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研究现状
2023-09-13
来源:易榕旅网
·300· 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11,VoI.23,No.5 情感性障碍更接近于精神分裂症。 对于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分类,不论是DSM—IV、疾病 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Statistic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一10) 比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都明显降低 。 症状学、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尽管存在重叠,具有情感 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以情感 症状为主,另一类以分裂症状为主 。但对分裂情感性精 等诊断系统,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都被定义为具有持续的分 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 J。与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同,分裂情 感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病性症状并不是短暂的,也并不限于严 重的躁狂或者抑郁发作阶段。与精神分裂症也不同,分裂情 神障碍症状的研究和理解,有利于对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 碍的疾病分类的理解。由于目前的诊断系统都是建立在症 状学标准上,所以有必要通过生物学、病程变化、治疗有效性 等研究来进一步了解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疾病特征。 感性精神障碍的情感症状仍然很突出。但研究发现,临床上 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心境障碍患者都具有分裂性症状和 情感性症状重叠的症状 。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的重 叠并不否认目前的诊断标准,即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是 相互独立的诊断单元。但因为症状学标准仅仅是4个诊断 标准中的一个,所以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在症状方面的 差异并不意味着分裂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不能重叠,而仅仅 意味着这两种症状通常并不重叠。 既往的研究认为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稳定性不 高,与病史资料收集不全和随访时间较短及诊断标准的变化 等有关。Schwartz等 对首诊为精神病的患者随访6—24 个月,发现诊断稳定性高的分别是精神分裂症(92%)、双相 障碍(83%)、抑郁症(74%);稳定性低的分别是分裂情感性 精神障碍(36%)、短暂性精神障碍(36%),但该研究的随访 时间较短。Brenner等 对123例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 进行了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结果发现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的诊断稳定性为73.1%,研究终点33例患者的诊断发生变 更,其中60.6%的患者诊断变更为精神分裂症,24.2%更改 为双相障碍,结果还显示躁狂亚型的诊断稳定性明显高于其 他亚型。Moller等 在慕尼黑为期15年的长程随访研究发 现,323例患者(ICD.9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障碍)研 究终点随访到197例,其中有3O例患者符合ICD一10中分裂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尽管为期15年的随访时间 中,由于诊断标准的变化已无法确切计算分裂情感性精神障 碍的诊断稳定性,但该研究显示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 预后更接近于双相障碍,两种疾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均明显优 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2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关于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仅有0.5%的人群符合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分 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比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1%)或者双相情 感障碍的患病率(1.2%一1.5%)都低得多 。Cheniaux 等 认为,临床医生经常使用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来描述 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或者用分裂情感性 精神障碍来描述具有情感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但后一种 情况相对更不常见。从以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分裂情 感性精神障碍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某种程 度的共病,所以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患病率 3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生物学研究 Getz等 通过功能性磁共振研究发现,分裂情感性精 神障碍患者的神经解剖学特征与双相障碍相似。Nardi 等 在比较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双相型)、双相障碍I型 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后,认为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双相型)在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方面与双相障 碍I型相似,支持情感性精神障碍(双相型)包含在双相谱系 之中。由于分裂情感性障碍和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 碍在分子遗传学和临床症状均相似,Lake等 认为分裂情 感性障碍的诊断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相 仿。 但遗传学研究发现,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并不主要存在 具有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家族史的人群中。各种不同的研 究表明,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具有独特的遗传学…。在一些 具有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家族史患者的研究中,分裂情感性 精神障碍混合相的患病率更高。而在一些具有精神分裂症 家族史的患者的研究中,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相的患病 率更高 。通过比较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和普通人群的遗 传学研究中发现,不论是其混合相或抑郁相分裂情感性精神 障碍,有双相障碍或者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分裂情感性精神 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甚至也高于有分裂情感 性精神障碍家族史的患者 J。以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一 些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人群中,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 混合相看起来更像是双相障碍的严重变异。而在另一些分 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中,其抑郁相看起来更像是精神分裂 症较轻的变异。还有部分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具有精 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有两种可能可以解释以上 现象:①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可能确实是从精神分裂症到双 相障碍这一疾病连续谱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诊 断;②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可能只是简单地在同一时间内精 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或者单相抑郁)偶然的共病,就像患者 可以同时患糖尿病和哮喘一样 j。