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钻孔灌注桩)教材

2024-04-08 来源:易榕旅网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分校 新校区工程深基坑施工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二O一二年四月

目 录

第1章 工程概况 ............................................................................................................................. 3 第1节 工程概况............................................................................................................................. 3 第2节 工程的特点及方案选择 ..................................................................................................... 3 第2章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 3 第3章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 4 第1节 地基土特征......................................................................................................................... 4 第2节 地下水 ................................................................................................................................ 5 第3节 周围环境............................................................................................................................. 6 第4节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 7 第4章 围护结构设计概况 ............................................................................................................. 7 第1节 围护结构情况 ..................................................................................................................... 7 第2节 降排水措施......................................................................................................................... 8 第3节 基坑监测............................................................................................................................. 8 第5章 施工部署 ............................................................................................................................. 8 第1节 管理目标及管理机构 ......................................................................................................... 8 第2节 进度安排:......................................................................................................................... 9 第3节 施工准备........................................................................................................................... 10 第6章 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 15 第1节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 15 第2节 土方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 ............................................................................................... 23 第3节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 ........................................................................................................... 27 第7章 基坑监测 ........................................................................................................................... 27 第8章 应急预案 ........................................................................................................................... 28 第1节 基坑应急领导小组 ........................................................................................................... 28 第2节 应急准备........................................................................................................................... 28 第3节 基坑应急措施 ................................................................................................................... 29 第4节 其他应急预案 ................................................................................................................... 30 第9章 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 32 第1节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32 第2节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 35 第10章 汛期、台风、高温等季节性施工措施 ....................................................................... 37 第1节 汛期季节施工措施 ........................................................................................................... 37 第2节 台风季节施工措施 ........................................................................................................... 37 第3节 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 37

第1章 工程概况 第1节 工程概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分校新校区工程位于瑞安市瑞祥新区内,紧邻瑞枫大道北侧。总建筑面积约19086m2,建筑占地面积约3727m2,地下室面积5750m2,本工程为5幢建筑物:综合楼11层,总高度41.4米;行政楼1-6层,总高度24米;后勤用房3层,高度为12米;实验楼6层,总高度23.7米;教学楼6层,23.7米。地下室一层。地下室范围内主要建筑为综合楼、行政楼、实验楼。拟采用框剪结构,工程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开挖深度内以粘土和淤泥质土为主。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分校。本工程勘察单位为浙江中鑫工程勘察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浙江嘉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工期630天。其中土方开挖阶段约45天。

场区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 场区地貌单元山前冲海积平原。 勘察场址现为空地,地形平坦。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已经完成:临时用电用水线路已经接通到位,现场外围施工道路通畅,现场场地平整到位。目前,工程正在进行桩基工程施工,完工后随即将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本工程地下一层,基坑面积大,呈L型,长×宽约为82×100米,围护结构采用混凝土钻孔桩加一道混凝土支撑梁。支撑梁顶标高为-1.95米,支撑梁上部采用放坡施工,坡面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防护。工程开挖深度为为4.85米,电梯井周边承台部分加深至7.15米。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外设一道混凝土搅拌桩。本工程土质情况较差,基坑施工有一定难度。

第2节 工程的特点及方案选择

本基坑设计开挖深度大部分为5.00m左右,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下部土质条件较差。根据《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划分,本基坑属于二级基坑。

本基坑工程经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1、基坑平面呈L形,开挖面积较大,开挖影响范围内以粘土和淤泥质土为主;土质渗透系数不大,基坑四周采用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因此采用集水坑排水即可。同时本工程主要在雨季施工,应考虑雨水开挖对基坑施工的影响。

2、基坑设计挖深不大,有专门的围护支撑设计。设计开挖深度大部分为5.00m左右,坑中坑最大高差2.25m:工程施工难度一般。

3、场地周围环境条件较好,基坑周围无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具备一定的放坡开挖条件。 4、开挖范围内主要为粘土和淤泥质粘土,土质呈流塑性,强度低,施工难度大,因此在施工时容易发生陷车、土方滑移等事故,因此应做好临时道路,坚实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5、勘察场区为山间平地,无地质灾害隐患,工程建设遭受自然斜坡滑坡、沟谷泥石流的可能性小,场地未见其他不良地质作用。

结合本工程上述特点,根据“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的原则,同时根据围护设计和地址情况,本工程主要采用机械分层分段开挖,基坑底上50CM范围及承台加深部位采用人工开挖。降水采用集水坑降水。为保证施工安全,本工程土方开挖临时道路采用塘渣填筑,厚度应该严格控制。

第2章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住建部建质[2009]87号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8、《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GJ08-903-2010)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4、《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 50010-2010); 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16、《固定式塔式起重机基础技术规程》(DB33/T1053-2008) 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9、省标《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 20、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21、施工有关图纸,围护及建筑施工图 22、浙江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地勘报告 23、其他有关行业规范、法律法规。 第3章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第1节 地基土特征

根据《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分校新校区场址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详勘,浙江中鑫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土层分布如下:

1层 粘土层:灰黄,中~高压缩性,刀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含少量粉砂,见铁锰质氧化斑,向下土体渐软。为地表硬壳层。土体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全场地分布。

2-1层 淤泥:青灰,流塑,高压缩性,刀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土体极软弱,含贝壳碎片、腐殖质和少量粉砂,厚层状构造。全场地分布。

2-2层 淤泥混粉砂:青灰色,流塑,高压缩性,成分不均匀,粉砂含量15~35%,含半碳化物碎屑及贝壳碎片。韧性高~中等,干强度高~中,摇振反应无~中等。Z21号孔18.30~18.50m为中风化凝灰岩滚石。全场地分布。

3层 粘土:灰色,软塑,高压缩性。见细鳞片状结构,含半碳化物碎屑及贝壳碎片,局部含少量粉砂,刀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土体不均一,局部砂含量较多,相变为粉质粘土。Z11号孔

25.00~25.70m为中风化凝灰岩滚石。大范围分布,局部缺失

4-1层 粉质粘土:兰灰~灰黄色,可塑,中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刀切面稍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无,见少许铁锰质斑点分布。局部相变为粘土。主要分布于场区南侧

4-2层 粘土 灰色,软塑,中~高压缩性,刀切面光滑, 韧性高,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局部含少量粉砂。 Z16号孔27.40~27.80m为中风化凝灰岩滚石。主要分布于场区南侧。

5层 粉质粘土:兰灰~灰黄色,中压缩性,刀切面欠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无,局部含少量粉砂。土体不均一,Z21、Z24、Z26、Z27号孔层中夹块石(滚石)。主要分布于场区南侧。

9层 粉质粘土混碎石:灰黄色,可塑,中~高压缩性,粉质粘土为主,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含角砾10-15%,角砾粒径10-20mm,次棱形;混碎石20-35%,碎石粒径20-50mm,次棱形,强~中风化状,原岩为火山碎屑岩。土体不均一,局部相变为碎石,粉质粘土。全场分布。

9-a层 块石:灰黄色,中密~密实,块状构造,坚硬,原岩为中、强风化状火山碎屑岩,岩芯较完整,短柱状,长50-500 mm,局部较破碎,呈碎块状,裂隙由粘性土充填。仅Z3、Z4、Z9、Z15、Z23孔分布。

10-1层 全风化凝灰岩:兰灰、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状,风化完全,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矿物高岭土化,呈粉土、粉质粘土状。土体中等压缩性,含少量未完全风化岩块,手捻易碎,土体遇水后力学性质大幅降低。Z3孔27.90~31.90m、Z8孔27.50~29.20m见强风化~中风化状风化残留体,个别直径达50-500 mm,除Z9孔外全场地分布。

10-2层 强风化凝灰岩:灰褐色,风化强烈,风化物为碎块石夹粘性土,原岩为凝灰岩,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风化碎块石锤击易碎,岩芯呈碎块状。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较破碎,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仅场地北侧揭露。

10-3层 中风化凝灰岩:灰褐,原岩为上侏罗统凝灰岩,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为较硬~坚硬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取出岩芯呈短柱状,一般15~30cm,其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质量基本等级为Ⅲ级。局部区域含辉绿岩岩脉。仅场地北侧揭露。

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土体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土层名称 1层 粘土 2-1层 淤泥 2-2层淤泥混粉3层 粘土 4-1层 粉质粘土 4-2层 粘土 5层 粉质粘土 γ (kN/m3) (17.64) 15.64 17.91 18.38 19.27 17.66 18.73 w0 (%) 46.2 55.1 36.9 44.9 36.4 50.1 38.8 e0 1.212.111.121.090.861.280.95固结快剪指标 C (kPa) 20.6 12.6 21.8 24.6 42.9 28.8 28.7 φ (°) 8.7 5.1 11.0 10.5 12.3 10.4 12.0 渗透系数(cm/s) 水平渗透 1.8E-07 1.1E-06 2.6E-05 - - - - 垂直渗透 1.9E-07 1.1E-06 2.0E-05 - - - - fak (kPa) 80 45 50 - - - - 第2节 地下水

勘察场址地下水上部为孔隙潜水,其赋水介质为粘土、淤泥等粘性土,透水性差,水迳流条件差,水量一般,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以蒸发为主,勘察期间测得其潜水位埋深为0.25~0.50m(高程3.19~3.50m);下部为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长期地下水位变幅一般为0.5~2.0m,雨季易发生地表浸水现象。场区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影响不大,对基坑开挖有一定影响,应采取排水、降

水措施。

场区场内及周边无污染源,环境类型为II类,地层渗透性影响为B类。根据水试样检验报告,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有关规定对拟建场地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见表4-1、表4-2、表4-3。

表 4-1 按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

腐蚀介质 腐蚀等级 国标 化验结果 S11144 S11145 判定结果 硫酸盐SO42- (mg/ L) 微 <300 60 38 微 镁盐Mg2+ (mg/ L) 微 <2000 64.57 58.00 微 铵盐NH4+ (mg/ L) 微 <500 -- -- 微 苛性碱OH- (mg/ L) 微 <43000 -- -- 微 总矿化度 (mg/ L) 微 <20000 1505.04 1408.36 微 表 4-2 按地层渗透性判定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B 类弱透水层)

腐蚀介质 腐蚀等级 国标 化验 结果 S11144 S11145 判定结果 PH值 微 >5.0 7.38 7.45 微 表 4-3 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

