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2024-05-20 来源:易榕旅网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Ch0

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及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已发展成一个学科群,包括内核学科和外核学科。其研究的内容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和科学技术史。自然哲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是探索自然界最基本属性的哲学学说;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对科学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技术哲学是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技术进行哲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科学技术史是以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历史演进的一门学科。 Ch1

3.系统的涵义是什么?如何描述一个系统?如何理解系统的普遍性?

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具有多元性,相关性和整体性。

描述系统,必须包括五个基本因素: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环境、系统的功能、系统的边界。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总和,是系统结构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

系统的普遍性:系统性是自然界和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的基本属性。在自然界中,万物皆系统,系统无所不在。

4.电子也是一个系统,你如何看? ⑴虽然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还难以把电子看成是一个系统,但是它作为微观物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于系统之中,要以系统的方式才能确切地理解它。 ⑵随着科学的发展,可能会发现比电子更深一层的内部结构。 ⑶系统可以从结构上理解,也可以从功能上理解,电子具有整体性。 5.如何理解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⑴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⑵系统具有整体突现性原理。由部分构成系统整体时,有新质的突然出现,旧质的突然消失,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6.系统的结构在何种意义上决定功能

在决定系统功能的四个基本因素中,系统的内部结构对于决定系统功能,具有更为直接的根本意义。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是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依据,而系统的功能则是一定结构的外在表现。

1

Ch2

1.如何理解有序与无序?

有序指的是客观事物之间或系统内部组成元素之间有规则的联系。无序指的是客观事物或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组合或运动的无规则性和不确定性。事物的有序与无序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三类:空间序、时间序、时空序。在空间、时间、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顺序、规则,具有某种确定性和规律性,就是一种有序。有序与无序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有序,也没有绝对的无序。事物的有序与无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事物或过程都是有序和无序的辩证统一。 3.如何理解自组织与他组织?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吗?

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而不是按外界特定的干预而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他组织是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照特定指令而形成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两者有本质区别,因为“他组织”的实质在于执行指令,而“自组织”的实质在于相干协同。 4.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需要什么条件? ⑴开放是系统进化的先决条件 ⑵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⑶非线性是系统进化的内在根据 ⑷随机涨落是系统进化的直接诱因

5.系统的演化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你如何看?

系统演化的总趋势是确定的,即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但是由于系统的演化具有混沌性、复杂性、突现性等特点,如混沌是确定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复杂性系统具有内在随机性与复杂性,因此系统的演化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12.如何理解系统的“突现”性质?

突现是指由系统的各个要素(或主体)相互作用所生成的单个要素(或主体)所不具有的性质、行为、功能和结构。它是高层次事物具有而其要素不具有且事先不能加以预测的性质。

突现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⑴突现是生成的、而不是构成的。 ⑵突现是一个由各组成要素经局域相互作用进行到全域相互作用的自发过程。 ⑶突现是一个受限的生成过程。 ⑷突现出来的稳定模式的功能是由其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⑸有一种典型的突现现象:组成部分不断变化,而不改变系统的稳定模式。 ⑹产生突现现象的规律将导致存在差别的稳定性。 ⑺突现具有整体性与微观性。

2

Ch3

1.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什么?

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观念,是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 ⑴生态环境问题的人口根源。人口增大,导致资源消耗越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就越大。⑵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技术根源。⑶生态环境问题的观念根源。传统价值观,即人类中心主义。

2.评论生态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 ⑴人是自然界的普通成员,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

传统的观念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主人,人类要征服自然。

人不是大自然的统治者,人只是大自然的普通一员。由于人是普通一员,人类就应尊重这个生态共同体及生态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因为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是同属于一个共同体的,生态系统及其成员应该成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 ⑵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

传统观念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是唯一的价值主体。

大自然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价值,人类对大自然负有义务与责任。 ⑶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系统是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统一整体,而人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类是生物圈这个生态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系统整体的利益大于其部分的利益。 3.简述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⑴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⑵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 ⑶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 ⑷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

⑴持续性原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自然持续性是前提,经济持续性是基础,社会持续性是目的,它们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⑵公平性原则,它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⑶共同性原则。 Ch4

1.如何理解科学?科学仅是自然科学吗?何为人文社会科学?

