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蓝色的探戈》教学构想与反思-2019年文档

2020-02-29 来源:易榕旅网


《蓝色的探戈》教学构想与反思

10月中旬,舟山,余姚,宁波三地分别派三位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课题是《蓝色的探戈》,起初接到周老师的上课任务让我很苦恼,这个作品在平时的课堂中只是当一般的探戈舞曲欣赏,自己并没有认真的分析过这个作品,我翻开教参,又仔细的阅读了这个作品的分析并且在网上开始搜索总谱和关于这个作品的其他更详细的资料。经过了几天的资料搜集,构课的思路也渐渐的明朗了。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在构课和之后的教学中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1作品分析

《蓝色的探戈》选自新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的一首轻音乐作品。乐曲分两个主题,A主题欢快活泼,融合了布鲁斯音乐的特点,其中的b3,b7音颇具特色。B主题旋律宽广悠长,使用了八度,九度大跳,有两个颇为近似的旋律,Bb是Ba的变化发展,音高更高,长音处都有A主题的主要乐句叠加出现。整首曲子贯穿了探戈节奏,带有明显的探戈舞曲的动感,呈ABABA的复三部曲式。

2切入点的选择与把握

2.1体验布鲁斯音乐特点(演唱、聆听)

A主题带着浓厚的布鲁斯音乐的特点,布鲁斯音乐即BLUES,又称蓝调音乐,是十九世纪被贩卖到美国的黑人因为背井离乡心中苦闷创造出的一种音乐,这种风格的音乐因为将主调上的三音和七音分别降低,运用了布鲁斯音乐特有的音阶BLUES TONE,所以给人一种多愁善感,苦乐参半的听觉冲击。

(1)利用常态教学中的音阶练习引出布鲁斯音阶。因为这学期平时也时常在用柯尔文手势让学生

1 / 3

巩固自然大调音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布鲁斯音乐的印象,就以唱音阶的方式导入了这节课。让学生巩固自然大调的同时,由老师加入两个变音,让学生聆听音符是升高还是降低了,然后让学生唱一唱变化后的音阶,比较聆听自然大调音阶和变化后的音阶带给人的不同感觉(这里我用了色彩,提示他们给两条音阶对号入座),学生很快通过自己的听觉感受为两条音阶找到了对应的颜色,那条略带忧郁的变换后的音阶自然被他们贴上了蓝色的标签,于是我用英文单词BLUE自然而然地引出了BLUES音阶,学生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刚才他们唱的变化后的这条音阶的名字,我顺势介绍使用了BLUES音阶的BLUES音乐,并请他们欣赏了一段用布鲁斯口琴演奏的忧郁的BLUES音乐,哀愁孤独的布鲁斯曲调让学生们都沉浸在其中也初步了解了布鲁斯音乐的特点。

(2)对比聆听,深入感受布鲁斯音乐特点。在这节课中,我有多次用到了对比聆听,在对比的过程中,在聆听了忧郁的布鲁斯音乐后,我请学生们听了《蓝色的探戈》A主题,他们一下就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情绪,我反问他们:“布鲁斯音乐不是应该是忧郁的曲调么,这段布鲁斯音乐怎么那么的欢快活泼?”学生带着疑问专注地听我解开他们的疑惑,原来,这段音乐是一首轻音乐作品《蓝色的探戈》的A主题旋律,他只是使用了带有黑人音乐风格的布鲁斯音阶并没有忧郁沮丧的音乐情绪,然后我和他们在多次聆听中通过哼唱,律动等方式一起找到了A旋律中的变音,感受了布鲁斯音乐中故意降低的音符的独特韵味。在听辨B旋律当中两段颇为近似的旋律时,用对比聆听辅助手势的提示,学生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音高上的变化。

2.2抓住主题中最具表现力的音乐要素(主要教学手段:律动)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鼓励学生除了运用耳朵外,还运用身体的其他部分,他们对音乐的反应就会充满无穷无尽的生命,进步就会变得惊人的快。

片段一:探戈节奏的体验。在感受探戈节奏的时候,我也没有采用出示节奏请学生直接用手拍打的方式,而是直接播放音乐,由我领着学生一起做律动,然后再出示节奏:

我感觉模仿真是一种好的教学手段,学生通过模仿极容易把握住音乐感觉,在体验感觉的基础上在进行节奏型的认知,比先认知效果好很多很多。

2 / 3

片段二:A主题重音的体验。聆听A主题乐段时,我抓住旋律中的重音,请学生跟我一起在重音处踏脚,体验强弱拍颠倒所带来的动感。

出示曲谱,带着他们一起由慢到快的重复哼唱,感受是在哪里加入了踏脚动作,学生很快就从曲谱中找到了,是带着降记号音符,具有布鲁斯音乐特点的每小节的后两拍,我又提示他们在谱面上找一找音乐记号,他们找到了表示强调“>”重音记号,然后再让他们听着音乐哼唱律动,我发现他们更投入了,踏脚的拍点也找得非常准确。

片段三:B主题长音的体验。聆听B主题乐段时,我着重请学生们感受宽广悠长的感觉,因此抓住旋律中的几个长音,用教师示范的方式暗示他们在长音处和我一起做打开双臂的动作。

因为这个动作比较适合女孩子做,所以后来我让同学们想象长音就像跳探戈时女士翩翩舞动的长裙,请女同学在长音处打开双臂就像拉开自己的长裙,而请男生在女生做动作的时候,关注长音处有没有A乐段的主题乐句叠加出现,男生们一下就找到了,我请他们也加入到这段音乐中来,在长音处加入A乐段的踏脚律动。原先我并没有分男女生做这两个律动,而是随意的分成两组,男生在做第二个律动时,总是不能放松自如地投入到音乐中,后来改变了分组,我发现效果好多了。

3教学反思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并不像其他理性的学科有着许许多多的公式、理论、条条框框,本身就是需要通过感受才能发现他的美,每个人对同一段音乐的感受就如同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音乐能力需要老师每节课上坚持不懈的巩固和培养,对于初中学生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的课时量,在课堂上更应该讲究实效性,在一堂课的时间里要抓住音乐的特点,设计一些小步子的体验,慢慢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联想和想象,最终能自己形成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并用于表述自己的音乐体验。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