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中药材生产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作者:张景瑞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5期
安国市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安国古称祁州,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享誉海内外。 一、安国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安国市地处华北平原,自然条件适宜发展中药材生产。目前安国市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已成为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从地理条件、种植技术和中药材的销售场所看,安国市的中药材生产虽已初具规模,但距中药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中药材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突出的表现在,中药材的生产、加工、流通三个方面,严重的阻碍了安国市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1.中药材生产规模化水平低,规范化种植水平落后。在中药材生产上,受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中药材生产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上,与中药现代化的需要远不相适应。要大幅度提高国际市场中药出口量,扩大国内市场消售量,关键的问题是提高药品质量。中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药材的质量。中药材生产是中药生产的第一车间,是中药质量的“源头”和“瓶颈”。只有紧紧抓住中药材生产这一“源头”,加强药用植物研究、实施规范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管理,中药的质量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基础。
2.中药材产业链未形成。在中药材流通上,安国中药材市场是传统药市,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药材集散地。目前,安国市的中药材生产之所以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没有形成产业市场,没能做成中药产业的龙头,没有起到带动周边县市中药产业发展的示范作用。对重要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严重影响了中药产业链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中药材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产、加、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产业链。 二、促进安国中药材产业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1.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生态环境标准。进行药材的规范化生产仅有形态指标是远远不够的,无法实施内在质量的控制。从目前中药材资源的保护管理和栽培现状看,中药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首要问题。野生动植物药材由于国内外市场的大幅度增长而出现过度采挖捕猎,导致可供利用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不仅影响医疗保健需要,也引起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关注。过量使用高残毒或禁用农药导致中成药材中农药残留量过高,致使常用植物药材的栽培也出现很多新问题。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人身安全。加强高效低毒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及对污染土壤中农药与重金属进行减毒降解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制定河北特产药材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生产基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土壤重金属含量、农药残毒及其它环境污染。提高中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材整体质量水平,从根本上解决药材质量偏低,无检测标准的问题,打造河北地道药材质量品牌。
2.建设科学规范化的栽培技术体系。发展优质地道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和深精加工,特别是要重点开展濒危珍稀野生药用动植物的人工栽培(饲养)或运用生物技术进行生产。是解决栽培管理粗放,品种混杂,采收时间不当,贮藏运输中被污染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建立科学的栽培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种子处理技术、育苗技术、种植或移栽技术等。利用产品质量和价值规律调节的方式,来扼制某些破坏资源的野生药材出口和原料等初级产品的出口,以保护生态环境。鼓励栽培(饲养)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加强优良品种选育、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具有传统特色的种植、加工技术与配方、工艺等。通过跨行业、跨地区联合,培育发展与国外企业相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促进中药产业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使中药在21世纪真正实现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并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3.建设科学种植管理体系和标准。在实施中药材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切实加强科学指导和整体协调。实施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SOP),主要包括施肥灌溉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管理、除草技术管理等。
4.建设适宜采收与产地加工产业链。中药材种植应有严格的规程,不能提前或错后采挖。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对品质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势已竭。因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药用部分的有效成分或有害部分的含量各不相同。制定适时采收加工不同种类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措施,运用化学测试手段监控其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以含量丰富,产量高为基本准则。确定适宜采收年龄与采集季节、采收方式方法、以及产地初加工方法等。依托和发挥大型药材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中药材采收、加工、销售产业链。
5.采取技术保障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安国在药用植物研究方面的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目前,中药材栽培品种退化,病毒感染,优良品种严重缺乏成为影响中药材质量和推行中药材标准化(GAP)种植、中药现代化的基础障碍。依托河北省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等管理与研究单位成立我省专门的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加强药材种质资源的鉴定保护、野生药材驯化栽培、新品种选优、提纯复壮和高产、高含量、抗病抗虫新品种的培育,以及标准化(GAP)栽培技术、减少或避免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污染技术、采收加工保鲜技术、药材食用饮用新技术等相关系统研究。为我省中药材标准化(GAP)种植和中药农业的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和品种保障。
中药材栽培是中药资源保护、扩大、再生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目前中药材生产的主要方法。药用植物品种繁多,生物学特性各异,因而栽培方法也复杂多样,造成药物污染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中药材GAP的最终目的是生产绿色中药材,中药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中药标准化包括药材标准化,饮片标准化和中成药标准化,其中药材标准化是基础,没有药材的标准化,就不可能有饮片及中成药的标准化。而药材的标准化又有赖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药材生产的规范化,因为药材是通过一定的生产过程而形成的。因此药材的不同种质、不同环境、不同种植技术及采收加工方法都会影响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所以药材生产是中药材研究、生产开发和应用过程的源头。
中药材GAP药材生产管理规范是中药生产GMP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与农学结合的产物。其内容包括从产前(如种子品质标准化),产中( 如生产技术及管理各环节标准化)到产后(如加工及贮运等标准化)都遵循规范加以实施,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全. 《我国中草药的概况.中草药栽培技术a》,[M].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1. [2] 高学敏.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全国中药炮制规范,[S]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年. [4] 莱斯利.布雷姆尼斯. 英《引言.药用植物》,[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9.8. [5] 安庆昌等. 安国市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S].安国市中药材研究所,2004年.
[6] 沈映君.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7] 周荣汉. 中药资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