息主义精神——来自互联网公益领域的经验

2024-01-18 来源:易榕旅网
网络化吋代的信息主义精神来自互联网公益领域的经验刘秀秀内容提要在卡斯特的信息时代三部曲中,“信息主义精神”是一个极具学术生命力,但尚未引起足够重

视的概念!它既可以从韦伯的经典历史概念“资本主义精神”中汲取营养,又能够在当下鲜活的经验事实中 找到抓手。互联网公益发展的二十余年中,有两个绵亘较久且悬而未决的论争一一技术是否向善和公益是否 向右,拆解其中涉及的结构、行动者、技术、认同等要素,有利于解码信息主义精神。技术至上主义在文化符码 的壇变中上升又跌落,是由于信息主义精神植根于社会结构之中,偏向性的情感认同、拉锯中的网络信任、纠 葛中的价值归属是其流变的一波三折;而互动中的意义之争是信息主义精神的存在形式,层级化的行动者在

其中争夺“互动者”的位置。作为网络化社会中的核心价值,信息主义精神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识别传统 有助于锚定信息主义精神的位置,而重建理论则是技术迷思中的重要救赎。关键词 信息主义精神 互联网公益 技术向善 公益向右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其经典著作 为,互联网革命给公益慈善领域带来了深刻而广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The Protestant Eth­n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中分析了 &现代经

泛的影响,与社会变量一起造就了“后现代慈

善”③;也有论者警示人们要小丿卜“技术神话光 环”,进而呼吁公益在互联网大潮中找到初心。④ 究竟如何在这些分散化的研究中条分缕析出比较

济生活的精神与禁欲主义新教的理性伦理之间的

关系问题”①,“资本主义精神”由此成为经典概

念与学术起点;不到百年,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又提出了“信息主义精神”(the spirit

清晰的信息主义精神,是本文着力回答的问题。何为信息主义精神卡斯特在分析新经济之组织形式一网络企

of informationalism )与之相呼应,认为它是“创造

性破坏” (creative destruction)的文化,是转瞬即逝 的,是多维度的,是经验与利益的拼凑。②那么,如

此光怪陆离的精神在文化转型期的中国是如何表

业之后,致力于挖掘其背后的“文化维度”,即黏

合新发展范式一企业网络、技术性工具、全球竞

现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互联网公益 争和国家 的黏合剂,这种文化是切实存在的,

“否则,经济行动就变成为在社会一文化真空状 态里进行”,他进而提出“信息主义精神”,将其作

在近年来经历了热闹非凡、毁誉参半的历程,是呈

现信息主义精神的代表性领域之一。有论者认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对公益组织的变革性影响研究”(项目号:16CSH05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支持型社

会组织与政府互动机制研究”(项目号:14CSH075)的阶段性成果。111刁匚進學干3 2019. 6为“网络企业的伦理基础”。具体来说,卡斯特笔 下的“信息主义精神”拒斥统一的网络文化,但在 网络企业看似多样化的运作下,却“有一种共通 的文化符码”⑤:它由许多文化、许多价值、许多计划所组

成,穿越了参与网络的各种成员的心灵,影响 了其策略,随着网络成员的步调而变化,并且 随着网络单位的组织与文化的转变而转变。

它确实是一种文化,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 文化,是每个策略决定的文化,是经验与利益

的拼凑,而非权利与义务的宪章。它是多维 度的虚拟文化,如同电脑在网络空间(cybee-

spacc)里借由重新安排现实而创造出来的视 觉经验……但是它并不长久:它作为过去成

功与失败的原始资料而进入电脑记忆……任 何想要将网络中的位置凝结为特定时间及空

间之文化符码的企图,都会造成网络的废弃 过时,因为它会变得过于僵化,无法适应信息

主义之多变几何形势的要求。信息主义的精 神是“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文 化,而此创造性破坏的速度已达到处理光电 信号反馈的速度。⑥卡斯特笔下的信息主义精神如此跳跃,变动

不居,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特质,他多次大段引用 韦伯的原话作为呼应,并向韦伯这位社会学之父

“致敬”;但就信息主义精神本身,卡斯特并未像

韦伯一样,用整本书来诠释它的丰富内涵,只在小 节处做一总结后,便转而继续论述网络社会崛起

对就业、劳资关系、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对于信息主义精神的零散理解散落在其书中的后

