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理解本诗的感情和深刻意蕴。 2.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感情,通过自学和讨论品读欣赏诗歌的富表现力语言,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诗歌真挚深沉的情感和表现手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和理解作品和诗人的感情。 2.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诗句,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 1.象征的表现手法。 2.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关于抗日战争的影片。 生:欣赏影片。
师:看完这段影片后,老师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内心的感受。
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谈得真好。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灾难,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无恶不作,残忍至极。龙盘虎卧的南京,三十万条生命,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嗷嗷待哺的幼儿,统统被杀,无一幸存,我堂堂中华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痛苦呻吟。面对山河破碎、灾民流离、哀鸿遍野的现实,多少爱国志士“梦寐不安,行愁坐叹”,纷纷表示“一息尚存,尚思报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艾青的现代诗《我爱这土地》,去感受他那颗真挚的爱国之心。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师:今天,除了在座的各位听课老师是我们的嘉宾之外,老师还特别邀请到了一位特约嘉宾,下面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由请他上台自我介绍。(学生上台开始介绍后出示课件) (在学生们诧异的目光中,一名学生走上台来)
生:同学们好!我叫艾青,原名叫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我于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后不久我被捕入狱。在狱中我写成了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38年抗战初期,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我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诗歌《我爱这土地》。下面,我就给大家朗诵一下我的诗作。 (恍然大悟的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谢谢诗人艾青。确切地说是XX同学。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XX同学的精彩朗诵。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当作是诗人艾青,充满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吧! (学生们慷慨激昂地朗读起来)(朗读完毕) 师:你认为这首诗在朗读时应注意什么呢? 生:我觉得本诗感情真挚,所以节奏不宜太快。 生:诗的第一节“的”字很多,要注意重音和节奏。 ……
师:说得好。朗诵一首诗要注意分清节奏,读准重音,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在老师读的时候,大家注意重音和节奏,并做上相应的记号。(课件出示)
师:听完了老师的朗读,请同学们对照老师给出的诗歌节奏的划分和重音的处理,再次认真的朗读.
师:现在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谁对重音和节奏及感情基调把握得更好? 生:分组读
三、合作探究,赏析诗歌。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不错,无论是重音还是节奏都把握得很好,但老师觉得要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还需要深入理解内容。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探讨以下问题:(课件出示) 1.读完全诗,你觉得“我”对“这土地”怀有怎样的爱?诗中是借助哪一形象来抒发这种情感的?
2. 诗中的“鸟”歌唱了哪些内容?“土地”、“河流”、“风”、“黎明”分别象征着什么?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都合作学习得很认真,老师深感欣慰。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读完全诗,你觉得“我”对“这土地”怀有怎样的爱? 生:(回答)
师:那诗中首先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出我对这土地深沉的爱的? 生:(自由说)
师: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幻化成一只鸟 而没有把自己比作翱翔天空的雄鹰或是驰骋疆场的战马?
师:学到这儿,老师心中有一个疑惑想和大家共同的探讨一下。我们平常都说,鸟鸣婉转动听,可诗中为什么要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唱呢? 生:(自由说)
师: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已到了不知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就借用鸟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深沉的爱。虽然已不能再唱出美妙悦耳清亮动听的歌声,但这“嘶哑”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来的,是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执著的爱。朗读时要表达出一种真诚、执着、急于抒发的心情。(朗读)“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师:鸟儿在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她在歌唱什么呢? 生:(自由说)
师:在这里,土地、风、河流、黎明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物象,而
是饱含诗人的思想感情。像这样饱含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在诗歌中叫意象。(课件出示) 那这些意象有何深意呢?它们分别象征着什么?好,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诗歌创作中的象征手法,(课件出示)请一个同学把大屏幕上的内容读一读,谁来?
师:为了更好理解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让我再次走进本文的写作背景,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生:(自由说)
师:“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
师: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但是,河流会永远汹涌,风会无止息地吹刮,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会被摧垮的。(朗读)“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大家在朗读这部分时一定要表达出一种慷慨激昂的气势。
师:正当我们为鸟儿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
地里面”。 生:(自由说)
师: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表达出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着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顺势指导朗读)
师:鸟儿即使喉咙嘶哑,也要去歌唱;即使死去,也希望羽毛腐烂在土地里面。此时作者的情感已由涓涓细流汇聚到感情的江河里,当感情的闸门轰然打开时,洪流冲击而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朗读时,要恰当运用颤音,放慢语速,表达出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依恋之情。
师:全诗的最后两句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师:优美的诗歌不仅要欣赏朗读,更要把它熟记于心,能脱口而出,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已经把艾青的这首诗背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吧! 四、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结全文。
师: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中的中心意象之一,这首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学完这首诗,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
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2.拓展延伸。
师: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