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15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会认本课“吾、弗”等生字,会写“矛、盾”等生字,学习一个多音字“夫”,理解“鬻、陷”等字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联系上下文,猜测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3.情感与价值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成语含义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强化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课题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就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自相矛盾。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 4.学习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骄傲、自豪的语气,声音要大,声调要高。 2.有层次地指导学生用夸大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4.默读课文,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看这个人。 四、指导写字
规范书写“矛、盾、誉、吾”等生字。 五、课堂巩固
1.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1)誉.之曰。 (2)其人弗.能应也。 (3)不可同世而立.
。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学间相互补充,教师适时指导。六、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生:楚国人同时卖矛与盾而产生的尴尬。(板书) 2.复习本课生字词,学生齐读。 二、深入学习,明白寓意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一)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文本的对话,思考寓意。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说大话好不好? 生:不好。
师:(遮住“夸”字上半部分)“夸”的下面是什么字? 生:“亏”字。
师:“亏”字可组什么词? 生:吃亏、亏损、盈亏、亏待。
师:说大话要吃亏,现在楚国人说了两句大话,就要吃大亏了。细读课文,想想楚国人吃了怎样的大亏? 生:当人们问他“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时,他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师:也就是说,他夸口说的两句话不可能同时成立,要么前一句话不对,要么后一句话不对。我们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那课文为什么不把问题的答案写出来呢?
生: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不需要写出来。生:不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写出来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师:而且从行文的角度看,不写出来语势更加紧凑。 (三)朗读练习,加深理解。 1.理解楚国人说的第一句大话。
(出示句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师读句子,读出“大”的语气。)
2.理解楚国人说的第二句大话。 (出示句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师:刚才学习句1时,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学习的?(先归纳学法:①读出“大”的语气;②一变句子,加上关联词;③二变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④三变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然后,按四个步骤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指名说。) (四)交流寓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三、通过表演,深化对寓意的理解
1.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分角色全员参与表演。
2.有层次地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寓意,让学生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受到教育。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五、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思考问题:“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给同学讲一讲。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刺不破————盾坚固 矛不锋利 刺得破————矛锋利 盾不坚固
说话前后抵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节课的教学,从总体上说,达到了课前的预期目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基本掌握。对文中的字、词、句理解得比较透彻。每一位同学对其寓意都基本明白,从中也懂得了成语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对课堂上布置的作业也能完成得不错。由于课堂中设计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了表演这一环节,所以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得也很轻松,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不足之处] 这节课我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因为时间安排不够妥当,开课引入时所用的时间多了些,后面练习时间就比较仓促,不能很好地反馈教学效果,这是不足的地方。我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多加注意,争取把语文课上得更好!
16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会认本课“策、荐”等生字,会写“赢、拳”等生字,掌握本课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总结课文内容。明确田忌取得胜利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体会孙膑的聪明才智。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和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3.情感与价值
在品读的基础上,领会孙膑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赛马时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与比赛结果之间的关系,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在品读的基础上,领会孙膑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
同学们,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也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板书课题:田忌赛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揭示学习目标(出示,指名读)。