半部分。而在笔者看来,“信息主义精神”是个极

具学术生命力的概念,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与韦伯

的经典概念形成对话,又能融合信息时代令人眼

花缭乱的文化形式,对于深刻理解当下鲜活的社

会事实具有重要价值。信息主义精神扎实存在于时代脉络之中,潜 伏在经济行动之下,并能够穿透人类心灵。如卡

斯特所指出的,经济行为不可能在真空里进行,而

是奠基于文化基础之上的。这种文化是“真实虚 拟”(reai virtuality)的,在“真实”与“虚拟”这对看

112似矛盾的概念组合中,卡斯特试图表明,一切文化

都是“符号的生产与消费”,“人类生存在象征环

境之中”,文化的表现不同于“形式一逻辑一数学

的推理”,而是具有“暧昧的编码,并开启多样诠 释的能力”。⑦也就是说,这种文化基础虽不可见,

但它在象征之境里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与经济

行动交互影响;而更进一步地,时代精神不仅作用

于经济领域,它丰富的诠释能力能够穿透人类心

灵。如此看来,从“资本主义精神”到“信息主义

精神”,百年间流转的不只是经济形态的变化,还

有社会形态的变迁及文化一制度的转型。信息主义精神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但又不 取决于技术,它面对的是价值之思。韦伯在《新

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开篇也指出了技术的重

要作用:“乍一看,今天资本主义独特的现代形态

受到了各种技术发展可能性的强烈影响。它的理

性特征基本上取决于那些最重要的技术因素的可

靠性。”⑧但是,韦伯并没有止步于技术归因,而是

进一步挖掘技术的原始推动力 西方社会结构

的独特性,再由社会结构溯源到理性主义,最后到

达他的逻辑终点一禁欲主义新教伦理。当前, 从写入国家战略的“互联网+ ”到“智能+ ”,表明 技术已在经济生活中起到关键作用,“作为第一

生产力”带动经济进步,技术属性与经济发展深 度契合。而韦伯的经典分析却提醒我们,当对时

代之思发起追问时,不能将技术作为逻辑的终点,

而应在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中寻找答案。信息主 义精神正在形成与流动中,它未必与某种宗教思

想具有强亲和性,但它一定浮动于最深邃又最灵

动的时代脉搏中。由此,信息主义精神应该深入挖掘技术革新

背后的价值编码。从麦克卢汉(Marshdi McLu- han)所说的“媒介即讯息”⑨到卡斯特反思的“信 息落后于媒介”⑩,其中贯穿的是对于“信息就是 信息”的意义追溯,技术或者媒介的进步并不表

明精神实质也随之转型,相反,还是要回到价值世 界中去探寻答案。也就是说,一方面,技术进步日

新月异,在“互联网+”和“智能+ ”的带动下,传 统领域的诸多要素都在加快速度,争享技术红利, 更新文化编码,防止被技术快车甩掉;而另一方面,技术生产的价值未必是终极价值,从文化资源 库中撷取的意义才能构成信息主义精神的真正要

素。正如韦伯所指出的,社会科学的最终目标完 全是要服务于“对种种具体的、历史关联之文化 意义的知识”⑪!然而,彻底解码信息主义精神仍然有很长的 路要走,这是因为信息社会刚刚来临,且远未尘埃 落定,卡斯特也指出,“除了知道确实有根本的改

变正在发生外,若要评估对社会文化的意义还是

相当困难”,目前学者们所能做的只是“针对新传 播系统之不同成分所做的零星经验研究证据和评

论提供了基础,可以把某些假说奠基在浮现中的 社会和文化趋势上”。⑫这种零星的研究与评论需 要落脚到具体的时空和领域中去,否则会让本就

“转瞬即逝”的信息主义分析显得更加难以捉摸。因此,笔者从我国的互联网公益领域切入,尝

试从“零星经验”中增进对于信息主义精神的认

识。互联网公益领域不同于经典分析中所关注的 资本主义组织或网络企业,它虽然直接受益于科

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但更多地与社会价值息息相 关,是与信息主义精神更加契合的“田野”。同

时,如同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展开的经典分 析一从新教信徒的职业与天职观、宗教派别与

社会分层的关联等抽丝剥茧,呈现宗教力量在资

本主义精神的性质确定与扩散中的作用机制一

本文也尽量涉及创业者、参与者、组织、平台等多

元主体,并尝试观察其中的关联,挖掘背后的价值 与意义,推进彳息主义精神研究。互联网公益领域的两个论争互联网公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公

益+互联网”的1.0阶段、“互联网+公益”的2.0 阶段、互联网与公益真正融为一体的3. 0阶段。⑬

不同阶段中的主体角色有所不同,表明了互联网

公益发展成熟度的转型与升级。笔者曾分析过这

一历程中“技术应用及其行动者的消亡、转型、新

生、重生等事件”,呈现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公 益领域的’死与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即时性地 反映了市场、政策和舆论的颠覆性作用⑭。而影

