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兰渝铁路CRTS I型双块式隧道无砟轨道技术交底2014.8.31

2021-10-05 来源:易榕旅网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书

工程项目:新建兰渝铁路LYS-6标段三分部 编号:LYS-6-ZJYHJ 中交一航局兰渝铁路项目单位工程 无砟轨道(隧道工程) 施工单位 经理部三分部 工程部位 主 送 隧道无砟轨道施工 各副经理、各工区主管及技术员 交底地点 交底时间 项目部会议室 2014.8.31 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项目部管段内无砟轨道道床双线长度为21209m,分别为王家河隧道(DK470+918~DK478+670)7752m、花石隧道(DK477+765~DK486+184)7419m、权子垭隧道(DK493+792~DK99+830)6038m。 二、隧道内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组成 1.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轨枕和道床板等部分组成。 2.钢轨:焊接用钢轨采用60kg/m、100m定尺长、U75V无螺栓孔新钢轨。厂焊长钢轨长度为500m。 3.扣件:采用WJ-8A型弹性扣件。 4.轨枕: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轨枕间距不应大于650mm,最小轨枕间距不宜小于600mm。 5.道床板:采用连续钢筋混凝土结构, 为C40的混凝土现场浇筑。道床板宽度为2800mm,厚度为260mm。 6.曲线外轨超高设置:隧道内曲线超高在道床板上设置。曲线超高采用外轨抬高的方式设置,超高在缓和曲线范围内线性过度。 隧道无砟轨道曲线超高设置表 线起始里程 终里程 曲线长度m 曲线半径m 外轨超高值mm 路 4500 55 左DK484+838.878 DK486+090.31 1251.432 线 DK493+792 DK495+589.385 1797.385 3500 60 第 1 页 共 13 页

DK498+817.761 DK499+830 DK484+818.878 DK486+110.309 右DK493+792 DK495+601.779 线 DK498+797.908 DK499+830 1012.239 1290.3 1806.456 1030.147 4500 4495.496 3500 4495.496 55 55 60 55 7.道床板绝缘与无砟轨道综合接地设计 无砟轨道中的接地钢筋利用道床板内结构钢筋,每线轨道设三根纵向接地钢筋,采用道床板上层轨道中心一根钢筋和最外侧两根钢筋,对于连续道床板不超过100m设置一条横向接地钢筋。纵横向接地钢筋交叉点应焊接,接地钢筋不得构成电气环路,接地钢筋与其它钢筋交叉时应进行绝缘处理。道床板接地不超过100m形成一个接地单元,接地单元中部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可靠连接,接地单元之间的接地端子不应连接。接地单元之内道床板因隧道结构缝断开处两相邻道床板端头设置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检查,满足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Ω的要求。 6. 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过渡段连接处理 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过渡段向隧道内缩进20m,在隧道混凝土回填层上过渡。过渡段线路基本轨之间设置两根60kg/m、20m长辅助轨,其中无砟轨道区段5m,有砟区段15m。 在隧道进出口无砟轨道一侧设置Φ25锚固钢筋,共设置10排,每排4根,每根长400mm,伸入无砟轨道基础200mm。钢筋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轨枕间距情况微调,使钢筋位于相邻两块轨枕中间。 三、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 第一步:对隧道沉降观测资料进行评估及线下工程验收,满足验收标准要求后,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并布设测量加密桩控制点,布设测量CPⅢ控制网,并进行控制网分段测量、评估。 第 2 页 共 13 页

第二步:对隧道支撑层面完成验收后凿毛并清洗干净并放线。 第三步: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散布轨枕、组装轨排、轨排粗调。 第四步:顶层钢筋绑扎及接地焊接、纵横向模板安装、轨排精调。 第五步: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养生,拆除轨道排架进入循环。 2.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道床底层钢筋安装 安装纵横向模板 轨道材料准备 吊装轨枕、分枕 砼材料准备 砼拌合 组装轨排、吊装对位 砼质量检验 轨道材料分配 轨排粗调 砼运输 道床顶层钢筋安装 轨料运输 绝缘检测 轨排精调及综合检查 砼试验及试件制作 混凝土浇筑、抹面成型 轨道几何形态监控 砼初凝后轨排松扣 混凝土养生 接地检测 机具转移 模板清理 拆除轨道排架 质量检查 四、施工要求 隧道无砟整体道床采用轨排法施工。 (一)基底面处理 第 3 页 共 13 页