(1)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2)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然后正音。 (3)读课文,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4)思考:文章写了几场赛马比赛?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小组探讨交流,汇报:
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介绍人物孙膑,为下文做铺垫。 第二部分(2~9):孙膑在看了几场比赛之后向田忌献策。
第三部分(10~16):田忌赢得了赛马比赛,孙膑赢得了齐威王的重用。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胸有成竹、出谋划策”等词语,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明确田忌取得胜利的原因。 四、课堂总结
同样的马,马的出场顺序不同,结果却出人意料。看来对待问题,还需要我们细观察,勤思考,只有这样,才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有可能取得成功。 五、指导写字
规范书写“拳、策、荐”等生字。 六、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有关智慧的故事呢?(生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智慧的文章《田忌赛马》。板书课题。复习生字词。 二、深入学习,质疑推理 (一)启发质疑。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2.顺势设问:(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3.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马的出场顺序不同,比赛就获胜了。
4.这个计策是谁想出来的? (板书:孙膑献计)
(二)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2~9自然段。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评价——全班齐读。
3.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画出来,想一想。
(屏幕出示)①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 (善于观察) ②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善于思考)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4.课文刻画了田忌三场比赛后的表情,有什么作用? (说明孙膑的办法很好,田忌对比赛胜利很有把握。也表现了田忌对孙膑的信任。)
5.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人善用) 三、走进文本,再疑深问
1.师:看到比赛胜利,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你们想问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重点引导解决孙膑用什么方法取胜。)
2.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咱们就来探讨一下孙膑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取得胜利的。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
生:我知道,还是同样的马,孙膑只重新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用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输了一场;用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赢了;用田忌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赢了。胜两场输一场,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田忌胜了。
四、品读重点,体会人物品质
1.师出示自学提示: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表现孙膑人物特点的句子。
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生交流,师出示句子) ①孙膑看了几场比赛。 ②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2.师读句子,并质疑。 ①孙膑观看比赛后发现了什么? ②孙膑总结出一个什么结论? ③孙膑用什么方法帮田忌获胜?
师:学贵有疑。会提出问题的人聪明,会解决问题的人更聪明。
3.课件出示: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朗读第10~16自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然段,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并从中体会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朗读第10~16自然段后,小组合作学习。 师请一个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并评价。 成员1:我从田忌的“不动声色”“微微一笑”“满意地笑了”知道田忌十分信任孙膑,对比赛获胜很有把握。
成员2:第一场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田忌输了;第二场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田忌胜了;第三场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田忌又胜了。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取得比赛的胜利,孙膑真是太棒了!
成员3:我从这件事中体会到孙膑是一个善于观察、分析,足智多谋的人。
生(评价):我觉得这个小组非常棒,我给他们点赞! 师:看来这个小组合作是愉快的,分工是合理的,学生评价也很到位。老师在这里给大家都点个赞! 4.师:孙膑如此聪明。课文第2~16自然段描写得很生动,大家一定要去品读!那小组内就分角色朗读吧!从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读中体会一下孙膑和田忌各是怎样的人。 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组展示。
生:我从“不明白、很信任”看出田忌是一个识人才的人。
生:我从“好奇”看出齐威王是一个观察入微之人。 师:我太高兴了。大家真会读书,会抓关键词来体会人物品质。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哟!
5.师:马的出场顺序,其实还有好多种,为什么孙膑要用这一种呢?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牌”摆摆吧!
生用“牌”摆,并思考为什么孙膑要用这一种。 师:其实这几种摆法,也只有孙膑这种方法能胜,足见孙膑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师:假如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很多,那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田忌还会胜利吗? (生小组讨论。)
师:是呀!强很多,肯定无法取胜。正是因为大家的马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脚力相差不多,所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获胜了。 (生自读,齐读。)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师:面对这样的比赛结果,齐威王和田忌会分别说些什么?
课件出示:比赛结束了,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想想:比赛结束后,齐威王和田忌会分别说些什么?
