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实践路径

2022-03-03 来源:易榕旅网
第39卷 第1期 城 市 学 刊 Vol. 39 No.1 2018年1月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Jan. 2018 社会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实践路径 柳春梅1, 2,李志宏1 (1. 湖南城市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2.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广州 510006) 摘 要: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存在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不符、人才类型趋同、人才质量创新能力低等问题,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推动下,专业办学与社会联动培养创新人才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吻合度的重要思路。我国社会体育特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表明,应该坚持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的根本方向,突出专业特色培育创新项目,达成创新人才联动培养和企业收益双赢;立足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与社会联动制定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办学平台,建立多元创新创业人才合作培养机制;以应用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规划创新创业联动培养流程等路径,以提升社会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社会联动;路径 中图分类号:G 812. 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8.01.014 文章编号:2096-059X(2018)01–0069–06 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主动回应社会需求和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李克强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完善专业学科布局,加强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1]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供给机制是提高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的有效路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定我国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社会体育属于应用性和创新性专业,这一专业特性决定了社会体育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是理论与实践应用融合创新。实践中,创新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诉求,无论是社会体育学术研究人才、技能应用人才,还是创业人才,都要求将“创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背景下,要求应用型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做到产业链与学校专业学习创新融合、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创新融合。 二、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的作用 (一)贯彻执行国家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政策 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应突破学校限制,加强高校与体育企业和行业以及社会组织的深度联动,有利于强化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贯彻落实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举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应用性本科专业应重点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鼓励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建设产教融合、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更是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社会体育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实践方面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本文以创新人才培养特征考察我国社会体育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办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总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实践经验,并提出有效路径,旨在为深化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一、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特征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产业的纵深发展和人民多元健身需求增长,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决收稿日期:2017-11-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6YJC89001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6YBA057);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湘教通[2015]291号-429;[2016]400号-64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17BTW001);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5C269) 作者简介:柳春梅(1979-),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体育法学与体育社会学研究;李志宏(1970-),女, 湖南益阳人,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运动康复研究。 70 城 市 学 刊 2018年第1期 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设施,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创新;本科生人才教学改革加大对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投入,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建立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社区等合作育人机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这些政策深刻揭示出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的重要价值。社会体育作为应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应面向体育产业、全民健身等实践领域的人才需求,立足学校专业特色,强化社会、学校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化合作模式,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深度融合的制度建设,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二)社会体育创新人才与社会联动培养效果显著 强化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社会联动效果主要体现在: (1)提升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如何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社会所需合格人才是高校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社会体育作为应用型专业,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才能保证专业可持续发展。 (2)保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人才需求有效对接。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面向社会需求、体育行业和地域人才的需求规模、规格和标准,面向体育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社会体育人才支撑。 (3)统筹社会资源,共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顽疾。社会体育专业历经20多年的建设发展历程,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千人一面等问题仍然存在。只有积极探索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模式,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解决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 三、国内四所社会体育特色专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实践 为了落实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一线流动和服务经济发展的教育目标,国家先后在《国家中长期 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突出强调“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业创新链有机[2]衔接”,旨在建立高校专业办学与社会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经济发展有效对接,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一)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与体育产业链联动实践经验 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创新教育改 革和高校专业办学与社会发展等政策实施,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进入人才培养与体育产业链联动的互惠融合发展阶段,社会体育特色专业院校建立体育产业发展基地、校企合作基地、专业实习基地等实训平台,与体育企业联动实施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深度融合积累宝贵经验(表1)。表1 4所社会体育特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体育企业联动情况 学校 华南范范大学 天津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特色专业 运动休闲 (国家级)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国家级) 休闲体育 (国家级) 社会体育 (省级) 联动内容 运动休闲产业运营与开发 户外运动市场运营与开发 体育赛事运营策划 体育产业管理、体育旅游 健身娱乐市场运营 社区、旅游和公园娱乐空间 城市运动休闲产业 休闲体育服务 运动防护、体育健身 体育行业资格培训 运动装备营销 与企业联动目标 1.引领运动休闲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2.以运动休闲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3.以高端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1.社会体育人才“量身定制化”培养 2.