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基本问题研究
2022-02-26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藏 誉 撬 麓 红色旅游基本问题研究 王良举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41) 【摘 要】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活动,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近年来的旅游热点 、文章就红色旅游的内 涵、起源、发展现状、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就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区域旅游合作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06)09—0190—03 念活动,红色旅游创造了一个历史性的接待高峰。2004年2月. 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一经推出就迅速成 为近年来的旅游热点,许多地方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扶持、规范 红色旅游的发展,红色旅游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下文就红 沪、京、赣等7省市共同签署了《郑州宣言》,提出了“打造红色旅 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大潮”口号,拉开了红色旅游热潮的序幕。 国家旅游局也将2005年定为“红色旅游年”。 色旅游的概念、起源、发展现状、意义及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等进行初步探讨,井就红色旅游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发 展提出相关建议。 一二、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一)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旅 、红色旅游的内涵及起源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 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 式,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 响的旅游活动 的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 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 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 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所凭借 近年来,每逢重大节假日,大量游客前往红色旅游景区参观 游览。四川广安推出的“小平故里行”旅游线路.2004年接待游 客540多万人次,逐渐成为与九寨沟齐名的旅游目的地。q 据统 计.2004年.全国150多个主要革命纪念地共接待游客约2000 万人次。2005年春节期间,红色旅游更是红火.井冈山每天迎接 4 000多名游客 延安共接待中外游客11万人次。 005年“五 一的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 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 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它们作为全国人民 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丰富而特色鲜明的红色旅 游资源。 (二)红色旅游的起源 红色旅游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瞻仰革命圣地的热潮. 但当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活动。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 ”黄金周.河北省14处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16-2万 红色旅游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井带动贸工 人次,平均增幅达到30%以上。② 农、交通、电信等关联产业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 面。近年来,河北西柏坡通过接待参观旅游者,直接收入达800 多万元.综合效益7 500万元,吸纳就业3 300多人。井冈山把 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相结合.旅游产业对当地财政的贡献率超 过35%。④国家旅游局统计表明,2004年,全国20个主要红色旅 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解决了基本生存需 求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内旅游 迅速崛起。革命圣地、纪念地凭借多年来一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的条件.开始发展旅游业。这些地区原有的旅游六要素大致配 套,加上已有较高知名度,相比其他地区获得了不少发展先机, 游景区旅游总收入达到202亿元,同比增长33.26%。⑧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弘扬 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 工程 人们走向这些地区进行参观游览。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红色旅 游的真正起步阶段。90年代中后期,抗战胜利50周年、建国50 周年、建党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为红色旅游注入了强大的发 展动力。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报道,举办内容丰富的纪 【收稿日期】2005—06—13 ①《中国将市场规律引入革命纪念地发展“红色旅游”》,新华网,2005一O2—24。 ②( 《借红色旅游促进爱国教育和老区发展》,新华网,2005-02-22。 ③《河北省“五一”旅游进账29亿》,http://he.people.com.cn/GB/channel2/14/200505/09/7923.htm1. ⑤《全国2()个红色旅游景区旅游收入增长33-26%》,新华网,2005-03—24。 【作者简介】王良举(1979一),男,安徽肥西人,安徽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服务管理 19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经济意义: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很多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水 平还比较低.人民群众的生活还比较艰苦。让革命老区尽快发展 起来.让老区人民尽快富裕起来.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 是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措 施。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加快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把资源 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形 成革命老区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提高人们 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 2.文化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 放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和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 神等.