1、无砟轨道基础顶面凿毛

对于轨道中心线2.8m范围拉毛进行检查,应满足拉毛深度1.8~2.2mm、拉毛面积不小于75%、拉毛槽的间距≤20mm,不满足要求时应重新进行机械凿毛处理。

2、无砟轨道基础顶面清洗

对隧道无砟轨道基础顶面进行清洁,整个基面处理完后再次用高压水冲洗。处理后的仰拱回填面应达到清洁、干燥,无浮渣、浮土和油污。

(二)道床板测量放线

1、通过CPⅢ控制点按设计道床板位置在无砟轨道基础顶面上放出道床板边线控制点(按桩号10m为1个断面,曲线5m为1个断面),用钢钉精确定位,红油漆标识,用墨线弹出轨道中心线。

2、根据放出的道床板控制点采用墨斗弹出道床板边线、横向模板位置线。 3、根据弹出的道床板边线、横向模板线的平面位置采用钢卷尺量出道床板纵横向钢筋摆放的边线位置,并用墨线标识。

(三)道床板底层钢筋安装 1、隧道洞口200m范围内道床板配筋

道床板下层设置11根Φ20纵向钢筋,间距26.5cm。间隔32.5cm设置一根Φ16横向钢筋,底部保护层厚度35mm。

2、隧道洞口200m范围外道床板配筋

道床板下层设置7根Φ20纵向钢筋,间距44cm-44.5cm ,每两根轨枕间设置一根Φ16横向钢筋,底部保护层厚度35mm。

⑴根据无砟轨道基础顶面上弹出的钢筋边缘线标明底层纵横向钢筋位置点,按照标注的位置点从道床板一端向另一端摆放纵向钢筋,纵向结构钢筋间采用绝缘卡搭接,同一断面钢筋搭接率不大于50%。

第 4 页 共 13 页

⑵纵向钢筋摆放完成后,从道床板一端向另一端按照标明的横向钢筋位置点逐根安装横向钢筋,安装时先将绝缘卡卡在纵向钢筋上,然后将横向钢筋直接放置在绝缘卡卡槽上。

⑶横向钢筋安装完成后,按照横向钢筋安装顺序和方式,安排人员从道床板一端向另一端采用塑料绝缘扣对纵横向钢筋交叉部位进行扎结。

⑷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钢筋网纵向钢筋下安装40mm厚C40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每横断面上安装5个或6个,纵向间距0.8m,确保每平米不少于4个。

(四)轨排组装、就位、粗调 1、轨排组装

⑴吊装:将待用轨枕使用龙门吊与轨枕专用吊具吊放在轨排组装平台上,每次起吊每垛的1层(5根轨枕),吊装时需低速起吊、运行。轨枕吊运前应安排专人检查轨枕是否存在裂缝与桁架钢筋是否有脱焊现象,有裂缝的轨枕不得使用,对桁架脱焊钢筋进行补焊。

⑵匀枕:按照组装平台上轨枕块的定位线人工匀枕,轨枕间距误差控制在5mm内,并对轨枕表面进行清理;

⑶吊装轨道排架:人工配合龙门吊,将轨道排架工具轨与轨枕承轨槽位置对齐,平稳、缓慢地将排架放置于轨枕上;

⑷复查轨枕位置并上紧扣件;扣件安装应注意:

①安装前检查螺栓孔内是否有杂物,螺栓螺纹上是否有砂粒等,并在螺栓螺纹上涂抹专用油脂;

