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 )。 美国
题目2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题目3
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 实证主义
题目4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又经常被很多研究者忽略的原则是( )。 伦理道德原则。
题目5
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 )。 定类变量
题目6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 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 )。直线相关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7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客观性
系统性
专门性
实证性
针对性
题目8
社会的基本要素是( )。 人口
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
题目9
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 )。 分析阶段 调查阶段
准备阶段
总结阶段
题目10
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 系统性
经济性
时效性
弹性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 )。 互斥性
题目2
测量目标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叫做( )。内容效度
题目3
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 )。
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题目4
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 )。 异质性
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 )。抽样单位
题目6
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 )。 判断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7
社会测量的要件有( )。 测量对象
测量数值
测量规则
测量工具
题目8
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 )。 分半法
再测法
复本法
题目9
抽样的一般步骤有( )。 决定抽样组织形式
评估样本
制定抽样框
决定样本容量 抽签法
确定总体
抽取样本
题目10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直接抽样法 (一)单项选择题
随机数表法
题目1
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主要采用( )。检索工具查找法
题目2
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 )。问卷法
题目3
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 )。 后面
题目4
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 )。机器记录
题目5
确定观察现场必须要考虑一些条件,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条件是( )。 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
题目6
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 )。 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7
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 )。 个人文献 大众传播媒介文献
官方文献
社会组织文献
题目8
问卷法的实施步骤包括( )。 选择调查对象
设计问卷
回收问卷
分发问卷
题目9
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 )。 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
灵活性大,适用性强
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
题目10
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 )。 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题目1
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 )。真实性原则
题目2
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 )。信度审查
题目3
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数量。用频数表示结果的分析方法属于( )。动态分析
题目4
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 )。离中量数
题目5
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 )。针对性
题目6
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 )。 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7
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 )。分类
审查 标题
汇编 栏目
题目8
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 )。 表注
数字
题目9
运用系统分析法应该着重注意( )。 分析系统的内在结构 的构成要素
分析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
分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分析系统
题目10
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 )。 拟订提纲
精选素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8分)
题目1
社会调查研究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 )、( )和撰写调查报告。但许多社会调查研究并不专门进行前两项工作,而是与撰写调查报告合并进行,调查报告的完成,就是社会调查研究结束的主要标志。
正确答案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
题目2
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 ),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 ),也叫科研调查报告。 正确答案是:普通调查报告,学术调查报告
题目3
调查报告双行标题必须避免内容文字( ),而且不能将正副标题( )。 正确答案是:重复,颠倒
题目4
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 )、( )和交叉结构。
正确答案是:横式结构,纵式结构
题目5
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 )和( )的归属。 正确答案是:责任者,知识产权
题目6
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 )结尾和( )结尾三种。 正确答案是:建议性,预测性
题目7
调查报告提纲的内容通常包括标题、( )和( )。 正确答案是:观点句,内容纲要
题目8
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 )和( )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 正确答案是:图表,数字
题目9
修改调查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常用检查法有诵读法、( )和( )。 正确答案是:冷却法,请教法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 )。
调查报告, 事件调查报告, 经验调查报告, 问题调查报告, 对策(理论)调查报告
题目11
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 )。针对性
题目12
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 )。 标题, 署名, 前言, 主体, 结尾
题目13
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 )。 确定主题、形成观点, 精选素材, 拟订提纲, 起草报告, 确定主题和观点
题目14
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 )。
选取可靠的资料, 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 选取有力的资料, 选取新鲜的资料, 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题目15
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 )。 朴实, 准确, 简明, 庄重, 修辞
题目16
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 )。 观点, 格式, 资料, 字句
题目17
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 )。 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题目18
什么是调查报告?它有哪些特点?
