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解放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向宏观经济学范式转变和宏观经济学“本土化”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研究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及其应用。20世纪50年代,在完成经济恢复任务以后,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程。50年代,我国经济理论界论证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符合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和列宁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与此同时,我国讨论了如何使工业和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基本建设和人民生活保持一定比例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综合平衡、保持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标准和数量界限。毛泽东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20世纪60年代,我国老一代经济学家于光远、孙冶方、薛暮桥等组织和发起了再生产、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三大问题的讨论,并取得了颇有建树的理论成果。刘国光和董辅礽于80年代出版的《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和《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问题》反映了当时的研究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中心议题仍然是再生产理论,并且出版了《学习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研究》和《社会主义再生产有关再生产范畴的分析》等著作。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向宏观经济学范式转变。这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十四大之前。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理论界积极引进现代经济学。一些中青年经济学家转向宏观经济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有戴园晨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1986年)、符钢战、史正富、金重仁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1986年)和樊纲、张曙光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1990年)。这一阶段,理论研究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整个国民经济的研究,并且采用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宏观经济学的各个方面。
第三阶段,宏观经济学“本土化”。十四大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国经济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与此同时,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经历了80年代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以后,也进入了“本土化”的阶段,即根据中国经济的现实特点,采用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从而建立起中国版的宏观经济学。这一阶段涌现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有:吴敬琏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1990年)和《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1999年)、于光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1992年)、胡汝银的《低效率经济学:集权体制理论的重新思考》(1992年)、张曙光的《中国宏观经济理论》、《论争与发展:中国经济理论50年》(张卓元主编,1999年)、樊纲的《体制改革与宏观稳定——中国体制转轨新时期的宏观经济问题研究》(1997年);厉以宁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1992年)、贝纳西的《市场非均衡经济学》(1989年)与《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分析方法导论》(1990年)、吴晓求的《紧运行论——中国经济运行的实证性考察》(1991年)、《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分析——从供求角度所作的考察》(1992年)、杨瑞龙的《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1992年);李拉亚的《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1991年)、陈学彬的《宏观金融博弈分析》(1998年);陈东琪的《强波经济论》(1992年)、《微调论 ——走出短缺后的中国经济与政策》(1999年);郑超愚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1998年)、李晓西的《宏观经济学(中国版)》(2005年),此外还有大量的富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其中,吴敬琏、胡汝银、张曙光、樊纲等从中国经济实践出发确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研
h
h
究对象与分析角度;厉以宁、贝纳西、吴晓求、杨瑞龙等引入非均衡概念,并致力于将宏观经济结论置于合理的微观分析基础之上;樊纲、张曙光、王利民等引入了制度分析;李拉亚、宋国青、薛万祥、陈学彬等引入预期与博弈分析;陈东琪等系统化了在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形成的微调理论;郑超愚、李晓西尝试构造一个一致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框架。
可以说,经过大批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或称其为中国版的宏观经济学,为宏观经济调控建立了理论基础。不过,距离成熟的中国版宏观经济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资料来源:陈东琪,张亚斌. 中国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构架与创新发展[J]. 社会科学战线,2002. 6;
张曙光. 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财经研究,2002(1)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h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