因此,分裂情感性精神障 碍的遗传学研究结果主要不支持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 个独立的疾病这一观点。 4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程和治疗有效性 研究显示,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程介于从精神分裂 症到双相障碍这一疾病连续谱中的一部分,双相障碍的病程 上海精神医学2011年第23卷第5期 ·301· 最轻,而精神分裂症最严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可能是两 者的中间状态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显示分裂情感性精 情感障碍的真正共病,这类患者的预后介于精神分裂症和情 感障碍之间,往往比前者预后好,比后者预后差。这类患者 往往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境稳定剂或者抗抑郁剂 进行强有力的、持续的和长期的治疗 。Goodwin等 建 议,临床医生在处理具有持续的情感症状和分裂症状的患者 时,先将患者分为这三类中的某一类,然后再思考对患者进 行合理的治疗是非常有用的。 6结论和展望 神障碍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共病,虽然精神分 裂症的预后不佳,但由于受到了双相障碍共病的影响,分裂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预后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之间 j。 另外两种观点也支持,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混合相可能是双 相障碍的变异,而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相可能是精神分 裂症的变异,所以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预后比双相障碍 差,比精神分裂症好。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程和预后方 面的研究结果显示,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可能不是一个独立 的疾病单元。治疗有效性方面,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 治疗和预后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多数学者认为,分裂情感性 精神障碍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样,需要进行长期的治 疗¨ 。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治疗的 有效性这一诊断标准变得更不确切。临床上难以根据药物 治疗的疗效判断诊断的准确性,因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既 能改善精神病性症状,也能改善情感症状。均可以治疗分裂 情感性精神障碍,甚至这类药物中的多数药物既可以治疗精 神分裂症又可以治疗双相障碍或抑郁症 。研究显示,混合 相的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心境稳定剂疗效较好,而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相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抗抑郁 剂治疗。同样,这种治疗有效性研究的结果显示,分裂情感 性精神障碍可能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5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Goodwin等 认为,可以根据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 的临床症状、病程等分为3种情况:①以双相情感障碍的症 状为主,偶尔伴有精神病性症状;②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伴 随一些抑郁症的症状;③精神病性症状与情感症状几乎相 当。 第1种情况的患者,一般诊断为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混 合相,这类患者可以被看作是双相障碍的变异,其治疗以心 境稳定剂药物为主,可以辅以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该类 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 。 第2种情况的患者可以诊断为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抑 郁相,这类患者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不严重变异,治疗以 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辅以小剂量的抗抑郁剂,该类患者的预 后通常与精神分裂症的预后相当 。这类患者通常要与精 神分裂症合并抑郁发作或分裂症后抑郁进行鉴别。在精神 分裂症合并抑郁发作的情况下,患者经历一次或者两次及以 上的抑郁发作,而抑郁发作通常由心理社会因素所诱发,且 抑郁发作是短暂性和间断性的。而在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抑郁相的患者中,抑郁症状尽管仍然比精神病性症状持续的 时间短,但是比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发作中的抑郁症状出现 的频率更高,持续的时间更长。 第3种情况的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 状与情感症状几乎相当,这些患者可能代表了精神分裂症与 Levitt等 认为从横向看,分裂情感性障碍类似精神分 裂症;从纵向看,分裂情感性障碍类似于情感精神障碍。 Marneros 认为,尽管分裂情感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及情感 性精神障碍存在相似之处,但人口学资料、病前社会功能适 应、两性患病率分布、发病年龄、发作形式、症状学、持续时 间、治疗反应、病程及预后等方面来看,与精神分裂症、情感 性精神障碍显著不同,支持分裂情感性障碍是介于精神分裂 症与情感性精神障碍两大功能性精神障碍之间的疾病。因 此认为分裂情感性障碍属于异质分类,诊断仍需保留。 Goodwin等 认为,尽管在DSM.IV和ICD.10诊断系统 中,具有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这一独立的诊断单元,但根据 现有的遗传性、流行病学等研究结果,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 表明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个独立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 情感障碍不同的疾病。各种症状的研究结果各有不同,然而 一些有效实施的重要的研究发现,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 之间的症状也存在众多差异。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揭示分裂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众多疑点,也或许从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的相关研究中有利于了解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这两大类 常见的功能性精神疾病。为了提供DSM—IV诊断系统中分裂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可靠性,DSM-5工作组 在2010年 5月对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做了适度调整,认为 在未来的DSM-5诊断标准中仍然保留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但作为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亚型,更倾向于认 为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共同点更多,将有可 能提高诊断的可靠性,也可能会减少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使 用的频率诊断。 参考文献 1.Tavcar R.Schizoaffective disorder:from Kraepelin to genes. Psychiatr Danub,2008,20(3):396-398. 2. Goodwin FK,Ghaemi SN.The conundrum of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a review of the l iterature.Psychiatic Annals,2010,40 (3):168—171. 3.Maj M,Pirozzi R,Formicola AM,Bartoli L,Bucci P.