答: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其特点:
第一,真实性。调查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第二,针对性。必须是针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所作的有实际意义的描述、分析和建议;必须针对具体的调查报告的阅读对象。
第三,典型性。无论是观点还是事实,都应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第四,指导性。调查报告应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理论研究的参考,即使是描述式调查报告,也要做到给人以启示。
第五,时效性。调查报告必须及时地服务于当前的社会需要。
题目19
简述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答: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按照事物各组成部分或事物的不同性质、特点分类来安排结构的方式为横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横向展开成并列的若干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事物自身的多种性质和特点,以及由此及彼的横向联系,从中体现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
按照事物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次序来安排主体结构的方式属于纵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纵向展开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按照顺序自然衔接。它或者以调查过程为序,或者以时间为序,或者以事物发生、发展的经过为序。这种结构多见于内容较为单一的调查报告,有利于使读者了解调查对象的来龙去脉,从而清楚地把握其内容。
交叉(混合)结构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往往是一种为主,兼用另一种,即总体为一种,局部为另一种。这种方式容量大,更利于深入问题和形成全面的结论,写法方便、灵活,因此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比较复杂或重要的调查报告,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题目20
简述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
答: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 第二,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的主题。
第三,调查主题涉及面广,调查得来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
第四,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题目21
确定后的调查报告的观点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答:观点的形成应当符合如下要求:
第一,准确。观点必须由客观实际调查材料提炼而成,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 第二,鲜明。观点必须直接、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概念含混。
第三,新颖。观点要反映新事物、新事件、新问题、新视角、新主张,有突出的社会意义,不能是老生常谈,或无病呻吟。
第四,深刻。观点是反复认识客观实际的产物,必须透过现象指出本质,一针见血,不能就事论事,隔靴搔痒。
题目22
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 答: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选取可靠资料。所谓可靠资料,一是指资料的来源可靠。二是指资料的内容可靠。
第二,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这是从量的角度对调查资料进行选取,要以必须、够用为度。
第三,选取有力的资料。这是指从质的角度,根据主题的需要,通过全面分析和反复比较,选取最适合和最典型的资料。
第四,选取新鲜的资料。新鲜的资料首先是指调查中发现的社会新事物、新行为、新思想、新事件和新问题;其次是指早已存在,但未被发现或未引起应有注意的问题;再次是指人们比较熟悉,但从新的角度可以显现新的特点的问题。
第五,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素材一定要具体、详实,而且应与多数人的理解能力相适应。 四、论述题(前4题,每题8分,最后1题9分,共计41分)
题目23
举例说明普通调查报告的类型。
答: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
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其类型主要有:
(1)按照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描述式调查报告、论说式调查报告、合一式调查报告等。
描述式调查报告在撰写时偏重于对调查过程和调查得来的情况的客观叙述,较少议论,它注重于使受众对调查对象产生深刻的印象,从中形成鲜明的、正确的看法。(举例)
论说式调查报告在撰写时偏重于对调查得来的材料的分析论证,以及由论证形成的作者的见解,并且以此来引导读者,使读者了解该调查对象的性质及意义。这类调查报告理论色彩较浓。(举例) 合一式调查报告是描述式和论说式两种类型的结合,其特点是既有描述,又有议论,以全面、深入地反映实际情况。在撰写时一般是先摆明情况,然后分析、归纳,得出总结式的结论和提出建议。绝大多数调查报告都属此类。(举例)
(2)按照调查报告的调查范围、调查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全面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等。
全面调查报告特指依据普遍调查的结果所写的调查报告。它涉及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所用调查资料广泛,因此结论有普遍性,适用面宽,指导作用相应较大。(举例)
专题调查报告是为了一定的目的,选取特定角度,以某一个或某一组样本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专门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所写的调查报告。它主题鲜明,针对性强,涉及的资料专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比较全面、细致、深入,数据比较准确,所以结论较为深刻,说明力强。(举例)
典型调查报告是为了一定的目的,选用一个或数个典型单位或事例为样本作为调查对象,经过调查分析以后所写的调查报告。它是通过个别说明一般;通过特殊,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从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举例)
(3)按照调查报告的目的、作用、内容,大致分为情况(概况)调查报告、事件调查报告、经验调查报告、问题调查报告、对策(理论)调查报告等。
情况(概况)调查报告也称基础性调查报告,是全面、系统地反映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其特点是对调查对象的概况和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作比较完整的表述,使人对调查对象有全面的了解,进而理解调查报告的中心思想。这种调查报告在撰写时要以叙述情况,描述事实为主,较少分析、议论,主观色彩、理论色彩都不浓。举例)
事件调查报告是昭示事件的调查报告。它的特点是针对现实生活中能发人深省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和突出的社会意义的事件,清晰而完整地陈述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背景材料以及有关情况。行文以叙述为主,较少议论,一般只对主题略加提示,不把话说尽,事件本身所包含的意义留给读者去思索,去追寻。(举例)
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对典型事例进行调查分析后写成的调查报告。它的功能在于为贯彻执行某一方针、政策提供成功的典型经验以及具体的做法。其特点是在交代清楚具体事迹及其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成功经验和具体措施,以期为人们提供一个样板和借鉴,推进“面”上工作的开展。这类调查报告政策性、理论性较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举例)