从科学的本义出发,科学就是自然科学。科学就是关于自然的系统化的知识。通常,科学满足五个条件:逻辑一致性,经验检验性,解释性,预见性,可错性。

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统称为人文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包括艺术、文学、哲学、文化学、宗教学、神学等,其特点是受个人经验的影响。人文科学以文、史、哲学等学科来体悟和表达人的内在精神,具有一定的感性和信仰特征。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如研究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和规律等。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的系统化知识,既具有定量特点,又具有定性特点。

4.为何科学的哲学研究成为理解科学本性的重要方面。

科学本性的问题,不可能在科学本身之中得到解答。而哲学则这这一问题的理解提供了规范性的处理与论证分析,并构成理解科学重要而不可忽视的方面。

3

Ch5

1.科学事实与经验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区别是什么?

科学事实与经验事实的区别:只有是对客观事实真实或正确反映的经验事实,才称得上是科学事实。

与客观事实的区别:客观事实是客观的,而科学事实是属于认识范畴,作为观察与实验的结果反映到人的意识中,其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4.观察渗透理论说明观察完全是主观的吗?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不是,观察渗透理论只是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不是机械地被动消极地接受客体发出的信息的刺激;只是指出在如何接受信息,接受什么信息,以及如何整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编码方面,观察会受到观察主体的理论结构的影响。 保证观察的客观性应该做到:⑴要求观察结果可以重现⑵消除可能影响观察客观性的各种主观因素⑶观察中应尽量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观测技术 5.如何正确认识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⑴对机遇产生的客观根源有正确的认识

自然界的任何现象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偶然现象的背后可能会有某种必然性,如果认识到这一点的话,自然就会留心意外之事,深入研究,最后有可能作出重大发现。 ⑵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

没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就很难发现机遇中的各种线索,转瞬即逝或极其细微的现象会被轻易漏掉。

Ch6

1.演绎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

由一组公理推导出一个知识体系,或是从一般原理推演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叫做演泽法,基本内容是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问题:⑴前提必需为真⑵要求论证得当,推理过程中前提之间、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或逻辑关系⑶从结论与前提的范围看,演绎推理的结论小于或等于前提,价值在于发现而不是发明⑷它只能揭示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关系,不能揭示共性与个性的对立关系,单纯用演绎法不能揭示个别事物多样化的属性。 2.归纳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正确地看待归纳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思维方法,按照它概括的内容是否完全而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有数学上的穷举法,不完全归纳法中,穆勒提出了归纳五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归纳问题主要是指归纳合理性及其辩护问题:⑴归纳推理不能得到演绎主义的辩护⑵归纳推理的有效性也不能归纳的证明⑶归纳推理要以自然齐一律和普遍因果律为基础,而这两者并不具有客观真理性。 正确认识归纳法:⑴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⑵归纳推理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性性的结论⑶科学认识中,把归纳法和其他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克服单独运用归纳法带来的局限性。

3.为什么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如果观察到某种事实但并不提出问题,那么无论这类事实被观察过多数次,它们依然是平凡的事实,并不能引起人们对此进行研究。因此,科学问题是科

4

学研究的真正起点。

科学问题往往决定着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以及能观察什么,对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有重要影响。

提出问题更需要想像力和创造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4.科学问题的来源有哪些? ⑴由某个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而提出的问题 ⑵由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问题 ⑶由理论结构上不符合简单性和普遍性的要求而提出的问题 ⑷由现在理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问题 ⑸对经验事实未能作出统一的理论说明而提出的问题 ⑹由理论的实际应用与现有技术条件的矛盾而提出的问题 5.科学选题有哪些基本原则? ⑴需要性原则(评价和选择课题的首要原则,要求课题必须着眼于满足社会的需要或科学自身的需要)⑵创新性原则⑶科学性原则⑷可行性原则 6.回溯推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提出的假说能解释观察到的事实。

Ch7

1.科学假设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基本特征:⑴假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⑵假说具有猜测性 作用:⑴假说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⑵假说及假说间的争论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术繁荣⑶假说对科学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⑷假说可以激发人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在科学假说的检验中证实、确证与证伪之间的关系怎样?

