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2021-06-21 来源:易榕旅网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其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总是将月融于自己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出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唐代天才诗人李白继承并发扬了这种写作传统。在李白笔下,月具有十分丰富的意象,李白的写月诗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李白将明月意象的情感体验趋于深入和精妙,使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主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且对后来如刘禹锡、苏轼等诗人的咏月诗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李白诗中的月意象,首先从李白的诗中归纳有关月的诗歌,进而分类来讨论其诗中月的意象,其次说明李白与月的情缘,更好地明白月亮的特征,从中得出李白写月的原因。

李白一生与明月有着不解情缘,诗人的涉月诗高达400多首,月意象之丰富,意蕴之深邃,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及,可以说,李白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月亮在诗人李白笔下,有丰富的象征意象,月亮被高度人格化,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诗也更加生动传神,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每当诗人写到明月时,常常把月当作友人、亲人和恋人,把自己的感情向它倾诉,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像孩子一样的天真无邪,毫不掩饰地向它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最纯洁、最真诚、最热烈的情感来拥抱明月。” [1]也由此反映出诗人不苟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李白诗中分类的月意象;第二部分分析李白恋月的主要原因。

本文主要采取分析法和综合法。在研究的过程中,作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注意吸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力求对李白诗中月的意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分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开当途。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远离故乡漂泊的途中,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对人生也有了很深的见解和感受,他把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写于诗中,其中有关月亮的诗是他诗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月亮成为他见解和感受抒发的对象,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月亮意象。

一、李白诗中的月亮的意象

本文将李白诗中月的意象分为四种,第一离别的思念意象,第二执著追求理想与高洁人格的意象,第三孤独寂寞的愁情意象,第四哲学思考的意象。

1. 离别的思念意象

月在古代就是离别思念的意象之一,因为月的圆缺与人的离合相象。最早的咏别诗是南朝谢庄《月赋》中“美人迈兮音尘阙,千里兮共明月”。明月亘古如斯,而世事却变换不定,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滋生思念之情,李白笔下的月亮诗,同样具有浓浓的思念之情,我把李白的思念诗在思念的对象上分为三类:

1.1 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人远离故乡与亲人,常年在外漂泊,不免对月生发思乡怀远之情。借明月意象来抒发故乡情,是诗人的伟大发明。他的《静夜思》是中国思乡诗的代表,被誉为一首“无比精粹而不失伟大的东方乡情曲”,[2]他创造了中国诗歌中独树一帜的新“月象”——“思乡的明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诗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作者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抒写着远外游子的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直逼中国人情人性的最深处。诗中看不到古诗中常见的那种游子思乡怀亲的悲哀与痛苦,连最起码的孤寂和凄凉之感都没有,或者说是淡得不为人觉察。正如清人徐增所评“因疑则望,因望则思,并无他念,真静夜思也。” [3]正是这一点,它与普通人民的感情互相合拍了,诗人抬头“望月”,低头“思月”,俯仰之间,人与月产生了精神遇合,产生了一种具有永恒魅力的思念,它因此成为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绝唱。

《静夜思》是借月写思乡之情,而诗人的另一首思乡之作《峨眉山月歌》则是把月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诗是诗人25岁离开四川时所作,诗人出蜀前大部分时光都在四川隐居或漫游,四

川是诗人的故乡,峨眉山是四川的名山,诗人离开时正是一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故土,对故乡、故人都恋恋不舍,因此诗人在借峨眉月抒写离愁时,不自觉地融进丝丝乡情。因此,峨眉山是一个特殊的意象,借指家乡,而峨眉山月则是乡愁的意象。

除了上面两篇,在李白诗中,关于借月写乡情的诗还有很多,例如“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游秋浦白笴陂 其二》)。“月华若夜雪,见此念思人”(《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 》)

1.2 对朋友的思念

李白一生交友甚广,与朋友交往的诗中,借月抒情,以月传情,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友谊的深厚与纯洁。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李白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人无法与友人饯行,又充满对朋友的关怀与担心,只好异地遥寄,将自己的一颗愁心寄与明月,伴随友人,以慰籍朋友的孤寂与愁苦。自己与友人远隔千里,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风飘到龙标。此时的明月是载体,是一个充满感情的知心人。诗人心中充满愁思,无人理解,无人可告,只有将这种愁思托与明月,并将自己的怀念和同情传给友人。诗后面两句,沈祖棻认为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思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