问题调查报告是揭露问题、剖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见的调查报告。其特点是首先说明该问题的危害程度、范围和紧迫性,再进一步探寻它产生的根源,并尽可能提出解决它的办法。(举例) 对策(理论)调查报告是通过对某个地区或某类情况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取得的资料和数据,就某个理论问题、政策性问题或措施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主张。其特点是论证较多,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文章主要是为了充分说明作者的观点和意见,注重的是说服,而不仅仅是对客观事实的表述和客观现象的披露。(举例)
学术调查报告分为三类:事物的调查报告,事实的调查报告,课题的调查报告等。
事物的调查报告是对科研所涉及的事物做实际调查后写出的报告。其特点是细致、准确地描述被调查事物的原貌,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结论。(举例)
事实的调查报告是对有科学价值的事实或事件做实际调查后写出的报告。其特点是在深入发掘事实(事件)真相的基础上,如实记录其内容或过程,并做出科学分析。(举例)
课题的调查报告是就某一研究课题做实际调查后写出的报告。其特点是围绕课题多方位、多角度地选取调查资料,形成支撑课题的若干观点,得出解决课题的科学结论。(举例)
题目24
举例说明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
答: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往往是根据其主题,选用恰当的格式。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
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举例)
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举例)
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举例)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举例) 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举例)
题目25
结合实际叙述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
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它是对调查主题进一步确认或收缩、放大、分解、修正、提升的过程。调查报告的观点,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提出的看法与评价,也是调查报告主题(中心论点)的发散。观点构成调查报告的论点,分为不同的层次:中心论点,即调查报告主题;下有若干说明主题的分论点。分论点之下,还可以视需要,设若干并立的基本论点。(举例)
(2)精选素材。素材是支撑调查报告主题和观点的基础。调查报告要根据主题和观点的需要,精心筛选素材,作为说明论点的论据。要做到:选取可靠资料;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选取有力的资料;选取新鲜的资料;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举例)
(3)拟订提纲。拟订提纲就是要以书面形式对作者的初步构思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定型化。其内容通常包括:(1)标题。(2)观点句,也叫中心论点句或主题句,概括全篇的基本观点的语句,作用是使作者牢记报告的中心之所在。(3)内容纲要,是提纲的主体部分,分条分项反映正文的构成状况。它不是观点和资料的简单罗列,而是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使观点和资料在其中能居于最恰当的位置。其详略可自定。(举例)
(4)起草报告。在拟定提纲之后,便可以着手起草调查报告。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按照提纲推衍成文,还必须讲求具体的写作方法。后者除了前述格式方面的要求外,主要指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仔细推敲语言等。从表达方式的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非纯文字表达形式,即图表、数字等。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一种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但无论普通调查报告还是学术调查报告,都以记叙和说明为主,只是后者议论的比重更大些。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做到朴实、准确、简明、庄重、修辞。(举例) (5)修改定稿。调查报告的写作和其他文章一样,一般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对初稿仔细修改。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格式、观点、资料、字句。检查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诵读法;冷却法;请教法。在反复检查的基础上应集中修改,最后定稿。(举例)
题目26
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
答题要点:结合任何具体内容,参考教材阐述的有关要求和示例的模式拟定提纲,可详可略。但必须做到结构完整,即题目、署名、导语、主体结构均有反映(结尾可有可无)
题目27
写一个完整的调查报告导语。 答题要点:
(1)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 (2)必须是某一具体调查项目的反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4分)
题目1
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 )、定量分析和( )。 正确答案是:定性分析,理论分析
题目2
定量分析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 正确答案是:描述性分析,推论性分析
题目3
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 )与( )。 正确答案是:中位数,众数
题目4
常见的离中量数有极差、标准差、( )与( )。 正确答案是:标准差系数,四分位差
题目5
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 )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 )等。
正确答案是:SPSS,Excel
题目6
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 )、( )和归类。 正确答案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
题目7
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有( )分析法、具体和抽象分析法、( )分析法。 正确答案是:矛盾,现象和本质
题目8
( )和( )统称证明,是社会调查中相互联系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和逻辑证明则是证明的两种基本类型。 正确答案是:证实,证伪
题目9
9.理论分析中的比较法首先需要( ),另外还需要( )。 正确答案是:指标,比较对象
题目10
抽样推断主要由( )和( )这两部分内容组成。 正确答案是: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题目11
常见的线性回归分析有( )回归分析和( )回归分析。
正确答案是:一元线性,多元线性
题目12
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较多,其中较( )和( )应用范围较广。 正确答案是:聚类分析法,综合指数法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8分)
题目13
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描述性分析有( )。
相关和回归分析, 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 因素分析, 动态分析
题目14
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等。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对它们的统计分析属于( )。
正确答案是:动态分析
题目15
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 )。 正确答案是:定量分析
题目16