腐蚀介质 腐蚀等级 国标 化验 结果 判定结果 S11144 S11145 水中的Cl- (mg/ L) 长期浸水 微 <10000 685.39 566.09 微 干湿交替 中 500--5000 685.39 566.09 中 侵蚀性CO2 微 <30 3.50 16.34 微 综合以上各项分析评价,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地层渗透性影响为B类。据水质分析成果资料及区域水文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长期浸水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干湿交替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鉴于本场址周边水、土均未受污染,因此场址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长期浸水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干湿交替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

第3节 周围环境 1、周围环境

基坑现场基本为开阔农田,地形平坦。场地东侧为规划东溪路;北侧离地下室外墙15m外为瑞枫大道,有重型车辆开过,但对基坑影响较小。其余各侧目前均为开阔农田,场地周边没有受影响建筑物。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场地四周两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无市政管线,地下室施工前需进行核实。施工前应对周边环境情况

进行复查,包括地下管线及重要建构筑物。

2、不良地质作用

勘察场区内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和暗塘、暗浜、墓穴、洞室等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场区Z3孔、Z4孔、Z8、Z9孔、Z11、Z15孔、Z16孔、Z21孔、Z23孔 、Z24、Z26、Z27等孔发现有块石零星分布,对工程有不利影响。场区北面为瑞枫大道,东面为规划东溪路,其余西面及南面为空地,周围无边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本次勘察场区内未发现墓穴、洞室等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

第4节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场区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年无严寒酷暑。年平均气温17.9℃,年温差一般为2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35mm,日最大降雨量256.61mm。地下水变幅一般为0.5~2m,雨季易发生地表浸水现象。场区台风较为频繁,一般发生在7~9月份,多年台风统计频率为2.4次/年,最大平均风速达15~28米/秒, 风向一般为西北偏西方向移动,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平均相对湿度较大,一般在80%左右。

本区区域构造隶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南段东侧,NNE向构造为其主要的构造。区域内断裂构造主要有:NNE向镇海-温州断裂带和象山-乐清湾断裂带。其中镇海-温州大断裂和淳安-温州大断裂分别在本区西北侧通过,均形成于燕山中晚期,其埋深较大,现代虽有活动但强度较微弱。

按全国地震区带划分,场区属东南沿海二等地震区东北段,接近三等地震区,为少震、弱震区。远场地震波的波及影响是本区的主要震害特征。按1990年国家地震局编制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报告》,本地区为基本稳定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

场区地貌单元山前冲海积平原。据区域地质资料,分布有数十米厚的第四系沉积物,上部20-50米左右为软土,属海相沉积物,土性为粘土、淤泥、淤泥质粘土等,时代为第四系全新统(Q4)和上更新统(Q3)地层;下部为前第四系(AnQ)基岩,属上侏罗统高坞组(J3g),岩性为青灰色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局部为岩屑凝灰岩。

第4章 围护结构设计概况 第1节 围护结构情况

1、本工程主要采用混凝土排桩加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围护方案。混凝土排桩外侧设一道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支撑梁上部采用1:1坡度放坡,坡面钢筋混凝土护坡防护。内配Φ6.5 250*250钢筋网。

2、围护桩为回旋钻孔灌注桩,桩径为Φ600/Φ700/Φ800,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笼采用焊接,主筋保护层厚度为35。桩位水平偏差不得大于50,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充盈系数≥1.1,沉渣厚度≤200,超灌长度1000,施工应严格按有关规范和规程进行,不允许出现桩身缩颈、裂缝、断裂等现象;桩顶应嵌入冠梁中50mm。

3、水泥搅拌桩桩径为 600,桩长为8.85米~10.85米,搅拌桩桩间搭接150;搅拌桩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新鲜水泥,水泥掺量暂定为15%(被加固土的重量按18kN/m3计),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为水泥的0.2%,三乙醇胺为水泥的0.05%,浆液水灰比为0.45~0.55。围护桩施工完毕应做动测试验,数量为总桩数的20%。

4、立柱桩施工工艺同工程桩,基坑内共新打29根Φ700钻孔灌注桩(另外利用5根工程桩做立柱桩),

立柱桩沉渣厚度≤100,其余质量要求同工程桩,详见“围施-09”。

5、水平支撑梁及冠梁均为混凝土结构,标号为C30。待基础和换撑构件达到80%设计强度后,拆除支撑,支撑应采用人工凿除,先凿除联系梁,后凿除主撑,凿除支撑时应对称进行。

6、本工程周边均无已建建筑,北侧为城市道路,有重型车辆通过。但距离基坑为15米,对基坑影响较小。

7、坑中坑主要采用水泥搅拌桩支护,靠近教学楼处汽车坡道开挖采用钢板桩等进行支护,保证基坑施工安全。

第2节 降排水措施

1、基坑顶部设置贯通的300x400(H)地面排水沟截流,将地面雨水、施工废水集中并经沉淀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

2、坑内挖土时可采用临时明沟、集水坑方式排水,临时的排水沟和集水坑在坑内距离围护结构坡脚不得小于4m。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土建施工单位可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坑底做砖砌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的设置不得影响垫层对围护结构的支挡作用。

第3节 基坑监测

1、根据本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基坑监测项目主要为周围环境监测:

(1)测斜孔:现场共设11只,CX2孔深均为18m,CX5孔深均为24m,其余孔深均为17m。以观测开挖过程中土体深层位移的变化情况;

(2)地下水位监测点:共设3点,埋深均为9m,以监测水位的变化情况;

(3)水平及沉降观测点:坡顶、周边路面坡顶、周边路面每隔20m左右设置,具体视现场情况而定。以观测地面及管线的沉降位移情况。

2、预警指标:测斜孔累计位移超过45mm,或日位移速率连续三天超过3mm;或日位移量超过5mm;坑外地面沉降:日位移达5mm,累计达50mm;立柱竖向位移:日位移达5mm,累计达40mm;墙顶水平位移:日位移达5mm,累计达35mm;地下室水位:日变化500mm,累计变化达1000mm;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连续3天超过报警值的70%,应报警。

轴力监测报警值:ZL1报警值为3150kN,ZL2报警值为1850kN,ZL3报警值为4500kN,ZL4报警值为1000kN(拉力),ZL5报警值为2600kN,ZL6报警值为1550kN,ZL6报警值为2150kN。

第5章 施工部署

第1节 管理目标及管理机构

我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在实施过程中,将严格贯彻体系的要求,加强质量管理,同时严格按照网络工期目标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工期,文明施工要求。

1.1 总体管理目标如下:

1、质量目标:符合国家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及本工程设计要求。 2、工期目标:土方开挖在45天完成,其中围护桩在桩基阶段完成。 3、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目标:创双标化样板工地, 1.2 施工管理机构

本工程将选派我公司得力的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本工程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部,另外选派有资质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体系。具体详见人员机构组织表。其中管理组织图如下:

项目管理和组织结构图

以上具体人员见投标书。 第2节 进度安排:

深基坑施工的进度安排充分考虑了总工期的要求,并按照流水工程施工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需要说明的是总体施工安排本着先深后浅的原则。先施工地下室,然后在开始教学楼地面结构施工。

本工程分为两个区,以地下室J轴后浇带为界。1区分为两端,以10轴后浇带为界。由东向西划分为1、2两个施工段,由东向西开挖,先挖第一施工段,后挖第二施工段。在竖向上,分为三层。-1.1~-2.6米、-2.6--.5.4米、-5.4米以下。详见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如下:

本工程基坑围护桩施工阶段为一个月,这个阶段与桩基施工搭接进行,支撑梁拆除与地下室施工搭接进行。搭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相互影响。土方开挖阶段为45天,基础施工在施工一段开挖完成即进入施工。

本工程挖土量约4万立方米,本工程分两个班组施工,以地下室J轴后浇带为界。其产量为2.5万立方米和1.5万立方米。根据现场情况,本工程配备2台挖掘机,1台小型挖掘机,15自卸汽车。

一区总方量25000立方米,每台挖土机每小时装5车,每天按照12小时工作时间计算,每车10方,每天出土约12*5*10=600立方,考虑其它不利因素,每天按照600立方的出土量计算,共需要工期25000/600=42天,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地下室土方安排工期45天。,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注:土方开挖施工为期45天,围护桩施工在桩基施工阶段完成。

第3节 施工准备

本工程施工前,将召开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会议,强调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并做好技术交底。各种人机料均准备到位,施工测量工作做好,洒好灰线,在进行施工。

3.1 劳动力计划情况

施工劳动力是工程施工的直接操作者,也是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直接保证者。因此,劳动力配备是整个工程实施的又一大关键因素。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在本工程劳动力组织时,将从劳务公司中抽出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强的、技术素质高的、身体健康,且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一线操作工人安排进场施工,施工人员进场前统一经过公司劳务技能及质量、安全技术等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挂牌施工。

施工劳动力的投入按工程施工进度的需要,逐步到位,做好思想动员和采取经济措施使得春节休假期间保证足够劳动力,以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本工程劳动力组织及投入均由劳务公司根据项目月度劳动力计划表,在本公司内部进行合理调配,确保项目部对各种劳动力的需要,确保施工进度计划能够按期完成。

劳动力计划表(单位:人)

工种 混凝土工 电焊工 桩机操作工 木工 钢筋工 挖土工 普工 架子工 喷射砼工 合计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围护桩施工阶段 5 16 10 10 土方开挖施工阶段 15 9 25 15 50 20 10 10 144 注:1、表内数据为暂定,施工时将根据工程需要,随时由我公司劳务抽调人员支援 2、以上表格为土方开挖有关施工人员,基础施工人员未计入内。

3.2 施工机械准备情况

本基坑挖土以机械挖土为主,人工为辅,根据本工程基坑挖土工作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土方开挖主要采用临时坡道出土方式,人工挖土配合塔吊运输。本工程配备塔吊2台。其中,教学楼布置1台(在基坑影响范围外),基坑处布置1台,具体位置见总平面布置图。配置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主要设备进场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机械或设备名称 挖掘机 小型挖掘机 自卸汽车 潜水泵: 轻型井点设备 旋挖桩机 两轴搅拌桩机 混凝土喷射机 水准仪 经纬仪 塔吊 型号规格 PC-200 ZX-70 20t 4BA-B GPS-10 SBJ-2 HP-6 S3-d J2 QTZ-63 数量 2 1 15 12 1 6 1 1 2 2 2 国别产地 日本 日本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制造年份 2007 2007 2009 2008 2006 2005 2010 2008 2006 2006 2008 备注 备用 以上机械为暂定,施工时我公司会根据工程进度要求随时准备机械支援,确保工期要求。 3.3 材料供应和管理