响更为深远的是公益领域的一些观点交锋与主义

网络化时代的信息主义精神之争,其中穿插着流变的信息主义精神,它们将网

络化时代的变局与担忧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对公

益事业的未来走向意义重大。(一)技术是否向善互联网对于公益领域来说,不仅是“更快更

高效”的传播手段,更是技术赋权后所开启的“人

人公益”的新篇章。如同徐永光在接受《中国慈 善家》采访时所说:“中国正在进入人人公益时

代,传统的线下公益模式,人人公益可能需要500 年才会产生显著的变化,而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 时代,一两年之内就会产生巨大的变革。”⑮互联 网以其开放、透明、平等、自由等特质与传统公益

转型期所亟需的要素一拍即合,使得公益组织不 仅要在形式上加入互联网大潮,在思维方式上也

要向互联网性格全面靠拢。由此,在线上传播、网络捐赠、账目公开、项目

反馈等基础性功能之外,公益活动尝试与互联网

生活全面融合,平台设计的步数捐、零钱捐、游戏 中捐、“

” 捐等

方式让公益变得手可得;云计算、区块链等最新技术,升级式地将

互联网的分散优势发挥到极致,人人、时时、处处 的网络捐赠是互联网公益走向3.0阶段的重要标 志。可以说,互联网对于公益的变革性影响毋庸

置疑,即使最为尖锐的批评者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而技术在这场变革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还存在一

定的争论。与全面肯定技术作用、跟跑一切技术形式、深 度接纳技术思维的观点不同,对于技术的质疑主

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发现技术运作的负功能!

经过技术化操作的公益主体看似透明,其实仅是

其全面形象的部分展演,一篇催人泪下的爆款文

章,一组充满“在场感”的照片,一串惊心动魄的 数字……都能在某个点上“戳中”屏幕前的捐款

人,完成一次善心释放的公益慈善行为。而在互联

网平台并不能完全为求助者背书,审核未必准时到 位的情况下,骗捐、诈捐都有了滋生的土壤。更有

甚者,传统方式下人尽皆知的圈钱行为,通过互联 网公益“借尸还魂”,变得不那么容易被识别。二是揭示技术特质的反作用!互联网除了开

放透明的特质外,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当下的互联113刁匚進學干3 2019. 6网还有娱乐化、消费化、去行动化的特质,如《文 化纵横》在2018年“再造公益”的专题中指出的: “当社会正义的议题被简单消解为技术官僚的治

理问题,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就可能沦为娱乐明星 们的一呼、一哭或一条微博。”⑯同理,社会正义的 议题也被消解在快乐公益、社交式公益、表演型公

益、炫耀式公益的传播过程中,而这些公益形式正

与互联网逻辑紧密贴合,是技术赋权论者猛烈鼓 吹的对象;但在其反对者眼里,却是对公益价值迷

失、正义议题陷落的深深担忧。三是揭底技术角色的潜风险。“技术从来都

不是中立的”,在与资本结盟的过程中,它必然沾 染资本的颜色。被民政部认可的20家互联网公 益平台中,几家互联网巨头公司占据了大多数流

量,它们在技术领先的同时,也在公益议程设计上

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叶晓君认为,平台经济

“通过生产社区来保证用户的黏度”,通过道德光 环、双赢话语将“行善社区变成消费社区”,平台 的垄断本质“更加剧了它对慈善生态的渗透和改

造”,进而提示警惕技术与资本凝结而成的“慈善 资本主义”的风险。⑰在这三个层面的质疑声中,技术运作的负功能

尚可以通过技术治理和法治规范的手段加以遏制, 植根于文化土壤中的技术特质反作用显然暂时难

以扭转,而慈善资本主义则是更深层次的潜风险, 它将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未来走向产生长远的影响,

而究竟如何判定,亦已超出技术本身的范畴。(二)公益是否向右2017年8月,徐永光出版了《公益向右商业

向左: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一书,提出公 益要向右,再向右,走商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在

互联网技术的催化下,“共享经济带来了’免费的 商业’,社会企业成就了’收费的公益’,这种颠覆

性的社会创新,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 创新可能性”,并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创新之 路一“公益铺路、商业跟进”。⑱这些思路引起了

