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博系列(七):中国古代青铜馆⑤

2021-01-19 来源:易榕旅网


上博系列(七):中国古代青铜馆⑤

第三篇:鼎盛期青铜器(四)

青铜礼器十分发达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古代青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之一,这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本质特点。礼器的发达是由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异常强大的“宗法血缘”关系决定的。人们对祖先、对神灵的崇拜远远超越了对于自身的认同。夏代已出现了青铜礼器。到了商代,特别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已十分发展成熟,主要的器类都已具备,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会中,它被当作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利的标志。《史记--封禅书》记载:“(夏)禹收九牧之金(铜)铸九鼎”,从此九鼎成为王权的象征、传国的宝器。后来,“桀有乱德,鼎迁于商。”周灭商,成王又迁九鼎于洛邑(今洛阳)。春秋时期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陈兵于洛邑附近,定王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乘机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遭到了王孙满的有力驳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元三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故事,也就是“问鼎中原”的典故。

目前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鼎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商代早期的青铜鼎。1939年安阳殷墟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后母戊(司母戊)鼎长方斗形腹,口沿上有两个直耳,腹下有四个圆柱足。腹部四周饰以兽面纹和夔[kui葵]纹,耳外侧饰以双虎食人头纹,足上部亦饰以兽面纹,并皆以云雷纹为地纹,神秘而繁缛。腹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三字,据此可知为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而作。形体巨大,高达1.33米,大长1.10米,宽0.79米,1994年经中国历史博物馆科技部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标准计量,实测重量为832.84公斤,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制作精美,

系用多块陶内范和外范拼合浇铸而成,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高水平和中国古代人民无以伦比的智慧与创造力。

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即商二里冈文化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行用时间最长的,因而变化也很大。属于商代的有圆鼎、鬲鼎、扁足鼎、方鼎等。商代用鼎制度,中、小型墓陪葬的一般是一具或二具。无论是殷墟或殷墟以外地区大都如此。但是王室的陵墓则悬殊甚大,商晚期殷墟妇好墓出土方鼎二、扁足方鼎二,大小不同的圆鼎三十二具,还有少数残破的碎片,可见中、小型墓和王室墓等级差别的森严。表现等级秩序明显的,是西周的列鼎制度。宝鸡竹园沟西周早期1号墓已出现大小相次三具一组列鼎,和另二具配合的鼎。奴隶主贵族等级愈高,使用数愈多,就是说享受肉食品亦愈丰富。据礼书的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第一鼎是盛牛,称为太牢,以下为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诸候一般用七鼎,也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二味;(但东周时诸侯宴卿大夫也可用九鼎);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鼎实是羊、豕、鱼、腊、肤;士用三鼎,鼎实是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的,鼎实为豕)。(图片来自网络)

上海博物馆

德鼎

西周成王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通高78cm、口径56cm、腹深35.4cm,重84.86kg

汪敬之、陈翔九先生捐赠

敛口折沿,鼓腹圜底,一对立耳甚大,下设三条柱足。口沿下饰三组外卷角兽面纹,由两条夔龙组成,两侧配置倒置的夔龙纹,足上部饰浮雕状外卷角兽面纹。

上海博物馆

德鼎为西周初年成王之器,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西周早期遗存的少数青铜大鼎之一。这一时期的鼎发现很少,在重视食器的当时,都是重器。德鼎的造型较商代晚期已发生变化,口部呈桃形,器腹微微下垂,平添沉稳的气质。鼎的花纹仍采用带地纹的兽面纹,但构图趋于简略,层次也不甚丰富,表现出周人独特的简约风尚。

西周贵族“德”所作之器,现在发现的共有四件,上海博物馆藏有其所作的两尊:德鼎、德方鼎,另两尊:德簋、叔德簋,则流失在美国,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德鼎是上海博物馆的第二大鼎,是西周早期大鼎的代表;第一大鼎就是出现在《国家宝藏》中的大克鼎,是西周晚期大鼎的代表。从德鼎与大克鼎纹饰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一种审美趋势,从具体走向抽象。德鼎上的龙纹是非常具体的、完整的神兽形象,我们能非常容易地找到神兽的眼睛,两边的耳朵,顶上的角,下面的嘴巴、牙齿,两边长长的身体、爪子,卷尾巴。在大克鼎上就无法具体得看到了,而是一些抽象的纹饰。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如何知道圆”鼎“哪一面是正面呢?很简单,铭文正对你的那一面就是”鼎“的正面,