1、物资采购必须实行质量优先,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符合设计、规范和使用要求。

2、物资采购的供方由项目部自行选择但必须进行供方评价,由项目部向供方索取有关评价资料。

3、供方评价的主要资料是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资质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体系认证书、企业简介及有关企业资信的资料。

4、依据法律、法规必须签订书面合同,或供需双方约定签订书面合同的由项目部会同供方起草采购合同,报公司工程管理科审核,由公司签订。

5、由建设方提供的物资,应以合同或协议等书面形式加以约定,明确规定提供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时间和款项结算等。

6、建设单位提供的物资进场时,项目部材料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验证。检验所提供的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积产品合格证、质保单等相关质保材料,查验外观质量有否受损。

7、建设单位提供的物资,按规定应做取样试验的必须取样试验。并做好登记以利识别、管理和追溯。 8、所有进场物资,必须由材料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验证。按规范要求进行二次取样,会同监理人员进行现场取样,体验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和质量。按规定应经监理人员进行验证的,应从其规定。

9、进场物资应随货提供相关质量证书或资料,材料员应及时索取,以便验证。 10、项目部的自行验证或监理人员的验证,均应及时办理签证手续。

11、对进场物资中不符合质量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货物,应拒收入库内,并做好标识,以防止误用。 12、在露天存放的大宗物资,应根据场布图堆放,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有序。并案规定标识。 13、进场的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专库存放,专人负责保管,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悬挂危险警示牌。 14、露天或室外保存的物资,应根据不同的特性,做好防火、防盗及防水等防范工作,以免损坏物资,影响质量。

15、项目部要加强对作业班组的检查监督,合理使用原材料,并及时整理回收剩余物资,做到工完料清。

3.4 施工平面布置与用电设计

3.4.1 本工程设出土口两个,分别在北侧和东侧,详见挖土路线图,现场共布置塔吊2台,一台在基坑内,设在综合楼旁,塔吊的详图见后面塔吊基础布置图。本工程的生活区等布置见后面附图:总平面布置图。临时设施离开基坑边两倍深度,基坑周边及生活区全部采取混凝土硬化。土方开挖路线及临时道路见土方开挖路线图。

1、人员上下通道

沿各基坑每隔50米设置一个人员上下通道,同时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适时增加或者减少通道。人员通道采用钢管搭设,与地面成60°夹角,宽度1.2m,踏步铺设松木板并钉防滑条,钢管护栏高度1.2米并用安全网封闭。

2、坑边硬化

基坑周边地面应硬化处理并设置散水,防止水下渗。硬化层混凝土厚度60mm,强度等级C20,硬化范围不小于3m。供人员和翻斗车通行,如场地较小,基坑已到围墙边缘时,用钢管搭设临时便道供人员通行。

3、堆场设置

由于本工程场地狭小,场地内不允许土方堆场,所有土方一律外运。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堆场临时考虑设置在围墙边上,使得尽量远离基坑,确保基坑围护安全。

4、施工出入口安全文明布置

考虑到基坑开挖时出土方量大,到时在施工现场东西两侧各增设一个临时出口。施工区各出入口处设置汽车冲洗设备,对所有出场车辆进行清洗,泥浆水通过四周截水沟汇集到沉淀池,再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沉淀池每隔一段时间清理一次泥浆。

所有车辆进入施工场地限速10公里/小时,施工道路出口放置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进行交通指挥和疏通。所有土方车辆出场全部采用油布覆盖严实。

5、临设、加工操作棚、运输通道、水泥罐等详见基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4.1 用电专项设计 1、配电线路布置

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线,用电主线路使用五芯电缆从业主提供的两个变压器位置拉接,入地敷设。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及场地特点,施工用电平面与立面分开布设,生活区用电设置在施工现场之外,因此还要分开另行布设。考虑到室外工程的施工,用电线路沿施工围墙布设,避免室外工程施工时二次翻设,影响工期。

2、总配电室布置

(1)设置两个配电室,分别在施工现场的北面和西面,靠近电源业主提供的电源接入位置。 (2)配电室的尺寸为3200×3500,顶棚与地面的距离为3m;顶部用彩钢板封盖,并搭设两层防护棚。 (3)配电室围栏上端与其正上方带电部分的净距不小O.075m; (4)配电装置的上端距顶棚不小于0.5m;

(5)配电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室内配电砂箱和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 3、配电系统布置

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线。总配电箱设在靠近电源处,分配电箱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

4、本工程拟采用用电设备如下:

施工机械用电一览表

序号 4 5 6 7 8 9 12 13 14 15 机械或 潜水泵 轻型井点设备 旋挖桩机 两轴搅拌桩机 注浆机 混凝土喷射机 塔吊(QTZ—63) 两轴搅拌桩机配套设备 空气压缩机 电焊机 功率(kw) 2 7.5 37 100 1 5.5 37.5 20 5.5 24 数量 12 1 3 1 2 2 2 1 2 4 总功率(kw) 24 7.5 111 100 2 11 75 20 11 96 备注 上列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计算用电量

总用电量计算: P=1.05~1.10

K1P1/COSK2P2K3P3K4P4

式中 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W);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素; K1、K2、K3、K4—需要系数。 根据设备投入用电情况:

∑P1=361.5 ∑P2=96 P3、P4按动力10%计算 取K1=0.5 K2=0.6 Cos=0.75 则总用电量:

P=1.05×(0.5×361.5/0.75+0.6×96) ×1.1 =1.05×448.6×1.1 =345KVA

根据计算,本工程需提供345KVA以上的总电源方可满足基坑施工需要。 3.5 塔吊基础简介 1、塔吊基础专项方案

根据工程需要,在土方开挖前施工现场先安装2台QTZ63塔吊,其中一台布置在基坑内,具体位置见塔吊布置图。提供垂直运输使用。基础施工过程中所有材料全部用塔吊进行水平和垂直运输,施工前进行塔吊基础的施工和做好塔吊的进场安装调试的准备工作。

2、塔吊基础施工流程:

①塔基土方开挖 ②垫层施工 ③砖胎模施工 ④塔基砖胎模周边回填 ⑤塔基施工 ⑥塔吊焊接基础节安装 ⑦塔基混凝土施工 ⑧塔吊安装塔吊塔基回填 ⑨地下室垫层 ⑩地下室底板

3、塔吊基础详情

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及平面布置情况,确定塔吊基础采用钢筋砼承台结合灌注桩基础形式,基础断面尺寸为3.2×3.2×0.4米,承台基础混凝土为C35,钢筋采用二级钢。桩基础采用4根Φ600钻孔灌注桩,桩长约30米。塔吊穿基础底板楼板时,设钢止水带。为保证施工质量,塔吊基础顶面承台低于基础底板。

4、塔吊基础开挖时桩的保护

塔吊基础开挖时,挖土应分层进行,挖机要慢下轻抬,坑内土方坡度应放缓,防止土体划移导致桩移位、断桩等问题产生,桩两侧土体高差不得超过1m。

挖掘机施工中除司机外应派专人在旁看护,保证挖掘机回转半径中塔吊桩的安全。具体详见《塔吊基础施工专项方案》

3.6 针对工程难点的应对措施

本工程开挖深度在5米左右,局部加深至7.15米,为深基坑。但现场土质情况较差,开挖土层主要为淤泥质粘土。为流塑质。当有动载,土层承载力变得非常低,这给基坑开挖带来一定难度,同时给施工基坑围护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

首先,淤泥质土首先给土方运输带来了难题,在车辆运输的时候,容易发生陷车甚至翻车等事故。本工程将准备若干的,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如遇采取塘渣回填不能满足要求的时候,将在塘渣车道上铺垫钢构件垫梁,增大车轮承压面,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保证工期和车辆安全。

基坑内设置临时汽车运输坡道,坡道宽8米,路面采用50cm建筑垃圾填筑夯实,再铺设10cm碎石,坡道两边及采用45度1:1自然放坡,正面出土坡道采用1:6放坡,土层用挖机夯实,在土方开挖施工时,要定时对汽车坡道进行检查,防止坡道土方松散、出现滑坡现象。

其次,淤泥质土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遇动载的时候,容易受到扰动,因此在土方开挖中,将严格按照保持50公分的保护土层,采用人工开挖。防止地基土受到扰动,同时在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垫层施工,防止长时间暴露。

再次,流塑质土容易滑移,容易对工程桩造成挤压效应,因此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土方开挖每层高度,在立柱桩周围采取四周均匀开挖,开挖的最大高差不大于1米。同时在施工中,第二层施工中(2.8米厚)宜分成两小层施工。防止土方滑动造成施工事故。

为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还应着重做好一下几个方面:

1、选择良好的土方施工班组,在下沙当地挑选信誉好、作业优的施工队伍。 2、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流程,形成流水施工作业。

3、基坑土方开挖,严格按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按挖土顺序控制好各层土的开挖深度、开挖范围,并根据基坑监测情况,及时掌握周边建筑、土体沉降、边坡位移等情况。

4、安排专人负责场内道路的修整,排除基坑内的明水,安排电工做好夜间施工的照明。安排专人指挥场内道路交通。

第6章 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第1节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1.1 钢筋混凝土护坡施工工艺(素喷施工方案)

本工程基坑围护冠梁上部土方开挖采用放坡素喷围护,深度85公分,坡度1:1。分层开挖,为保护坡面不受扰动,即时进行边坡素喷围护。

1、工艺流程

(1)修整边坡,埋设喷射砼厚度控制标志; (2)喷射第一层砼; (3)挂网; (4)喷射第二层砼; (5)设置坡顶排水系统。 2、素喷范围

坡面至-1.95m支撑梁范围采用素喷混凝土支护,放坡系数1:1。素喷范围沿基坑四周,喷射高度为0.85米。

3、工艺要求

面层采用C20喷射混凝土,素喷厚度为60,配双向钢筋网片ф6.5@250*250。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法,分二层施工。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厚度为30-50mm完成后,绑扎钢筋网片,然后喷射第二层混凝土至设计厚度。钢筋网片钢筋的搭接长度为300mm,横向加强连接筋的搭接采用焊接。

