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2023-02-22 来源:易榕旅网


2017年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一、水果产业技术体系

(一)总体思路。针对我省果业供给侧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按照品种引领、品质提升、生态环保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拓展市场,打响品牌,推动果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果树优良品种引进、筛选和推广,繁育优质健康种苗,集成创新栽培技术,加强果品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果品质量安全,提高生产综合效益,促进我省果业实现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引进、筛选和推广百香果优良品种;构建病毒检测体系,开展百香果苗木出圃抽检工作,推广优质无病毒苗木;开展高优节能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提升栽培技术水平;积极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提高综合利用效益,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福建百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工作重点

1.加强种质资源引进及品种筛选。开展百香果优异种质资源的引进、保存、评价及利用,引进和收集种质资源10-15份,建立百香果种质资源圃;以果香浓郁、风味独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为目标,筛选出适应福建地理气候的优良品种1-2个;建立良种母本园2个,为种苗繁育提供优质材料。制定百香果品种标准1-2

个。

2.推进优质种苗繁育及推广。构建种苗病毒检测体系,保障繁育材料和出圃种苗无病毒,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在全省主要育苗基地开展百香果种苗出圃检测,完成10万株以上的苗木抽检工作。

3.高优节能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围绕品质提升、节本增效、绿色种植的目标,开展露地栽培、设施栽培、限域栽培、完熟栽培、肥水精准调控、减肥减药等技术研发与示范,集成一套高优节能栽培技术,实现克服土地连作障碍,减少果业生产面源污染,提升果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目标;制定百香果标准1-2项。

4.推进产业链延伸。加强百香果加工及综合利用的工艺研发,开发系列加工产品。重点开展百香果饮料、浓缩果汁、百香果特色糕点和休闲食品工艺研发和产品开发,研发出3-5个产品的工艺流程,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5.加强团队人才培养,培育新型农民。加强主产区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自身水平和服务能力,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举办专业性培训、讲座1-2期,现场观摩3场以上;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传播与推广,深入产区开展包括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完熟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方法、限域栽培技术、百香果品牌与管理、电子商务等实用技术培训10次以上。

(四)主要措施

1.加强团队分工协作。产业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育种、栽培、加工、培训配套,首席专家负责整个体系目标内容确定和体系的运

行管理,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推广站积极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建立岗岗协同、岗站对接协同机制,形成合力。建立沟通协调制度,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沟通情况,加强交流,确保产业体系建设顺利实施。

2.加强种业创新与应用。丰富的种质资源是品质创新的源泉,优良品种是新品种推广的前提。加强种质资源收集和优良品种的引进与筛选工作,储备和推广一批良种,同时加强种苗生产和监测,做到品种对路,质量优良,满足生产需求。

3.注重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建设。开展百香果浓缩汁、百香果特色糕点和休闲食品、天然香料的提取等工艺研发和产品开发,完善百香果产业链,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托企业打造“福建百香果”品牌,发挥品牌效益,发展品牌果业。

4.加强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提高他们的技术素养、技术技能和示范带动能力,增强其吸纳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能力。计划在百香果产区开展技术指导15次以上。

5.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在体系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动态管理,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各实施单位责任落实到位、技术措施到位、进度推进到位、按照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目标考评办法,严格开展年度考核。严格按照产业体系建设有关管理办法,加强对产业体系建设的监督管理与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6.加强信息宣传。有计划地通过媒体宣传果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成效,扩大社会影响力。随时掌握和总结各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信息,进行科学评判,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及时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和其他相关信息,加强工作沟通。

二、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

(一)总体思路。按照《福建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3-2017)》,紧密围绕产业需求,以高产优质、质量安全、提高综合效益为产业发展方向,继续开展示范推广良种、技术集成优化、安全生产示范、加强技术服务、推进专业化分工与品牌建设等方面工作, 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我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二)目标任务。引进、示范和推广双孢蘑菇、香菇、黑木耳、金针菇、姬松茸、蟹味菇等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与提高效益;引导银耳、香菇、茶树菇、黑木耳、真姬菇菌包(菌瓶)规范化生产,促进专业化分工;继续开展工厂化生产新种类配套技术研究集成与优化,建立示范基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进一步研究集成安全生产技术,促进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持续提升;继续推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品牌创建、菌菇文化宣传,提高产业社会认知度,促进菌类消费。