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传承、锤炼和升华.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集中体现.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 财富.也是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征程中极其重要 的精神力量.是激发爱国主义思想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最好教 材。革命战争年代需要这些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 这些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在游览娱乐过程 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 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红色旅游的过程,既是观光 游览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 程。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 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动人民群众思想道 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3.政治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 斗争.是一段奋斗的历程,是一部辉煌的历史。发展红色旅游,通 过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 可泣的光荣史,有助于人们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 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 治工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 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和民众心坎里,帮助广大群众 特别是青少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无数仁人志士苦 苦探索的基础上.如何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走上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道路,用事实证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 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 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 信念。 三、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红色旅游方兴未艾,已经成为旅游经济的一个新的增 长点。红色旅游也由政府主导逐步向市场主导转变,呈现产业化 趋势。然而各地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 题.影响了红色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红色旅游的低水平开发和短期行为 目前.各地大张旗鼓进行低水平、低层次开发红色旅游的现 象较为突出。简单罗列几个爱国主义教育项目,将一些革命纪念 场馆进行修缮,将景区的道路进行整修,基本上是各地发展红色 旅游的固定模式 许多红色旅游景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文物陈 列没有从游客视角考虑,项目建设忽视景区原有生态的历史沧 桑感等现象.忽视了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及展现“红色”文化,未 能塑造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形象。而且很多地区在发展 红色旅游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只重眼前利益.对红色旅 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缺乏对红色旅游资源 进行有效保护,未能做到开发和保护相协调、在保护的基础上开 发,忽视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红色旅游产品开发重复现象突出 红色旅游的管理体制表现出多类型、多规格的形态。有些红 色旅游景区(点)由民政部门、宣传部门或文化部门管辖.有些由 旅游局管理,也有些由旅游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还有一些则由 多个机构共同管理。这些不同的管理体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形成的,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诸多弊端:由于投资主体 不一,或者受多重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红色旅游产品开 发重复现象严重,造成红色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红色旅 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红色旅游经营缺乏创新 红色旅游经营主要还是通过场馆陈列、人员讲解等传统方 式向游客展示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缺乏游客参与、体验的内 容。而且很多讲解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对革命史实不了解或了解 甚少.对革命史实认识不清楚、不准确,讲解时缺乏情感、生硬灌 输,讲解过程枯燥乏味.有时甚至不尊重史实、主观臆造.游客没 有得到相应的精神感悟.红色旅游的功能和作用大打折扣.也损 害了红色旅游的形象。 四、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考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 年 ̄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称《纲要》)。为了 实现《纲要》提出的发展红色旅游所要实现的六大目标.促进红 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在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应注意以下 几点。 (一)坚持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 由于红色旅游特有的内涵和属性.发展红色旅游应以社会 效益为主导,要使发展红色旅游与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 相结合,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与有效保护 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与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与推动 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 效益的统一。 当前.各地发展红色旅游热情高涨.投入大量资金开发红色 旅游资源.然而发展红色旅游仅仅依靠热情是不够的。红色旅游 不是简单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仅仅是基础。红色旅游 产品要精心设计,要符合旅游规律。不是所有红色旅游景点都能 成为红色旅游的热点.要经过红色精神的挖掘,红色文化的展 现,防止开发中的庸俗化。另外,开发红色旅游不能一哄而上、急 功近利、搞恶性开发,要特别注意“自然、文化、经济”的三生态平 衡问题。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点、线、 面有机结合.通过“红”、“绿”资源的综合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 区域和线路。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活动应严格限定在生 态可承载的范围内.