4、施工要点

(1)¢6.5@250×250钢筋网片,网片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并与加强筋焊接牢固,端部应与加强筋互相焊接牢固。每步钢筋网片均应与上步搭接,给下步留茬,两步的钢筋网片接头应上下错开焊接,横向压筋交叉与锚杆焊接在一起。

(2)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经检验合格后进行面层喷射混凝土施工,表面平整,喷完后按规范进行养护。

(3)本工程上部素喷范围内,土方开挖分段进行,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时间内保持自立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支护,对稳定性不好部位必须立即进行支护。

(4)喷射混凝土的枪头距坡面宜再0.8m~1.5m的范围内,喷射方向应垂直指向喷射面,并从底部向上部喷射。

5、施工注意事项

(1)素喷施工期间,不得在基坑顶面堆载,以免施工期间边坡坍塌,施工完成后,支护区应避免重车沿基坑边行驶,堆载控制在15KN/㎡。

(2)素喷支护应分层施工,分层深度满足修整后的裸露边坡在完成支护时间内(及时设置喷射作业)保持自立稳定。

(3)钢丝网片可焊接或绑扎,网格允许误差±10mm,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如为焊接则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连续7日养护至达到砼设计强度。 6、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水泥、砂等具有质保单报告。

(2)配制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配比正确配制,砂应过筛后方可使用,防止大块材料堵塞压力泵。

(3)严格控制基坑周围地面荷载,对基坑周边地上建筑、地下工程以及道路工程等应进行监测,采取预防保护措施。

(4)在施工中如局部地表水补给丰富,可在坑壁设置排水孔引出,不宜强堵。 (5)喷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小于5min,终凝时间不小于10min。 (6)严格按照设计说明施工。 1.2 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2.1 机械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图

桩位放线,埋设护筒桩机定位冲击成孔孔深测定、清孔制作钢筋笼安放钢筋笼下导管二次清孔、测定沉渣预拌混凝土制作试块1.2.2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针对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决定采用机械钻孔,且机械钻孔具有成孔速度快等优点。钻孔灌注桩采用泥

泥浆循环泥浆处理安放隔水塞、灌注混凝土成桩浆护壁,机械钻进成孔、正反循环清孔,现场制作、安放钢筋笼,水下砼灌注成桩。

1、测量定位

用经纬仪测放桩位,桩位中心插一钢筋,四周各打一根控制桩来控制桩位中心,用砂浆固定控制桩,并经复核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2、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4~8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高度1.5m,内径为D(桩径)+20cm,护筒上部开设1~2个溢浆孔;校核桩位中心后,在护筒四周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护筒埋设深度一般为1.2~1.5m。

3、机械成孔

护筒埋设好后,桩机就位,使钻头中心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并及时加片石,粘土泥浆护壁,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孔深达护筒底以下3~4m后,才可加快钻孔速度。钻孔时应及时将孔内残渣排出,并定时补浆,直至设计深度。每钻进1~2m时检查一次钻杆的垂直度,如发生斜孔、塌孔或护筒周围冒浆时,应停机。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粘土中钻进时,采用原土造浆。

在较厚的砂层中钻进时,采用膨润土制备泥浆或在孔中投入粘土造浆,为使泥浆有较好的技术性能,适当掺加碳酸钠等分散剂,其掺量为加水量0.5%左右。

泥浆性能指标选择

成孔 方法 机械 钻孔 地层 情况 粉质 粘土 砂层 泥浆性能指标 相对 密度 1.05~1.20 1.2~1.5 粘度 (S) 16~22 22~28 含砂率(%) 8~4 ≤4 胶体率(%) ≥96 ≥95 失水率(m1/30min) ≤25 ≤20 泥皮厚(mm/30min) ≤2 ≤3 静切力(Pa) 1.0~2.5 3~5 酸碱度 8~10 8~11 桩基工程中常遇到问题、原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常遇问题 水头压力不足 成孔速度太快,容易使孔孔壁塌方 孔壁坍落 放钢筋笼时碰撞了孔壁 水头太大,超过需要时,使钻头外侧的土发生涌起翻砂以至破坏 地面不平或不均匀沉降使钻机底倾斜导致钻孔偏斜弯曲或连接不当,使钻头钻杆中心成不同轴 混凝土丹落度太小,粗骨料粒太大,未及时提升导管,导管偏斜等原因使导管堵塞。提升导管碰撞钢筋笼使孔壁土挤入砼中,导管未扶正 主 要 原 因 预防及处理措施 孔内水位必须高出地下水水位2m 成孔速度视地质情况而异 从钢筋笼解扎,吊插以及定位垫块,设置安装环节等均应予以注意 孔内静水压原则上应取地下头±2.0m 场地要平整,钻架就位后转盘与低架要水平,钻架顶端的起重滑轮边缘因固定的钻孔在同一轴线上,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整,弯曲的钻杆及要时更换 砼配合比严格按设计要求配比,粗骨料粒径及坍落度均应满足规范要求,灌砼随时检测顶层上升高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提升导管太快而脱离砼面 桩机偏斜 桩身夹 泥或断桩 终孔时以桩长控制为标准进行验证。钻孔过程中,为防止跑架,应随时校核钻杆是否对中桩位中心,发生偏差应立即纠正。成孔后,应用测绳下挂0.5kg重铁砣测量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经监理工程师终孔验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4、钢筋笼制作安装

钢筋骨架现场制作,在一次清孔完毕后,起钻、吊车吊放钢筋骨架。钢筋笼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砼保护层厚度为50mm),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小于4处,顶端应设置吊环,钢筋骨架在井口分段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时,焊接长度10d,受力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大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大于50%,同一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接头位置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钢筋规格、等级、间距等安放必须准确。钢筋笼的制作应符合图纸设计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要求。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表(mm)

项 次 1 2 3 4 5 6 项 目 主筋间距 箍筋间距 钢筋笼直径 钢筋笼倾斜度 钢筋笼安装深度 长度 允 许 偏 差 ±10 ±20 ±10 ±0.5% ±100 ±100 钢筋笼在运输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应对准孔位,不得强行插入和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即固定。钢筋笼安装可用小型吊运机具或起重机吊装就位。对直径和长度大的钢筋笼,可分节制作和安装,且在每节主筋内侧每隔4m设一道井字Ф20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

钢筋笼安装完毕时,应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该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灌注水下砼。 5、安放导管

导管采用壁厚5mm的无缝钢管制作,直径Ф250,导管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时最大压力的1.3倍。导管吊放时应居中且垂直,下口距孔底0.3~0.5米,最下一节导管长度应大于4米。导管接头用法兰或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

6、清孔

本工程采用正反循环工艺清孔,反循环采用气举法清孔,防止二次清孔因沉淤过厚而难以清理,以及保证钢筋笼下放顺利;二次清孔在导管下放后,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粘度≤28s,含砂率≤8%,孔底沉渣厚度≤200mm。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孔内浆液面的稳定和高度。清孔完毕后,必须在30分钟内进行灌注砼。

7、水下砼灌注施工

水下砼灌注是成桩过程的关键工艺,施工人员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做好准备工作和技术措施后,才能开始灌注。本工程采用自拌砼,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用砼运输车或人力斗车运至现场,导管水下砼灌注。砼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8~22cm。砼充盈系数大于1.1,水泥用量不少于400kg/m3,含砂率为40%~45%,并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为<40mm,采用二级配,砼初凝时间一般宜低于3~4小时。

采用同标号砼隔水塞隔水。料斗砼灌注量应计算准确,保证导管埋入砼中不小于1.5m。

灌注前,在料斗内灌入0.2m左右的1:1.5水泥砂浆。灌注时,保证导管埋入砼中1.5~6m,每根桩的灌注时间符合下面规定:灌注量10~20m3不得超过2h,灌注量20~30m3不得超过4h,砼浇筑要一气呵成,不得中断,并控制在4~6h内浇筑完,以保证砼的均匀性,间歇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5min内,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30min。最后一次灌注砼量,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0.5~0.6m,砼浇筑完毕,马上清除0.3~0.4M,余下的待施工承台时再凿除,以利新老砼结合和保证砼质量。

8、泥浆渣土处理措施

成孔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及时排放至储浆池,再抽进全封闭泥浆车运至弃置点,产生的淤泥渣土及时成堆,然后由渣土车运至弃置点。

9、成品保护

(1)已完成的桩,不允许车辆或钻机从邻近经过,以免造成断桩或桩位偏移情况。 (2)桩芯砼浇筑完成,在砼终凝后,应及时进行浸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昼夜。 1.3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本工程混凝土排桩外设一道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被动区的水泥搅拌桩应先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

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

1、施工准备

(1)搅拌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场地低洼时应回填粘土,不得回填杂土。

(2)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及打印设备,以便了解和控制水泥浆用量及喷浆均匀程度。 (3)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必须具备良好及稳定的性能,所有钻机开钻之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2、施工工艺流程

桩位放样→钻机就位→检验、调整钻机→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至工作基准面以下0.3m→重复搅拌下钻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喷浆至设计深度→成桩结束→施工下一根桩。

3、施工控制

浆液拌制 材料检验、进场 配比试验 平整场地 桩位放样 钻机就位 检查钻杆垂直度及对位偏差 预搅下沉第一次搅拌 提升搅拌第一次喷浆 复搅下沉第三次搅拌 提升搅拌第二次喷浆 桩头复搅 钻机移位 质量检测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设备进场 (1)水泥搅拌桩开钻之前,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 (2)将搅拌桩位置用白粉定位,移动深层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桩位误差不得大于 5cm,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长和桩径不得小于设计值。

(3)对每根成型的搅拌桩质量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水泥浆拌制的罐数、压浆过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

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以及复搅次数。

(4)为了确保桩体每米掺合量以及水泥浆用量达到设计要求,每台机械均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同时现场应配备水泥浆比重测定仪,以备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质检人员随时抽查检验水泥浆水灰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水泥搅拌配合比:水泥搅拌桩的固化剂采用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不小于15%(55Kg/m),水泥浆水灰比0.45~0.50。

(6)严格控制喷浆压力和转速及提升、下降的速度,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从而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每根桩的正常成桩时间不少于40分钟,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