②将螺栓旋入螺栓孔内,用手试拧螺栓,看是否能顺利旋进,若出现卡住现象,则调整后重新对准、旋入;

③使用扭矩扳手按照160N.m扭矩要求上紧螺栓,轨枕与钢垫板、橡胶垫板必须密贴,弹条前端三点要与轨距块密贴。

第 5 页 共 13 页

2、轨排就位

⑴布设轨排:铺装龙门吊从分枕组装平台上吊起轨排运至铺设地点,按中线和高程定位,误差控制在高程-10~0mm、中线±10mm。相邻轨排间使用夹板联结,每接头安装4套螺栓,初步拧紧,轨缝留6~10mm。每组轨排按准确里程调整轨排端头位置。

⑵安装轨向锁定器:在轨排靠线路侧对应支腿的位置钻孔固定纵向槽钢支座或钢筋,轨向锁定器的一端支撑至轨排的支腿上,另一端支顶到纵向槽钢支座或钢筋上;在轨排靠线路侧轨向锁定器直接支撑在桥梁防护墙与隧道电缆槽侧壁上。路基地段:路基型轨向锁定器上端与托梁支腿外侧采用插销连接,下端采用螺杆与钢垫片扣在支承层侧壁,轨排的水平移动采用螺杆调节。

3、轨排粗调

⑴粗调顺序:对某两个特定轨排架而言,粗调顺序为:1→4→5→8→2→3→6→7→1→2→3→4→5→6→7→8。

图示 轨排粗调顺序

⑵粗调完成后,相邻两排架间用夹板联结,接头螺栓按1-3-4-2顺序采用活动扳手拧紧。

⑶中线调整:配备全站仪和测量手簿,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设站时应至少观测附近4对CPⅢ点,测量轨排框架托梁上的中心基准器,轨排两侧各

第 6 页 共 13 页

安排4人同时对轨向锁定器进行调整。如中心基准器偏向轨道中线右侧,则采用46mm开口扳手松动右侧轨向锁定器(逆时针旋转),同时采用46mm开口扳手拧紧左侧轨向锁定器(顺时针旋转)使轨排向左移动至设计轨道中线位置后拧紧右侧轨向锁定器;如中心基准器偏向轨道中线左侧,则采用46mm开口扳手松动左侧轨向锁定器(逆时针旋转),同时采用46mm开口扳手拧紧右侧轨向锁定器(顺时针旋转)使轨排向右移动至设计轨道中线位置后拧紧左侧轨向锁定器。中线一次调整不到位时应循环进行,直到中线偏差满足不大于5mm要求。

⑷高程调整:使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测量每榀轨排对应托梁处钢轨的标高(每榀8个点),与设计轨面标高对照计算高程差。当实测轨面标高低于设计轨面标高时,应采用36mm开口扳手顺时针旋转竖向螺杆使轨排上升至设计轨面标高;当实测轨面标高高于设计轨面标高时,应松开轨向锁定器,同时采用36mm开口扳手逆时针旋转竖向螺杆使轨排下降至设计轨面标高。竖向螺杆每旋转120°将升降1mm,调整轨排标高时应逐点调整,粗调后的轨道高程误差控制在高程-5~0mm。

(五)道床板模板校正、顶层钢筋安装

1、模板校正:道床板端头模板通过调节丝杆使其与填充面混凝土密贴,并与纵向模板螺栓连接。纵向模板采用“二撑一拉”方式进行加固,靠电缆沟槽侧壁一侧模板支撑杆直接支撑在电缆沟槽侧壁上,通过紧线器拉紧模板;靠隧道中心侧模板支撑杆支撑在回填面打孔钢筋上,同时,通过紧线器拉紧模板。模板固定后,采用2mm钢丝绳拉通线对模板进行校正,确保模板顶面及侧面线形满足要求。

2、顶层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在轨枕钢筋桁架上采用石笔标识出纵向钢筋位置并摆好纵向钢筋,纵向钢筋与轨枕桁架及交叉钢筋、相邻平行钢筋

