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

2024-05-26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信息 0职校论坛0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2008年第1期 关于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 张炜屠立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就现阶段高职院校“_T-学结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一阐述,并对高职实施“_T-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出建议。探索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_T-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_T-学结合;校企合作;就业导向;办学模式 Exploring the school-running model about“combination working with learning.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Zhangwei Tuli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ing,Hangzhou 310053,China) 【Abstract]Expound the present stage have problem that existing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combination working with learning,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And put forward a proposal about implementing“combination working with learning,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school-running mode1.Probeing““taking serving as purpose,employment-guided ”,put forward school—running model to combination working with learning,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have becom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 what current occupation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developing.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mbination working with learning;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employment—guided; school-rnnning model 目前企业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将本企业未 来发展、人才需求的计划性与此项工作结合起来。在学校与企业的合 进人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规模  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将从2004年的550万增加到2010年 作中,学校处于“一厢情愿”的状态,这是实现真正“校企合作”的瓶颈。的820万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也将进一步增加,以适应大规模 各高职院校应在原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基础上。校内建设具有与专业相 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要求。二是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由传统的学院 匹配、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室。校外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训 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 基地。校外实训基地要选择那些管理规范、技术先进、人员素质较高的 转变与社会转型的需要。这一模式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 企业,这样的企业有利于提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质量。 此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专 际出发,在宏观发展上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在职业学校运行上强化市 11.引言 场导向,重视学校与企业合作,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优先满足经济 业教学计划作支撑。不同的课程模式都有不同的课程观作支撑。而不 同的课程观会影响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探索高 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005年8月19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天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 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对课程体系、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结构、 。 结合座谈会上指出:“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课程实施、课程类型等改革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高职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以 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 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 上内容,其中还有课程评价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商职课程改革的 教师与学生的 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 成功与否,还有一些重要因素,如课程改革的主体—_.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 参与程度,学校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的保障等都会影响改革的结果。对 需要。”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 教师来说,教师参与课程改革,能增强他们对工作的关注程度和满意 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2.基于工学结合的高教课程的设置与改革 程度,对课程实施的执行情况也会得到改善;对学生而言,将会提高他 们对课程的直接兴趣,促进学习成功也为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选择与设置,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实际与学生 础,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 今后职业生活的迫切需要,坚持“必需、够用和求新”的原则。随着社会 到更好地发挥,从而形成课程改革的良性循环。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 分工不断细化和专门化,各专业需要什么技能。就开设什么课程;实际 的因素也必须在实施课程改革时给予充分的考虑。以保证课程改革的  工作需要运用哪些知识,课程内容就涉及哪些内容;现实工作采用什 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要通过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把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知识 么最新技术,就采用什么教材和实施什么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要把“使 用”放在第一位,应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要适应当今科技的发展。瞄准 内容和技能要求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使职业标准基本要求与专业教学 最新成果,突出操作课程的不断升级与更新;要理顺高等职业教育与 基本要求相衔接,把证书考试标准与课程授课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以 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合理确定课程难易程度。学生未来职业生活需 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  要学到什么程度,就把课程设置到什么深度。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切 (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实施单设课程。实解决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社会提供用得上的技术 成绩单独考核,并将仿真训练和真实职业环境训练相结合,纳入教学 计划之中,用职业资格考试推动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为社会所欢迎。 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如何推进工学结合是高职 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高职教育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 新形势和发展趋势下,应以就业为导向打破传统学科教育教学模式。 3.如何推进我国高职教育 3.1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一大批职业技术 如“订单式”培养模式、双证书制培养模式及其他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院纷纷成立,原有的许多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也朝高职方向发 改革,明确看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社会急 展。但是,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诸多始料不及问题。其中最关 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使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找到比较理想的职业 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鉴于德国职 O 业学院成功经验的启示,可以采用德国“双元制”的有效做法。积极创 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人点。将成为当前及今后高职教 造条件促进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联姻”。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 育的主旋律。因此,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我们当前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 专业理论,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训练,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 课题。在今后的发展中,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术人员给学生授课;利用企业较先进的设备对学生进实训;充分发挥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 原有职工大学的办学资源的作用;引进“自学考试”的机制对学生所学 才 理论进行通考,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测评;企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信息 。