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数量。用频数表示结果的分析方法属于( )。 正确答案是:动态分析
题目17
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 )。 正确答案是:离中量数
题目18
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 )。
正确答案是:回归分析
题目19
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是:抽样分析
题目20
运用系统分析法应该着重注意( )。
正确答案是: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 分析系统的内在结构, 分析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 分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题目21
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 )。 正确答案是:Excel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什么是资料分析?
答: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
题目23
怎样进行资料定性分析?
答:资料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其主要任务是:
第一,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设计调查方案时,我们已经规范了所用的概念和变量。但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是问卷调查中,会发现对个别概念的不同理解,对这些概念,需要结合调查资料,再做斟酌或修订。
第二,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以便求得更准确的定性分析。
第三,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题目24
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 答:资料定量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初步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人们称其为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及相关资料,对总体进行推断,人们称其为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它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
题目25
最常用的电脑统计软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答: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
SPSS是集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管理咨询等功能于一身的巨型服务系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系统。它在我国的影响尤为巨大。 SAS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与SPSS功能类似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
Excel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的一种软件。其统计功能虽然比不上SPSS、SAS等专业统计软件,但也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统计分析的需要。Excel在我国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四、问答题(每题13分,共计26分)
题目26
资料分析分为几大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资料分析有三大类,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
三者关系: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直至今天,这两种分析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但就社会调查研究本身而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
论分析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定性分析的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等工作为定量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定量分析对调查对象精确的测量、描述和推断使调查对象的定性更加科学;理论分析则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必要前提,定性分析区别事物、分析划类和定量分析准确地说明事物变化的程度和趋势,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承担着透过调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或者证伪理论假设的任务,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还承担着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的任务。
题目27
运用Excel做某一种统计分析。
答题要点:根据前面自行完成的通过资料整理形成的统计图表,按照教材某一示例,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36分)
题目1
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 )认识上升到( )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正确答案是:感性,理性
题目2
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前者也叫( )资料整理,后者也叫( )资料整理。
正确答案是:定性 ,定量
题目3
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 ),一是( ),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正确答案是:实地源,文献源
题目4
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 )和( )问题。 正确答案是:准确性,适用性
题目5
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 )和( )。 正确答案是:前分类,后分类
题目6
文字资料汇编首要的目标就是( )和( ),其次,要求汇编后的资料集中、简明。 正确答案是:系统,完整
题目7
( )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 )资料的整理。 正确答案是:数据,完整
题目8
数字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 )和( )。 正确答案是:资料是否符合实际,计算是否正确
题目9
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 )和( )。
正确答案是:资料编码,资料录入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题目10
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 )。 分类, 汇编, 审查
题目11
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 检验, 分组, 汇总, 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题目12
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 )。 正确答案是:真实性原则
题目13
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外观审查, 内涵审查, 逻辑审查, 来源判断
题目14
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 )。 选择分组标志, 确定分组界限, 适用性审查
题目15
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 )。 标题, 栏目, 数字, 表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题目16
什么是资料整理?