第 7 页 共 13 页

采用塑料绝缘卡扎结牢固,纵向钢筋摆放完成后采用石笔在道床板最外侧两根纵向钢筋上按设计横向钢筋间距标出横向钢筋位置,从道床板一端向另一端逐根安装横向钢筋。

3、绝缘电阻测试:先目测检查绝缘卡安装是否良好,有无脱落现象。采用4根铁链分别将底层纵向、横向、顶层纵向、横向钢筋全部连接,然后采用兆欧表分别测量任意两根铁链之间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MΩ),如合格则所有钢筋交叉点绝缘电阻值均合格,如不合格,则需对该两根铁链缠绕的钢筋交叉点进行绝缘电阻值测试,直至找出不合格点后重新采用绝缘卡绑扎。

(六)轨排精调

1、全站仪设站:全站仪设站。采用全站仪观测4对连续的CPⅢ点,自动平差、计算确定设站位置,如偏差大于0.7mm时,应删除1对精度最低的CPⅢ点后重新设站。改变测站位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6个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如偏差大于2mm时,应重新设站。 2、测量轨道数据:轨道状态测量仪放置于轨道上,安装棱镜。使用全站仪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水平位置,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

3、调整中线:采用46mm开口扳手调节左右轨向锁定器,调整轨道中线,一次调整2组,左右各配2人同时作业。在调整过程中,全站仪一直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棱镜,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直到误差值满足要求后调整结束;中线调整到位后,在仪器监控下拧紧松扣一侧,在此过程中,不得扰动已调整好的中线。

4、调整高程:粗调后顶面标高略低于设计顶面标高0~-2mm。用36mm开

第 8 页 共 13 页

口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旋松超高调整器,调整轨排倾角,使轨排框架至设计标高,旋紧两侧竖向螺杆,使竖向螺杆与地面垂直)。调整后人工检查螺杆与混凝土是否密贴,保证螺杆底部不悬空。调整螺柱时要缓慢进行,旋转120°为高程变化1mm。 5、注意事项: ⑴测量尽量选择夜间或阴天气温变化比较小的时间 ⑵顺接过渡方法。前一站调整完成后,下一站调整时需重叠上一站调整过的8到10根轨枕。 ⑶测量区域应停止其它施工作业。 ⑷轨排精调后应采取设置围栏(彩色三角旗)、并 悬挂“精调区域,禁止跨越”标识牌等防护措施,确保轨排不被踩踏和撞击。 ⑸轨排精调到位后,应对轨排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位上浮。 ⑹轨排精调后应尽早浇筑混凝土,如果轨排受到外部扰动,或放置时间过长(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时,必须重新检查确认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6、精调后的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精调后的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轨距 允许偏差 备注 ±1mm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 1/1500 变化率 2mm 弦长10m 轨向 2mm/测点间距8a(m) 基线长48a(m) 2mm 弦长10m 高低 2mm/测点间距8a(m) 基线长48a(m) 水平 2m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基长3m,含缓和曲线上超高顺坡造扭曲(基长3m) 2mm 成的扭曲量。 ±2mm 轨面 一般情况 高程 紧靠站台 +2,0mm 第 9 页 共 13 页

7 8 轨道中线 线间距 2mm +5,0mm (七)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养护 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 ⑴浇筑前清理浇筑范围内的杂物 ⑵用喷雾器洒水润湿轨枕及底板,表面无淤水。 ⑶采用防护罩、塑料布对轨枕及扣件、钢轨进行覆盖,以防污染。 ⑷检查调整螺杆是否出现悬空,弹条和接地端子是否密贴。 ⑸对调整螺栓涂刷油脂,便于混凝土浇筑后拆卸。 砼浇筑前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 ⑴模板安装顺直且与下部结构物垂直、无错台、错牙现象; ⑵模板缝隙应封堵好,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⑶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⑷模板与砼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⑸模板调整完成后,应对其几何尺寸进行检查。 2、混凝土布料 ⑴在浇入砼时一定要橫向从一端向另一端沿着轨枕之间均匀布料,成“几”字型,下料时应均匀缓慢,不得冲击轨排。 ⑵当混凝土从轨枕下自动漫流至下一根轨枕后,方可前移至下一根轨枕继续往前浇筑。 3、混凝土的振捣 ⑴在布料达到2m左右时开始振捣,先用二根50振捣棒横向对称振捣,后面再用2根30振捣棒振捣(提浆、补料),防止轨排受力出现不均匀上浮,振捣时应避免振捣棒接触排架和轨枕。 ⑵加强轨枕底部位置的混凝土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避免漏振和欠振。 第 10 页 共 13 页