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它才能将愁心寄予,别无它法。[4]在这里诗人用十分独特的超常规的想象“寄明月”。明月寄情,包含着有若明月的高风亮节,而王昌龄的诗同样也能妙用明月意象,比如他写送友人就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比喻,因此李白借月寄愁思,王昌龄必然心领神会。明月西沉,本是自然现象,但是诗人既然把明月当作感情的信使,那么它就具有生命的主动性,采取随风西去的主动行为,把诗人怀有的愁思直接送到友人那里。使诗呈现出独特的意境。

晁衡是李白的异国故交,听到他遭遇不幸,诗人心中非常悲伤。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日本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

1.3 对征夫思妇的关怀

马克思指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 [5]而在李白诗中,“边塞”、“明月”、“思念”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他的边塞诗的创作大多都离不开“明月”、“思念”的塑造。在他的诗中,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戌守边疆的征夫与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成为他们的寄托和幻想,千里相共,万里相随。

《关山月》描写塞外征人的见月思乡之情:“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王褒诗云:“无复汉地关山月”[6]这首诗由于境界开阔,诗人不须雕琢辞藻,而以明白清通的语言纵横驰骋天上

地下万里关山之间,在开头四句中展现了一幅以明月为中心的涵容天山、玉关、长风、云海的边塞风光。诗人以明月做证,从容地进入历史和现实。思考着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征人不见生还的命运。征人只能在边塞体验从内地不远万里地吹度玉门关的乡风,苦思难归,想着与妻子同一轮明月,“隔千里兮共明月”,因而要叹息不已。

表达思妇怀念的月光诗在李白诗中呈现出闺月意象,在中国文学史上,除了少数几位突出的女性作家(如李清照)外,绝少有以女性之笔来展示女性的内心世界,然而女性生活和女性形象在文学史的长河中却是如此真切活泼,这更多地得益男性诗人提供闺怨、宫怨类的母题,去探寻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隐蔽的女性情感世界。明月与相思、闺阁结缘,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模式。如《子夜吴歌四首 其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诗人表现的是思妇怀念之情。诗的前四句,由景带情,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这里,见境不见人,而人情俨在,人情俱美,无怪王夫之击节赞叹,在《唐诗评选》中称此诗:“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7]

“玉关情”的具体内容是“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因而这里的思妇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离合与思念,更有着与国家命运的相关联系,从中表现出广大人民希望和平的愿望,而同时诗人流露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闺怨诗中,诗人不仅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还带有一种政治色彩,如《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魄飞苦,梦魄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本汉人诗中语。《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苏武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8]多写闺中思妇思念征人的怨望之辞。从整个诗境来看,其情的确凄凉孤苦,纺织娘鸣叫的凄切,气候的清寒逼人,孤灯的黯淡无光,月光的清冷难耐,让人空虚,孤独和寂寞达到了精神承受的极致。这首诗隐喻了诗人自身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实现的苦闷之情,诗中“长安”这一特定地点就是诗人无形的政治寄寓。

另外诗人还写了闺怨的另一个方面——宫怨。《长门怨》:“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二诗都以“独”、“愁”作为中心词,对汉武帝陈皇后的处境和心境进行摹仿,孤单寂寞的陈皇后一个人对月孤座,孤单的影子与心情与她相伴。《玉阶怨》中“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其中“玉阶”、“罗袜”暗示诗中未路面的主人公居处的华美和身份的高贵,在深秋的夜晚,主人公的罗袜被露水侵湿了,而她却只是在帘内看着月亮,整首诗没有写一个怨字,但是女主人公满腹的怨意却通过月亮表现出来了。

2. 执著追求理想与高洁人格的意象

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贯穿李白一生。唐开元十二年,也就是诗人二十四岁,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临行,作《别匡山》诗一首,诗的最后写道:“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这是为了实现他的远大理想,离开故乡时所作的抒情言志之作。开元十三年,诗人作《大鹏赋》,借《逍遥游》中的神化写大鹏翱翔宇宙的情形以自喻。而此后,诗人曾两度进长安,想为国效力,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他的志气依然不减,不向黑暗的现实屈服。并且在战乱其间,写下了很多忧国忧民的诗篇。