(三)工作重点

1.新品种引进筛选与示范推广。(1)开展双孢蘑菇‘福蘑39’区域栽培试验和蟹味菇QH品种产业化生产应用;进一步评价示范姬松茸工厂化专用新菌株‘5号’。(2)引进香菇、木耳新品种进行栽培试验,总结其配套栽培管理技术。(3)进一步示范推广

双孢蘑菇、香菇、黑木耳、金针菇等新品种,扩大新品种的示范应用规模。(4)编写印发新品种特征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小册。

2.建立菌包(瓶)生产技术规范。建立菌包(瓶)、培养料专业化生产示范基地,年生产供应菌包(瓶)3500万袋(瓶)、培养料5万吨;应用培养料隧道发酵制备技术,生产蘑菇专用培养料,并进行生产性示范;推进建立菌包(瓶)、培养料生产操作技术规范,为专业化分工精细化、规范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3.工厂化生产技术优化示范与推广。(1)进一步研究滑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草菇周年设施栽培技术;优化姬松茸工厂化栽培技术和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技术,并建立示范基地,总结、完善相关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编印成技术小册。(2)集成完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瓶栽、袋栽)配套管理技术,编印技术小册,进行示范推广;在25家以上企业继续推广应用真姬菇工厂化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开展香菇温控设施栽培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3)起草修订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规范。

4.黑木耳吊袋栽培与菌渣再利用技术优化与示范。(1)进一步优化黑木耳吊袋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吊袋栽培配套管理技术,并建立示范基地;利用玉耳较高温出耳特性,开展玉耳吊袋栽培试验,探讨吊袋设施周年利用的可行性,提高吊袋大棚的利用率。(2)集成完善金针菇菌渣隧道式发酵生产蘑菇培养料的制备技术及栽培蘑菇管理技术,编印技术小册;示范推广金针菇、杏鲍菇菌渣再利用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5.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1)继续开展茶树菇生态型质量安全生产模式中关键技术研究和熟化,重点解决防虫网适宜密度;杀虫灯安置高度密度;粘虫板大小及安置高度、密度;水浸法浸泡时间等技术参数,进一步完善茶树菇生态型质量安全生产模式技术措施,并建立示范基地。(2)利用食用菌科技与产业服务平台,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可追溯,在相关综合试验推广站建立示范基地。(3)继续推行GAP栽培技术管理模式,力争新获得GAP认证2-3家。(4)继续开展农业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方法在食用菌生产中示范推广;建立10个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辐射推广。(5)研究主栽食用菌香菇、银耳、秀珍菇、真姬菇、杏鲍菇等的农药降解残留规律,为食用菌安全生产、质量监控提供参考。

6.开展技术服务与培训。(1)继续完善食用菌科技与产业服务平台有关模块的数据(食用菌原材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提升体系现代科技服务能力与效率。(2)开展技术培训,举办综合技术培训2期,现场观摩3场次,实用技术专题培训班20期以上,受训1000人次以上。

7. 推进品牌创建与产业宣传。继续引导食用菌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开展农业“三品一标”认定(认证)、名牌产品的创建工作,通过组织产品推介、菌菇烹饪等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食用菌保健价值和饮食文化,引导大众消费。

(四)主要措施

1.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按照体系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明确创新团队和综合试验推广站的工作任务,创新团队着力于新品种引进筛选、关键技术研究集成配套、技术指导等;各综合试验推广站主要在辖区内建立试验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创新团队、综合试验推广站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又相互配合协作,确保年度工作顺利开展和任务圆满完成。

2.吸纳先进技术,着力组装配套。强化与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对接,鼓励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积极跟踪、吸纳最新研发成果和先进技术,着力技术集成、组装配套,不断完善产业技术。

3.强化技术培训,加快示范推广。围绕产业需求,依托综合试验站,开展主产区与优势产区技术培训、示范点观摩展示,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技术技能,发挥其技术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并通过创新团队和试验站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品种、新技术更快地推广应用。

4.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对各岗位、各试验站工作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严确保各实施单位人员组织有保证,年度有计划,计划有方案,实施有措施,进度有到位,工作有成效。