4、混凝土抹面

振捣完成后,开始用标高定位尺刮平,刮平时一定要注意轨道和轨排下面的高低(目测),及时补料或挖料。刮平完后,混凝土收面按4道控制,第一道用木抹粗抹找平,第二道用钢抹收平,第三道在第二道收平后1h进行,第四道在砼初凝前(初凝时间由试验室根据钢球压痕试验确定,使用质量为2kg直径75mm的铁球轻轻放在混凝土表面静置片刻,然后将铁球拿起,测量混凝土表面压痕,当直径小于30mm时即表示混凝土已初凝)用钢抹压光,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细小裂纹。为收面应保证表面平整,收面时严禁散水收面。

5、清理轨排

抹面完成后,采用毛刷和湿抹布及时清刷轨排、轨枕和扣件上的灰浆。 6、混凝土应力释放

混凝土初凝后(钢球压痕小于3cm试验确定),精调小车复核,复核后立即松开支撑螺栓1/3圈,轨道放低1mm左右,同时松开扣件和鱼尾板螺栓,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有温度引起的变形。

7、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初凝后,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面和同养试块,用喷雾器喷水湿润土工布,全部湿润后用塑料膜覆盖整个道床板,安排专人养护,并填写养护记录表(养护温度记录和养护情况)。养护时间不宜少于7昼夜。

8、拆除轨排及模板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5MP时(由同条件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拆除模板及轨排。并清理干净等待转移到下一工作面

9、质量验收标准

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第 11 页 共 13 页

序号 1 2 3 4 检查项目 顶面宽度 中线位置 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相对高差 平整度 允许偏差(mm) ±10 2 5 3mm/1m 五、安全要求 ⑴测量时全站仪旁应有人看护,防止施工人员将仪器碰倒或被风吹倒。精调作业时,要派专人看护CPⅢ棱镜,防止人为或机械损坏。 ⑵装卸轨枕时地面应平整、坚实,防止轨枕倾倒。 ⑶存放模板时,应成对并稳固地放置在平整的地方,防止模板倾倒。 ⑷施工用电应有专人检查防护,电线外皮不能破损,并安装漏电保持器。电工必须持电气作业许可证上岗。 ⑸吊装作业时,应有专人进行指挥,要经常检查钢丝绳、吊钩、夹具等的安全状况,吊臂下及吊装范围内严禁站人。拆装、起吊轨排时,必须使用专用吊具并平稳操作,防止轨排变形和轨枕损坏。吊装时应防止损坏上部的接触网线。 ⑹拆除横向模板时,防止模板和破碎的混凝土块弹出伤人。 ⑺轨排、模板及散件装运时,要摆放整齐并采取固定措施,防止发生滑落损伤事故。当轨排采用多层输送时,中间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轨面损伤影响测量精度。 ⑻专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保养设备。 ⑼道床板施工区域内各种车辆应限速行驶,并严禁超车。 ⑽固定纵模用的短钢筋头要及时清理或防护好,以免扎破车辆轮胎。 ⑾夜间施工时应保证照明亮度,防止损伤人员及设备。 ⑿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第 12 页 共 13 页

⒀起重运输车作业时,严禁液压支腿直接支承在已完工的道床板上。 编 制 复 核 技术负责人 接受交 第 13 页 共 13 页

底人员 签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