(7)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秒。

(8)在搅拌桩施工过程中采用“叶缘喷浆”的搅拌头。这种搅拌头的喷浆口位于搅拌叶片的最外缘,当浆液离开叶片向桩体中心环状空间运移时,随着叶片的转动和切削,浆液能较均匀地散布在桩体中的土中。长期使用证明,“叶缘喷浆”搅拌头能较好地解决喷浆中的搅拌不均问题。

(9)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储浆罐内的储浆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量加50kg.若储浆量小于上述重量时,不得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10)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应按整桩补喷,补喷的喷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00cm,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

(11)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 4、质量检验

水泥搅拌桩成桩28天后,在每根检测桩桩径四分之一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的照片,取不同深度的3个试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钻孔取芯抽检数为桩总数的千分之二,并不少于两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 。钻芯取样后的孔洞用水泥砂浆封闭。

采用静载荷试验分别检测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数量:单桩承载力为桩总数的千分之二,并不少于两处;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为桩总数的千分之一,且不少于一处,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150Kp。外观鉴定: 桩体圆匀,无缩颈和回陷现象;搅拌均匀,凝体无松散;群桩桩顶齐,间距均匀

1.4 混凝土支撑梁、压顶梁施工方案

本工程中,混凝土支撑梁较少,只在看台基础加深部分存在,这里不做详细介绍。本工程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压顶梁,在施工开挖到压顶梁低即开始施工。具体工艺参见施工组织设计有关的结构部分内容。本工程中为了提早进行开挖,混凝土搀用一定的混凝土早强剂。

1.4.1 支撑桩施工

1、根据基坑围护施工图,支撑桩分2种,新打支撑桩29根,利用工程桩5根,新打支撑桩700/800进入强风化层1.5米,具体位置祥见“基护-03”。

2、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立柱:钢立柱1为420*420,4只∠110*110*10角铁用8㎜厚钢板焊接,8㎜厚连接钢板@500㎜,立柱桩锚入工程桩内3.0米; 钢立柱2为490*490,4只∠125*125*12角铁用8㎜厚钢板焊接,8㎜厚连接钢板@500㎜,立柱桩锚入工程桩内2.0米。

3、钢立柱加工:为了防止焊接过程中发生受热变形,采用先点焊后满焊的顺序,焊接时必须保证焊缝长度及高度。

4、施工工艺流程: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机钻孔→测量孔深、终孔→放下钢筋笼→放下钢立柱→下导管、清孔→测量沉渣→浇灌混凝土。

5、施工要点:

(1)钢格构柱与支撑桩钢筋笼通过焊接连接。

(2)每只钢格构柱下放之前,除检查焊接质量外,均应进行复核,防止错放,为便于加工、验收和吊装施工,项目部编制钢格构柱与支撑桩相关参数一览表,施工中严格按照执行。

(3)认真计算吊筋长度,严格控制桩顶安装标高。

6、支撑桩在底板钢筋绑扎以前应根据所在位置不同,分别人工剔除至设计标高(底板或承台标高以上100㎜);钢格构柱内的混凝土需要人工凿除干净(此时钢格构柱已经受力,禁止为凿除混凝土而割断格构柱的缀板),在承台或底板的中部每根角钢上加焊5㎜厚止水钢板,见“基护-11”。

1.4.2 冠梁及水平支撑梁的施工 1、施工顺序

(1)修边清土,人工凿除围护桩顶加灌部位的混凝土,清理钢支柱,浇筑混凝土垫层,放线定位; (2)绑扎支撑梁钢筋→立模板→围护监测单位安放支撑变形监测控制点; (3)验收→浇筑混凝土→按照规定养护。 2、对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1)围护桩伸入冠梁内100㎜,围护桩主筋伸入冠梁内35d(d-钢筋直径);

(2)垫层施工:将支撑部位的土方整平到设计标高-2.82米(以GL3为例:冠梁顶标高-2.0米+冠梁高度0.75米+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50㎜后卵石层=-2.82米),铺50㎜卵石层→20㎜厚1:2水泥砂浆→铺1道油毡隔离层,其中卵石层及砂浆层均比梁底每边宽出100㎜(卵石层及砂浆层在土方开挖后及时清理干净防止落下伤人)。

(3)支撑梁钢筋提前加工,钢筋分段制作,钢筋连接采用气压焊连接;钢筋绑扎必须特别注意冠梁与冠梁节点、冠梁与立柱交接部位的构造加强“见基护-10”

;钢筋绑扎过程中及时配合专业监测单位的监测点预奈工作,当支撑梁钢筋遇到立柱采用立柱扩孔通过的方式。

(4)混凝土浇筑施工:钢筋、预埋等验收合格后浇注C30砼,填加适量膨胀剂,混凝土的垂直及水平运输主要以塔吊为主,人力车为辅助,混凝土浇筑前在支撑梁侧边搭设运输通道,高度比支撑梁高出300㎜,宽度1500㎜,中间设转弯平台,同时在基坑南北侧分别用模板钉300*500断面的滑槽,滑槽下搭设临时钢管支架,滑槽最下端用钢管搭设5000*5000操作平台,高度同运输通道高度,混凝土支撑梁从中间向两端同时浇筑,2台震动泵同时震捣。

(5)混凝土浇筑10小时后覆盖草袋浇水养护,根据同条件试块强度检测报告,达到90%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3、腰梁施工

(1)挖土至腰梁底部以下7㎝处,清土修边,浇筑砼垫层。 (2)围护桩与腰梁交接部位必须彻底清理干净。

(3)围护桩每间隔1根桩凿出桩上的混凝土漏出2根主筋与腰梁的主筋通过L形钢筋焊接,焊缝长度≥220。

(4)其它参照冠梁施工。 4、换撑传力带施工

土方开挖至基底标高后,基础加紧施工。与围护桩间的空隙用素土夯实,底板浇注好后,在底板、围护桩间做一层C20素砼形成换撑构件(与底板同时浇筑时与底板同标号)。施工时,应保证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同时加强养护。

1.4.3 支撑梁的拆除施工

待地下室底板及换撑构件达到80%设计强度后,拆除支撑;支撑应采用人工凿除,先凿除联系梁,后凿除主撑,凿除支撑时应对称的进行。

1、考虑整个基坑支护的整体性,先按照顺序破除全部角部支撑,十字梁待整个地下室底板全部施工完毕,等底板和换撑带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按照顺序拆除。

2、拆除支撑部位顺序:支撑次梁→支撑主梁→钢立柱顶部梁→清理。拆除前将支撑梁进行编号,有专人负责指挥,严格按照拆除编号拆除。拆除施工:先用空气压缩机将水平支撑梁上部砼凿除,漏出梁上部钢筋,用气割将上皮钢筋割断清理掉,在从跨中用风钻头向两端钻孔并凿除砼,待该跨梁砼全部凿除,在用气割将下皮钢筋割掉清理干净,支撑梁必须逐根拆除,不得同时全部拆除。

3、注意事项

(1)凿除的支撑梁砼块不得大于200㎜,当支撑梁下部有墙柱插筋时,砼块不得大于100㎜,同时要在支撑梁下部搭设搭设简易钢管赶紧支架,铺设适量的模板(竹板),避免砼块直接落下损伤底板。

(2)支撑梁拆除过程中,监测单位要加强对基坑周边变形的监测,增加检测次数,检测的结果及时报送相关单位,若发现沉降、位移超过设计要求时,必须立即停止拆除工作,会同有关单位现场查看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3)支撑梁凿除应该注意保证安全,不得垂直交叉施工。支撑梁凿除应该支设支模架,确保施工安全。 第2节 土方开挖及回填施工方案

本工程地下室开挖面积约6200m2,场地相对标高为-1.100(考虑回填土300mm)。地下室底板垫层底标高-5.95,承台垫层底标高-6.65,开挖深度为4.85~5.55m,局部坑中坑靠近外墙处开挖深度为6.45~7.15m。总挖土方量约40000立方。

由于工程量大,工期紧张(1区计划工期45天),开挖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投入数量是确保如期完成的硬件设施,项目部决定配备2台挖机PC200反铲挖土机,一台小挖机(集土、支撑梁下掏挖)。20吨自卸汽车15辆。

2.1 土方开挖分层

挖土前做好测量工作,观察毗邻建筑物是否有陈旧裂缝,并做好+1.5m标高等原始记录,邻近道路也相应做好变形、标高等记录。土方开挖遵循“时空效应”理论,分层分区跳挖,分块对称开挖,大基坑小开挖。

挖土分层进行:

1、冠梁及支撑梁部位(-2.6m以上)开挖,此段开挖后立即进行护坡作业,同时支撑梁部位由人工开挖至垫层底, 然后进行支撑梁施工。

2、大面积开挖(-2.6m~ -5.4m),大面积开挖应该分层分段进行。本工程分为两个区,两个区进行平行施工。一区分为两个施工段,由一段开挖至基坑底50公分在开挖施工二段。临时道路塘渣应高于压顶梁、支撑梁0.5m,便于支撑梁部分机械的行走。本层深度为2.8米,分两小层开挖。

3、人工修土(-5.4米以下),基坑开挖不允许一次挖到位,机械开挖至标高上50公分,所留土方采取人工配合塔吊进行开挖。加深部位采用小型机械开挖,并配合人工修整进行。在进行人工作业时,先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人工修土完毕,立即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

2.2 施工顺序

本工程分为两个区,以地下室J轴后浇带为界。1区分为两端,以10轴后浇带为界。由东向西划分为1、2两个施工段,两个分区均由东向西开挖,具体区块见围护设计图纸。施工一区先挖第一施工段至-5.4米,后挖第二施工段。

2.3 施工技术要求

1、开挖前将场地内布置的轴线控制点全部引测到离基坑15米以外,做好标志,按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测量好边坡线,并用白灰标出。开挖时分区、分层、分段开挖。两个施工区,均采取由东向西的开挖顺序。

第一阶段,支撑梁以上部位挖土,本层主要为粘土,土质情况较好,可连续开挖。开挖完成立即进行混凝土护坡及支撑梁施工,本层开挖深度为1.5m,工程量为1万方。根据现场情况,本层开挖前需要设置临时道路,临时道路使用坡道塘渣铺垫,塘渣厚度根据现场情况铺垫,如果现场情况较差,则采用一定钢构件增大承压面解决。钢构件铺设在车道上,以下坡道相同。