公益界的激烈讨论,最为直接的是康晓光发表了 《驳“永光谬论”》一文,从人类的利他性出发,尖

锐指出徐永光所设计的道路是“化公为私”,贬低

公益,而鼓吹商业万能,会“干扰公益事业乃至社 114会的健康发展,甚至将公益事业乃至社会引向邪 路”。⑲在“公益向右”派看来,公益商业化可以提高

效率,公益和商业可以互相交融,将小而美的公益

组织规模化运作,走社会企业的路子,既达到盈利

的目标,又形成向善的效应。而在反方看来,一是 如康晓光强调人类的利他性一样,更加重视公益

的本心与价值,“不必过分成功”,“公益本来就是

左的,不能因为怕撞墙就向右转”;⑳二是强调商 业和公益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而透过争论本身,有论者尖锐指出:“如果将

徐永光和康晓光的观点合起来,也许才更贴近中

国当下公益(慈善)资本主义的图景,即由康晓光

式的意识形态装饰的徐永光公益模式”,这场争 论只是停留在“去政治化”层面,更加深刻的伦理

问题还悬而未决⑬,争论背后反映的是“公益行业 失去自身位置和话语的无奈”㉒!同时,在这些“公益是否向右”的讨论中,我

们需要意识到互联网的潜在作用!如果不是技术

手段的横空出世,“公益向右”的进程会有较大不

同,即便公益想要跨界,也得有“界”可跨。互联

网对于公益和商业的关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

用一从徐永光开篇以摩拜单车为例就可见一 , 是 是社会 暂

论, 但技术与流 所席卷的公益之变是不可否认的。也就是说,我们

必须将思考推向深入:关于“公益是否向右”的回

答,可能不在于这个小问题本身,它更多涉及的是

信息社会向何处去,公益价值何在,在时代大潮中

如何安放公益等大问题。信息主义精神解码关于技术向善和公益向右的讨论,可以追溯

到互联网公益发展之初,大致二十余年间,每一方

的观点都有其来龙去脉,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又

汇聚成一组组“真实虚拟的文化”(culture of real vifuality),构成流变的信息主义精神。而信息主

义精神根植于社会结构之中,将结构、要素、技术、

认同等逐层拆解,有助于解码信息主义精神。值

得强调的是,在这些看似复杂的观念事实中,唯有

抽离出的文化实体才是有意义的,即韦伯所论述的,可以将秩序带进这一团混沌中:“在每一个事 例中,只有个体性的实在的一个部分对我们而言

是有兴趣和意义的,因为只有这个部分和那些我 们以之面对实在的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关联。”⑪

他在对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的分析中正是遵

循了这一原则,这也为我们抽丝剥茧信息主义精 神提供了方法论支持。(一)风口上的技术至上主义在信息主义精神的象征环境中,形成了一些

相对明晰的文化符码,技术向善就是其中一个! 揭开“人人公益”序幕的互联网技术在初期之所

以受到一致好评,是因为互联网将公益从行政化

运作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技术赋权”的有利局

面。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官办组织为主流的 公益格局,它以“组织化动员”和“行政化参与” 0

为主要运作方式,在调动普通公众的捐赠积极性

方面效果欠佳。而以技术和流量为核心的公益模

式迅速改变了这一状况,小额捐赠、人人参与,互 联网成为赋权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认同的力量带来了颠覆性效果。

由于“郭美美事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官办组织

一度深陷泥潭;相对灵活的民间组织与互联网迅

速结盟,收割了一大片网民的认同。这种认同造 就了普通网民的权力,而在信息社会的场域中,权 力“所具有的强制行为能力,存在于信息交换与

象征操弄的网络中,经由图像、发言人与知识的扩 音器,与社会行动者、机构/制度和文化的运动等

发生关系”,它铭刻在“文化的符号中”。㉕如此,

网民大规模地重复这一对比性叙事,构建了关于

民间互联网公益的文化符号和强烈认同,并将互

联网与中下层权益画上了等号,裹挟社会转型期

积累的社会矛盾,迸发出技术呼喊的最强音,最终

形成了风口上的技术至上主义。如徐永光所说: “对于公益机构而言,移动互联网就是一个风口 !

如果你站到了这个风口,哪怕你是一头’猪’,你也

能飞时。”⑪在2011年(变局之年㉗)之后的一段

时间里,“技术向善”几乎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然而,在全景式围观的网络空间中,文化符码