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DSM-IV diagnostic category of schizoaffec·· tive disorder:preliminary data.J Affect Disord,2000,57(1-3): 95_98. ·302· 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11,Vo1.23,No.5 4.Laursen TM,Agerbo E,Pedersen CB.Bipolar disorder,schizoaf- fective disorder,and schizophrenia overlap:a new comorbidity 15 Marneros A.Schizoaffective disorder:clinical aspects.diferen— tial diagnosis,and treatment.Curr Psychiatry Rep,2003,5(3): 202-205. index.J Clin Psychiatry,2009,70(10):1432—1438. 5.Abrams DJ,Rojas DC,Arciniegas DB.Is schizoaffective disor— der a distinct categorical diagnosis?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 Getz GE,DelBello MP,Fleck DE,Zimmerman ME,Schwiers ML,Strakowski SM.Neuroanatomic characte rization Of erature.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08,4(6):1089-1109. 6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using MRh a pilot study.Schizophr Evans JD,Heaton RK,Paulsen JS,McAdams LA,Heaton SC, leste DV.Schizoaffective disorder:a form of schizophrenia or Res,2002,55(1-2):55-59. Nardi AE Nascimento I Frei re RC de—Melo-Neto VL Valenca AM,Dib M,et a1.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schizo— affective disorder?J Clin Psychiatry,1999,60(12):874—882. 7 Whaley AL.Symptom clusters in the diagnosis of affective dis— affective(schizobipolar)disorder—a 5-year retrospective 8. 9.1O 12 14 order,schizoaffective disorder,and schizophrenia in African A- mericans.J Na“Med Assoc,2002,94(5):313—319. Shenton ME,Solovay MR,Holzman P.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ought disorders.II.Schizoaffective disorder.Arch Gen Psy— chiatry,1987,44(1):21-30. M.NeuropsychoIogicaI functioning in schizoaffective dis— order,depressed type.Acta Psychiatr Scand,1986,74(5): 524-528. Gupta S,Steinmeyer CH,Lockwood K,Lentz B,Schultz K. Comparison of older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and schizo— ph renia/schizoaffective disorder.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7,15(7):627-633. Schwartz JE,Fennig S,Tanenberg—Karant M,Carlson G,Craig T,Galambos N,et a1.Congruence of diagnoses 2 years after a first-admission diagnosis of psychosis.Arch Gen Psychiatry, 2000,57(6):593-600. Brenner I,Krivoy A,Weizman A,Fischel T.Stability of schizo- affective disorder in correlation with duration of follow—up:ret- rospective analysis.Psychopathology,2010,43(5):285-291. Moiler HJ,Jager M,RiedeI M,Obermeier M,Strauss A,Bottle— nder R.The Munich 15.year follow—uD study(MUFUSSAD)on first.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c or affective disor- ders:comparison of psychopathoIogical and psychosocial course and outcome and prediction of chronicity.Eur Arch Psychiatry CIin Neurosci,2010,260(5):367-384. Cheniaux E,Landeira—Fernandez J,Lessa Telles L,Lessa JL,Dias A,Duncan T,et a1.Does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really exis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studies that compared schizoaffec— tive disorder with schizophrenia or mood disorders.J Affect Disord,2008,106(3):209-217. study.Support for a bipolar spectrum disorder.J Affect Disord, 2005,89(1-3):201-206. 18 Lake CR,Hu rwitz N.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merges schizo— phrenia and bipoIar disorders as one diseaser—there is no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Curr Opin Psychiatry,2007,20(4): 365—379. 19 Laursen TM,Labouriau R,Licht RW,Bertelsen A,Munk—OIsen T,Mortensen PB.FamiIy history of psychiatric illness as a risk factor for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a Danish r-egister—based co. hort study.Arch Gen Psychiatry,20o5,62(8):841-848. 20 Scully PJ,Owens JM,Kinsella A,Waddington JL.Schizophrenia, schizoaffective and bipolar disorder within an epidemiofogical— ly complete,homogeneous population in rural I reland:small area variation in rate.Schizophr Res,2004,67(2—3):143·155. 21 Bogan AM,Brown ES,Suppes T.Efficacy of divalproex therapy ofr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J Clin Psych0pharmac0I,2000,20 (5):520 522. Cascade E,Kalali AH,Buckley P.Treatment of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Psychiatry(Edgmont),2009,6(3):15—17. Levitt IJ,Tsuang MT.The heterogeneity of schizoaffective disor— der: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Am J Psychiatry,1988,145(8): 926—936. 24 Marneros A.Beyond the Kraepelinian dichotomy:acute and transient psychotic disorders and the necessity for clinical dif- ferentiation.Br J Psychiatyr,2006,189:1-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SM-5 Development. http://www.dsm5.o唱/Pr0posedReVisions/Pages/prOp0sed卜 evision.aspx?rid=144# M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