三、鸡产业技术体系

(一)总体思路。按照《福建省现代农业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3-2017)》,立足我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把握产业面临的新常态,继续围绕鸡品种创新与种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养鸡业安全高产优质养殖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鸡场疾病风险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鸡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的研究、鸡产业技术培训等五大任务,以提高投入品使用安全水平、生产环境生物安全水平、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水平等技术的研究示范为重点,开展产业安全健康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集成示范推广。

(二)目标任务。力争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通过开展体系十个试验站对鸡肉鸡蛋等产品产销状况的调研,探讨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方向,探索产品生产新模式。继续推进我省鸡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实现种鸡生产工艺的新突破,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满足市场的需求。继续推进以健全生物安全体系为核心的鸡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从源头上控制鸡场传染病,研究集成替代和控制抗生素投入技术,加强投入品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推广,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推广全产业链产业化发展模式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完善鸡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探讨节能高效的养鸡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不断推进我省鸡产业向着良种化、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养鸡产业安全、优质、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三)工作重点

1.鸡品种创新与种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1)海兰蛋鸡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开展福州市农工商种禽公司蛋鸡父母代种鸡场6万套父母代种鸡的生产管理工作,引进父母代种鸡,生产商品代蛋鸡苗400万羽,开展标准化蛋鸡饲养技术示范培训和技术指导,继

续扩大我省自主蛋种鸡鸡苗的市场占有率。(2)优质鸡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开展我省鸡地方品种保护提纯选育,开展保种核心群鸡白痢、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禽白血病等国家重点防治疫病的净化工作,为进一步的选育奠定基础。(3)种鸡生产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探讨提高本交笼饲养蛋种鸡50周龄后受精率的技术措施。

2.鸡安全高产优质养殖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1)继续推进蛋鸡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围绕蛋鸡场和肉鸡场隔离、疫病监测、免疫程序、疫苗选择与贮存、消毒、病死禽无害化处理等环节,进行提升改造,建立健全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继续推行两阶段分点式全进全出蛋鸡饲养工艺。示范推广蛋鸡舍自动送料、全自动集蛋、全自动传送带清粪和智能控制系统。在10个综合试验站指导建设5万以上规模的标准化蛋鸡示范场12个以上,示范存栏蛋鸡100万只以上。(2)白羽肉鸡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继续开展白羽肉鸡集约化平养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扩大LED灯在鸡场中示范应用,开展白羽肉鸡全自动层叠式笼养技术的应用研究与示范。,示范出栏白羽肉鸡3.5亿只。(3)鸡健康高效饲料生产的优化研究与示范。继续开展鸡场安全高效饲料配方的优化研究与示范、继续开展替代抗生素的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研究,开展蛋鸡肉鸡场饲料兽药和添加剂使用法律法规宣传。(4)优质鸡生态养殖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探索优化我省优质鸡山地生态模式,比较优质鸡生态放养与舍饲等不同方式的饲养效果。(5)

鸡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模式的集成示范推广。探索鸡场养殖废弃物高效安全无害化处理技术模式,并开展集成示范推广。

3.鸡场疾病风险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1)鸡免疫程序的优化集成示范推广。继续示范推广体系优化集成的鸡优化免疫程序,示范推广规模蛋鸡场喷雾免疫技术。(2)父母代蛋种鸡场主要垂直传播疾病的监测研究。继续开展我省唯一蛋种鸡场福州市农工商种禽公司父母代种鸡场蛋种鸡群疾病净化工作,开展鸡沙门氏菌病、禽白血病等疾病的跟踪监测,抽检血清学样品和病原学样品200份。

4.鸡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监控和品牌创建。开展鸡产业全产业链模式示范和鸡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管理,指导开展品牌创建工作。

5.鸡产业技术培训。举办鸡产业技术体系五新技术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13期,培训基层科技人员和生产人员人数800人以上,提高养鸡从业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科学养鸡理念。

(四)主要措施

1.明确职责分工。明确体系创新团队和各综合试验推广站的工作任务,创新团队重点工作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创新优化集成、并开展指导和培训;综合试验推广站重点工作是完成总体项目分工的任务,开展产业发展调研,新技术应用和示范辐射推广、建设标准化养鸡示范场、推进智慧养鸡业、建设鸡产品可追溯体系、打造创建品牌和人才培训等。在创新团队内部,拟定分解不同的专