生1:我是齐威王,我会说:孙膑真是一个人才啊!我一定要好好重用他。
生2:我是田忌,我会说:这不是马的比赛,而是智慧的比赛,以后我一定要向孙膑学习,遇事要多观察、多思考。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尝试背诵。 3.发挥想象,续写《田忌赛马》。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孙膑献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比赛胜利 马的出场顺序 下等马——上等马 上等马——中等马 中等马——下等马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我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这一特点,因此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在《田忌赛马》这一课的教学中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不足之处] 课堂指导学生的朗读还不是很到位,没有做到深入的朗读、体会。可能上课刚开始时,我就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在上课的前十几分钟,教室里学生都很安静,好像都还没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很多环节的实施只能算是走了一个过场,谈不上深入的体会与感悟,违背了我自己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17跳 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肆、桅”等生字,会写“艘、航”等生字,学习本课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3.情感与价值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教学重点】
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2)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
(3)理解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圈出生字、生词。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跳水吗?这是一项体育项目,在各种赛事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2.出示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谁跳水?为什么跳水?他在什么情况下跳的水?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
3.《跳水》是谁写的?你还知道什么?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写了很多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熟,读通顺。 (四)检查汇报自学情况。 1.交流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学生认读。
出示电脑课件,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这些生字新词你掌握了吗?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理解词语。
自由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把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 2.交流初读印象。
(1)船长的儿子被猴子戏弄,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后来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了危险。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2)对文中的船长印象最深,他是个有智慧的人。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3.质疑问难。
(1)这个孩子是怎样走上最高的横木的?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的处境危险?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 (3)有没有其他方法救孩子?
4.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师生进行评议。 2.学生读书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把提出的问题补充完整。
3.在书中标画出课文中都有谁,他们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4.给课文划分合理的结构。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教师总结:起因(第1自然段);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发展(第2自然段);高潮(第3、4自然段);结局(第5、6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规范书写“艘、航、肆、帽、桅、撕、逗、唬、钩”等生字。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有关智慧的故事呢?(生答)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智慧的文章——《跳水》。(板书课题。复习生字词。) 二、深入学习,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故事的起因)
1.请一名学生读一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想一想: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作者在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什么是“放肆”?从哪儿知道它“放肆”起来? “显然”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人们拿猴子取乐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指导学生理解“放肆”。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因为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所以它故意做鬼脸,模仿人的样子。)
2.请学生到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来。
3.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教师归纳板书:水手拿猴子取乐。 (二)学习第2自然段。 (故事的发展)
1.自由读一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越来越放肆?
(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
2.标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用横线画出描写孩子主要神态的词。
(让学生动手、动脑,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作者写作的方法,认识事物是在不断联系和变化中发展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的。)
3.“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
4.再请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其他同学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猴子放肆摘帽子。 5.体会一下猴子的动作,孩子的神态,同桌互相配合一下表演出来。
(三)学习第3、4自然段。 (故事的高潮) 1.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思考: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孩子受到猴子的戏弄,并不甘心,他不停地追赶,结果如何呢?
请学生在课本上继续标出猴子的动作、画出描写孩子神态的词语。然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3.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
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 引导: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
4.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直观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 (2)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
“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抓住“吓呆”一词,从中感悟这些经历许多困难的水手已被眼前的情境(太危险的情境)吓得不知如何是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好,只知道傻站着,更深入地感悟孩子的处境太危险了。
(从侧面衬托出事态的严重。)
(3)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正面指出事态的严重,孩子有可能会失足,跌到甲板上就会没命。退一步讲,即使不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因为桅杆太高、太险。)
从“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摇摇晃晃”“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等词句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学习方法引导: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可联系上文。)
5.教师板书:追帽子上横木遇危险。
6.看到这里你紧张吗?你想救他吗?如果当时你就站在甲板上,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你会怎样做呢?你想用什么办法救孩子?赶快想办法,时间可不等人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啊!(让学生各抒己见。)(找海绵垫、床上的被褥,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找直升机,让水手上去救孩子……)
采用小组讨论的办法,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救下孩子。
(四)学习第5、6自然段。(故事的结局) 1.这些办法实际上都行不通,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这时候”是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
2.面对这样危险的情景,船长——孩子的父亲是怎样做的呢?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看一看船长是怎样做的。想一想: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
3.研究: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小组展开辩论。)
从课文中找出根据,说明父亲不会开枪。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4.船长当时会怎么想?船长不怕海浪将他的儿子卷走吗?