的女亶变总是快于人们的想象!占据优势地位的民 间公益在几个公关危机中褪尽光环;迎头赶上的

网络化时代的信息主义精神官办组织在互联网公益中稳扎稳打;可见,互联网

的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验证了郑永年所说

的,互联网是一个“新的、尚未开放的政治阵地”,

双方都致力于扩大影响力,而博弈“并非总是零 和性质”,技术赋权是双向的。㉘认识到这一点后, 互联网技术与民间公益貌似天然的关系已然解

绑,代表着中下层期待的技术特质随之褪色。随着互联网巨头公司积极地加入公益事业,

又以其前沿技术和流量优势领跑公益,技术与资

本结合得愈加紧密。在公益理想化色彩的映衬

下,对于技术角色的质疑甚嚣尘上,同时,“赢者 通吃”的局面也使得一些跟跑艰难的小型公益组 织面临生存危机⑪,卡斯特甚至将这种类型的社

会排斥称之为“信息化资本主义黑洞”㉚。加之技

术应用走向深入,如上文所说的技术漏洞和娱乐 化倾向逐渐暴露,多种因素使得对于技术的评价

又一次发生了转向,风口上的技术至上主义俨然

跌落神坛,技术是否向善仍在争论中!从普通公众的代言者,到双向赋权的均衡者,

再到与资本亲和的站台者,技术角色一波三折,每

一段都植根于彼时的社会结构中,都有与之呼应

的文化符码,构成相应的信息主义精神——偏向

性的认同情感、拉锯中的网络信任、纠葛中的价值

归属以及各种亚群体的分化性文化符码等。值得

强调的是,卡斯特的提醒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 技术角色问题:“科技的症结在于科技是人类的

折射,而我们并不十分善良。我们丑陋,科技就会 呈现出来,造成各种恶果。如果我们能改变、能关

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政治组织、生活方式和自然环

境,科技就可以赋予我们解放自身的巨大潜 能。”㉛(二)互动中的意义争夺之战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精神时,引用富兰克林

的话来描述“接近于纯粹经典的资本主义精神”, 呈现这种伦理规则的精神气质。8信息主义精神

暂时并没有如资本主义精神一样,形成一组相对 稳定的精神气质,更多地表现为互动中的意义之

争。作为信息化资本主义中枢神经的全球金融网 络,也没有“市场逻辑可循,市场被扭曲、操控和

转化,在电脑设定的调遣策略、多重文化的群众心

115刁匚進學干3 2019. 6理,以及全球资本流动和互动越来越复杂所导致 的不可预期的狂乱之下”㉚!由此可见文化、心理 或者意义对于所谓“不可预期”的贡献值。同样道理,在“公益是否向右”的争论中,包

含着“公益原教旨主义”“公益市场主义”“公益改 良主义”㉚等多个主义之间的争端°并且,不同于 第一个争论,网民之间是“想象的共同体”,即持

共同见解、分享共同亚文化的网民是类型化的,但

面容模糊的;这场争论的主体形象更加明晰,依稀

可以辨别其中的“互动者”(tha interacting )与“被 互动者”(the interacted )⑮。比如,制定互联网公

益规则的大平台或者话语权更多的大组织充当了 前者,而相对弱势的小平台或小型公益组织则在

生态链上处于后者位置。当然,符码之变是信息主义精神的题中之意, 几乎没有永恒的赢者,各个层级的行动者一直在

意义之战中争夺“互动者”的位置。但是,韦伯找

到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亲和者一新教伦理,而信

息主义精神仍在漂移中。这就是为什么“公益向 右”的讨论被认为是“公益行业失去了自身位置

和话语”,而向藏传佛教或者第四部门寻找方向

的探索值得深思。在“媒介就是讯息”的时代,我 们最需要的是召唤“信息就是信息”的力量,即回

到领域自身寻找定位和价值一中国的公益事业

“既在摆脱传统体制’左’的僵化,也在摆脱西方

舶来的’右’的教条”,现在需要的正是重建中国 公益理论的基础㉚,或者是杨团所说的“慈善中国 学”。这些超越技术本身并“向内行走”的力量,

亦可能有助于信息主义精神找到落脚点!拓展“信息主义精神”的新方向从互联网公益二十余年的发展经验来看,对

于“技术向善”最为强烈的呼声,也会流转到对于

“技术神话光环”的警惕,甚至跌落“信息化资本

主义黑洞”的深渊;而关于“公益向右”的争论,也

是众多“主义”博弈的过程,层级化的行动者们在 意义之争中抢夺“互动者”的优势位置。“信息时

代的权力战斗是文化的战斗……不再有稳定的权 力精英,而是出自权力的精英(elitas from power), 也就是说,精英形成于他们通常简短的权力任期 116之中。”⑬信息主义精神正是在嫗变的过程中“一