诗人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拥有“济苍生”、“安社稷”、“忧黎元”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他常在诗歌里借历史人物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以鲁仲连、范蠡、乐毅、谢安自许,如“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赠钱征君少阳》),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豪情满怀,飞越千山万水,举起双手,向明月靠近,并想揽月于怀中,是诗人远大志向、抱负生动反映与形象写照。诗人追求的理想没有实现,但是他不屈服,坚持自己的理想“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是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诗人不屈服的直接体现。另外月的皎洁、纯净的象征,正好与李白的先天秉性,即一种对光辉明亮事物的憧憬,追求的本能相契合,因而月在李白心目中是理想的化身,“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云乐》),诗人认为,太阳是由火精炼而成,月亮是由水银铸冶而成,故才显得那么纯净无瑕,这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行路难 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追求所谓清高等虚名。“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正直形象,再如“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事录 其一》);“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高远情怀和孤高出尘的高洁心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诗人驰骋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作伴,表现诗人如水般冰清玉洁超尘脱俗的节操。类似的还

有“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春月醉起言志》)。

3. 孤独寂寞的愁情意象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李白在仕途一路艰辛,终生不得志,诗人一生都幻想着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能建功立业,但他为人真率狂放,藐视权贵,故不为权贵所容,因此诗人一生屡遭馋毁,他的不少月亮诗歌写下了自己的愁苦伤感之情。如他在《古风 三十八》一诗写道: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诗中诗人自比孤兰,香气不知道为谁发,抒发自己理想的失落和感叹自己仕途的坎坷。“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诗人面对明月,心情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知音难寻。类似的有《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而《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徙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是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悲愤控诉。而“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劳劳亭歌》),是一首悲秋的诗歌, “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 [9]

在诗人笔下,月亮与诗人是心灵相通的,诗人高兴时,月即充满光辉,而诗人感觉孤独时,月亮也是孤独的,正如“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10]诗人把月亮作为自我体现的对象,因诗人一生不得志,伴随他的是深深的孤独,因而月也是孤独的,诗人的孤独感最强的要数《月下独酌 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反衬孤独之苦,使其更苦。他先以“我”的孤独来写月,再以月的孤独来看“我”的孤独。这首诗是诗人因人进谗言而被疏远,他无处诉说,只有借月赋诗来抒发内心的苦闷情怀。诗首先以“花间”“一壶酒”,孤独之感油然而生,接连的“独”、“无”,在开头就一个字一个字印入心灵,在美景之下,应有人同饮,在月下共同赏花,但诗人却独自一人,无人与伴,这场景更显出诗人的孤独,而诗人似乎并不为此而烦,因为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轻巧地把月亮人格化了,使本不与他相亲之月成为与他相亲之月,然而,月的不知饮酒,意味着它的不知人间,所以,月与影伴他的同时,也是他在伴随月与影,内心依然彼此孤独,而这点又使他们彼此相通,“我歌”、“我舞”自然是月歌、月舞。尽管诗人表示“行乐须及春”,透露出人生应该及时行乐,但他在与月的欢乐之中,总有一些淡淡的,难以言状的悲秋,这才希望与明月以有“无情”即忘却尘世之忧,游于浩浩长空。诗人这种情绪在其它诗里也流露过。“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从中可以感觉出李白的孤独感是相当强烈的。

4. 哲学思考的意象

4.1 宇宙哲学的意象

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也有其自身的规律,而这一切在诗人笔下,却长生了另一种思考,即对宇宙万物及生命的质疑与追问。如《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阕,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中开头就问出一个千古之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月放在广阔无垠的宇宙时空中,月的存在对于短暂的人生来说,的确是一个诱人探讨的宇宙之谜,这里与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诗人并没有急于去寻找答案,而是做进一步的思考:“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明月高悬青天,可看而不可得,但是月又是博大的,月光普照万物,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都能共享高悬的明月。李白对宇宙万物深沉的哲学思考都融入这两句诗中。接着“皎如飞镜凌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一个宁静、广阔无垠的月下世界就呈现在读者面前,月有囊括四海的气势,却又是孤独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诗人借嫦娥的孤寂与悔恨表达自己的情怀,诗人拥有高洁品质却无人能识的孤寂之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从时间的角度把月和人作参照,月是美好的,人的生命同样是美好的,然而生命虽美却是短暂的,与永恒的月亮对比,则更是短暂的,把自我的有限生命形式和月所代表的无限生命源流的进行对照,写尽了人世的短暂及宇宙的无穷,这是全诗的核心。最后,诗人在激情过后,复归平静:“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生命如逝水一样,诗人只能对酒当歌,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在对现实的无奈声中结束了全诗。诗

