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即( 建筑功能 )、( 建筑技术 )和( 建筑形象 )。
2、建筑是( 建筑物 )和( 构筑物 )的统称。
3、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不同,一般分为( 工业建筑 )、( 农业建筑 )和( 民用建筑 )等。
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 耐火等级 )和(燃烧性能 )两个方面来决定的,共分为( 四 )级。
5、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 )、( 结构设计 )、( 设备设计 )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通常说的三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 )、( 技术设计 )、( 施工图设计 )等阶段。
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建筑中采用的模数有( 基本模数 )、( 分模数 )和扩大模数。基本模数以( M )表示,数值为( 100 )。建筑的基本模数为(100 ),用( M )表示。一般民用建筑房间的开间和进深符合( 3M )模数数列。
7、建筑高度大于( 27m )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24m )的非单层厂
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度超过( 100 )m时,为超高层建筑。
8、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 1-3 )层为低层;( 4-6 )层为多层;(7-9 )层为中高层;( ≥10 )层为高层。
9、设计阶段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的( 耐火等级 )和( 燃烧性能 )确定的,共分( 四 )级。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可分为( 燃烧体 )、( 难燃烧体 )和( 非燃烧体 )。
10、建筑物的结构按其选用材料的不同,常分为( 木 )结构、( 砖混 )结构、( 钢筋混凝土 )结构和钢结构四种类型。
11、地震烈度在( 6 )度以下时,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一般可以不考虑抗震措施;( 9 )度以上地区,地震破坏力很大,一般应尽量避免在该地区建造房屋。
二、选择题
1、古希腊创造的三种柱式有( ABC )
A、陶立克 式
B、爱奥尼克 C、柯林斯 D、塔什干 E、复合柱
2、( B )是欧洲中世纪有代表性的哥特式建筑。
A、帕提农神庙 B、巴黎圣母院 C、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D、流水别墅
3、流水别墅是( A )的代表作。
A、莱特 B、贝聿铭 C、丹下健三 D、米开朗基罗
4、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 A )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A、建筑功能 B、建筑物的物质技术条件
C、建筑形象 D、建筑的经济性
2、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 C )属于建筑物。
A、住宅、堤坝等 B、学校、电塔等
C、工厂、展览馆等 D、烟囱、办公楼等
3、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 C )属于居住建筑。
A、托儿所 B、宾馆 C、公寓 D、疗养院
4、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 A )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50~100 B、80~150 C、25~50 D、15~25
5、对于较简单的建筑设计不需要单独进行的设计过程是( C )。
A.设计前准备工作 B.初步设计阶段
C.技术设计阶段 D.施工图设计阶段
6、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适用于( C )。
A.临时性结构 B.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C.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D.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7、住宅层高一般以( A )为模数。
2M
8、对于多层商场适合选择下列哪一种结构形式( B )
A.砖混结构 B.框架结构 C.剪力墙结构 D.大跨度结构
9、下列建筑中属于大量性建筑的是( BCD )
A.航空港 B.住宅 C.办公楼 D.中小学校 E、大型影剧院
10、下列建筑不适合采用砌体墙承重的是( D )。
A.住宅 B.教学楼 C.办公建筑 D.商场
11、适合于小开间的建筑结构体系是( A )。
A.砖混结构 B. 框架结构 C.空间结构 D.排架结构
三、名词解释(略)
1、耐火极限:
2、建筑模数:
3、风玫瑰图:
四、简答题(略)
1、建筑的构成三要素是指什么
2、建筑构件按燃烧性能分为几类
3、建筑物按耐久年限划分为几级各级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4、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有哪几个方面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一、填空题
1. 民用建筑的平面组成,从使用性质分析,可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使用部分又可分为( 主要使用房间 )和(辅助使用房间 )。
2. 民用建筑中房间的面积一般是由( 家具所占面积 )、(使用活动面积 )和(室内交通面积 )三个部分组成。
3. 房间的尺寸是指房间的( 开间 )和(进深 )。
