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进杜甫——解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20-09-25 来源:易榕旅网
走进杜甫

——解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如果让你用几个词来形容一群孩子,你会想到哪些词?你能想象这么一群孩子变成盗贼的模样吗?杜甫在诗歌中将“南村群童”称为“盗贼”,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呢? 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予以了批评,你是否也有同感呢?

二、初识杜甫

这杜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杜甫的另一首诗。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师:吴郎是杜甫的一位亲戚,来借住,杜甫不但能把自己的房子让给别人居住,回头还告诉吴郎请他善待西邻,这样的人,我们能称之为小家子气吗?相反,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善)

师:这群孩子到底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以至于让杜甫这么愤恨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近杜甫,走进他的茅屋,去一探究竟。

三、再看杜甫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学习诗歌,老师希望大家首先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请同学们对照屏幕,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地放声朗读课文。

2.再读课文——读通大意 遭遇一:

师:下面,老师为大家朗读这首诗歌,请大家在听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1.什么事情让杜甫那么气愤地把一群孩子成为“盗贼”? 师:哪里来的茅草?堂堂一个大诗人,怎么就住在茅草屋里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杜甫的经历:

24岁 应进士举,不第。 35岁 到长安,不受重用,屡遭排斥,困居十年。 45岁 安史之乱中被俘,后只身逃往凤翔,谒见唐肃宗。 46岁 被贬官。 48岁 弃官去秦州 ,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 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2.师:由此可见,杜甫的遭遇一直都是比较坎坷的。好景不长,就在两年后的秋天,它的茅 屋就遭到了不测,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一小节。

3.师:诗中哪些词能看出风很大很猛?(怒吼,卷,三重茅) 怒吼:拟人,狂风如同来势汹汹的敌人一般 卷:不是轻轻的吹,而是疯狂的卷

三重茅:多层茅草都被吹走,可见风之猛烈

师:所以这些词在读的时候都要重读。 学生读

4.师:高者,低者何解?诗人的视线一直紧紧地盯着茅草 看着四处乱飞的茅草,什么心情?读的时候怎么读? 痛心,绝望! 低沉缓慢 生读

5.这零落纷飞的茅草,让人产生一种地老天荒般的孤独 ,能让你联想到什么吗? 杜甫四处漂泊的人生 齐读第一节

遭遇二:

1.师:高的不可攀,低洼处沾湿的茅草捡来又有何用?唯有落在平地上的还可以收回的,可是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气愤)

师:怪不得要脱口而出骂这群孩子为盗贼了,没有了茅草,什么结果?(板书:家破)

2.师:那怎么办?那你追啊?(老无力)49岁的杜甫,怎么就老无力了呢?

(政治失意、仕途不顺、穷困潦倒、生活困顿、流浪漂泊,历经沧桑后的心的衰老)

3.师:那你喊他们停下来啊?(唇焦口燥)唇焦口燥又是为何? 一般什么情况会唇焦口燥?天气炎热?费尽口舌? 生活落魄、身体羸弱、身心俱疲

3.师:于是只能徒留一声叹息,叹息什么? 叹身世之苦,叹未来之艰

4.师: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请一位同学朗读

4.如果要你为这些镜头配上音乐的话,你会选择什么基调的乐曲? 悲凉的、忧伤的、凄凉的、低沉的、缓慢的。齐读第二节

6.师:根据第二小节内容,用“我仿佛看到……”开头,描述你眼前所见画面。可展开想象,适当加入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描写等。

师:从同学们的描写中,我们依稀能看到一个老病孤独的杜甫,一个为生计所累的杜甫。

遭遇三:

1.师: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

2.师:请同学来朗读一下第3小节,其他同学体会这一小节诗人的哪些遭遇触动了你,边听边划。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怎么不补?(穷) 布衾冷似铁?用了什么修辞?又冷又硬!怎么不换?(穷) 娇儿恶卧踏里裂 见过因为睡相差而把被子踏裂的吗?(穷)

3.我们感到就像有一块千斤巨石压倒了杜甫的心上,如果你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想什么?

明天怎么活?没勇气走下去。

4.怎么会悲惨到如此地步?在当时社会是个别现象吗? 安史之乱

5.齐读安史之乱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一起来看屏幕,齐读 安史之乱的影响 1.社会混乱。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2.剥削加重。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 6.师:所以说,破的仅仅是诗人一个人的家吗?(是整个国家,是所有百姓)

7.其实在战乱之前,由于唐玄宗对杨国忠等人信任,唐王朝已经呈现出衰败的迹象了。杜甫在前前后后的诗中都有提及。

《咏怀五百字》里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玄宗及其权臣、贵戚、宠妃在华清宫骄奢荒淫,而诗人回到家中幼子却已被活活饿死,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状况,贫富不均。 《春望》里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乱后,国都沦陷,城池破败,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垂老别》里写到“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这是一个在战乱中子孙死尽的老汉,愤而参军与老妻告别的场面。 《无家别》里写到“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这是连年战争被征召当兵的哭诉,是朝廷无能,百姓遭殃的见证。

8.师:现在回头想想,也许南村群童公然抱茅也不一定是因为顽皮吧?还有什么可能? 师: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

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

9.师:如果说秋风无情,谁比秋风更无情? 统治阶级 昏庸无能的朝廷

10.如果说群童是盗贼,真正的盗贼其实是谁? 发动战争的人,利欲熏心的奸臣权相 齐读

四、三探杜甫

1. 如果仅仅沉浸在个人的苦难和国家的衰败中,那杜甫也就只能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但

杜甫是“诗圣”啊,他的诗歌当中一定存在着某种圣人情怀,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个小节,体会一下这种歌圣人情怀。

(在家徒四壁、生活落魄的情况下他想到的是为天下寒士找到一个遮风挡雨的广厦,而他自己仿佛也能从一己愁苦中挣脱出来,受冻挨饿也值得。)

2. 师:如此境遇,竟然心系的是他人,由此你看出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舍己为人、关

爱百姓)(板书:爱)

3.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善是一种大善,爱,是一种大爱.是忧国忧民的一种情怀!(板书:忧国忧民)

4.师:让我们一起心怀杜甫的梦想,为天下寒士大声疾呼吧!

5.师: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师: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而他,则是当之无愧的“诗圣”!

6.师:带着你对诗歌的理解,想象你就是风雨茅屋中的瘦弱老者,一起来朗读全诗。

7.师: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杜甫仿佛在我眼前鲜活起来,他瘦弱的身躯承受了那么多的凄风苦雨,装下了那么多的人间悲苦,却用最深沉的声音唱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歌。

五、总结

师:一首诗歌送给大家。

老迈不减忠诚,落魄不改忧国,潦倒不忘苍生,这就是千秋诗圣——杜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