即我们现在能看到铭文的这一面就是”鼎“的正面。

德鼎的铭文:王易(锡德)贝廿朋,用乍(作)宝(尊)彝

铭文的意思是:周王赏赐名叫德的人20串贝壳,德用它来做了尊贵的祭器。

在这段铭文中我们无法得知”德鼎“制作的具体年代、是哪位周王、以及为什么赏赐”德“。但我们是如何知道:德鼎为西周初年成王之器的呢? 这就要归功于”德“的另一尊青铜器”德方鼎“,在”德方鼎“的铭文中就有记载。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铭文上第一个字,很好认,王。不难发现,这里的“王”的第三横和上面的两横不太一样,两端略微翘起,这非常像一种古代兵器:钺(yuè),钺类似现在的斧子。在古代钺最早作为军事统治权,军权的象征,而“王”字最初就像一个钺的形象,这就说明早在“王”字被造出来之前,钺已经是王权的象征了。虽说德鼎铸造于西周早期,年代不是很早的,但是因为是一件青铜重器,所以上面的铭文特别的庄重、典雅,比平时写的字要规范的多,甚至要保守得多,还有点复古的意思。这个字形上特别地象形,保留了“王”字的造字本义。

隶书 - 小篆 - 金文(商周) - 甲骨文(商) - 骨刻文 - 骨刻原图

上海博物馆

铭文第二个字是“易”。这个字是最有意思,也是最有名的一个字。它的出现解决了几千年来在传世古书,在出土文献里一直没有解决的一个疑难大问题。“易”字的本义几千年来都是个大谜团,没有人能够解释得清楚“易”的本义。直到1950年代,郭沫若在刚成立不久的上海博物馆看到这尊“德鼎”,才恍然大悟,一下子就把“易”字的来源给点破了。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看甲骨文和金文的“易”字都是截取了德鼎“易”字地一部分,等于说是一个半截字,这如何让后人能搞懂“易”字的真正含义呢!原来“易”这个字因为很常用,古人为了图省事,平时写的时候就用一个当时的简体字,即那个半截字。结果,后来的“易”字继承的不是那个正体字(德鼎上的“易”字),继承的是个简体字。如果从这个简体字中再找“易”字的本义,那是肯定跑偏了。而德鼎上的“易”字是一个

很完整,一个特别保守的字形,从这个难得一见的繁体字里可以看出,“易”字最初表示一个带把的有流口的水器,从里面把水往外倒出来。它的本义应该是把一个东西变到另外一个地方,就是我们所说的变易的“易”,如此一来,交易、赏赐等都和“易”联系在了一起。而《周易》就是用的“易”字的本义:变化、变易。《周易》就是一本讲变化的书。

德鼎铭文上的“易”字表示赏赐的“赐”,“赐”字不就是在“易”的边上加上一个宝贝的“贝”吗。而周王赏赐给德的东西正是当时的货币 -- 贝币。中国最早的货币就是用海贝来充当的,由于早期中原王朝的人离海非常遥远,很难得到海贝。因此很早海贝就被用作财富的象征,后来干脆当了货币。贝币主要通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德鼎是西周早期,当时用的钱就是贝币,所以周王赏赐德20串贝币。

上海博物馆

这是一组鼎盛期的肉食器“鼎”。从左至右,第一尊:交鼎,第二尊:兽面纹鼎,第三尊:刘鼎,第四尊:兽面纹鼎

上海博物馆

交鼎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高27.6cm 口径23.3cm 重3.5kg

口部呈钝三角形式,垂腹圆底,下置细柱足,这是西周早期青铜鼎常见的形式,鼎腹近下垂的趋势,是早期中较晚之作。口沿下饰目雷纹,腹部饰兽面纹,上面还有鳞纹。腹内壁铸铭文二行十二字。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兽面纹鼎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高22.1cm 口径16.7cm 底径12.9cm 重1.94kg 颈部饰曲折角型兽面纹,腹部和柱足上端则饰牛角型兽面纹,在同一器的纹饰中有两种不同角形的兽面纹,这是继承了商代的装饰风格,很有可能是臣服于周室的非姬姓贵族所用,周初在这方面尚无严格限制。本鼎是西周青铜鼎中纹饰较为华丽的代表。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刘鼎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 - 前11世纪