情海阔天空,从空间感受到时间感受,将人与月反复对照,又穿插景物描写与神话传说,塑造出一个崇高、永恒、美好、神秘、奇妙的月亮形象,以展示诗人孤高出尘的心灵。全诗虽写得意绪万端,随意挥洒,却处处脉络贯通,精气回转。深奥的哲理,化成了美好生动的形象意境,使读者在心灵的共振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在《日出入行》:“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在这首乐府诗中,李白从天道自然观出发,以强烈的宇宙意识向太阳发问,指出四时变化和万物兴衰乃是自然规律,并不由神仙主宰,违背自然,幻想与日月同辉是不可能的。李白表示要遵循造化,把生命溶汇于天地自然,太阳尚且一出一入,人之寿夭便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李白的字里行间有一种哲人的解脱,解脱就是解放和自由。李白的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粪土王侯、不慕富贵,正是在领略了天地自然法则之后对自我生命的肯定式的沉思。

4.2 历史哲学的意象

纵观历史长河,无数英雄人物转眼即逝,无数的辉煌与光荣转眼都灰飞烟灭,在面对历史遗留的古迹时,我们心中又有多少感悟,诗人在怀古的同时,产生了另一种疑问,对历史哲学的思考。《金陵 其二》“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洲。”明月依旧在,而曾经的帝都繁华却一去不复返,物是人非,只有明月不变,诗人抒发了对物是人非,朝代更替,历史兴亡的感叹。明月成为金陵巨变,国破家亡的见证人。再看《月夜金陵怀古》:“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渌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月无古今之分,更无区域之分,而这里却说“金陵月”,使月与地理相联系,给月附加上丰富的文化历史背景,金陵是六朝古都,这里曾经是一代繁华之都,金陵见证六朝的兴亡,曾经的王朝盛业,繁华

风貌都已成为过眼烟云,诗人乘着这轮阅尽历史沧桑和王朝更替的明月,穿越历史,在历史哲学的层面上审视帝王事业的空幻感。类似的还有如《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首诗是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后的怀古之作。梁王已去,吴王已成灰,苏台荒废,六朝风光不在,而只有明月见证历史的变迁。

二、李白的恋月情结

从分析李白诗中月的意象,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对月亮怀有很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月亮是李白抒发感情的载体和对象,也可以说月亮是李白自我的象征,我认为李白之所以对月亮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来源于他的“恋月情结”,而这种情结的形成,既离不开传统历史文化的积淀,又与月亮的特征有关。具体来说,李白的恋月情结的产生主要来自下列原因:

1. 文化渊源

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2. 月亮的亮度和质感

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

3. 月亮的特性

从月亮的特征来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性有关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4. 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 月的超越性

月具有超越性,或者说是她的不可触摸性。[11]她高高地挂在天上,放着清幽的月光,是人类的手所不能触及的,因而不为世俗的卑劣和污辱所左右。正是这种绝对不可及性,才深深地打动了李白的心,铭刻于他的心中。如“人攀月不可得”(《把酒问月》)。

李白诗歌艺术烟波浩淼,其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像一束光线指引着我们走向诗人的艺术

殿堂,领略到那矗立在殿堂里的一尊尊神圣的神灵。月亮意象像一把钥匙,穿越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内核,开启了诗人心灵的大门,让后人读懂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袁行霈先生指出:“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一个意象的成功地创造出来以后,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沿用,但往往只在一个或几个诗人的笔下才具有生命力。以至这种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 [12]月亮成为了诗人的化身、诗人的代言、诗人的灵魂归属,这的确是精辟之论。作为咏月的集大成者,李白的月亮诗对其后的苏轼、辛弃疾、李商隐等人的咏月诗词创作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木兰花慢》、李商隐的《代赠三首 其一》。总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盛唐的魅力在于李白之魅力,李白之魅力在于月之魅力。

结论

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李白月的意象,一是从对李白诗中月亮意象的分析,二是对形成这种意象的原因的探究来更好的认识李白诗中月的意象的构成,这两个方面不仅只是分析他的作品,更通过作品来分析他的飘逸的艺术风格和浪漫的个性从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李白。通过本文,能更多地知道李白的内心世界,以及他的个性特征,也能了解月的意象的丰富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