第二阶段,-2.6米—5.4米开挖,主要为淤泥粉质粘土及粘土,可连续开挖,开挖深度约为2.8m,本层挖土量约2.5万方。其中施工一区约1.5万方。开挖时分两小层开挖。在立柱桩周围均匀对称开挖,前后的土方高差不大于1米。本段施工在支撑梁及冠梁后进行,开挖前现设置临时坡道,坡道能够满足车辆通行的要求施工坡道见下图。

1-1剖

运土车道剖面示意图

土方开挖时应注意对围护结构进行保护,围护结构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不得直接行驶车辆;期间的车辆行走路线,出土口、开挖示意图见后边附图。

第三阶段,承台及人工修土。总方量约5000立方米。局部加深部位采取先撑后挖的原则进行,在安全设施完成之后,主体采用小型机械挖除,然后采用人工修土的办法进行,加深部位完成,应立即进行垫层及胎膜施工,避免长时间暴露。

基底标高以上50CM留作保护层,一起采用塔吊配合人工挖土, ,适当放坡,严格控制高差,尤其是立柱桩施工时,应采用周边均匀开挖,前后高差不得大于1米。开挖时严格控制标高(采用插竹签的办法控制标高),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照明。对挖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杜绝挖机碰撞工程桩,以防发生断桩等质量事故。砖胎模及时跟进,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承台施工时,采用跳挖的方式开挖承台,到设计标高后立即铺设垫层做胎模,边开挖边浇垫层,垫层应浇捣至基坑边;

本工程开挖过程中,随着进度开展设置人上下爬梯,间距不大于50米,人行通道高度小于6米,不必设中间休息平台。具体见后人行坡道布置图。爬梯设置如下图:

上下基坑通道搭设示意图

2、土方回填,本工程回填土全部采取从外面运进,土方及回填满足规范要求。防水工程周围1000以内宜用灰土、粘土或粉质粘土回填,其中不得含有石块、碎砖、灰渣及有机物。回填施工应均匀对称进行,并分层夯实,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并应防止损伤防水层;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生活垃圾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土方的回填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和干密度等指标,分层回填,夯实。回填前应清理坑底的杂物和积水。其回填范围大,深度较深,施工不当,极易造成以后地坪或基础沉陷,装饰层裂缝,给今后使用带来不便,因此结合我集团公司经验,拟采用以下措施。

①回填土前必须将基础坑中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积水抽排干,并实行基坑降水抽排48小时以上。

②回填土应用级配良好的砂土回填,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严禁使用建筑垃圾回填,避免回填土透水而下沉。

③合理选用回填土,控制最优含水量,严格按规定分屋夯实,施工中实行用环刀法取样检测,若发现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返工或技术处理。

④对于基础密实处,或墙角等无法用机械夯实处,必须采取措施,人工夯实,并减少铺土厚度。 ⑤在大面积基坑内夯打时,首先按一夯换一夯顺序进行,在下一循环时,夯位应错开1/2面积,如此反复进行;在小面积基坑内夯打时,按先周边,后中间的顺序进行。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压实系数为0.94。

⑥采取技术加强措施,大面积重要部位回填土基层处理要与设计院商量,增加块石,以减少沉降,或配筋并与四周基础预埋钢筋电焊固定,以确保上部地坪不会沉陷。

⑦回填时注意控制土的含泥量及含水率,特别注意不能在雨天施工,万一碰上阴雨天气,必须做好排降措施,基坑内不能有雨水淤积。

2.4 安全措施

1、机械挖土应分层分段进行,合理放坡,尽可能满足喷锚支护的要求。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淹埋等事故。

2、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必要时底部应铺设枕木、钢板等,防止作业时下陷;在饱和软土地段开挖土方,应先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设备下陷或基土产生侧移。

3、多台挖掘在同一工作面开挖,挖掘机间距应不小于10m;多台挖掘机械在不同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稳定,上下台阶挖掘机前后应相距30 m以上,挖掘机离下部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翻车事故。

4、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挖掘机、运输车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5、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6、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7、雨期施工,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应采取钢板防滑防陷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2.5 施工注意事项

1、挖土应按设计图规定的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部各层标高进行开挖,弃土堆放位置、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准确控制,避免混乱。避免造成超挖、乱挖,应尽可能的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2、基坑(槽)开挖预留150-200mm土层,以避免基底土遭受扰动,降低承载力。 3、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控制标准:标高0~-50㎜(水准仪检测)、长度及宽度+200~-50㎜(钢卷尺测量)、表面平整度20㎜(水准仪测量);

(2)质量控制措施:由于挖土机在挖土过程中容易碰撞工程桩,所以在土方开挖之前安排施工人员将工程桩用石灰标记,提醒司机防止碰撞。

第3节 基坑排水施工方案

本工程基坑排水采用明排的方式,基坑周边设置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

1、坑底排水,坑内挖土时可采用临时明沟、集水坑方式排水,临时的排水沟和集水坑在坑内距离围护结构坡脚不得小于4m。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土建施工单位可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坑底做砖砌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的设置不得影响垫层对围护结构的支挡作用。

2、基坑外截水

在基坑四周设300*400mm、120厚砖砌排水沟,排水沟距基坑300 mm,在四角设600*600*1000 mm、240厚砖砌集水坑,使地面水通过排水沟流入集水坑,用污水泵将集水坑内的水排入场地排水系统,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井。排水工作由专人负责,随时疏通和修整。排水工作持续到土方回填结束。

第7章 基坑监测

本工程基坑监测工作将委托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监测单位实施,监测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周围环境特点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得到建设、设计及监理方的认可。

1、本工程虽然挖深不大,但土质情况较差,因此需要着重做好基坑监测工作为确保基坑、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及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顺利进行,基坑开挖前应对周边管线进行调查,对周边建构筑物的缺陷及沉降、倾斜作全面调查及记录。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信息,以求掌握基坑开挖对环境的影响,作出安全预报,实行信息化施工,及时调整施工进度,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及坑后土体变位,应作基坑原位监测。本工程施工时选择有资质的且具有较强实力及有同类工程监测经验的监测单位负责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等监测。

2、根据本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基坑监测项目主要为周围环境监测:

(1)测斜孔:现场共设11只,CX2孔深均为18m,CX5孔深均为24m,其余孔深均为17m。,以观测开挖过程中土体深层位移的变化情况;

(2)地下水位监测点:共设3点,埋深均为9m,以监测水位的变化情况;

(3)水平及沉降观测点:坡顶、周边路面坡顶、周边路面每隔20m左右设置,具体视现场情况而定。以观测地面及管线的沉降位移情况。

3、监测要求

(1)土体开挖前,须对周边环境,如:地下管线、建筑物等作全面调查,掌握监测对象的初始状况; (2)埋入测斜管应保持垂直,沉降标点应做好保护措施;

(3)深层位移观测项目在基坑开挖期间一般每天观测一次,开挖期间如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增加观测频度。每次观测数据要及时填入规定的记录表格、绘制成相关曲线,并要根据已有数据对其作出发展趋势分析,对基坑是否安全作出评估,编制即时报告;

(4)沉降位移观测点应做好标示,施工中注意保护;

(5)预警指标:测斜孔累计位移超过45mm,或日位移速率连续三天超过3mm;或日位移量超过5mm;坑外地面沉降:日位移达5mm,累计达50mm;立柱竖向位移:日位移达5mm,累计达40mm;墙顶水平位移:日位移达5mm,累计达35mm;地下室水位:日变化500mm,累计变化达1000mm;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连续3天超过报警值的70%%%,应报警。

轴力监测报警值:ZL1报警值为3150kN,ZL2报警值为1850kN,ZL3报警值为4500kN,ZL4报警值为1000kN(拉力),ZL5报警值为2600kN,ZL6报警值为1550kN,ZL6报警值为2150kN。

当超过报警值时,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6)工程结束时,应有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全部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变化情况、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

4、其他监测

项目部对塔吊、活动房、围墙、周边地面裂缝等进行定人定期检查和监测。测量人员将使用经纬和水准仪等设备对塔吊的垂直度进行三天一次的监测,管理人员对塔吊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塔吊起重量。如发现塔吊倾斜过大,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停止使用塔吊,基础回填,并由专业检测单位进行塔吊检测和围护。项目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应对围墙、地面裂缝提高注意,一经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项目部,并进行观测,提出解决方案落实到位。观砌人员每周对施工道路标高及围墙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防止道路路面下沉。

第8章 应急预案

施工前由总包单位制定具体的围护工程施工与土方开挖方案,经各方协商讨论,确定后存档备案。挖土施工要严格控制,统一协调,按挖土方案严格执行,分层分区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严格控制,不得超挖。围护施工与挖土施工要密切配合,严格做到先撑后挖、先换撑后拆撑。

第1节 基坑应急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了应急抢险小组,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技术负责人、施工总负责人小组任副组长,并有相关班组及管理人员组成,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安排24小时进行值班,分成三班进行轮流,八小时一班,每班均有小组领导带队,值班电话上墙公布。如出现重大紧急情况,组长将第一时间上报公司,公司生产、安全、技术等部门将立即赶到现场给予一定的技术、物质等帮助。

第2节 应急准备

1、材料准备:项目部在现场将配备必要的堵漏材料和设备,以及一些砂包、钢管、木材等,以备急用。发电机和钢板桩在公司仓库随时待命。本工程配备散水泥200吨。钢管10吨,砂包1000袋,空沙包袋2000

只,水玻璃1吨,堵漏王100包,钢板网2筒。

2、人员准备:基坑土方开挖对班组人员进行应急措施培训,让班组人员掌握常见应急措施施工方法,对班组骨干进行重点培训,班组骨干将是应急施工核心力量。

3、机械准备:现场应配备发电机、潜水泵、挖掘机、喷浆机、空压机等。本工程配备用150KV柴油发动机一台,高压注浆机一套,喷浆机一套及潜水泵5台。井点降水设备一套(备用)。

第3节 基坑应急措施

3.1 周边建筑物出现过大的沉降或基坑出现较大水平位移的应急措施:

1、当周围路面出现过大的沉降和水平变形时,采取注浆加固道路和管线地基的方法,控制沉降的发展。 2、基坑围护桩、支撑结构的变形和内力超过设计值

如果围护桩、支撑结构的变形和内力超过设计值并持续发展时,首先在变形和内力大的部位暂时停止挖土。有条件的区域,在不影响周边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卸土。出现险情时,可采用坑底堆土反压的措施抢险。