题,建立以首席专家全面负责,总体筹划分工,不同细化专题由岗位专家分别负责的责任制,既合作又分工,点面结合,分步骤整体推进。在综合试验推广站内,成立体系试验站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试验站站长具体负责的责任制,保障试验站工作的全面高效协调运转和落实。

2.组织培训展示及示范推广。以鸡产业特色优势产区为重点,通过体系试验站,开展产区养殖人员的技术培训、示范点观摩展示交流,提高优势产区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技术技能,发挥其技术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并通过技术创新团队和体系试验站专家深入基层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3.建立学习考察和交流制度。为了及时沟通交流各试验站的进展情况,分享交流建设经验,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体系将适时组织试验站建设工作技术交流会。组织体系吸取最先进的养鸡技术,适时组织体系创新团队和试验站开展现场观摩和学习考察。

4.密切结合全省畜牧工作的重点开展工作。体系创新团队将紧密结合省政府重点工作,积极参与全省鸡产业标准化示范创建和技术培训工作,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动态,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信息参考,建言献策,促进产业升级,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生猪产业技术体系

(一)总体思路。根据我省生猪养殖的现状,主要围绕猪场布局、生态养殖、选育良种、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生态饲料和人才培养等七个方面进行建设。通过集成创新、组装配套、试验性研

究、示范推广,加快养猪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升级应用;通过现场观摩、技术讲座、会议培训以及结合“五新”项目,加快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人才培养。有力地突破生猪产业发展过程存在的一些技术瓶颈问题,促进我省养猪业的规范、高效、生态、健康、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工作重点

1.科学规划布局,力推新型环保节能设计技术。在面临环保压力大的新形势下,创新团队专家对综合试验推广站进行全面调研,完善现有的猪舍环保建筑设计、猪舍小气候环境控制等综合技术,并根据福建省土地资源紧缺、环保要求高、劳动力不足等特点,继续升级改造原有旧猪场,改进环保设施,增加智能设备,加强环境控制设施。对新建的猪场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根据实际地形地貌,适宜推广楼层养猪。

2.完善生态养殖技术,加快高效节能设施推广应用。根据我省沿海和山区不同区域特点,继续完善“漏缝地面-免冲洗-粪尿分离-自动刮粪、猪(捡粪减排)-沼-果(林、菜、草)”等生态养殖模式,强化猪场先进设施设备的配套设计,力推推广“三自动化”设施设备和废弃物处理技术,保障猪群生活环境舒适、生长健康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猪场污物排放量多、环保压力大、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

3.强化疫病流行病学研究,加强疫病防控及疫病净化。建立与完善福建省猪群主要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进一步细化对猪场主要传

染病的诊断、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免疫及保健技术,继续建立和完善猪瘟、蓝耳、伪狂犬病等多种疫病的净化模式,并加大力度进行推广应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建立相应的猪场疫病综合控制技术方案,并在综合试验推广站内进行示范应用。利用农、科、教专家团队,建立科学有效的疾病预防体系,保障猪群健康、稳定。继续推动有条件的规模猪场,申报国家、省级疫病净化示范场。

4.加强品种选育创新,加快地方优良品种繁育推广。繁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核心种猪场良种质量和供种能力。继续鼓励和技术支持有条件的大型种猪场申报国家级核心育种场。选育优良性能种公猪,改良纯种能繁母猪,建立优良种猪供精站。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育种企业联系,利用互补、互助的共享平台,开展联合育种,争取选育出适应性好、抗病力强、繁殖力高、肉品质优的新品系良种猪。加强开展地方优良品系研究,引导加快地方猪种的保种、选育、繁殖及开发利用,进一步促进地方优良种猪良性发展。

5.加强安全生态饲料推广,进一步提升猪源食品安全。在全省推广安全环保饲料精准配制技术和宣传兽药安全使用规范,提高猪肉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水平。建立无公害生猪饲养示范基地,并在综合试验推广站进行推广,确保生猪产业安全、生态、可持续发展。