坚决摒弃杀鸡取卵、只重眼前利益的短期行 为 以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制定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为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科学制定红色旅游发 展规划。发展红色旅游,应该按照《纲要》的精神,坚持把社会效 益放在首位,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多方参与,高起点地做好规划 编制工作。红色旅游景区的核心优势在于保护、开发、整合丰富 的革命遗址、遗迹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为游客 创造亲历革命年代的亲身体验。切不可大兴土木,盲目建设,避 免与普通观光、度假区走同质化发展的道路。红色旅游规划要注 意解决好“单一化和雷同化”问题,要高度重视打造“特色”。要摒 弃“红色即特色”的肤浅认识,在“红色”中挖特色、创特色。 19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三)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的具体对策 游带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条较好的发展思路。 1红色旅游经营应重视品牌建设 品牌是景区诚信经营的 3.红色旅游与体验旅游相结合。旅游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 是体验经济。红色旅游经营中,要避免革命圣地、伟人故居等普 遍采用的物品陈列配以图片文字解说的传统方式给游客带来的 载体。旅游景区通过品牌对游客作出质量、服务、价值等多方面 的承诺,游客通过对品牌的选择,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保证。因 此,品牌建设也是景区竞争的利器。目前,全国大部分红色旅游 景区分布较为分散,经营规模较小,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红色 旅游精品,而目.很多红色旅游景区市场形象模糊、定位不明确。 红色旅游地大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其他旅游形式难以比 拟的推广优势 但这种因意识形态属性而被政府部门广泛宣传 所形成的“政治品牌”,并不等同于旅游产业中的“市场品牌” 红 色旅游经营者既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传统“政治品牌”所赋予的优 枯燥乏味与单调感,通过与体验旅游结合,满足游客体验参与的 要求。例如红色旅游的战争题材是和平年代人们十分感兴趣的 旅游开发方向,应利用战争遗迹进行战争场景再现,策划穿越、 探险、竞赛等参与性项目,提高游客的兴趣,增强红色旅游的吸 引力。 4.坚持“红色”基调不能变。红色旅游的基调是“红色”的,必 须坚持主题的严肃、定位的准确,否则难以实现“成为爱国主义 势,紧紧围绕传统知名度和资源特色,开发出足够多的用以支撑 教育重要阵地”的目标。因此,红色旅游在规划建设时,要围绕 和诠释传统品牌内涵的旅游产品:也要正确认识传统“政治品 “红色”这个特点,体现红色旅游的人文精神与时代背景,把爱国 牌”与现代旅游业“市场品牌”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开发出更多的 主义的基调融入其中,区别于一般的山水人文景区,才更能吸引 适合大众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的特色旅游产品,通过有效的品牌 游客前来体验、游玩。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要符合旅游规律,要 整合,构建面向大众旅游者的“红色旅游品牌”。品牌建设提出了 大力对“红色精神”进行深度挖掘,对“红色文化”融会贯通,对 红色旅游景区鲜明而独特的市场形象,定位了清晰的细分市场, “红色线路”要精心设计,防止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庸俗化。 并对将获得的旅游体验的质量以及环境等方面作出了综合保 5.注重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为了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 障。 发展,要尽快建立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将革命文物、文献、建 2.加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和旅游 筑等红色旅游资源强化保护,并参照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办法,对 竞争的日趋激烈,区域之间迫切要求联合起来打造共同的旅游 重大战役、重大事件以及在民间留存的红色文化.进行局部的原 品牌,建立“无障碍”旅游区,以“点成线、线成片”为特征的旅游 风貌保护。通过采用现代景观设计等手法,强化红色旅游资源保 区域合作是旅游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无障碍旅游,可以扩大共同 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游客的感染力。 的客源市场,降低促销成本.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提升共同 【参考文献】 的品牌形象,达到“1+1>2”的效果,实现旅游服务的“无缝隙化” 和旅游资源的完美整合。 【1】张俊才,董显苹.红色旅游潮涌中国 中国经济周刊,2005,(2):10— 17. 红色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和跨区域性决定了红色旅游开发要 f21马聪玲.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与创新[NI.中国旅游报,2004—03-29. 走区域合作之路,实行“资源共享、区域合作、线路对接、市场互 『31李萌.红色旅游开发应重视品牌构建[NI中国旅游报,2004—10-20. 动、客源互送、效益共赢、共谋发展”。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内容既 f41闫兴亚,张英明.红色区域旅游合作的构想fN1中国旅游报,2004- 广泛又具体.包括:资源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 11-03. 和产品开发雷同,共同打造跨区域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丰富红 f51范思立.红色旅游预热2005旅游市场fN1.中国经济时报,2005—02- 色旅游线路的内容.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区域联合宣传 21. 促销.降低费用,增强效果:加强信息互动和交流,实现网络互 『61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积极促进红色旅游发展『N1.人民日报,2005- 通:客源互动,鼓励支持旅游企业向对方介绍和输送客源等方 02-24. 面。走红色旅游区域合作之路,共创“红色”旅游品牌,以红色旅 (责任编辑:X校对:G) (上接第155页)问题,对中小企业加以必要扶持.对新办的民 高层次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营、个体企业给予适当的保护期限,在保护期间,给予特别的优 【参考文献】 惠政策.保护民间投资的热情等等。同时要大力发展律师、会计 师、资产评估师、证券经纪人等中介服务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 【1】冯春梅,厉以宁.谈调节收人分配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5— 03-08. 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大都拥有不菲的 【2】蒋京议.利益均衡,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N】.中国经济时报, 收入。在西方.这些职业都属于比较典型的中产阶层职业.是中 2005-01—1 1. 产阶层的主体 但这些中介业在我国的发育还很不充分.按人口 【3】张炳申,何亦民.优化社会收人结构:变“纺锤型”为“橄榄型”前沿网 比例计算,其从业人员人数还远远不够。所以国家应有针对性的 站:htrp://qy.swJtu.edu.cn 2005一()3—14. 培育这些行业,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制定、完善保障这些行业利 (责任编辑:X校对:Q) 益的法律、法规和约束行业行为的职业守则,加强行风建设,为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