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中的设计表达分析

2020-09-24 来源:易榕旅网
园林与景观设计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中的设计表达分析李重华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哈尔滨市150000)

主要有环境和行为文摘要:本文讲述了校园景观的设计原则,重点阐述了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中的设计表达分析,

固定行为场所和娱乐运动文化活动氛围;特定化表达和特定物质文化表达。其中环境行为表达分为交流空间的文化氛围、

旨在更好地表达校园文化。物质文化表达分为标志性建筑物、建筑和植物景观的文化,

设计;表达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景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18)TU986A1005-789722-0117-02

结合园校园景观设计时:淤根据学校实际进行设计和构造,

为学校设计出有书香气息和深林景园特点,融合校园学习情境,

厚文化底蕴的校园景观,为学生长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提供良好环境。所以,对校园景观的设计中最主要的是文化长廊和含有校园气息的雕塑等进行分析和调整,为学生和教师建立一个优良书香

结合本校的文化氛围的环境。于进行校园景观的创新和完善时,

使学生底蕴,营造一些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的雕塑或者景观,

将施工在校园中也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遗留。盂校园景观设计中,

保证建造的可行性,将动工程的设计理念融合到文化校园景观中,

态景观和静态景观相结合,为广大师生营造出有美感的空间[1]。

1校园景观的设计原则2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中的设计表达分析2.1环境-行为文化表达

导。校园景观结合各种风景和人的设计使之具备一些秩序和模

式。将无生命的物质经过设计,变为传递校园文化的景观。2.1.3娱乐运动文化活动

校园中的操场和活动场地都是师生娱乐和运动的文化场所。

对人流的集合和疏散做校园景观设计充分考虑活动类型和人数,

好分析研究。例如西安交通大学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娱乐活动

社团活动和娱乐活动。这和运用,校园中经常举行各种文化活动、

校园室外活动的参与情就需要有足够的室外空间迎合学生活动。

保况是学生评价校园生活满意度的指标,一般校园景观设计中,

证同一时间有22豫师生在户外就可以了,另外还要对周边环境进行仔细设计,在观看区域中可设计提升学生视觉欣赏的景观,

美例如鲜艳的色彩和趣味性的休息设施,代替传统单调的长椅,

化校园。

2.2.1标志性景观

下校园中标志性景观有很多,不同的学校景观也有所差异,

面主要介绍两处最常见的景观:淤校园雕塑。该景观是校园文化精髓展示,有巨大文化含义,优美的校园雕塑不但能震撼学生心

提升校园文化意识。雕塑可灵,还促使其产生努力进取的精神,

以人为主题,例如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像和北京大学的蔡元培像

已经成为一个等,为学校发展提供巨大贡献,有很强的文化价值,

学校的主要标志;雕塑也可以情境为主题,例如学习、思考和运用

向人们展示艺术院校等雕塑,例如四川美术学院的行走的艺术,

校门不拘一格的思想和个性化思维。于校门,作为学校的门面,

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例如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将老校

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区的校门整体迁移过来,

2.2.2建筑文化

2.1.1交流空间的文化氛围

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不但需要课堂教育,更多的是

学生之间的沟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在学校时间比较长,

通一般在教学楼入口和操场等地。校园景观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作用、历史、建筑风格和师生的生活形式和心理等。校园景观中绿地、水体等都是促进学生沟通的场地,所以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校园文化中师生的需求。2.1.2固定行为场所文化

例如校从人的发展角度观察,人们的行为都是有一定目标,

园中学生为了学习和阅读而去图书馆,任何一空间如果被制定进行相同活动,就叫做行为场合。每个校园都有固定的行为场所,例如清华大学中的大草坪、北大的三角地等。一旦固定场合,就会长期流传下去,更多人进行特定行为。但是一些新建的校区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环境和行为关系,就需要特定的环境进行指

2.2特定物质文化表达

全面提高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协调发展,了西安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同时满足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需求[2]。

在实践过程中,还存目前,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还不够完善,

舒适、便捷的城市生活环境。面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221,226.

[1]谢海娥.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6(12):

3结束语在很多问题,但随着发展,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设计理念日趋成熟,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水平必然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全

[2]于跃洋.绿色建筑景观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7.

