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问题处理措施分析
2021-09-01
来源:易榕旅网
建筑结构 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问题处理措施分析 杨溢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土建工程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 性直接影响着土建工程质量,因此,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建工程结构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 中的问题处理措施分析》为题,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框架结构;问题;处理措施 框架结构是建筑结构中最常见的结构之一,在土建工程中应用十分广 泛。随着土建工程中框架结构的广泛应用,框架结构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也 进行模板施工控制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在施工图纸L 明确标注 出各分部、分项T程,并详细注明各分部、分项T程中的编号、轴线位置、剖面 越来越多,其中主要以梁柱和模板施工问题最为严重。因此,作为土建施工企 业必须高度重视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仔细研究和分析 问题,找出问题产生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此确保土建工程框架 施工质量,提高土建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升级和转型。 1.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问题 1 1梁柱问题 梁柱施工是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具有施工复杂的特 点,其节点构造多样化,钢筋分布密集,且属于高空作业,施工难度极大。特别 是在进行中间柱施工时,由于钢筋分布密集纵横交错,导致钢筋绑扎工作十 分困难。大部分工程通常采用整体沉梁的施工方式,采用该方式梁节点下面 的钢筋难以完全绑扎到位,甚至放置的箍筋数量也难以符合要求,从而给整 个土建工程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1 2模板问题 模板具有确保土建T程框架结构形状、尺寸、位置正确的重要作用。模板 施工质量好坏还对混凝土结构抗震能力有着严重的影响。在土建工程框架结 构施工中模板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构件轴线发生位移。没有仔 细进行翻样、没有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及模板拼装不符合要求等这些都会导 致构件轴线发生位移。第二,构件轴线测放存在误差。第三,模板根部、顶板限 位不牢,发生位移没有及时纠正,最终形成误差。第四,支模施工时,没有对水 平、竖向通线进行张拉。第五,模板刚度不达标,水平拉杆方面存在问题,未设 置或是问距过大。第六,混凝土浇筑不对称均匀lll。 2.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处理措施 2I粱桂施工控制 梁柱施工控制主要应从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着手。由于梁柱节点钢筋 绑扎困难,一些土建施工企业并采取了非规范手段,例如将两个箍筋进行开 口而后组合在一起,一些T程为了赶进度甚至在全部的梁柱节点都使用这种 方法,这样一来不仅技术要求不符合规范,甚至还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产 生了严重的影响。箍筋能够有效约束混凝土,如果工程在绑扎箍筋中采取了 非规范手段,那么必然导致箍筋的密实性和相关技术要求达不到标准,从而 大大降低了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性。采用分层套箍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 题,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实际施工中运用该方法需用拆除梁柱 节点区域的模板,不仅施工难度极大,还容易造成施工进度滞后。此外,还有 原位绑扎法,该方法的原理是首先等到梁底模安装结束,然后在其上面绑扎 钢筋,最后安装侧模板,但是采用原位绑扎法容易出现质量缺陷,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第一,容易出现坍塌。底模安装完成后,如果不及时安装侧模,就 会对模板支撑系统产生影响,降低其稳固性,最终发生坍塌。第二,安全性能 差。梁柱施工时钢筋需要进行二次运输,且施工现场不便于堆放,使得钢筋在 运输和堆放时的安全性缺乏保障。第三,梁柱施工会出现大量的交叉作业现 象,不仅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还容易出现窝工现象。梁靠近支座处剪力最 大,而置放箍筋能够有效抵抗剪力。从梁柱的抗震设防方面进行考虑,如果在 梁靠近支座处不设置箍筋或是将箍筋设置在离支座较远的地方,均会造成支 座处受力薄弱情况,甚至出现剪切破坏。因此,必须在距离支座合适的位置设 置箍筋,且第一个箍筋与支座的距离应控制在5厘米范围内。箍筋设置不当势 必就会造成返工,而梁柱箍筋返工非常麻烦,容易滞后施工进度,因此,在梁 骨架落人梁模前,必须结合设计图纸对梁柱设置箍筋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 错漏情况,然后将梁骨架落入梁模中 。 2.2模板施工控制 ’144‘ 形状、预埋件、几何尺寸、预留孔洞等,待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复核后,组织好施 工队伍和施工人员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从而为后续的模板制作、安装工作 提供重要的依据。测放模板轴线后,应组织专业人员展开技术复核验收,通过 验收后才能进行支模施丁。梁柱中的模板根部与顶部必须限位牢固,从而确保 底部位置准确无误。进行支模施工时,必须对水平、竖向通线进行张拉,并设置 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此确保模板水平位置和竖向位置准确无误。浇筑混凝土 时下料必须对称均匀,并严格控制浇筑高度,确保浇筑高度符合施工规范。 2.3混凝土施工控制 2.3 1底板反粱及墙体浇筑 在浇筑底板时,应预留施工缝,且预留下的施工缝位置应在反梁30厘米 以上,而后在施工缝中添置石子、砂浆,最后浇筑混凝土并采取分层振捣的方 式进行振捣。进行墙体浇筑时,应控制好浇筑厚度,通常情况下,是根据选用 的振捣棒长度来确定浇筑厚度,墙体浇筑厚度一般为选用的振捣棒长度的 1.25倍,振捣方式为分层振捣,以此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在振捣过程中注意 控制振捣棒,避免其与墙体中的钢筋预埋件发生碰触。此外,特别应沣意钢筋 密集区域的振捣作业 。 2.3.2墙、柱混凝土浇筑 进行墙板浇筑时,同样应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分散布置下料点,以此确 保墙板浇筑是连续不问断且循环进行。通常应将堆料的高度控制在l米以下。 浇筑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出2米,一旦超出2米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 措施以此确保浇筑的混凝土高度一致。下灰应采取统一进行同时振捣的方 式,这样能够防止墙板变形,对于墙板的角落应进行补振,以此避免出现漏振或 振捣不密实。进行梁柱和墙体浇筑前,应先清除底部软层,而后填充适量的水泥 砂浆,填充厚度应控制在5O厘米到100厘米之间,以此避免底部混凝土出现烂根 情况。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混凝土浇筑应是连续不问断进行,每一层的浇筑时 间应控制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时间段,浇筑完成后必须及时进行振捣。 2.3 3粱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混凝土浇筑同样是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浇筑时应统一从一端进行 下灰,而后采用合适的振捣设备进行振捣作业,由梁底开始推进混凝土,直至 推进到梁前为止。分层浇筑的厚度应根据梁具体高度来确定,待浇筑到梁底 板后,应采取联合板浇筑的方式。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应将梁板划分成流水段 形式,而后再进行浇筑。梁浇筑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振捣,通常采用的振捣设 备为插入式振动器,采用快插慢拔的振捣方式,以此确保振捣均匀。板浇筑结 束后同样应及时进行振捣,通常采用的振捣设备为平板式振捣器,这样能够 确保板表面的平整度,振捣结束后应及时使用小抹子抹平,且抹平顺序应是 由前到后进行 I。 3.结语 总之,本文对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问题以及相关处理措施进行了 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土建T程所具有的 重要性也愈发突显,为r提高土建施工企业的整体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 益和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土建工程质量管控,从而进一步促进土建施一 企业和土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绍良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分析lIl_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9:214-215 f21杨芳芳浅析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科技创新导报,2013,02:1 13 f31李楠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II.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2114 [4]叶慧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 科技资讯,2012,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