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问刘十九原诗翻译和赏析

2021-12-11 来源:易榕旅网
问刘十九原诗翻译和赏析

问刘十九原诗翻译和赏析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问刘十九原诗翻译和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绿蚁:新酿的米酒,酒面浮潭渣,微现绿色,细如蚁,称为“绿蚁”。

醅:没过滤的酒。

无:相当于“吗”、“否”等问词。 【翻译】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细小如蚁。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是用红泥烧制成的。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是否能和我来共饮这一杯酒?

【赏析】:

《问刘十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问刘十九》。诗从开门见山地点出酒的同时,就一层层地进行渲染,但并不因为渲染,不再留有余味,相反地仍然极富有包蕴。读了末句“能饮一杯无”,可以想象,刘十九在接到白居易的诗之后,

一定会立刻命驾前往。于是,两位朋友围着火炉,“忘形到尔汝”地斟起新酿的酒来。也许室外真的下起雪来,但室内却是那样温暖、明亮。生活在这一刹那间泛起了玫瑰色,发出了甜美和谐的旋律……这些,是诗自然留给人们的联想。由于既有所渲染,又简练含蓄,所以不仅富有诱惑力,而且耐人寻味。它不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使人真正身心俱醉的。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

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近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

最后是结尾问句的运用。“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问寒问暖,贴近心窝,溢满真情。用这样的口语入诗收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使其具有空灵摇曳之美,余音袅袅之妙;又创设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诗人既可能是特意准备新熟家酿来招待朋友的,也可能是偶尔借此驱赶孤居的冷寂凄凉;既可能是在风雪之夜想起了朋友的温暖,也可能是平日里朋友之间的常来常往。而这些,都留给读者去尽情想象了。

【阅读训练】:

1.题目中的“问”,其实就是 的委婉说法。

2.一、二句以“绿”描绘新酒的清醇,以“红”描绘火炉的`形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邀请

2.这两个形容词意在营造待客的环境,渲染、烘托一种优美、温馨的气氛,表达主人邀请朋友的诚意。

3.《问刘十九》是邀请人喝酒的小诗。虽然简短,而景与情相得益彰。请说说诗中的景和情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答:诗中写景,有新酿的米酒,正架在炭火燃烧着的红泥小炉上,酒香四溢,再加上傍晚快要下雪的寒天,一热一冷,温馨亲切。此种情境,相约友人,如何会不来?邀的真诚,来的高兴,定会一醉方休。全诗更透出两人的友谊比美酒还要醇厚。

创作背景

《问刘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所作。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但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

名家点评

《唐诗快》:岂非天下第一快活人。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气盛言直,所谓白诗“妇孺都解”也。

《唐诗三百首》:信手拈来,都成妙谛,诗家三昧,如是如是。 《唐诗评注读本》:用土语不见俗,乃是点铁成金手段。 《诗境浅说续编》:寻常之事,人人意中所有,而笔不能达者,得生花江管写之,便成绝唱,此等诗是也。末句之“无”字,妙作问语,千载下如闻声口也。

《唐人绝句精华》:读此二诗(按指本诗与《招东邻》),知白居易之好客,有酒则呼友同饮。[5]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