收稿日期:2018-10-19

201811花卉FLOWERS117窑园林与景观设计景观园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分析李亚鑫1高玉华2(1大武口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7530002.大武口区绿化队宁夏回族自治区753000)

景观工程是现代城市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围的生存空间及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合理的植物配置,直接影响景观园林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建设的重要工程,园林植物是景观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因素,科学、

以期为提升景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依据及借鉴。本文从景观工程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植物配置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设计原则;规划关键词:景观园林;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18)S688A1005-789722-0118-02

1景观园林在设计中植物配置遵循的基本原则植物的色彩和造大自然的植物物种丰富,可以有不同选择,

型多样,经过精致设计的植物观赏性极高。在景观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过程中注意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通过不同植物间的映衬,在植物配置中要充分考虑季节性,防止因为季节更替造成

突景观的单一性。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

出四季特性,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将景观园林工程做成城市的名片,带给人们视觉的享受。

1.1保证配置物种的多样性

2景观园林设计中对植物的配置和规划统一整体布局2.1科学结合单群,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自然灾害。注意景观园林功能性的同时

还要注意美观,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将两者相互平衡才能使设计效果更显著。自然丰富美观的园林景观能够满足人们休息和观赏需求,能有效缓解视觉疲劳和调整心情。通过空间上的

尽可能地展现植物群的美,使景协调和其他园林景观的相呼应,

观园林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1.2结合当地环境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做出最优配置

从生态、美观和经济等多景观园林应遵循大自然生态原理,

角度综合考虑植物配置,合理利用空间结构。结合当地地理优势

根据地形做出合和环境特性,将园林的各组成部分实现整体化,

理的种植规划和给排水设计,在保持自然生态的同时与周围建

土壤条件、四季气筑相融合。在景观设计阶段就要对地形地貌、

候等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园林中的景观能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变化,使植物茁壮成长。在植物种植和造型的过程中与周围建筑相互协调,对于风沙较大的地区可以选择多种抗性较强的植

在美化的同时物,如选择胡杨、沙枣等抗风沙能力较强的树种,

根据各部分地形情景观园林工程往往是由多个小群体组成,

充分考况做局部设计后还应注意统一性。掌握周围环境的特性,

虑活动场地的规模、休息区域的舒适性、行车道附近的视野等。

但要注意保持整体景不同功能区域主题突出,合理规划各部分,

观园林相互协调。

在园林工程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应遵循生态规律,尽可能地

还能提高选择当地植物品种,因地制宜,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植物成活率,避免因生存环境不适应影响植物的生长。不同地域

而植物对生存条件的气候、湿度、土壤、水源等情况都是不同的,

在植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不同地区的植物群落都是格局特色的,

物配置过程中应详细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不同季节性植物能

2.2根据地区生态环境科学进行植物配置

校园建筑艺术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校园建筑

反映出学校的历文化包含建筑功能、形式、色彩和文化特色等,

加强学校校园景观的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具有审美价值,

标志性。例如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构建将地域文化充分展现出

房建的色调为黑白灰三来,建筑形式主要利用传统的合院手段,

种,利用江南传统颜色,建筑材料则是运用其他地区拆迁后留下的废弃材料,向人们展现出另一种形态,将历史痕迹展示给师生,建设个性化明显的现代大学。2.2.3植物景观

可结合本地校园景观中的设计,为了更好的表达校园文化,

象征性和适应性的植物作为人文发展选择具有历史性、特殊性、

使广大师生了解本土文化,校园植物景观。利用栽种本地植被,

加强文化识别性。另外,很多植物有自身的文化寓意,例如,岁寒

有的学校以校训为主题三友的松、竹、梅,和我国文化密切相关,

选择植物,使学生无形中感受校园文化。例如深圳大学的荔枝林、台湾大学的樱花、武汉大学的樱花。学校利用各种植物不但

11118花卉FLOWERS2018窑3结论美化了校园,还充分展示了校园文化[2]。

还无形综上所述,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通过校园景观展现出来。学校景观将校园文化展示给学校中每一名师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校园文化和当地人

是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文,传承校训,最大的发挥校园精神,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征.地域文化在大学校园滨水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陈迎娜.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18-10-20作者简介:李重华(1997-),女,汉族,山东滨州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