高22.9cm,口径18.4cm,重2.54kg

孙煜峰先生捐赠

这是殷墟中期鼎的型式,鼎表面有美观的淡绿色氧化层。此鼎体积虽小,但适应当时瑰伟雄壮的审美风尚,制作尤为厚重端庄,气度不凡。腹内壁铸一以钺斩人首形的象形字,为“刘”之本字

上海博物馆

兽面纹鼎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 - 前11世纪

高26cm,口径21.2cm,重7.35kg

此器形制大而且重,非用一手单独能够提携,不过是一种新的形式而已。器型似束颈鼎,暂归入鼎类。

上海博物馆

方鼎

这是一组鼎盛期的肉食器'方鼎'。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主要用于煮肉盛肉。因此,成为宴会、狩猎等场合的必备器具,并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至成为家国宝器。功能的转变迅速影响到形状的变化。鼎原来形状比较单一,原始社会的鼎均为圆形,作为炊食器皿,圆形也甚合实用之目的。到早商的二里岗时期,出现了青铜方鼎。到商代中晚期,方鼎数量大增,与圆鼎一起成为主要的祭祀礼器,(后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在圆鼎之外还要制造方鼎,这反映了鼎由实用的食器向象征性的礼器的一个重大转变。因为方鼎在烧火、取食方面远远及不上圆鼎,但是作为礼器,它却由于其特别的象征意义而倍受青睐。这一象征意义取决于商朝人“天圆地方”的天下观(或者说世界观)。当然,

演变到后来,方鼎还是圆鼎,已经没有太多的区别,人们更多的是从审美的角度取舍。

在奴隶制鼎盛时代,鼎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也称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春秋公羊传》)。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各鼎所盛的肉食也有规定,九鼎盛牛,称为太牢,以下依次类推。后来,列鼎制度废除,但是这一制度赋予鼎权力地位的象征意义却保存了下来。因此圆鼎是没有成对出现的,也不会大小一样,而是以一、三、五、七、九这种奇数,并且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呈列队状排列组合出现,这就是列鼎制度。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奇数的鼎要用与偶数的簋来配合使用,即九鼎用八簋,七鼎用六簋,五鼎用四簋,三鼎用二簋。而方鼎则完全不一样,可以成双成对,以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相同、并列组合出现。

从左至右,第一尊:父戊方鼎,第二尊:田告父丁方鼎,第三尊:德方鼎,第四尊:亚酗方鼎

上海博物馆

从左至右,第一尊:父戊方鼎,第二尊:田告父丁方鼎,第三尊:厚趠方鼎,第四尊:亚酗方鼎

上海博物馆

上面两张照片,第一张是2018年3月拍的,第二张是2017年6月拍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用“德方鼎”替代了“厚趠方鼎”。

厚趠方鼎

西周昭王 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

高21.3cm 口横17.4cm 口纵13.3cm 重2.4kg

李荫轩先生 邱辉女士捐赠

西周厚趠方鼎为饪食器。口沿外折,双立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渐有收分,下有四条细长柱足,四隅有棱脊。腹四壁均饰兽面纹,兽面纹长角下垂于两侧,体躯省略,图式稀见。内壁有铭文五行三十四字,记述王在成周之年,厚趠受到廉公馈赠的事迹。该器铸作精细,在宋代即已著录,流传保存至今,实属罕见。因这件鼎为厚趠所铸,故而得名。

父戊方鼎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 - 前11世纪

通高22.4、口横13.4、口纵17釐米,重2.25公斤

原为潘祖荫先生收藏。长方体,窄折沿,口沿上有一对立耳,四壁向下渐有收分,平底四柱足,四隅及四足上部有扉棱。口下饰鸟纹,以中间的短扉为界,两两相对,下以乳钉为框,内填黼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兽面纹。内壁铸铭文2字:'父戊'。

上海博物馆

田告父丁方鼎

西周早期 公元前11世纪

高24.3cm 口横19.5cm 口纵14.6cm 重3.57kg

长方体,折沿立耳,浅腹平底,下置四条细柱足,四隅及中线皆有扉棱。口下饰兽目居中的变形纹饰,腹壁饰卷角兽面纹,足上饰三角云雷文。

作器的主人是一个复姓“田告”,祭祀的对象是“父丁”。

本篇游记共含 9168个文字, 63张图片。帮助了 名 游客。举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