确证与证实不同,确证只是对过去的判断,即表明在过去的检验中,检验蕴涵与观察实验证据是相符的,但以后的检验会怎么样,则不知道。证实则不仅是对过去的判断,也是对将来的保证。证伪与证实在逻辑上是不对称的,用一个反例就能说明假说不成立。 3.证伪一个科学理论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吗?

不是,证伪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假说的检验蕴涵与观察实验结果不一致,不一定就是假说本身错了,还有两种情况必须考虑。⑴辅助性假说是否正确。⑵观察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4.科学理论的评价有哪些标准?

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⑴理论的经验证据标准;⑵理论的功能标准;⑶理论的结构标准;⑷理论与背景知识的协调性标准;⑸审美标准。

科学理论的四个特征:真理性、逻辑性、统一性、简单性。 5.如何看待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用意义标准和经验可否证实来划分科学与非科学。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有它的积极的意义,如中世纪后以力学为中心的实验科学的崛起,伽利略强调从观察和实验出发,通过数学分析和逻辑推演得出正确的结论。伽利略的方法体现了逻辑实证主义最核心的部分。实证论在现代科学中也有其伟大的贡献。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就深受马赫的实证主义的影响。

实证主义混淆了一个陈述的意义性和科学性,而且它从科学中排除了几乎所有的科学理论,因为科学理论是全称陈述,全称陈述是不可能证实的。同时实证主义的划界标准是

5

绝对的和逻辑的,后来的历史主义则是相对的和变化的。 6.如何区别科学与伪科学?

科学具有客观性、理性、可检验性、可重复性、逻辑完备性和批判性。而伪科学在本质上属于非科学的范畴,当且仅当它冒充科学时,即伪科学明知自己不是科学,却偏偏谎称自己是科学,或伪装或假冒成科学,如电脑算命、伪气功、永动机、水变油、李森科主义和华莱士降神术等。它和科学有原则的对立。 Ch8

1.技术的基本界定可以从哪几方面加以理解? ⑴作为客体的技术

物化层面上,技术包含了所有人造的、物质的人工物,如工具、机器和消费品。 ⑵作为知识的技术

知识的层面,技术是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 ⑶作为活动的技术

作为活动的技术是知识与人类目的结合起来使人工物得以存在或使用人工物的关键。 2.技术人工客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对于理解技术设计有什么意义?

技术人工客体具有物理的和意向的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带有特定物理结构的物理客体,其行为是由自然律来支配的。另一方面,也是技术客体的一个本质方面,就是它的功能。一个技术客体的功能是以目的论的方式来被描述的,是用来实现一定功能的。 技术客体二重性的知识对于技术设计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设计不仅仅是被设计事物的物理性质的完整描述,而且还应该包含了关于这一物理系统怎样能够实现所要求的功能的理解。或者说,技术设计需要表明一个技术客体如何在物理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特定的功能。

4.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如何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核心是什么?

技术具有自己的独立范畴和独立规律,有自己的本体论地位。从历史上看,在前科学时期,技术的起源比科学早,各种技术发明和改进往往来源于偶然的经验发现,并未接受科学的指导,也不是科学理论的应用。在技术与科学的结合时期,第一阶段技术与科学开始相互融合,但是技术的发展主要动力还是来自生产与实践;第二阶段,高技术发展需要以科学的重要发现为前提和基础。

技术并不是科学的应用或应用科学。技术在自身的进化中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并区别于科学的知识体系与社会规范,二者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核心及社会规范上有着基本的区别。

6

Ch9

3.理解技术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技术问题如何进行情境分析? 理解技术问题的核心是发明问题。

情境分析:首先揭示和分析发明情境开始,突出某种不能令人满意的特点。然后把情境变成最小化问题和最大化方法。建立问题模式,它能言简意赅、准确无误地反映问题的本质:技术矛盾和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技术矛盾。 5.常规技术设计中哪方面的知识使之可能区别于科学知识?