学习和职业训练融合,互兼互聘培养职业适应能力 3.实践教学情景化,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引领国内体育休闲教育理念、开发休闲运动项目 2.开发公共娱乐空间的休闲体育课程 3.搭建休闲体育专业教育合作平台 1.依托基地平台,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相结合 2.以岗位业务促进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 3.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注:表中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和天津体育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与联动社会实训情况是社会体育专业调研和学校网站相关数据整理形成;湖南城市学院的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实训情况是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过程中,对专业发展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如表1所示,四所社会体育特色专业院校分别根据自身专业特色,明确了特色专业发展方向, 第39卷 柳春梅等:社会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实践路径 71 确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与体育产业链联动的目标,建立多种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和应用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平台,有针对性筛选联动培养的企业类型,按照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细分合作联动的内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效果明显,近年来,这四所特色专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提升。《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4-2016届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据调研,四所社会体育特色专业院校2014-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天津体育学院就业率分别为90.2%、88.3%、92.5%,华南师范大学就业率分别为95.9%、96.1%、94.4%;广州体育学院就业率分别为90.8%、86.8%、84.2%,湖南城市学院学院就业率分别为96.1%、95.4%、92.7%,而且4所高校就业岗位对口率平均值分别达到74.3%、72.1%、69.93%和71.7%。 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创立社会体育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起点、创特色,在国内首次确立了运动休闲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立足珠三角地区休闲产业率先发展优势,确立前瞻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与运动休闲、户外运动和体育传播类企业建立运动休闲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强化运动休闲领域职业需求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对接;天津体育学院以市场营销和体育旅游两个特色专业为突破口,分别与周边健身俱乐部、旅游公司和体育文化公司等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供需互动平台,以互兼互聘形式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情景化教学,实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供需量身定制”,学习和职业训练相融合,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适应能力;广州体育学院确立公共空间休闲运动人才培养目标,引领国内大型主题公园、休闲运动空间创新人才培养,以公园体育、休闲旅游区运动需求为导向,开发公共空间运动项目课程,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与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达成实习、培训合作协议,搭建人才供需教育协作平台,创新人才能力培养方式,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得到用人单位普遍认可。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作为省级特色专业,以《健康中国纲要2030》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等政策文件为指引,确立了运动防护专业方向,以健身企业运动理疗部门的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与长沙、广州等地健身企业和国家 行业资格培训机构建立见习、实习基地,并部分达成人才培养就业对接协议,实现人才能力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通过对我国社会体育特色专业调研,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与体育行业企业联动的经验主要包括如下层面: 1)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办学的教育理念,实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创新改革。 2)以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建设实习实训平台,强化职业岗位技能,促进人才综合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全面对接。 3)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动力,全力推进品牌课程内容设计,建立人才供需合作教学模式,实现课堂能力培养与岗位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 4)重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改革,以改革为契机,促进教育理念转变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 5)以校企合作基地为平台,以专业师资互兼互聘为纽带,实现专业师资队伍的交互式联动建设,打造复合式“双师型”专业教育团队。 (二) 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联动实践经验 党的十七大以来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塑造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2012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突出强调省级政府行政部门的实践活动,积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多种形式支持创建省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培育基地。为省级行政部门助力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对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社会多方深度联动耦合联动、协同育人的新要求。 广东省是较早以制度设计和人才培养实践结 72 城 市 学 刊 2018年第1期 合推行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省份之一,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和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2009年5月华南师范大学成立创业学院,是广东省高校成立的第一所创业学院,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立足国家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努力为学生“植入创业基因”,形成了“政策推进、创业整合、服务社会”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学校根据国家和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制定相关制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培育创新创业项目,以创新项目打造创新团队,依托企业完成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探索出以“以制度为保障、科研项目为支撑、项目培育为核心、团队培育为重点、成果转化为目标”的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思路。社会体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休闲运动项目为抓手,以建设校-企、校-社、校-校多类型协同创新平台为重点,培养复合型高级创新创业人才,服务顶级体育产业链发展。经过3-4年实践探索,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学校主抓-专业重视-体育企业参与-项目社会组织积极融入的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社会联动与成果共享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业已跨界整合建立了校-校、校-企、校-社(社会力量)等多种形式的社会联动合作方式,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经形成。截至目前华南师范大学已经孵化出广州晨威体育培训有限公司、户享体育文化传播公司、乐逸体育——幼儿园体育服务商、超级健康管家、动伴网和广州星榄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社会体育专业创业成果,其中“超级健康管家”和“广州星榄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两个项目在“2015年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策划大赛”荣获一等奖,“动伴网”项目荣获二等奖,获团体成绩第一名和“最佳组织奖”,并且多次在广东省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 2013年开始,广州体育学院根据《广东省教 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创业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和考核方法等方式,深化社会体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休闲体育专业为龙头,引领社会体育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超人性创新创业服务社会价值观。广州体育学院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路定位为以休闲体育为主导,以打造休闲疗法、休闲旅游、户外休闲运动精品课程为抓手,建立公园户外运动创业合作基地、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中心、体育俱乐部创业实训基地、运动项目休闲娱乐协会4种类型的创业教育平台,形成了学校—公园、学校—社区、学校—休闲协会、学校-企业多维的社会联动创新创业教育格局,以培养公园体育、社区休闲体育、休闲体育旅游领域的一线人才。 1997年以来,天津体育学院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创始者,一直引领国内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和思路。2008年被确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多年来其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涉及体育产业经营、体育旅游、体育公共事业管理等人才类型,其创新创业教育更是独具特色:学校以引领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开设了体育经营和旅游管理的特色创新创业基础和核心课程;采取与社会机构互兼互聘的方式组建授课教师团队。