把自己想到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认识“风平浪静”在文中的作用,它是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前提。
5.结果怎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命令跳水脱危险。 6.孩子从危机时刻到转危为安,我们看到船长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7.指导朗读。
这是一位机智、勇敢、果断的船长。你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
老师引读,学生接读。教师重点指导:“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读出爸爸严厉强迫的命令口气。
8.这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 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三、总结全文
(一)学习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最佩服谁?佩服他什么?
文章对船长的描写只有寥寥几笔,仅仅两句而已,但却把一个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船长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觉既真实又生动。这种对人物的描写手法是我们在写作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遇事不要慌,不要束手无策,要想办法,用最好的办法解决。 (二)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 (你做错了事,要敢于回头,不要怕别人笑话。) (你为了一顶帽子,差点儿失足跌到甲板上,这不是勇敢,而是莽撞。)(你想过没有,万一失足,你会给亲人、朋友带来多么大的痛苦。你为了赢回一点儿面子,险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今后做事一定要想想后果……)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已经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2.孩子被救上来以后,会说些什么?船长会说些什么?水手们又会说些什么?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跳 水
起因:水手拿猴子取乐 发展:猴子放肆摘帽子 高潮:追帽子上横木遇危险 结局:命令跳水脱危险
【教学反思】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成功之处] 《跳水》一课情节起伏跌宕,学生乐于学习。这节课从开始设计到正式上课,取得了令人比较满意的效果。由体育比赛中的跳水项目引入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入手,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抓住重点段落精讲,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拓展练习,培养创新能力。
[不足之处] 这节课的教学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找学生朗读有关孩子处境危险的内容时,虽然找了几个同学读,但是有的地方读得感情不到位。主要原因是指导朗读时引导语言单一,如果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去引导一下,如当一个学生读得不到位,根据学生回答出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水手们真紧张(学生接着读),孩子害怕了(学生紧接着读),一定会有不同的效果。让学生自己想救孩子的办法时,还应该给他们充分的发言机会,而且在回答是否可行时,要让学生多围绕文本来答。允许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还应该以文本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读懂提示,了解探险故事编写的具体环节与内容。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能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心情的变化等写具体,培养独创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把想象的探险故事写下来,语句完整、通顺,能较准确用词。 3.情感与价值
从编拟探险故事的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教学重点】
能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心情的变化等写具体,培养独创才能。 【教学难点】
从编拟探险故事的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探险吗?你们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这次习作就让我们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看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2.交流,适当板书。 二、根据喜好,确定内容 1.选择人物。
你希望和谁一同去探险?从下面两组人物中各选一个,和他一起组成一支探险小队。 (屏幕出示下列人物)
第一组: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见多识广的向导。
第二组: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同学,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心细而胆小的妹妹。
学生讨论,分析每组中人物的优缺点,结合自身特点及喜好,从每组中各选择一个人物组成探险小队。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选择场景。 思考:你想去哪儿探险?