常规技术设计中作为技术知识核心的基本概念,它所包含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使得技术知识得以与科学知识区分开来,并体现出技术活动自身独特的知识范畴。 6.技术规则有什么特点?其评价核心是什么?

技术规则告诉人们“怎么做”与科学规律告诉人们“事物是如何的”,二者存在着以下区别:首先,二者论域不同。技术规则是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的某种普遍性的技术行为序列,而科学规律则是规定一个自然事件的过程,是自然事物状态空间的约束,它的论域是整个实在世界。其次,二者表达方式是不同的。技术规则用规范的陈述表述,科学规律则是用描述的或说明的陈述来表述。最后,科学的规律有真假值,而技术规则不能用真假二值来判定。

技术评价的核心指标,是看手段能否实现所规定的目的。对于手段是否达成目的,必须进行独立的技术试验,必须通过行为才能得到价值与效应的评价。

Ch10

1.社会需求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吗?

不是。科学理论、社会需求、现象发现、技术自身的知识构成了技术发展的动力体系,仅仅从单一的方面来考虑技术发展的来源是不足够的。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包含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因素作用的复杂过程:由科学理论问题的解决引出技术上的应用,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继续需要科学探索的支持;由社会需要推动技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科学的支持起着重要作用;来自科学家的发现或技术家或其它人的发现能够作为技术开发的出发点;从技术的日常问题开始,可以通过常规的设计改进工艺。

2.是否只有科学有了新突破,才带来技术的发展?你如何看待技术发展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技术发明并不都是自觉地应用科学理论的结果,机遇和重大现象、事实发现也可以成为技术发展的契机。

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是协同进化的。一方面,重大的技术革命多半由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带来的,科学理论研究的突破,为技术问题的解决、技术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另一方面,以应用研究为目的的研究推动了基础研究的发展,技术发展为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与工具。技术对科学促进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技术发明为科学提供可观察材料和实验手段,从而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其二,出于解决技术问题的需要引发了相干的科学研究,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6.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发明吗?为什么?

技术创新不等同于技术发明。技术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是完成一种新设计构想、一种技术方案或一种改进了的装置、产品、工艺或系统的模型。而技术创新是一个

7

新想法或新的技术方案在商业上的实现,只有当新构想、新装置、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系统第一次出现在商业交易中时,才算是一项技术创新。在发明未能转化为创新之前,发明只是一个新观念、新设想。技术创新涉及创新成果的社会价值转化过程,要求实现市场价值,是一种经济活动或行为。发明不一定导致创新,但创新的前身大多是发明。

Ch11

1.什么是科学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就是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在同一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

2.简述默顿提出的科学家的社会规范的内容。

默顿提出的必需的社会规范有四种: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并认为它们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

普遍主义要求关于真相的断言,无论其来源如何,都必须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 公有性要求科学家把自己的科学成果公开。

无私利性要求科学家为“科学的目的”从事科学研究,在研究中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在工作中坚持正直、诚实,对科学负责,对同行负责的品格。

有组织的怀疑要求科学家在工作中保持审慎的态度,对所有的知识,不管它的来源如何,在其成为确证无误的知识之前,都应经过自己的思考,都可以作追问,不应该盲目推崇。 3.结合实际谈谈决定科学家在科学共同体内分层等级结构中位置的因素。

科学共同体内的分层与科学家的声望密切相干,科学家的声望并不是由他们拥有的财产来决定的,而是由科学家可以拥有的一种财产的代替形式――“承认”来决定的。影响或决定科学家所获得的承认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科学家已发表的科学成果和所谓的积累优势。

科学家在分层系统中的位置最终取决于他已经发表的科学成果,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得到承认,受到适当的奖励,在科学的社会分层系统得到应有的位置。

积累优势是指一旦具有某种优势,这种优势就会不断积累,不断强化。例如,有声望的院系会吸引有声望的科学精英来任职,使原来具有声望的院系更具声望,所获得的承认的程度也提高了。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