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部效应: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3.免费搭车: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4.二部定价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5.公共定价: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所谓的公共定价 6.文教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的总称。
7.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8.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根据法律,强制由劳动者、企业、政府三方共同筹集基金,在劳动者及其家属生、老、病、伤、残、失业时给予的物质帮助。 9.税收支出: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10.转移性支出:政府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支出。
11.财政补贴: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制定的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
12.直接税:指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
13.税率:指国家征税的比率。课税对象与税率的乘积就是应征税额,反过来说,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
14.税负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15.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每一种税都必须明确对什么征税,每种税的课税对象都不会完全一致。课税对象 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16.拉弗曲线: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或GDP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曲线。 17.生产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增值税,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18.债务依存度:它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为: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中央财政支出额)×100%
19.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或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20.. 国债负担率:指当年国债余额与当年经济总规模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当年GDP)×100%
21.部门预算:按部门编制预算,改变过去长期以来按支出功能和收入类别编制预算的做法,是一种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
22.零基预算: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23. 宏观税负率:税收收入占GNP的比例又称为宏观税负率,它是衡量一国(地
区)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
24.预算外收入:是指各级政府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采取收费形式而形成的专项资金或专项基金。
25.复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
26.赤字政策:又称扩张性财政政策,指政府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来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减少以至平衡。
27.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
28.补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29.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 30.公共物品:有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31私人物品:有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32: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32:财政补贴: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制定的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
33.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指政府间财力的无偿转移,一般是指上级政府(财政)对下级政府(财政)的无偿补助或拨款,而财力无偿转移的方法、规则和程序则构成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34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35:亚当斯密的四大课税原则:平等,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用
36.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乃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
37:国债的政策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调节经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