答: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题目17
简述资料整理的原则。
答:第一,真实性原则。调查资料必须是从真实的社会调查中得到的。
第二,合格性原则。整理后的资料必须是能够充分说明调查课题的、有用的资料。 第三,准确性原则。整理所得的资料,事实必须准确,尤其是统计数据,必须做到严谨。 第四,完整性原则。资料应当尽可能全面、完整,以便真实的反映社会调查对象的全貌。 第五,系统性原则,是指整理后的资料应尽可能条理化,系统化。 第六,统一性原则。在整理资料时,对各项指标的统计应当有统一的解释。 第七,简明性原则。整理后的调查资料,应当尽可能简洁、明了。 第八,新颖性原则。尽可能从新的角度来审视资料,组合资料。
题目18
怎样进行资料整理?
答:文字资料整理方法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即主要是仔细推敲和详尽考察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和准确适用。分类就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得繁杂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供依据。汇编主要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要求,对分类完成之后的资料进行汇总、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资料的汇编既可以按人物、也可以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或者按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按分析的要求进行。
数据资料整理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检验主要是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以确保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分组是把调查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其原则和文字资料的分类原则一样,是穷举和相斥。汇总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目的把分组后的数据汇集到有关表格中,并进行计算和加总,集中、系统地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汇总的数字资料,一般要通过表格或图形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统计表和统计图。 四、问答题(每题16分,共计16)
题目19
制作一个数字资料统计表。
答题要点:按照0ffsice中Excel程序的提示,掌握简单的统计图表制作方法。要明确反映出标题、栏目、数字、表注等要素。可参考教材示例另选数据资料完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6分)
题目1
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 )和( )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正确答案是:实验对象,实验激发
题目2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 )会导致某些( )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 正确答案是:自变量,因变量
题目3
( )组实验可以克服 组实验的缺点,从实验结果中有效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的自然变化的成分,准确说明实验的效果。 正确答案是:对照 单一
题目4
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 )和( )的匹配问题。 正确答案是:实验对象,实验环境
题目5
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 )的控制,二是对( )的控制。 正确答案是:引入自变量,无关变量
题目6
提高实验的信度,除了要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应注意测量工具的( )和( )问题。
正确答案是:标准化,精确度
题目7
提高实验的效度,要从实验的( )和( )两方面着手。 正确答案是:外在,内在
题目8
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设置( )个实验组、( )个对照组,通过对各组检测结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正确答案是:两,两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题目9
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 )。 正确答案是:实验法
题目10
实验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 )。
实验主体的实践性, 实验对象的动态性, 实验目的的因果性, 实验过程的可控性, 实验方法的综合性
题目11
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 )。
正确答案是: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题目12
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 )。 正确答案是:实验环境
题目13
实验法的优点主要有( )。
控制性强, 可重复运用, 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
题目14
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 )。 正确答案是:拉丁方格设计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题目15
什么是实验法?它有哪些基本要素?