6.发展循环利用,推广有机肥利用技术。指导和完善全猪粪利用技术,研究选育耐肥的种植物,并选择2个示范场进行推广应用。鼓励和宣传更多果农、菜农利用有机肥,促进有机肥产业的良

性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充分体现国家提倡的种养结合养殖模式。

7.加强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提高全省养殖技术水平。通过现场观摩、微信科技、技术培训、网络共享和科技下乡等方式,培训养殖技术人才。通过观摩、讲座以及结合“五新”项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加快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人才培养,培养出一批掌握现代科技的新型养殖高级人才。

(三)预期目标

1.科学规划布局,技术指导升级改造旧猪场35个,技术指导楼层养猪2-3个。

2.推广“漏缝地面-免冲洗-自动刮粪”和“漏缝地面-种养结合”等生态养殖模式,推广示范猪场38个。

3.继续推广大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机械设备、猪场废弃物堆肥发酵或箱式发酵无害化处理技术,示范猪场55个。

4.开展猪群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种猪场疫病净化工作,形成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疫病综合控制技术模式,申请省级评估认证场1-2个。完成21000份血清和1200份病料的疫病检测,进一步确保健康养殖。

5.开展优良种公猪群遗传评估和性能测定,选育优良性能种公猪1500头,改良纯种能繁母猪23000头。加快引导地方猪种的保种、选育、繁殖及开发利用,再选育出地方品种优良种猪300头。

6.发展生态饲料,指导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建设,指导安全环保饲料配制技术和兽药安全使用技术30个规模猪场,进一步确保猪源食品安全,提高养殖效益。

7.举办生猪养殖、疾病防控等培训班50期,培训养殖企业、技术人员5000人次左右。

(四)保障措施

1.明确目标,加强交流。明确具体建设目标,详细分解建设任务,各专家主要着力于关键技术研究、配套技术集成创新、组织现场会、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经常性地深入各试验站和示范场现场指导和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加强体系创新团队专家和试验站站长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沟通情况,加强交流,确保体系工作顺利实施。

2.组装配套,强化创新。结合福建省地形地理及生猪养殖特点,以提高区域性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解决生猪产业技术瓶颈为根本目标,开展适应性试验研究,示范转化,形成技术规范。重点开展生猪产业生态环保养殖、疾病防控、重要疫病净化、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利用等技术研究与推广,着力对国内外现有的生猪产业最新成果进行集成创新、组装配套,形成产业技术集成模式和规范。

3.加强培训,强化服务。根据生猪产业区域分布特点,进一步熟化科技创新成果,强化生猪产业技术示范、推广,加强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技术技能和示范带动能

力。开展技术咨询、指导和服务,促进科技新成果、养殖新技术更快更好的推广应用。

4.加强考评,强化管理。按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有关管理规定,加强对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监督管理,严格按规定支出经费,做到财务开支合法、合规、合理。严格年度目标考核工作,对各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开展年度考核考评。

五、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一)指导思想。以发展新理念为统领,按照品种引领、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的总体思路,围绕我省茶叶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目标任务,发挥体系团队工作的优势与特色,坚持市场导向,实施创新驱动,强化政策引导,综合运用行政科研推广及实验站在技术集成推广与示范方面的作用,为全省发展品牌茶业、生态茶业、智慧茶业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持续推进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茶产业发展之路。

(二)目标任务

1.总目标。争取在3年内,新选育茶树高优新品种2个以上列入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在综合试验站引进、试验与示范茶树新品种1个以上,推广新品种20000亩;建立生态安全、优质高效核心示范茶园1000亩,推广生态优质高效茶叶生产技术1万亩;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推广面积2000亩;开展茶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示范1个;综合试验站茶叶单产每亩年增加6公斤,农民人均茶叶收入年增加180元。

2.总任务。通过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加快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应用与推广。通过对一些重大技术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索,特别是通过集成组装并推广一批区域性、可复制的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以茶农、茶区技术需求为目标,结合开展茶叶科技的培训与服务,以解决产业难题,示范带动大范围增产增收。通过结合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探索建立茶产业大数据,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研究示范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茶叶电子商务模式。引导发展茶业与休闲、文化、旅游体验的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和新模式。研究茶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技术,开发茶饮料、茶提取产品、茶保健品等,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茶业综合效益。