闪而过”,即“那些最高的价值观念所发出的光,

将随时照落在浩瀚混沌的事变之流中与时更迭的 一个始终变换着的有限部分之上”㉚,从社会结构

入手,层层拆解其各个主体,能够增进对于信息主

义精神这类“最高的价值观念”的认识。互联网公益 的 论争 是一 的切面,试图在“零星经验”中以小见大。其实,在 公益领域发生的故事,其他领域也常有“异曲同

工”之时。比如,在“技术向善”认同度最高时,也 是“互联网改变中国”深得人心之时。有学者曾

用CGSS2006的数据揭示了“互联网的使用确实

能扩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助推 了公共管理和决策机制的优化”,是消解社会矛 盾的重要途径。㉚这进一步证明了信息主义精神

扎根于社会结构,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社会的各

个领域。然 , 对 本主义 一 念, 息

主义精神显然还不成熟,它最终能否成为与资本 主义精神比肩的概念还需要更多的观察、挖掘与

思考。“历史概念并不是要通过抽象的一般公式 来把握历史的现实,而是要依据具体发生着的各 组关系进行把握,而这些关系不可避免地具有一 种独特特性和个体特质。”⑩而由于信息时代的各

组关系一直处于流变中,想要抓住它们的“独特 特性”并不容易,从中抽离出的文化价值也非常

不稳定,需要我们在更多的经验和思考中进行探

索,拓展信息主义精神研究的新方向。一方面,如

资本主义精神中的“天职”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 的,它最为强大的对手就是“传统主义”。⑪信息社 会作为新的社会形态,与传统社会的差别一日千

里,那么,识别出与信息主义精神相对的传统主

义,将有利于找到信息主义精神的精准位置。另 一方面,信息主义精神与技术密切相关,但我们不 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迭代中迷失自我,重

建理论、挖掘价值,唯其如此,才能在技术的明天

尚不明朗的当下,找到清晰出路,建构正向的信息

主义精神。①⑧⑫⑬9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奇

炎、陈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14、42〜46、 42#53 页°②⑤⑥⑦⑫⑪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 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187〜

190、190、350、347 〜348、349 页。③ 康晓光:《超慈善一一中国慈善新时代的特征及其由来》,康 晓光、冯利主编:《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8 )》,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④ ⑰叶晓君:《技术神话光环下的中国慈善公益》,《文化纵横》

2018年第5期°⑨ 参见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一论人的延伸》,何道宽 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⑩ “信息落后于媒介”指的是在媒体扩张的过程中,内容跟不上 系统的技术转变,转引自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

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第346页°⑪㉓⑫韦伯:《韦伯方法论文集》,张旺山译注,联经出版事业股

份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241、203、241页°⑬张天潘:《互联网公益构建中国公益慈善新生态》,《南方都

市报》2018年9月9日!⑭㉙刘秀秀:《技术应用中的死与生一一以互联网公益的发展 历程为例》,《社会建设》2019年第4期°⑮㉘《互联网变革中国公益》,《中国慈善家)2014年第4期°⑯《再造公益》,《文化纵横》2018年第1期°⑱徐永光:《公益向右商业向左: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

资》,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⑲康晓光:《驳“永光谬论'一一康晓光评〈公益向右商业向

左〉》,《公益时报》2017年9月13日!㉘㉒姚遥:《公益本来就是左的一一“社会企业'的渊源与未网络化时代的信息主义精神》,《文 》2018 第1 °㉑吴强:《“两光之争'的背后:公益事业、资本主义和意识形

态》,《文化纵横》2018年第1期°㉑参见孙立平等《动员与参与一一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

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㉑88⑮[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

社 2006 ,第 331、148、327、331 °©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在新浪微博发酵;同年,邓飞在

微博上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项目大获成功,是为新中国成

立以来慈善公益史上的最大变局,参见刘秀秀《官办抑或民 办:中国慈善事业在网络化时代的变局》,《思想战线》2014

第6 °㉑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邱道隆译,

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第15页!8《信息时代如何改变生活一一在大洋彼岸与虚拟世界哲学家 卡斯特对谈》,《北京青年报》2002年3月11日!⑭董强:《中国公益正在出现的若干主义》,《公益慈善周刊》

2017年第37期°2《文化纵横》编辑部:《重构中国公益的理论基础》,《文化纵

》2018 第1

°⑫陈云松:《互联网使用是否扩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

CGSS2006的工具变量分析》,《社会》2013年第5期°作者简介:刘秀秀,1982年生,社会学博士,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