答案: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 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
一是实验主体,即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验调查的实验者。
二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即实验调查所要认识的客体及其所处的各种社会条件。
三是实验活动,即改变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实践活动,它们有一个专门称谓是“实验激发”。 四是实验检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作的检查和测定。
题目16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
题目17
简述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答:实验法的实施程序与其他方法大致相同,分为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确定实验课题及实验目的;提出理论假设;选取实验对象;选择实验方式和方法;制定实验方案。
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有:前测;引入或改变自变量,对实验组进行实验激发;后测。 资料处理阶段的工作主要有:整理分析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题目18
如何选择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答:一般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多、个体之间同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少的情况。
第二种,主观挑选,即由实验者根据实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了解,有意识地挑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实验。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少、个体之间异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多的情况。多数实验调查采用前一种方法,以使各实验组成员的构成及其状况尽可能均等。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题目19
实验法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实验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作多种不同的分类。
按照实验的组织方式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
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 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与实验组平行的对照组(控制组)。同一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前相当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验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测量结果,而是同一个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 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人工特别设置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调查。这种实验的环境是所谓“纯化了”的和封闭的,实验者对实验环境可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实验对象除了接受引入的自变量实验激发外,不会受到任何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
现场实验是在自然的、现实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调查。实验者只能部分地控制实验环境的变化,实验对象除了受到引入自变量的实验激发外,还会受到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 按照实验的目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
研究性实验是以揭示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实验方法,主要用于对某一领域理论的检验与探讨。
应用性实验则是以解决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实验方法。 按照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对于实验激发是否知情,实验法可分为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
单盲实验是不让实验对象知道自己正在接受实验,由实验者实施实验激发和实验检测。目前多数实验都是这类实验。
双盲实验是不让实验对象和实验者双方知道正在进行实验,而由第三者实施实验激发和实验检测。 之所以有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是为了避免两种情况:一是实验对象出于对实验激发的欢迎或反感而有意迎合或故意不配合实验者;二是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出于对实验结果的某种心理预期而影响实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实验法还可分为心理实验调查、教育实验调查、经济实验调查、法律实验调查、军事实验调查等等。
题目20
举例说明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
答:之所以在实验组之外还要另设对照组,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即使处于自然的常态下,也在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如果受到非常态的、突发的外来刺激,其变化的范围或幅度则会加大。这时,要准确判断该事物的变化中究竟有多少由非常态的外来刺激引发,显然就必须排除那些常态的、自然变化的成分。但是,在一个事物的变化中,区分哪些是自然变化哪些是非自然变化,其实只在理论上成立,在实践中却无法实现。因此,就需要有另一个同时期的、始终处于常态的相同事物做参照,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实验法中设置对照组实验的道理就在于此。(举例) 总之,对照组实验可以克服单一组实验的缺点,从实验结果中有效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的自然变化的成分,准确说明实验的效果。因此,在决定以实验法收集资料时,应尽可能采用对照组实验。
题目21
联系某一社会实际,任选一种实验设计,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
答题要点:首先,必须掌握各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具体操作模式。其次,结合某一社会实际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
例如选择单一实验组设计,首先应明确:它也叫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只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而不设对照组,通过实验活动前后实验对象的变化来得出实验结论。它的操作模式是:一是选择实验对象组成实验组;二是对实验对象进行前测;三是引入自变量进行改变实验对象因变量的实验激发;四是实验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后测;五是得出实验结论,其公式为:实验效应=后测-前测。 其次结合某一社会实际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以实验税制改革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例,并以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第一步,选择实验对象,假定选择甲、乙、丙三个条件基本相同的企业组成实验组。 第二步,前测,即测算实行新税制前一年的利润率,假定是2003年,3个企业平均为8%。 第三步,实验激发,即从2003年底或2004年初起实行新税制。
第四步,后测,即测算实行新税制后一年的利润率,假定是2004年,3个企业平均为12%。 第五步,得出实验结果为:后检测12%-前检测8%=4%。
题目22
实验法实施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主要有二:
(1)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
实验者除了应具备各类调查研究所共同要求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一个特殊条件,即要有一定的权威色彩。
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对象,对于复杂的事物来说,还应该具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代表性。
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匹配问题,所有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各方面状况应尽可能相同或相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和量化分析,才能保证实验结论的客观、准确。 (2)实验过程的控制
实验过程的控制主要就是对各类变量的控制。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主要是在实验激发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设计方案,有计划地、系统地安排实验激发的环境和程度,使它们有序地作用于因变量。
无关变量也就是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三个方面。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就是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努力排除或减少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