3、基坑止水帷幕出现漏水现象,影响施工

当止水帷幕出现漏土和漏水现象,影响开挖正常进行时,应及时封堵。封堵时先凿毛围护桩的混凝土面,必要时可以在围护桩主筋上焊接钢筋网片,对漏出的地下水用导管引流,然后喷射混凝土面层。我单位必须准备应急处理措施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员,包括堵漏材料和设备,制定应急措施。

4、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发现位移速率过大,则应放慢开挖速度或调整挖土顺序;发现土体位移过大,应马上停止挖土,立即用砂包反压,同时加密监测频率;在开挖至淤泥质土层顶标高以下后,基坑内应保证有一台挖土机可以随时调用,如发现开挖后坡顶位移呈增大趋势且不收敛,立即用挖土机向坡脚回填反压,待位移稳定后再采取加固措施;开挖至基坑底后,若坑底土位移过大或隆起过大,则应调整挖土顺序,如采用跳挖的方式开挖承台,分块开挖,同时加紧铺设垫层,垫层中可适当配筋,同时采用砂包反压。

3.2 基坑坑底出现管涌现象 管涌和渗漏应急措施

1、与设计协商确定合理的降水系数,确保按参数进行预降水,若降水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增加深井降水或者井点降水,减少坑内外压差是防止桩间搭接存在缺陷而产生管涌河渗漏的最有效方法。

2、发现管涌和渗漏,立即停止挖土及回填反压,绝对禁止冒险开挖。根据程度不同分别采用“堵”和“疏“两种方法处理。

3、若出现漏水情况,应马上查找水源并予以截断,坑内采用喷射砼封堵,坑外侧采用双液注浆止漏。若管涌或渗漏程度较轻,采用双液注浆法坑外堵漏,即两台注浆机分别注入水泥浆和水玻璃,具体方法为:渗漏点桩外50-100CM处间距50CM左右分别钻孔,深度深于渗漏点2.0-3.0M,放入注浆管,先用水泥注浆管与渗漏点形成道路后,水玻璃注浆管同时注入,封闭渗漏道路达到堵漏目的。

4、电梯井开挖发生管涌,立即停止开挖并进行土方反压。 5、坡脚发生管涌,采用砂包和土回填反压。 3.3 其他应急措施

1、土方开挖期间,特别是在下雨天,设专人定时检查边坡稳定情况,巡视基坑周边的裂缝情况,加强

位移和沉降的监测,并及时分析监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2、开挖过程出现边坡水平测斜孔累计位移超过45mm,或日位移速率连续三天超过3mm,采用坡顶卸载或减缓放坡角度。或立即通知设计到现场察看,并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研究处理方法

3、在施工现场准备发电机一台,功率为150KW,能满足水泵共同时使用要求。 4、若坑底土隆起,立即回填或反压砂包,

5、在突发事故产生时,除马上通知各有关单位外,现场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整个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如:

(1)如位移监测结果较大,则应立即停止开挖土方,增加临时钢支撑,必要时回填土方,并坑外卸土;天然放坡部位应回填。并采取轻型井点降水措施,加固坑边土层承载力。

(2)如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

(3)土方开挖在夜间进行时,挖土现场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同时对各照明线路应架空,线路经常检查,不得有裸露或拖地,车辆进出应做好保护措施。

6、支撑拆除作业前熟悉作业内容、作业环境,对使用的工具要进行检修,不牢固者不得使用;作业时必须执行技术交底,服从带班人员指挥;拆除支撑时,应按施工方案编制顺序进行,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必须由防止其他部位发生坍塌的安全措施;拆除作业区应设置围挡,悬挂危险、警告标志,负责警戒的人员应坚守岗位,组织非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区;作业时必须根据作业要求,佩戴防护用品,施工现场不得穿拖鞋,多人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拆除现场要及时清理,注意防止扬尘,应互相呼应、协调配合。

第4节 其他应急预案

基坑围护工程应急安全技术措施是指:现场对威胁作业者的生命安全和意外灾伤、职业中毒和各种急症所采取的一种紧急措施。其目的是:通过初步必要的应急处理,缩小灾伤范围,抢救伤病员的生命。人们在各种不同的作业环境中工作,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故,如高温中暑、冬季冻伤、触电、火灾功能爆炸等。这些意外的灾伤,立即进行现场的应急处理。因为应急措施能否做到及时、正确,对伤病员的生命、国家的财产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所以对从事安全技术人员,广大职工来说,应当懂得一些最基本的应急措施知识,万一发生灾伤时,就能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应急处理。

4.1 机械性外伤应急方案

1、迅速小心的将伤者脱离致伤源,必要时,拆卸机器,移出受伤肢体。

2、注意全身情况。如伤员发生休克,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遇出血者,迅速包扎压迫止血,使病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遇骨折者,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利用木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侧下肢缚在一起。

3、现场止痛。剧烈疼痛者,及时给予止痛剂和镇痛剂。 4、现场伤口处理。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预防感染。

5、根据病情轻重,及时送医院治疗,转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覆,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创口情况。

4.2 创伤出血应急方案

1、一般止血法:一般伤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为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二分之一处,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三分之二处,且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半分钟~1分钟。

4.3 意外伤者应急方案

1、心跳: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次,严重创伤、失血过多的患者,心跳加快,但力量较弱,摸脉搏时,觉得脉息而快,心跳停止则患者死亡。

2、呼吸:正常人每分钟为6-18次,生命垂危者,呼吸变快、变浅、不规则。当患者临死前,呼吸变缓慢,不规则,直至死亡。

3、瞳孔:两眼的瞳孔正常时应等大等圆,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 4.4 火灾发生应急方案

发生功能火灾后应迅速打电话报警,任何地方发生火灾,人们的情绪总是紧张而且慌乱的,火灾现场不论大小,灭火工作都应有领导,有次序的进行。为了能镇定情绪,有效的制止和扑灭火灾:

1、应迅速建立一个灭火抢险指挥班子,并及时组织包括消防灭火,抢救人员,抢救财物,医疗救护,维护秩序等抢救基本队伍。

2、在火场上,既要提倡勇敢抢险的精神,又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和应用科学的方法,切忌盲目行动,以免扩大损失和伤亡。

4.5 电气设备事故应急方案

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火灾时,着火的电器可能带电,抢救人员稍有不慎就会触电,因此发生电气火灾后应立即切断电源。有时,或因生产不能停电,或因照明需要,不允许断电,而必须带电灭火时,应必须选择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救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油开关着火。有喷油和爆炸的可能,最好是切断电源后才灭火。地面上的油火可用泡沫灭火剂。如黄砂灭火剂,起隔绝空气的作用,效果最好。

4.6 触电事故应急方案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抢救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一般可按下述情况处理: 1、病人神智清醒,但有乏力、头昏、心慌、出冷汗、恶心等症状的,应使病人就地休息;严重的,应马上送医院检查治疗。

2、病人呼吸、心跳尚存,但神志不清,保持周围空气流通,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并立即通知医院送去急救。

3、如果病人处于“假死”状态,要速请医生、或送往医院。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人工呼吸法中最有效的一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手捏紧触电者鼻孔,另一手将下颚拉向前方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同时观察胸部是否隆起,以确保吹气有效,为时约2秒钟。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放松捏紧的鼻子,让他自动呼吸空气,注意胸部的反复情况,为时2秒钟。按照上述步骤连续不断进行操作,直到触电者开始呼吸为止。

第9章 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第1节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 组织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我公司已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管理认证,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建项目部,加强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确保达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2、质量管理网络:公司工程处→项目部质量员→生产班组质量员。具体管理人员图见工程管理组织表。 3、管理目标:符合国家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合格标准及本工程设计标准。

4、管理职责: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中最重要是质量管理职责,职责明确,可责任到位,便于管理。 (1)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最高领导者,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衡进度计划,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的完成,并督促项目所有管理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与落实。

(2)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质量职责

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项目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执行者,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全面管理,从质保计划的编制到质保体系的设置、运转等,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同时,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编写各种方案,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分包商所提供的施工方案等,主持质量分析会,监督各施工管理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

(3)质检人员的质量职责

质检人员作为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主要人员有相当的施工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质量检查过程中有相当的预见性,提供准确而齐备的检查数据,对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以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并对已成型的质量问题有独立的处理能力。

(4)施工员的质量职责

施工员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并督促整改。施工员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并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5、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设置及运转均要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的,只有当职责明确、控制严格的前提下,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本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6、管理制度

(1)三级验收制:实施公司建立的质量三级验收制度,特别强调做好班组自检和互检。每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质量要求施工。做好谁操作,谁负责施工质量。

(2)工序交接制:做好每道工序之间的质量监交工作,上道工序只有经过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上道工序必须对下道工序负责。

(3)严格施工放线工作,把好工程定位,控制轴线标高,施工前对测量仪器及钢尺进行认真检查,符

合规定要求方可施工,确定放线及测量方案,并由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测量工作,主要轴线及标高应由现场施工员负责复核,此项技术复核工作应强调认真实施,并填写施工技术复核书面记录。

(4)材料质量管理:进入现场的一切建筑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具备质保单、复试单、合格证等质量保证证明,材料质量由工地材料员,采购员把关,现场技术负责人监督。

1.2 具体技术措施 1.2.1 技术措施

1、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必须清理场地内的所有障碍物。

2、开挖前应正确放样,并办理定位测量复核手续,并将轴线控制桩引出开挖地外,并作好保护措施在开挖时随时进行标高、轴线控制以便正确开挖。

3、土方开挖前做好地面排水沟和集水井的完善。 4、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结合地下室结施图进行。

5、基坑工程土方开挖前应进行场地普查及修整,主要查明地基浅层障碍物的种类,分布及深度,场地内外管网分布情况,对埋设在基坑范围内的管道应及时移走,以保证管线设施的正常使用及基坑施工的顺序进行。

6、车辆按规定的行进路线,避免载重车辆沿基坑边行碾压。

7、挖土机操作要格外小心,立柱周边采用人工挖土,严禁挖斗撞击支撑及立柱,特别是夜间挖土施工,要有专人指挥,严禁拉扯支撑。

8、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应及时根据监测孔数据及时做出相应措施,以防坍塌。

9、挖土机挖出的土方及时用土方车外运,不得将土方堆放在基坑坡顶以免酿成坑壁坍塌的安全事故。 10、挖土时尽量挖至设计标高,并随挖随用人工将底边修挖平整。要随时进行标高测量,严防超挖土,一旦挖出超深,必须用碎石填补,严禁原土回填。为确保人工清挖土的标高有效控制,采用坑底设置竹桩的方法,控制标高纵横间距3.0-5.0m为宜。