助理研究员。〔责任编辑:丁惠平〕117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Bimonthly)No. 9,2019ABST-ACTS(1) Advanced Industrial Foundation: Application of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ndustrialPolicy Liu Zhibiao % 25 %・The basic industry sector is determined by the position and its importance in the industrial chain. This sector often has the characteysticc of low public display propety, significcntly increesing returns and high industaal entry bariey etc. To develop an adrantd industOf foundation, instead of the static comparative advanhge theo­ry , we muss use ehe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eheoy as she guide. Fulfy utilizing the instituhondl advanta­ges of the new naonaf system, gatheing strenghs It def with important mates is she function of the gvern- ment, and fulfy utilizing the supes 一 larye 一 scafe markd advantage is the function of the market. To develop the advanced basic industry, we shoulf focus on three main factors of the support policy: the behaviors and objec- toee fenteyp oe on the ndu)tyy, h onfuenceand themethod)ofhe ndu upp p yand theoyom-pacts on enterprise behaviors, and the evaluation ot the welfary effecc ot industriai support policies.(2) Chu Hs0 t Comprehension and Interrretahon of “Cheng't Commentary on Natrrr(Chu Hsi made seveni discussions and comprehensions of ' Cheng' s commeniary on the nature( , a dmi- cuit problem unsolved for a long tiw, which is an important demonstration of Cheng Hao' s perspectives on the human nature. Instead of following the previous neeative dttitudes, Chu Hsi initiated a positive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that 'tee life 一 giving activity is the human nature( influenced by Cheng Hao' sneyretation of the destiny as human nature. According to Cheng Hao' s comprehension, Mencius' view of original goodnessof the human nature is ' what issue from tee yirtuous nature is good\" , which failed te prove the goodness origi­nating from human nature. Howevee, Chu helU a dmerent view that ii was feasible te velidate tee goodness from four pOncipUs. Chu' s comprehension and ineyretation of the Commentary may not totaliy reflect Cheng Hao' s originai intention, properiy inteerating the Neo - Confucianism ideais proposed by Cheng Yi and him­self, but stili exerts a profound and lasting influenco.Unde the geen peOormanco appraisai system, the change of locci of0ciais wili have a signifmant niipact on enteorise environmentai goernanco. The empiOcci oseoh results which based on the date of listed com­panies show eiat the policy uncertainty ccusd by the change of locci officiais is helpfui te inipoye 止^ 16X61 of coepoeate neoeonment geeenance, wh ieen eepeosesmayweaken such peomotoon heugh thepoiotociasoco- atson ssncethepoistscaicnnecton wsisnh bstthe eeiofcoepoat eneseonm ntaigoeeenance.Taksng nto conssdeeatsn theteanse fofscsaisfeomdsfeentpiace , thenatueeofenteepesseowneeshsp, and theiocatson undeehe ndstson ofeatsonaiiocatsn and otheefact s, poicyuncetasn ypiaysamoe ssgn fscanteoesn peomotngcoepoeate neseonmentaigoeeenanc.Theeefoee, stsnec saeytostengthen th eneeonmentaisu- p eessson ofiocaigoeeenmentsand educ thecoiusson sp cebetween oeeenmentand enteepess, topeefct the tonsffr system about ccdos across 一 reaionai communication, and highlight tee ioportant oie of green pe- foemanceappeassai.(3) Policy Uncertamty,Political Connection and Corrorat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Empirical Evi­

dence from Changct in Local Officialt Zhong Tingyong He Ling Sun Fangcheng % 84 %Nia Zezhen,