职校论坛o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2008年第1期 可以选送学生到学校学习,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去相关企业工作;建 析系统,强化教学质量评估的发展性功能,从而达到以教学质量评估 立起学校与企业的互动机制,闯出一条“产学合作”教育的道路.这样 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的目的。 可能较好地解决当前职业学校办学困难与企业对实用人才的急需问 题。 三、半工半读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方法: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 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 要实现上述转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办学上强化校企合作,在 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 教学培训上加强工学结合。目前,重点要关注五方面的问题:(1)加快 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法律规章;(2)重视研制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 个带方向性的问题。 培训大纲及其配套学习包;(3)加快建立企业培训师队伍;(4)依法加 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重点在于对人才的培养。结合科学研究、 强对学生参加企业劳动培训的保护工作;(5)优先扶持制造类专业职 产品技术开发及科研成果转化,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 业教育开展工学结合的试点。 3.2实现工学结合的措施 培养人才,培养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真正实施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相 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 结合、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成才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 用。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办出特色、办出品牌,这是高职院校共同面 养途径。 临的课题。 同时,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还发挥了巨大的作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 用:1.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2.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体现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 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发展:3.校企合 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担负着为生产、管 作和工学结合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4.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有 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应用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责 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5.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有利于学生就业竞 任。多年的办学实践和探索证明: 争力的提高;6.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有利于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宽:7、 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前提和条件:校企合作为工学结 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合提供了具体场所和物质保证。离开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只能是个 4.结论 别学生的个体行为,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整体推进工学结合最基础、最 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工学结合、校企合 首要的条件是校企合作。 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学校、学生三个利益主体共赢.是校企 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搞好校企合作要解决两个关键性 合作的基础,也是促进其稳定发展的有效机制。学校在开展市场调研、 问题:一是认识到位:认识到位是指学校和企业都应正确认识校企合 确定合作专业方向、制定合作方案、议定协议条款时,一定要兼顾三者 作办学的意义和作用,寻求利益共同点,积极配合,实现双赢。二是搭 利益,寻求三个利益主体的共赢目标,做到企业欢迎、学校欢迎,学生 建合作平台;搭建合作平台是指学校领导要带头推行校企合作。其中. 欢迎,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道路才能越走越 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校企合作领导组织机构是工学结合不可缺少的 条件。 二、“订单式培养”是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订单式培养”的实质 【参考文献】 宽[6j。e 就是校企双方通过签订用人“订单”,用契约形式规范学校与企业之间 [1]吴启迪.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N].光明日报.2004—04 1. 王伟,李津石.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 的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实习的职 [2]李志宏,[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和就业问题。“订单培养”是为企业培养明天的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1. 员工,企业的积极性很高.使“工”与“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实践证 [3]黄克孝,[4]李志洪.“产学研”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A].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 明.这是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针对高职院校目前“订单式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还应建立 [5]张炼,陈琪琳.寻找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J].职业技术教育. 适应高职“订单式”教育教学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明确“订单式”教 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对象及监控的关键点。可以看出,没有一个健全、优 [6]查爱萍,王锡麟.订单式教育模式的三大利益相关者[J],上海商学院报.2006 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控体系,“订单式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将失去有 f2). 力的保障。为建立适应高职“订单式教育”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 高职院校中有效地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 作者简介:张炜,男,1977年11月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讲师。 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41—444. 2003(19):386--389. 高,必须建立以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为主、校企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 体系 。 在今后的实践中,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 定,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继续增强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处 理好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质量 管理中的积极性.完善评价制度.建立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质量评估分 屠立,男,1966年7月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副教 授。 . [责任编辑:言午] (上接第288页)body is of little accoun4 the size f oyour brain is f omuch 人文精神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地滋润学生们的心灵,使学生不再 视英语为“死记硬背+大量的选择题”,而认识到英语是有血有肉有灵 your heart should be at least broad enough to accept yourselt ̄to love yourseff 魂的,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它和终生学习它的愿望。 account,the size ofyour heart is ftohe most account’As I see it,the size of iusttheway you are.”接着我谈到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口号“Blackis beautifu1.”宕唤醒了黑人的自我意识,使黑人不再去漂白皮肤,染黄头发, ・ 【参考文献】 own,H.D.,1990,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而是以黑肤色为美,不去接受自人所定义的狭隘的美的标准。美是多元的。 [1]BrPrentice Hall Regents. 关键是要有自我意识,有了自我意识,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美与独特之处,就 pedagogy.[2]徐小贞,《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不会再为自己不符合某个被模式化的标准而苦恼了。其实我讲的这些内容 已超出了课文范围.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很有好处。 英国学者纽曼指出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社会的智力水 [3]张伊兴,李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外国语11999第6期. 作者简介:彭朝霞,1976年,籍贯:河北省临西县.毕业院校: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方向。 平,是培养公众的理解能力,是纯洁国民趣味,是为群众的积极性提供 真正的原则.是扩大和端正时代精神…”我们位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 应该把这段话记在心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让 [责任编辑:翟成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