4. 中学普通教室设计中,为满足试听要求,第一排课桌前沿到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m,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m,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 30° )。
5. 为满足采光要求,一般单侧采光的房间深度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 2 )倍,双侧采光的房间深度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 4 )倍。
6. 一般民用建筑的房间开间和进深是以( 3M )为模数。
7. 当门的宽度为900mm时,应采用( 单 )扇门;门的宽度为1800mm时,应采用( 双 )扇门。
8. 防火规范中规定,当房间的面积超过60m2,且人数超过50人时,门的数量不应小于( 2 )个。
9. 对使用人数较少的房间,为防止影响走道的交通,一般要求门向( 内 )开启;使用人数较多的房间,为便于安全疏散,门应向( 外 )开启。
10. 采光面积比是指( 窗口透光部分的面积 )与( 房间地面面积 )之比。
11. 为了遮挡视线,在公共厕所的前部宜设置深度不小于~的( 前室 )。
12. 浴室、盥洗室与厕所布置在一起时,通称为( 卫生间 )。
13. 厨房的平面布置形式有( 单排布置 )、(双排布置 )、( L型布置 )
和(U型布置 )。
14. 交通联系部分按交通联系的性质和方向不同有( 水平交通空间 )、(垂直交
通空间 )和( 交通枢纽空间 )。
15. 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两股人流通行时所需的宽度,因此,走道的净
宽一般不应小于(1200 )mm。
16. 走道的宽度主要依据( 使用特点 )、( 耐火等级 )、( 通行人数 )
和( 楼层 )等因素综合考虑。、
17. 作为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及疏散楼梯的梯段宽度不应小于( 1100 )mm。
18. 一般公共建筑中楼梯的数量不少于( 2 )个。
19. 门厅的平面布置形式有两种,即( 对称式 )和( 非对称式 )。
20. 考虑防火疏散要求,门厅对外出入口的宽度不得小于通向门厅的( 走道和楼梯
的总宽 )。
21. 在平面组合设计中,通常将主要使用空间布置在(朝向较好的 )位置上。
22. 墙承重结构按承重墙的布置不同可分为( 横墙承重 )( 纵墙承重 )和( 纵
横墙混合承重 )三种类型。
23. 民用建筑中常采用的平面组合形式有(走道式 )、(单元式 )、( 套
间式 )和( 大厅式 )。
24. 坡地建筑相对等高线的布置方式有(平行于等高线 )(垂直于等高线 )
和( 倾斜于等高线 )三种类型。
25. 根据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能使建筑物获得良好的日照条件的朝向是(南向或南
偏东、南偏西 )。
26. 日照间距的据算,一般是以(当地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高度角 )为依据,
其计算公式为( L=H/tana )。
27. ( 矩形 )平面形状被广泛采用。
28. 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起( 内外空间过渡 )、( 人流集散 )作
用的交通枢纽。
29. 建筑平面组合形式有(走道式 )、(单元式 )、( 套间式 )、( 大
厅式 )和( 混合式 )。办公建筑适合采用( 走道式 )组合形式。
30. 个方面。
平面组合的优劣主要体现在( 合理的功能分区 )和( 明确的流线组织 )两
31. 合理的功能分区应从(主次关系 )、( 内外关系 )和( 联系与分隔 )等几
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选择题
1. 一教室设计一般要求学生离黑板的最远距离不超过( C )。
A. 6米 B. 8米 C. 米 D. 米
2. 二某学校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位于两楼梯间之间的走道长度最大为(D A. 20米 B. 22米 C. 30米 D. 35米
3. 一般房间主要的门宽度取( B )。
A. 800毫米 毫米 毫米 D. 1500毫米。
4. 体育馆建筑平面角适宜采用下列哪条所陈述的平面组合方式( B )。
A.走道式 B.大厅式 C.套间式 D.单元式
)。
5. 展览馆建筑平面比较适宜,采用下列哪条所陈述的平面组合方式( C )。
A.走道式 B.大厅式 C.套间式 D.单元式
6. 学校教学楼建筑平面角适宜采用下列哪条所陈述的平面组合方式( A )。
A.走道式 B.大厅式 C.套间式 D.单元式
7.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其房间门到楼梯间的最大距离是( C )。
A. 10~12米 B. 30~35米 C. 20~22米 D. 60~70米
8. 影响窗洞口面积的主要因素是( A )。
A.房间的使用面积 B. 房间的高度
C.房间的进深 D.房间的形状。
9. 下列建筑物的交通部分被称为建筑的交通枢纽空间的是( D )。
A. 走廊,过道 B.楼梯 C.电梯 D.门厅,过厅。
三、名词解释(略)
开间:
进深:
采光面积比:
袋形走道:
日照间距:
四、问答题(略)
1.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2. 确定房建面积大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 影响房间平面形状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矩形平面被广泛应用
4. 房间尺寸指的是什么确定房间尺寸应考虑哪些因素
5. 如何确定房间门窗数量、面积大小、具体位置
6. 辅助房间包括哪些房间
7.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确定楼梯的数量、宽度
8.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有哪些
9. 如何确定建筑物的朝向
10. 影响建筑物间距的因素有哪些
11. 如何确定建筑物的日照间距并用简图和公式表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