11、清除基坑周围邻近的施工材料及堆积土等,使其负荷小于15KPa,围护压顶梁上严禁堆载积土。 12、做好基坑四周的安全护栏。基坑坑边设置黑黄相间双色钢管1.5米的围栏,立杆间距不大于3米,并悬挂醒目标识,上下基坑设扶梯搭设宽1.5米钢管扶梯设扶手,坡度不大于35度。

13、机械开挖至基底时,配备人员及挖机,将承台、地梁等土方挖至设计基底上50㎝高度处,根据垫层、凿桩的施工进度情况来确定,50㎝人工修土的进度。

14、为不使基底暴露时间过长而遭自然影响,采取分层分段开挖,分段施工砼垫层的方法。为此,配备充足人工清土、修坡的劳动力配合机械挖铲,机械挖至哪里,清土、修坡就到哪里,砼垫层就施工到哪里。加强与建设单位、工程监理、设计单位、勘测单位的联系,及时作好基坑验槽工作。

15、人工修土至设计标高出现局部超挖时,用合理砂石级配回垫。

16、基坑开挖及处理完毕,经有关人员对基坑土质、标高进行检查确认后,及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及时进行基础垫层的施工。

17、为防止基坑积水,在基坑内边四周设明排水沟,宽300×深400。四角设四只集水井,中间各设一

只集水井。为防止流水对沟壁的冲刷,确保排水的畅通,沟壁、沟底用单砖砌筑并用水泥砂浆抹灰。需要时用抽水机抽水,并派专人负责检查抽水,确保基坑内无积水。如遇到异常现象立即通知有关人员组织处理。

18、汛、雨期施工注意事项:土方开挖在雨季进行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遂段、遂片分期完成。应注意边坡稳定。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如若在基坑周边地表发现裂缝,可及时灌浆封闭,防止地表水渗入)。

19、地下室基坑开挖前基坑围护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 1.2.2 挖土施工操作要求

1、采用反铲挖掘机分层开挖,运土汽车布置于反铲的一侧,以减少回转角度,提高生产率。 2、大面积基础基坑底板标高不一,机械开挖次序一般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标高,然后再挖个别较深部位。本工程土方开挖分二个阶段开挖,在第二施工段中间修8%-10%的坡道,作为机械和运土汽车进出通道。挖出土方运至弃土场堆放,最后把斜坡道挖掉,场地内较空旷处应留部分土作基坑回填之用,以减少土方二次搬运。

3、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运走。修坡以厘米作限制误差。

4、挖土机、运土汽车进出基坑运输道路,应尽量利用基础一侧几个基坑开挖地下运输通道,以减少挖土量。

1.2.3 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底板、承台和地梁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2、允许偏差项目

土方开挖工程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具体内容和要求见施工验收规范。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 序 项目 柱基 基坑 基槽 1 主控项目 3 1 2 标高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边坡 表面平整度 -50 +200 -50 设计要求 20 挖方场地平整 人工 ±30 +300 -100 20 机械 ±50 +500 -150 50 管沟 地(路)面基层 -50 - 水准仪 经纬仪,用钢尺量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观察或土样分析 检验方法 -50 +100 20 20 一般项目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值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1.2.4 成品保护

1、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2、基坑四周应设排水沟、集水坑,场地应有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承台、集水井、地梁均留置50㎝土层需人工开挖。严禁挖土机硬性挺进碰撞工程桩和围护桩,支撑桩以确保工程质量。

3、开挖中对工程桩(管桩)的保护

基坑开挖中,对整个围护体系和永久性结构都不得损伤,包括直接碰撞和超载。特别是支撑构件的承受竖向超载和侧向荷载的能力很弱,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支撑桩,在开挖中,格构式立柱桩周围开挖高差不得超过1M,应该分层在四周均匀开挖。

第2节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我公司对于本工程非常重视,因此力求高标准、高起点、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特确定本工程的管理目标是创双标化工地的要求。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安全员具体负责,其他生产人员配合落实的安全保证体系。为确保达到这一目标,本工程确定实施以下管理措施。

2.1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1、及时办理各种手续:如渣土证、夜间施工许可证;

2、夜间施工时尽可能减少噪声及工地灯火对外围的影响,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3、进出大门的车辆及机械均应保持清洁卫生,在车轮上的泥土应在大门口的排水沟处冲洗清好,在车斗上的泥土不得脱落,若有脱落可能的泥土必须在工地内铲除。同时安排人员对道路进行清扫,确保市容卫生。

4、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对职工进行上岗教育。

5、基坑围护及人员上下通道设置:在施工过程中,沿建筑物四周在明沟内侧搭设1.5米高的防护架子,竖立钢管长2米,间距3米,竖向钢管打入地下0.5米,用砼浇牢,保证防护架子不倾覆,横向用钢管上下做四道横棱,外面用安全网封闭,所有钢管漆成红白颜色,内外悬挂宣传标语和警示牌。进入地下室通道做四处(通道口做门封闭,下班后由门卫关闭),通道口搭设钢管斜道。斜道搭设沿基坑斜度布置,宽1.2米,下面用两根钢管搭设做踏步,斜道坡度35度左右,斜道边上做1.2米高的扶手,横棱三道。

6、各种机械设备均设有防雨设施,机体各部件完整,设随机开关,各种保险装置齐全,机体设接地保护。

7、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杜绝打架斗殴、赌博等危害社会治安情况发生。 8、场地材料堆放整齐,加强工人消防意识,易燃材料处设灭火器,防止发生火灾。

9、对职工进行上级部门、公司有关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纪律、技术措施等的教育。凡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均须接受公司、项目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由安全员定期对全体职工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做到人人受教育,个个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人人明白岗位的安全生产要领和注意事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10、各工种班组长作业前要明确分工,统一指挥。 11、施工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12、季节性施工按关规定,采用各项保证措施,夜间施工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

13、轮班作业要有安全技术记录,各工种作业按方案形成流水施工,以保证安全生产。各班组作业人员禁止酗酒,操作人员精神要集中,发现异常立即停机,遇到恶劣气候,按规定停止作业。

14、各种机械在操作时,不得进行维修保养,所有电器设备非电工人员不得乱动,每机均装上触电保护器,以防触电,高空作业与地面作业,必须遵守安全规定。各种机械作业停止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停放在合适位置。

15、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配电箱安装牢固,所有电器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照明、动力分开控制,严禁一闸多用。严禁用钢丝代替保险丝、私拉乱接,经常对工人进行建设工程现场使用安全规范教育,并认真执行。

16、土方开挖在夜间施工时,挖土现场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同时对各照明线路应架空,线路应经常检查,不得有裸露或拖地,车辆进出应做好保护措施。

17、人员进入坑内必须戴好安全帽,同时不得进入挖机旋转范围内及车辆通道区。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18、机械操作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操作。

19、服从项目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力争施工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20做到各车辆有条不紊、遵纪守法、文明操作、礼让三分,司机认真操作,做到细致、恰当、不喝酒、不嘻闹,并及时保养机械;以确保施工安全。

21、严格按施工流程施工,以防侧向压力突增,对整体围护系统造成不利。 22、对围护系统的结构严禁撞击碰打,对安全设施应予以保护。

23、挖土时做好土体松动的观察工作,对土体出现的裂缝作24小时监测并做好警示牌。土方开挖后,按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在基坑的周围搭高安全保护栏杆,避免人员跌落。严格控制坑边荷载。

2.2 挖土施工安全措施

1、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必要时,视工地地质条件,底部应填建筑垃圾、卵砂、道渣或以枕木、钢板或路基箱垫道,防止作业时下陷;在饱和软土地段开挖土方,应先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设备下陷或基土产生侧移。

2、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机械开挖,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m。

3、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部各层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混乱,造成超挖、乱挖,应尽可能的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4、在斜坡地段挖土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以避免破坏坡脚,引起滑坡。 5、做好地面排水措施,以拦阻附近地面的地表水,防止流入场地和基坑内,扰动地基。 2.3 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必须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2.3.1 管理目标

1、防大气污染达标:施工现场场尘、生活用炉、灶烟尘的排放符合要求(扬尘达到国家二级排放规定,烟尘排放浓度<400mg/Nm3。)

2、生活及生产污水达标:污水排放符合《XX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施工垃圾分类处理,设置分类垃圾箱,尽量回收利用。 4、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3.2 管理措施

1、施工垃圾和渣土要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要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3、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4、现场排放的废水(冲洗泵车、汽车的污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排水设施。

5、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炉、灶烟囱应设置除尘、降噪设施,以降低烟尘排放和噪音污染。

6、制定水、电、办公用品(纸张)的节约措施,通过减少浪费,节约能源,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第10章 汛期、台风、高温等季节性施工措施 第1节 汛期季节施工措施

1、遇有雨季天气,作业前应将雨水及时清理干净,同时采取防滑措施。 2、遇有六级以上(含六级)大风时,禁止吊装作业。

3、基坑内的积水及时、不间断地进行排放,严密关注地下水位的高度;如出现基坑围护渗水,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汇报给业主和设计单位。

4、雨天作业,在现场焊接要设有防雨防风设施。 第2节 台风季节施工措施

1、遇有台风天气,禁止进行施工作业。

2、遇有台风天气,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外架及周边杂物清理干净,防止坠落。 3、检查外架及大型机械防护措施,着重检查连墙件等加固措施。 第3节 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得为赶工期随意加班加点,要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或轮换作业的办法,避免高温日照曝晒、疲劳作业和防止职工中暑。气温在38度以上应停止施工。同时应积极主动、热心关怀施工人员的身体,要为职工提供足够的食品饮料和发放清凉油、仁丹、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

2、对职工进行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职工知道中暑症状。

3、对在高温季节中中暑的人员,首先应将中暑患者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脱掉鞋子、让其平卧,头部放低,保持患者呼吸畅通;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到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降温;对于能饮水的患者应鼓励其多喝凉开水或其他饮料,不能饮水者,应将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4、对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经常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作业禁忌者,及时调换岗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