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崔晶
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0年第1期
崔晶
2019 年7 月18 日,铁力市喜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这个小兴安岭的“绿色宝库”,知名度和影响力出现飙升态势。
如今,铁力市计划把“天然氧吧”和特色农产品绑定,“铁粒大米”“中国北药”等特色产品相继推出;开通城市旅游专列,让南方人来避暑、老年人来养老。
从“砍树卖木材”到“看树卖景观”的观念转变与经济转型,从大农业、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的生态优势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全省各地都在想方设法打造生态建设的“金字招牌”。
坚持生态理念,悉心守护“绿水青山”
进入夏季,占地38.5 平方公里的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便成为哈尔滨市近郊游的热门目的地,2019 年接待游客超过100 万人次。
河口湿地公园曾是一片荒凉的原始滩涂。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完善,如今这里不仅为城郊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生态修复加上了一道天然的保护屏,成为集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之一、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个“金字招牌”于一身的生态建设经济体。
呼兰河口湿地的华丽变身,仅仅是我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如今的龙江大地,数以千计的湿地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
“绿水青山是我们省的宝贵财富,破坏了就很难恢复。”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处处长马立新介绍说,我省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481 处,总面积1156 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24.46%,是维护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生态保障。为防止生态系统的恶化,近年来全省保持着高压态势,严防严查严监管,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行为,2019 年生态建设的成效更加显著。
以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为主的我省国有林区,是我国东北、华北的重要生态屏障,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东北大粮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全面停伐以后,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我省林区的生态环境正在得到逐步恢复。
2019 年4 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绥阳局的监测人员在整理远红外相机数据时,惊喜地发现这样一个画面:一只母虎带着三只幼虎,正在林间悠闲漫步……这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我省首次在野外拍摄到东北虎家族。
在黑龙江林区,不仅拍摄到东北虎家族影像,还拍摄到疑似“怀孕”东北豹影像,至于不断扩大的野生白头鹤、东方白鹳种群,就更加常见了。这些珍稀野生动物从罕见到频现,从过路到安家,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那些为保护它们而忙碌的人们。
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暖泉河林场63岁的巡护员梁奉恩,2017 年就退休了。儿子多次劝他去城里静享清福,可他和老伴儿还是愿意留在老爷岭这片密林深处,每天背着GPS设备、照相机、笔记本、干粮,步行十多公里巡山护林。
如今,“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好生态环境”的观念正在成为一种共识,许许多多的“梁奉恩”正在以实际行动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聚焦污染防控,打赢“五场保卫战”
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宜居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2019 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好原生态、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五场保卫
战”。随后,全省上下围绕污染防治聚焦发力,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更有保障。
“蓝天最让人幸福。”龙江人对这句话的感受尤为深刻。黑龙江的空气,素来以清新著称。但是,近年来随着每年10 月中下旬供暖开始,我省和其他北方地区一样,时常面临着空气质量下降的严峻挑战。2019 年冬季,情况发生了明显转变。
家住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十一道街的一位魏姓老人说:“以前,我家附近有个小型燃煤锅炉房,煤灰可大了,冬天不开窗也能透进屋来。现在好了,小锅炉改造成了清洁能源锅炉,在家里明显感觉灰尘小多了。”
然而,土壤污染不像雾霾天那样显而易见,又该如何打好净土保卫战?
宝清是个农业大县,前些年大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被丢弃在田间地头,严重污染了土壤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这种情况在2019 年发生了质的改变。宝清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王庾亦说:“2019 年,我们从234 个站点回收农药瓶530 多万个,大约75 吨,全部压缩打包后运往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俗话说,敲钟问响。如今,每条河流都有河长,每个湖泊都有湖长。
2019 年,全省上下加大统筹力度,改善河湖面貌,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尽快从“有名”向“有实”转变,促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站在宽阔壮观的松花江堤坝上,通河县通河镇副镇长、河长武继成很是感慨:“我们这段流域,2019 年两岸的环境有了明显改变,因为已经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设立河长制公示牌之后,各级河长都要定期开展巡河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群众也更加支持我们工作了。实施河长制,是全面树立水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我们会更加自觉地保护好这段流域。”
2019 年,全省交出一份漂亮的生态建设成绩单——聚焦蓝天保卫战,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3.3%;聚焦碧水保卫战,水质达标率为92%,全省水环境质量创下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聚焦净土保卫战,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优先保护类占比达98.94%……
推动绿色变革,打造“两座金山银山”
“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如何把黑龙江独有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这是2019 年全省各地都在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大冰雪、大界江……近年来,我省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以打造“两座金山银山”为抓手,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念好“山水经”“冰雪经”,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战略富省惠民。广袤的黑土地上,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变革”。
刘忠是大兴安岭地区阿木尔林业局绿林管护区第三管护站管护员,曾经作为一名J-50 集材拖拉机驾驶员,在木材生产一线干了20 多年。转到管护员岗位后,他成了这片山林的忠实守护者。
几年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老刘与妻子在林间尝试养殖三黄鸡,让鸡吃林中蚂蚱、飞虫、草籽和黑土中的有机质。由于是“溜达鸡”,受到过往游客和秋季采山人员的青睐。一只三黄鸡能卖到150 元,一只乌鸡能卖到200 元,而乌鸡蛋能卖到20 元一斤,一年的养鸡收入就有1.5 万元。
如今,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其经济价值与内在潜力正日益显现。与此同时,美丽生
态也释放出巨大的吸引力,推动黑龙江旅游向生态体验和生态度假旅游转型,并得到丰厚回报。
不仅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的报告显示,黑龙江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以年均15%的增长率领跑全国,2019 年11 月至2020 年1 月间,哈尔滨、海林、牡丹江、尚志、漠河五地占据了“2020 年冰雪旅游十大人气传统目的地”榜单的“半壁江山”。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龙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担负起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龙江人正笃力践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