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快我校推进教育现代化,大力促进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造更有活力的课堂,以及《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信息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教育局安排,大力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扎实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应用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使云教学平台应用达到常态化。
1.完善硬件设施。争取配备种信息技术设施。目前,我校各班均已安装触摸一体机,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各类设施能完全满足学校师生的教学需要。
2.广泛应用平台资源。现在我校教师在常态课上普遍使用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将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到每一个班级、每一节课堂;接下来我校将继续推进优质资源应用,让师生能充分接受到乃至全国的名师教育服务,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
3.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更加优化。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融入“互联网+教育”的各环节,贯彻学校教育各领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养成教育,增长学生知识和见识、培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深度融合。充分把握“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机遇,扎实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及应用,推动教育信息化与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融合发展,为实现“泛在学习”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3.引领教育变革。以常态化、深层次、创新性应用为驱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在变革教学方式、优化管理流程、创新育人模式等方面深度融合,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效益,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提高教育培养质量。
4.着力协同推进。抓住核心任务,推进重点工作,注重示范引领,形成全员参与、全校共享、全面应用的良好局面,形成上下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5.服务共同成长。支持校长、教师、学生主动融入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面向未来,大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
三、主要任务
(一)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实现三个方面的
普及应用。
1.推进学校互联网改造升级,“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需求。
2.“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广泛应用,形成资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
3.教师学生及家长养成学习运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
4.信息化技术覆盖全体师生。
(二)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1.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优化教育管理,提升教育质效,推动教育改革。
2.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使教师和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学会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
3.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师有个性的教,学生有个性的学,达到教与学的共同创新,共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4.做好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真正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互联网+教育”信息素养提升目标表
提升对象 提升目标 校长 学科教师 信息技术教师 学生、家长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达到《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合格标准 100%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合格水平。 提升专业素养,进行新技术、新思维的引领。 学生、家长在学校学校接受教育云平台应用培训,并在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拥有实名的网络空间,进行学习活动与交流。 四、实施行动
(一)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行动
规范学校的教师学习空间和学生学习空间,保障全体师生“人人有空间”,深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实现“人人用空间”,共享教育云平台的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让网络资源真正为学习服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优质资源班班通行动
通过教学助手中的互动课堂、在线检测、共享资源等多种方式,将教育云平台上的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每一个班级,并结合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
(三)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
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大力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互联网+教育”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实施“互联网+教育”工作中的建设及应用等重大问题。形成权责明确、统筹有力、推进有效的“互联网+教育”工作机制。
组长: 成员: (二)责任保障
校长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信息安全工作、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工作,在管理信息化和学科教学应用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经费保障
我校要从公用经费中拿出不少于10%的资金,专项用于教育信息化工作。
(四)加强考核
把“互联网+教育”工作列为学校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对“互联网+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定期开展过程性评估,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定期注册、职称评聘、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专业引领
以校本培训为主,尤其重视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的
信息技术、网络管理能力提升,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通过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使学校互联网+教育工作顺利推进。
(六)安全保障
严格执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健全学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信息安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网络运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技术保障措施。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加强信息内容管理和网络安全监控,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关键基础数据的安全,确保我校网络系统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