校内设立了“营销策划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爱康健身俱乐部”提供了真实的人才培养实训环境,先后与天津市体育产业管理中心、天津体育彩票中心、宝力豪健身俱乐部、天津群星文化体育经纪有限公司、第二工人文化宫、天津达泰体育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天津翼智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康辉旅行社等10多家不同类型单位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形成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战创业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一线体育产业等社会需求部门深度联动融合。 湖南城市学院1998年创办社会体育专业,2008年获批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经过20多年建设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跟进式-交互式-引领式”社会需求对接模式更迭。2014年,社会体育专业设立运动防护专业方向,引领国内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准确定位健康中国战略和体医结合时代的人才需求,依托校内健身俱乐部和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百荟运动中心”创业项目,实施运动防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紧第39卷 柳春梅等:社会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实践路径 73 跟运动项目产业发展趋势,使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每一门技术专业课程,主抓运动项目创业教育,先后与赫山区医疗服务中心、无锡和亦健身俱乐部、长沙奇迹健身集团、长沙木威健身学院、广州柏盛健身集团、益阳奥林匹克中心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形成以合作项目为抓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树立运动项目不仅是运动内容,更是健康防护手段的发展理念,2)立足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健身指导、运动防护、市场营销、体育赛事组织策划、体育产业经营等社会体育创新创业能力课程模块;课程设置中通识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比重各占50%。 3)根据教育部引导部分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的意见,着眼专业办学理念和特色定位,坚持社会需求导向,充分集聚体育行业专家意见,与校依托“羽毛球之乡”的体育文化底蕴,积累了以地方特色运动创新项目为抓手,与企事业部门联动推进社会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四、社会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的路径 (一)突出专业特色培育创新项目,达成创新人才联动培养和企业收益双赢 我国社会体育特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先进思路在于:立足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实践,挖掘专业特色,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与社会联动内容和方式。华南师范大学立足运动休闲和公共休闲体育专业特色,以运动休闲项目为抓手,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势,孵化专业特色创业项目,已经成为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典范。学校配套专项创新人才培养资金,与体育企业共建合作平台,培育校企创新项目,联动打造创新团队,协同合作共享创新项目的成果转化收益。高校立足专业特色建设,依托产教合作平台,为体育企业输出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企业为其成果转化续注资金并提供创新人才培养实践锻炼机会。 (二)立足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联动制定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是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路径是以“三个符合度”为原则不断修订培养计划。[3]“三个符合度”原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南。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必须充分考察特定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专业自身人才培养差异优势和职业人才需求类型,高校与用人单位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相匹配的最有效路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聘请体育企业实践专家联合组建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培养方案优化合作工作方式。 企合作基地、专业实习基地和体育产业创新平台达成师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的联动合作,实现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 (三)依托办学平台,建立多元创新创业人才合作培养机制 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结构模块,全面布局建设健身指导、运动防护、市场营销、体育赛事组织策划、体育产业经营和体育创新创业等校企合作平台。吸纳地方体育企业和行业专家,丰富人才培养管理队伍,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联动治理机制。建立体育企业、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基地、国家体育行业资格认证机构的专家学者协同参与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而且其成员比例不低于50%,形成了多元人才需求主体参与专业建设、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实施与评价等教育过程的联合培养工作机制。运用校内课程教学专业理论和校外合作平台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逐渐建立区域体育产业链共建共管的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四)以应用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规划创新创业联动培养流程 社会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主动回应社会需求,必然要求合理规划人才联动培养流程。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找准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的切入点,合理布局人才联动培养流程: 1)按照创业需求重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流程,与体育产业公司、创新创业集团合作调整专业方向,形成特色专业创业方向集群。 2)根据特色专业方向特点,与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基地联合建立创新创业专业特色课程超市,扩充学生创业课程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空间,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专业链与体育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体育服务生产过程联动对接。 3)主动回应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创新需求,整合校内外创新教育资源,面向区域内体育行业, 74 城 市 学 刊 2018年第1期 招收创新一线的社会体育培训学员,与体育领先企业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设置以运动项目为核心的特色创业课程,将体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主动回应社会创新需求,探索如何有效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是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责任和使命。毋庸置疑,以社会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联动是有效提供社会所需创新人才重要途径。在探究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的实践和路径并总结实践经验尤为重要。坚持强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互动合作,跟踪创新型人才社会需求,提炼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经验,为我国社会体育创新创业办学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EB/OL]. [2017-5-10]. http://edu.21cn.com/news/terminal/10/134343.html.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2016-3-8]. http://www.sdpc.gov.cn/zcfb/ zcfbghwb/201603/P020160318573830195512.pdf [3] 舒宗礼, 夏贵霞, 杨斌, 等. 社会体育建设特色研究——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6(2): 115-11. Social Sports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Practical Road of Social Sports Linkage LIU Chunmei1, 2, LI Zhihong1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2.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sports talents such as the inconsistent of training quality and social needs, the convergence of talent types, similar talent types, and talents’ low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Under the drive of deepening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policy,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society to train innovative talents is an important idea of improving conformity between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social need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in China. It should adhere to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social linkage.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olicy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and social linkage. It further proposed the path of social sports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and social linkag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ocial sports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ina.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social linkage; path (责任编校:彭 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