(三)工作重点

1.加强茶树育种创新与推广应用。以贯彻新修订的《种子法》为契机,加快实施茶树品种登记制度,加强茶树优异资源和新品种的保护与利用,争取3年内,新选育茶树高优新品种2个以上列入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开展省级原种保存及扩繁技术研究;加快新良种的示范与推广,年繁育金牡丹、紫玫瑰、春闺等良种种苗1000万株以上。

2. 加快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组织科研单位与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基层生产一线开展协作攻关,加强在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化肥农药减量化生产、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等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力争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并尽快集成组装运用于生产实践。

3.着力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用优美的环境和健康的土壤生产优质茶叶。示范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应用配方肥、施用缓控释肥,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在实验站开展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普及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4.强化茶叶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示范茶叶机采技术,重点攻克名优茶机采技术瓶颈,加快关键环节的实用机具及配套技术推广,提升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研发和应用高效率加工技术,开发生产优质安全系列产品。进一步探讨茶叶现代化加工配套设备与技术,开展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示范,提升茶叶加工水平。深入开展茶叶深加工领域的研究,开发速溶茶、保健功能茶、休闲茶食品、茶生物制剂和添加剂等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满足消费多样化需求。

5. 积极开展新业态新模式示范推广。积极推动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开展茶叶深加工、直供直销、个性定制、游学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发展生产加工、品牌营销、文化推广、庄园休闲相结合的现代茶业产业园和建设融生态、文化、旅游、体验为一体的茶庄园。

6.加大品牌的宣传与推介。积极开展福建茶叶品牌的培育、宣传与推介,一方面要引进来,用好现有的茶博会、农博会等宣传推介平台,进一步丰富平台展示功能,吸引更多的茶企、茶商和消费者来感受福建茶品牌、茶文化的风采与魅力。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

去,鼓励和组织茶叶企业参与闽茶海丝行、中国国际茶博会(杭州)等重大茶事活动,扩大福建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资源,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强专家团队力量,明确一名副首席专家岗位,充实岗位结构,提升团队战斗力。加强省级专家团队与综合试验站的沟通,加强对综合试验站的指导,强化责任,整合力量,加强监督。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

2.加强技术研究。在我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中,找准位置,找到发力点,对一些重大技术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索,特别要加强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化肥农药减量化生产、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加快育种创新、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等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3.加强宣传交流。及时总结各综合实验站好做法、好经验,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做好横向交流、对上报送和对外宣传工作。密切与国家体系相关团队、省外高校及科研院所联系,积极开展茶叶技术研究合作与交流。组织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相关活动,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增进交流。

4.加强服务指导。继续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内容包括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产品营销技术、茶叶电子商务等,以解决产业难题,茶农、茶区技术需求为目标,示范带动大范围增产增收。组织开展专家深入基层,深入实践一线,在关键农事

季节组织开展体系专家茶区行活动,提高技术服务的受益面。

六、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一)总体思路。针对我省水稻生产环节技术难题,积极跟踪国内外水稻先进技术,衔接国家产业体系,在确保高产、优质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发展优质稻米、特种专用稻米,以稻田高效、安全、可持续为产业发展方向,突出水稻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研发集成创新、示范推广与产业化开发,实现水稻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紧密结合,科研与推广紧密结合, 良种与良法紧密结合, 发挥产业技术体系特色和优势,着力解决技术瓶颈,形成一套体现福建省现代农业优质高效特色的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推进我省水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目标任务。通过项目实施,我省水稻良种良法良制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稻米品质不断提升,单产稳定提高,稻田耕作制度更加合理,综合效益更加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水稻产业化开发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9.5%以上,其中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100%;水稻优质率79%;亩增收节支80元左右。水稻产业链全程跟踪,水稻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整体达国内先进水平。

(三)工作重点

1.水稻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与审定。加强优质、高产、专用、多抗、广适应性、适宜机械化栽培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工作,以满足我省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海拔、不同耕作制度、不同生