% 63 %Sinco tee Brit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the constoction of the mainstream economic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great poweo has formed three paadigms : 'pioneering\" 'reconstructing\" and 'im- poving\" , and its constoction pocess contains tee duai mission of expanding its own influenco and guiding the oconstruction of worlO value. Sinco the founding of the pepie' s Republic of China 70 yeo ago, the con­stoction of Chinese economics has fooned four tUeohcyl characteristicc, namely: ' Maoism in guiding idei- ogy\" 'deelopment in research theme\" 'pluralism in research paradigm\" and 'opennes in research vision\". Compared with the economic rninstream exploration of tee rise of typied powen in histoy, China' s economic they construc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c of ' pioneering\" , as weli as ' oconstruction\" and ' irnpoement\". As China is stili in the prirndo state of socialism, it stili has a long way te go te build a complete theoreticci system of mainstream economics.In the thmoy of teCnfomiation te of Castei, Uiv ' the spirit of Onfoonationalism\" is a concept that is e- tremeiy academictiy active but has not yet received sufficient alenhon. It cm not oniy draw nuthtion from Weber's classic historicci concept ' the spirit of capoalism\" , but alse Ond a grasp in the current experiencc. 254(5) Spirit of Informationalism C Network Era: Experiencc from Interret Public Welfarr FieldLba Xiuxia % 111 %(4)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Constrrction of Chinese Economict: on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t ofChinese Economy C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Comparison Pan Feng Yan Zhenkun % 1O4 %In the 20 years of internet public welfare development # there have been two long standing and unresolved bates : whether technology is good or not, and whether the public interest is right. Technologic+l supremacy ri­ses and ill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codes, bec+uso of the spit of informationism rooted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The biased emotional identity, the network trust in the sawing, and the value attribution in the en­tanglement are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its transformation. And the mening dispute in interaction is she form of its existence. As a core value in the network society,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in the study of the spiSt of informaionlism: inentifying traditions con help tareee its location, and reconstructing theoiy is an important eedemptson sn technscao th).一 Academic histore i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the center of public adminis tration and its transfer,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can be divided inlr two basic peri­o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facing the goa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facing the society. The public ad-ministetion facing the goyarnment takes the government as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ter and pursues the scientization and aficienco; the public adminCtration facing the society takes th^ eociety as the public adminC- ration center and pursues serving the society. Altaough this hisWrical division is macroscopic and sirnple, C reveals the inteeal logic process and embodies the inteamty and coherenco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e and practico, and provides a knowledge background.(7) Criticai Reflection on Name and Substance of Burden of Proof Zhou Hongbo % 157 %Burden of prof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in procedural law, but its related on- cepts have no much prescmptive velue for guiding the pentice, and the acedemic circles have also disputed on it. The impmpv definition is fundamentlly due te the lack of pa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ormative nature of the burden of proof. The normative traits of te burden of prof should include Wc normative elements and spe- cimc connotations of the fiye aspects qV the responability, i. e. the object, the subject, the content, the ad point of hme of arising of the burden in the procodings, and the conditions Ccq raising this burden.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 estabOshed theoro lacks a general deSnition for clecrly defining the institutional domain of thebu d n, and paoesdsngan sno5usseespaoetoatheo sstsoa n nd deaseason otdetsn tsons.Thepaopea way io respond is tv put the burden of prof as an umbreSa definition and make the persuading burden and vel- atility burden and their deevative concepts as the classificehon concepts.(8) Legai Challenges and Regulatory Respon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bo 一 Advisor一 (6) Facing from Government to Society: Basie Division of the Development Periods of Western PublicAdministration Zhang Min % 149 %The systems in differnt platforms make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Robo Advison dOferent. Discre-tionar securitWs account has become a basic business type in intelligent investwent serico. However, from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obo Advisor in China, it is not suitable to lift the restwetion of 'discretionar secuehes account( in the Robo - Advisor directly. In the Robo - Advisor admittance supwi- sion, it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institution admittance tandard and the Robo Advsor admittano standard, and accoring tv the diSernt opeator' s business type, the differnt license superision should bemplemen- mted. The applicetion of the algorithm and its operating procedures has posed chd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fidu- ciar duty system, which needs to be supplemented and irnpred from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blivation sub­ject and the oblivation conWnt, etc. , and fadully establish the liability undertaking system dused by algo­rithm sre and operational erm and other ' Wchnicel\" factore in the operation of Robo - Advisor.(9) Uspeeskij'e Strncttrai Poetics: Multiple Academic and Culttrai 'Genet” Guan Yue % 219 %The academic and culturl ' genes( of Uspenskij ' s strctural poetice are multiple with Eurpen shucturalist semiotice thought as the funddhon. Uspenskij's academic thoughw are, findamenWly, based on Sdussur' ide­ology of ftrcturalism semiotice and viewed as the development and ontinuation of Saussur' s ideas sbout linguistic semiotics. Absorbing ines from American logical pragmatism philosophy semiotics, Uspenskij breaks through the rsthetions of staheness and closedness of traditional structurlism i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of artistic text structur and ewblishes a unique dynamic and open view of the symbol system of his oon. Uspenskij' s strctural poetics theor constructs a multidmlensional, open, free and oraanic unity of viewpoint dialogue.一 一 Guo Jinliang

% 172 %police, was tv follow the approach that had been taken in Manchuea. Although this police was later ratiaed by theTokyo, tdsd notachseee h desseed etect.Ateetheenteesngotsteategcstemate, theyb gan to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threat of the communist paey of China, and push the political offensive of the ' Chi - An Sen” to a new height- These policies are strateaically shoe - sighted, its barbarous aggression can't avoin the fate of failure.255(10) On 1937 一 1939 “Che - An See” Policy of Japanese Army in Sino - Japanese War: Ceeteree onInvasion Policy of JNCAA Liu Feng % 238 %Dueng the Sino - Japanese War, JNCAA ( Japanese Northee China Area Army) had implemented itsso - cdlld ' Chi - An Sen( the war for public secuety) ” policy as early as the war stared. The core of th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