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霄酒醒何处——学了乙醇再话酒
2023-03-08
来源:易榕旅网
中学教学参考 化学与生活 今 霄 酒 醒 何 处 ——学了乙醇再话酒 甘肃庄浪县第一中学(744600) 杨玉林 久远年代,有一个叫杜康的庄稼人,在地里干活时 把吃剩的饭放在地边的树洞里,洞口封了泥准备下一顿 再吃。不料一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雨,等雨过天晴他就 到地里去看,可他刚走到树洞边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香 气,开洞一看,剩饭不见了,只留下一泓清水,醇香扑鼻, 芬芳醉人。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用谷物酿成的酒。其化 学反应原理为: 苏轼、王安石、李清照这些诗词大家,不仅个个都是酒 家,而且几乎到了无酒无诗的地步。“斗酒诗百篇”的李 白人们尊称为“诗仙”,又号称“酒仙”,其酒量是“百年三 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诗圣”杜甫在《曲江对 酒》中写到:“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 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可谓是他一生的写照。 再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日放歌须纵酒,青  ̄(C6H 。O ) 墼酒精(CH。CH OH) 葡萄糖( H O ) 春做伴好还乡”(杜甫);“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 花村”(杜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 维)等律诗绝句都与酒有关。在现代文学中,与酒有关 的诗词佳句也比比皆是,如“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 桂花酒”(毛泽东);“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 (《红灯记》剧本唱词);“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 …为此,杜康就成了酒的祖师爷。所以曹操有诗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自从人类发明了酒以后,酒与人便结下了不解之 缘,到了今天,人酒之间竞已到了相依为伴、难舍难分的 地步。 ”(《红高梁》电影主题歌);“一壶浊酒喜相迎,古今多 说来也怪,酒这东西,一不解渴,二不饱腹,何以有 那么大的魅力和魔法将人迷住?人们乐也喝酒,苦也喝 酒;喜也喝酒,愁也喝酒;逢年过节,辞旧迎新,婚丧嫁 娶,迎来送往,结交疏通,庆贺祭奠,佐餐聚会。大到国 家元首,小到平民百姓,几乎无人不喝,无处不见酒的身 影。对于酒民来说,那更是不论春夏秋冬,不管天南海 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歌)……由 此可见,酒已广泛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日常 生活中了。 不过造物主是公平的,世间没有只有利而无弊的事 情,酒亦不例外。对于不会喝酒或不能喝酒的人来说, 喝酒无异于受刑受罪。而对于能喝爱喝酒的人来说,过 北,几乎每天都得来那么“三杯两盏”才过得去,真可谓 是“无处不喝处处喝,无时不饮时时饮”啊!目前世界上 究竟有多少种酒,谁也说不清楚,全世界每年酒的产量 是多少,似乎也难以统计。但据说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每 年的饮酒量相当于喝掉两个西湖之水,由此足见人们对 酒的需求量是多么的巨大。 酒之所以那么受人宠爱,这与酒的功能和作用是分 量也不是好事。过量了轻者头晕目眩,智力下降,反应 迟钝,恶心呕‘吐,引起人体种种不适;重则精神异常,或 乱言乱语,或撒野癫狂,进而昏迷不醒,甚至致人死命。 研究表明,饮酒过量会伤胃伤肺,伤肝伤脾,伤肾伤心, 伤神伤性。古往今来,因饮酒过量而害人误事者多得不 可胜数。但平心而论,酒本身并无过错,关键是饮酒者 自己,这样说来,“酒不醉人人自醉”就确实是至理名言了。 事情既然如此,于是自古以来人们想了不少取其利 而避其害的办法。民间就有“醋可解酒”一说,多少也有 其科学道理。因为醋和酒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 果香气味的乙酸乙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开的。人们借酒可以寄情,可以忘情,可以抒怀,可以 宣泄,可以助兴,可以放松,可以兴奋,可以拉近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人变得更加自然真诚。如果从药理 角度来讲,内服适量的酒,可以驱寒,可以开胃,可以提 神,可以解乏,可以助眠,可以舒筋活血,可以滋阴壮阳; 外用还可以杀菌消毒,散热降温,消肿化瘀。 酒就是如此奇妙的精灵。但总的看来,酒与人们的 社会活动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正因如此,造酒、卖酒、 饮酒不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行业,而且与之相关 形成了一种十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在中国浩瀚的文 史古籍中,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其中与酒无干的 确实不多。以人们所熟悉的《唐诗三百首》为例,其中涉 及酒或与酒有关的诗就有近50首之多;而《宋词三百 首》中则高达140余篇,将近半数。像李白、杜甫、柳永、 124 中学教学参考(中旬)2010.9总第62期 CH。COOH+HOCH cH 壁垡 cHCOOCH cH。 。+H2O 听说有一种称之为“济公・酒伴侣”的解酒饮料已 经面世,据介绍该饮料系纯中草药根据科学配方精制而 成,酒前酒中酒后均可饮用。饮后不仅可以化解酒精, 免受其害,而且还有一定的强身健体作用。果真如此, 那对于社会和饮酒者,与公与私都不失为一件好事。不 过,即使有了“酒伴侣”,也不可纵酒无度,凡事总得自己 把握着点为好。 (责任编辑廖银燕)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