产用途的对各类水稻品种的需求。突出开展耐瘠、抗倒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筛选出一批适宜中低产田种植和机械化栽培水稻新品种;同时,加强特种专用稻(红米、黑米、保健米、糯米、高淀粉米等)的选育、引进与试验筛选。计划选育、引进水稻新品种170个,其中选育、引进并参加省级以上试验水稻新品种20-25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品种3-4个;选育、引进特种专用稻3-4个。

2.水稻配套节本、高效、无公害技术集成研究。突出集约化与绿色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突发偶发性与潜在危险性病虫害防控以及稻田高效可持续耕作制度的创新。重点开展水稻抗倒性试验研究,水稻抗逆性的研究,水稻生产专用生物药肥研制,高效可持续耕作制度研究试验。计划建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点5个,开展水稻栽培技术研究5项;建立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试验点5个,开展技术研究5项;创建高效轮作模式1套;集成水稻配套节本高效无公害技术规范5项。

3.水稻新品种及配套集成技术展示、示范与推广。选择泰丰优656、泰丰优3301、泰丰优2098等优质、高产、专用、广适水稻主推新品种55个,水稻超高产栽培、水稻中低产田高产栽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水稻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5项,菜-稻-菜、菜-稻-绿肥、烟-稻、稻-稻-蚕豆等水旱轮作高效、节肥耕作制度4套,在全省建立水稻良种良法良制千亩示范片12个,百亩示范片24个,展示点60个,组织开展水稻主推品种现

场评选会议,召开水稻新品种及配套集成技术现场考察观摩会20场,辐射带动全省水稻新品种及配套集成技术的推广850万亩,水稻优质率达79%。

4.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继续与28家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合作,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优质稻订单生产基地24万亩,创建、提升优质稻米品牌1-2个。着力在高山气候生态、无污染地区,选择二等以上优质稻品种,应用绿色、有机栽培,生产高端优质米;同时,加快特种专用米及功能保健米的开发;抓好本省河龙贡米、干山贡米、美地有机米等品牌的提升,构建本省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框架及模式,不断提高本省优质稻米产业化生产水平。

(四)主要措施

1.加强沟通协调。产业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育种、栽培、植保、推广配套,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推广站积极整合各自科技优质资源,建立科研与推广紧密结合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建立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沟通情况,加强交流,确保产业体系建设顺利实施。

2.加强信息宣传。有计划地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方式,宣传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成效,扩大社会影响力。随时掌握和总结各地发展优势特色、安全高效水稻生产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向财政厅、农业厅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和其他相关信息,加强工作沟通。

3. 加强良种繁育。充足、优质种源是水稻新品种推广的前提。

继续指导有关种子企业做好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调运与供种工作,同时加强常规水稻品种的提纯与扩繁工作,做到水稻种子数量充足、品种对路,质量优良,满足生产需求。计划继续提纯扩繁常规稻种子600万公斤,组织调运、生产杂交稻种子600万公斤。

4. 加强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优质稻种植大户,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技术技能和示范带动能力,增强其吸纳新技术能力,发挥扎根一线、示范推广的作用。计划在全省举办水稻产业“五新”培训班45期,培训科技与基层技术人员、种粮大户和农民4500人次以上。

5.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按照产业体系建设有关管理办法,加强对现代农业水稻产业体系建设的监督管理,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加强资金管理,项目的经费使用严格按照预算的列支执行,专款专用,资金安排符合有关规定。

2017年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创新团队及综合试验推广站名单

一、水果产业技术体系 (一)创新团队

1.首席专家:施清(推广研究员)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

2.副首席专家:杨建榕(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

叶新福(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3.岗位专家:

(1)吴少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2)陈清西(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3)许家辉(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

(4)廖汝玉(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 (二)综合试验推广站 1.福州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赵依杰。

2.宁德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宁德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袁韬。 3.泉州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泉州市种植业管理站;站长:黄美香。 4.漳州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张朝坤。 5.龙岩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龙岩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邱发春。 6.三明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三明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罗应贵。 7.福安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安市经济作物站;站长:王道平。 8.云霄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云霄县热带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陈天佑。 9.连城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连城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罗水鑫。 10.邵武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邵武市经济作物站;站长:黄立新。 二、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 (一)创新团队

1.首席专家:肖淑霞(推广研究员)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

2.副首席专家:黄志龙(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

3.岗位专家:

(1)江玉姬(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 (2)廖剑华(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3)巫仁高(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 (二)综合试验推广站 1.福州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州市农业局;站长:陈秀娟。 2.古田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局;站长:雷银清。 3.柘荣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宁德市益智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站长:马立验。

4.漳浦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万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站长:朱勐。 5.武平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武平县农业局;站长:钟礼义。 6. 将乐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将乐县农业局;站长:肖胜刚。 7.尤溪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站长:朱坚。

8.建阳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建阳区农业局;站长:吴少风。 9.浦城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站长:李晔。

10.顺昌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站长:池茂连。 三、鸡产业技术体系 (一)创新团队

1.首席专家:江宵兵(推广研究员)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省畜牧总站 2.岗位专家:

(1)王长康(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2)吴南洋(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高级兽医师) (3)黄玉忠(福州市农工商种禽公司、畜牧师) (二)综合试验推广站 1.漳州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漳州市畜牧技术服务站;站长:曹进国。 2.三明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三明市畜牧站;站长:张占春。

3. 福清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清市文华实业有限公司;站长:林平。 4.连江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连江县农业局畜牧站;站长:吴瑞通。 5. 周宁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周宁县畜牧站;站长:程树春。 6.晋江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绿色保健蛋品有限公司;站长:张儒德。

7.永春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省永春县阳升禽畜有限公司;站长:刘宝珍。

8.长汀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长汀县农业局畜牧站;站长:邱其华。 9.延平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延平区农业局畜牧站;站长:谢开春。 10.光泽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站长:罗忠宝。 四、生猪产业技术体系 (一)创新团队

1.首席专家:周伦江(研究员)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副首席专家:王隆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副研究员) 3.岗位专家:

(1)修金生(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2)肖天放(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3)阮国荣(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4)吴顺意(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兽医师) (二)综合试验推广站 1.宁德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叶耀辉。 2.龙岩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龙岩市畜牧站;站长:李应丰。 3.三明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三明市畜牧站;站长:林晓钦。 4.罗源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东泰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站长:张祥勇。

5.蕉城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宁德市南阳实业有限公司;站长:范春国。 6.秀屿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站长:李建洪。 7.南安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南安市农业局畜牧站;站长:杨家飞。

8.云霄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云霄县畜牧技术服务站;站长:林建民。 9.建瓯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建瓯市农业局畜牧站;站长:龚万明。 10.顺昌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华天农牧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站长:罗家义。

五、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一)创新团队

1.首席专家:高峰(推广研究员)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

2.副首席专家:苏峰(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教授级高级农艺师)

3.岗位专家:

(1)陈子聪(福建省农科院土肥所、研究员)

(2)曾明森(福建省农科院茶叶所、教授级高级农艺师) (3)郝志龙(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 (4)杨 军(福建省农科院茶叶所、助理研究员) (二)综合试验推广站 1.福州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站长:傅天龙。 2.福安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安市茶业管理局;站长:陈林海。 3.安溪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站长:周灼能。 4.永春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永春县魁斗莉芳茶厂;站长:颜涌泉。 5.平和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省天醇茶业有限公司;站长:张国雄。 6.漳平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漳平市农业局;站长:刘素惠。 7.泰宁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晟境农业有限公司;站长:施灿。 8.武夷山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站长:晃倩林。 9.政和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政和凯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站长:吴成建。 10.建瓯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川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站长:吴仁龙。 六、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一)创新团队

1.首席专家:郑家团(研究员)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2.副首席专家:黄庭旭(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

3.岗位专家:

(1)刘国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 (2)陈建民(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3)陈双龙(福建省种子管理总站、推广研究员) (4)姜照伟(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 (二)综合试验推广站 1.福州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州农丰源种业有限公司;站长:何兴山。 2.龙岩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站长:黄达彪。

3.南平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站长:丁信良。 4.福鼎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鼎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陈年镛。 5.龙海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龙海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黄水龙。 6.上杭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上杭县种子管理站;站长:邱凤秀。 7.沙县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站长:邓世樟。 8.邵武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邵武美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站长:陈金付。

9.建阳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科力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站长:刘端华。 10.顺昌综合试验推广站

建设依托单位:顺昌县种子管理站;站长:叶龙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