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1,声的产生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不能说声音消失。因:声音可以继续传播。
(3)发声一定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在发声。因:在真空中振动,无声音。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1.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声音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也不同:固体>液体 >气体;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空气越稀薄,声音越难传播;
(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声音传播就是能量传递的过程。
知识点3,回声
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俗称回音(回声)。
2.回声的应用:(1)测海底深度;(2)鱼群位置。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1,响度、音调、音色
1.响度(声音的强弱)
(1)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响度还与声音传播的距离和分散度有关。
2. 音调(声音的高低)
(1)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成为赫兹(HZ)。
3.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1)定义
(2)通过音色,可以判断不同的人说话。
1.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
噪声:无规律、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
乐音与噪声因人而异,不同人感觉不同。
(1)声音的强弱(可通俗理解为声音的大小)。
(2)
(4)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分贝(dB)表示。
三、超声与次声
1. 超声
(1)频率高于20000Hz。
(2)频率高、穿透能力强、传播时方向好。
(3)够能听50000Hz,蝙蝠能听十几万Hz。
(4)依此原理,发明了声呐。探测:鱼群、暗礁、潜艇等。
(5)医疗上的应用:B超。
2. 次声
(1)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2)频率低,破坏力大。能量高的次声波对机械、人体和建筑等都有很强的破坏力。
(3)产生: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导弹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