鼓励学生说出可能去探险的不同地点。
出示可能出现的场景: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南极冰川……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自己想去探险的地方及原因。 3.选择装备。
思考:如果去探险,你可能会带些什么东西?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说出可能需要的用品。
出示可能需要的用品: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药品、帐篷……
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东西。 4.选择险情。
思考:在探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险情? 根据选择的探险地点适当选择合理的险情。 出示可能出现的情况:遭遇猛兽、暴雨来袭、突发疾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病、断水断粮、落石雪崩…… 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可能发生的事情。 三、发挥想象,初编故事
1.整合所选内容,想象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寻找求生的方法,和同学探讨,选择最精彩的过程,列出故事提纲,组织语言,全班分享你初编的故事。 2.师生点评,提出改进意见,让故事更曲折生动。 3.根据意见,进行适当修改。 4.努力把心情的变化表现出来。
5.小组内展示,推荐出最精彩的故事,给大家读一读。 四、课堂总结
创编精彩的故事离不开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这节课同学们都开动脑筋,把我们的探险故事剧本编了出来,下节课我们继续去探险,把探险故事落到实处。 五、布置习作
理顺头脑中的探险故事,讲给家长听听,然后让他们提出意见,针对意见,再次进行修改习作。
第二课时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学过程
一、佳作引路,章法导引
1.这节课老师先请你们来欣赏一篇探险佳作,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想法。
2.引导学生从探险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两方面来点评。这篇习作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 二、根据所学,练习写作
1.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在故事初稿上列好提纲,开始
教师批注
作文。
2.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 三、修改评议
1.请拿出你的习作,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先自己进行修改。
修改步骤:(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啰唆的段落。
2.引导学生先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 (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四、欣赏佳作
(一)全班推荐佳作,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二)习作讲评。 1.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2.生朗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五、总结点评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老师听了你们的探险故事,犹如身临其境,激动不已。在以后的学习中,请相信你们是存在着巨大潜力的,发挥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吧! 六、誊写习作
规范、工整地把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由表达,真诚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教师应成为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响应者。本次习作是编写探险故事,重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在课堂中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交流,完成本次的习作教学。
[不足之处] 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不能只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习作指导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努力在作文要求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给学生表达的自主权,以培养他们作文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能力。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品读课文,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感悟本单元作者带给我们的智慧。
(2)品词赏句,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词语的合理运用。 (3)积累带有哲理的古典名句。 2.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故事结构,了解人物的思维方式。 3.情感与价值
根据情节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课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感悟本单元作者带给我们的智慧;学习词语的合理运用;积累带有哲理的古典名句。 【教学难点】
根据情节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课,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火花。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是一种大智慧拥有的途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你还能获得哪些智慧。
(课件出示教学内容) 二、交流平台
1.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生汇报,师适当补充。
2.师出示课文段落,学生分析其中的智慧。 (1)学习《田忌赛马》时,可以推测孙膑当时的思维过程。他先分析了当时赛马双方的具体情况:田忌同齐威王和贵族们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于是,他想到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三局两胜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就能理解孙膑为什么想出了这样的妙计。
(2)学习《跳水》时,也可以推测船长是怎么想的。他知道孩子在高高的横木上,无论是继续往前还是往回走,随时都有可能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结合船上的各种情况,他立即决定用枪逼孩子跳水,这也是当时唯一可行的方法。这样分析后,就能知道他的办法好在哪里了。
3.在本单元课文中,你还从哪些细节看出了人生智慧?
同桌之间交流探讨,全班汇报。
4.回顾课外书籍的阅读,你还收获了哪些人生智慧?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适当引导。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再次回顾课文,分析了文章表达感情的方式,理清了故事的叙述顺序,同时也学会了人生的智慧。让我们投入生活以更多的情感,在语文的世界里感受思维的火花吧! 四、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继续学习文章里的智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1.读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吾盾之坚. 坚.固 弗能应. 应.答 道.旁李 道.路 问其故. 缘故. 冀复.得兔 重复. 守.株待兔 守.候 说一说你的发现。生自由汇报。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一说你自己类似的体验,再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总结:描述的是时间长与时间短的感觉。
3.你能仿照书上的例句写一段话吗?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师适时进行指导。
4.习作分析。下面的材料节选自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读一读,说说叶圣陶先生为什么这样修改。(屏幕出示作文,学生自由读一读。)想一想,下面的语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出示语段)注意不同描写方法的运用。
5.尝试练习写作。同桌之间检查纠错,全班汇报,教师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指导。 二、日积月累
1.下面名词各是什么意思?(屏幕出示) 生汇报。师补充。
2.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指名汇报,全班摘抄。 三、布置作业
背诵并摘抄积累。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引导学生在“语文园地”的模块中学习,并通过激励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读、比、写、说等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每一部分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考验,变枯燥为乐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完成语文园地的学习。
[不足之处] 在本堂课教学中稍微偏离了本单元的整体目标,使教学的整体效果不够明显;另外,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在问题处理中,教师也应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点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