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课时练(一)
一、基础知识(20分)
1.选择读音都正确的一项( )
A. 阔绰(chuò) 羼(càn)水 活泼(pō) ...B. 荤(yūn)素 暂(zàn)时 蒲(pú)包 ...C. 荐(jiàn)头 舀(yǎo)水 间(jiàn)或 ...D. 步骤(zòu) 绽(zhàn)开 门槛(kǎn) ...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荤菜 颓唐 涨红 聚集 B. 荐头 伤痕 格局 惋惜 C. 伤疤 阔绰 附和 破绽 D. 棉袄 矜持 失踪 书藉
3.对“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孔乙己虽然贫苦潦倒,却嗜酒如命,不加节制 B. 说明孔乙己是个读书人,身份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C. 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却以读书人自居,迂腐可笑。 D. 说明孔乙己生活悠闲,喜爱喝酒穿长衫,气质不凡。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B.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C. 多乎哉?不多也。 D. 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5.下列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3)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6.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因为他姓孔,别人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个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2
②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③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④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⑤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聚集在斗技场上的观众大约八万人对这场角斗下了赌注。一个小时后,在整个角斗场上已被打死或者受到致命伤的角斗士东倒西歪地躺着……当斯巴达克思闪电般击倒最后四个对手后,经久不息的轰雷似的掌声,好像地震一般撼动了整个斗技场。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向上举起了拳头,屈起了大拇指。
这时候传来了几百个声音:“让勇敢的斯巴达克思获得自由!”
色雷斯角斗士的两眼发出异常的闪光,他顿时脸色惨白得像木头一般地呆住了,他把手放在心窝上,好像想抑制被这句蕴含着莫大希望的话所引起的心脏的猛烈跳动。
“自由,让他自由!”几千个声音重复道。
“自由!”斯巴达克思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自由! ……啊,奥林匹斯山上的大神,可不要让这变成一场春梦啊!”他的睫毛顿时被泪水浸湿了。
这时候,好些由于斯巴达克思的勇气而赌输了钱的观众狠狠叫道:“不行,不行,他是逃兵!”
3
这位色雷斯角斗士的脸上掠过一阵痉挛。他猛地向发出责难声的那面回过头去。他用他那燃烧着憎恨火焰的两眼,找寻着发出责难喊声的人。
但是成千成万的声音都吼道:“自由,自由,让斯巴达克思自由!”
7. 以上两个片段分别选自短篇小说《孔乙己》和反映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长篇小说《斯巴达克思》。虽然两文主人公的国度和所处时代不同,身份迥异,孔乙己是_____,斯巴达克思是_____,但他们的社会地位都很低下,都是受人压迫的对象,被人_____的对象。 8. 以上两个故事发生地点分别是:_____和_____。
9. 两位主人公在作品中表现是不同的。孔乙己虽有人身自由,但灵魂受到毒害,成为_____的牺牲品。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同情中夹有_____;而斯巴达克思虽是奴隶,但渴望挣脱奴隶枷锁,成为人们心目中的_____,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同情中更多的是_______。
10. 两篇小说语言都极为含蓄精炼,同是描写痛苦的神情,甲文只用一个“_____”字传神地刻画出孔乙己灵魂深处伤疤被刺痛时的情态;而乙文只用一个“_____”字,就将斯巴达克思受到打击后的惊恐表情描绘得栩栩如生。
11. 甲文中的“污人清白”和乙文中的“痉挛”分别是什么意思?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 迅
4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野草》,有删改)
12. 面对“奴才”诉苦,“聪明人”和“傻子”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请简要概括。 13. 文中画线句能否改为“主人听到了喊声,走了出来”?联系上下文,从用词和句式角度品析画线句子。
14. 作家毕飞宇认为,闰土是鲁迅笔下众多“奴才”中的一个。结合《故乡》,比较分析闰土
5
和本文中“奴才”的异同。
【以下《故乡》的片段,供参考】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2)“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15. 本文中,鲁迅为何要将“那人”称为“傻子”?联系全文,阐述你理解。 【答案】1、C2、D3、C4、C
5、(1)肖像描写。写出了他尚有劳动能力但又不肯劳动、好逸恶劳的性格特点,以及精神萎靡
颓唐、生活穷困潦倒、因偷窃而经常挨打的现状。(2)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他自命清
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3)动作描写。“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生活境地,说明他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6、④③⑤②①
7. (1). 中国封建社会的下层知识分子 (2). 古罗马的奴隶 (3). 取笑 8. (1). 咸亨酒店 (2). 斗技场
9. (1). 科举制度 (2). 讽刺 (3). 勇士(或英雄) (4). 赞扬 10. (1). 笼 (2). 掠
11. 毁坏人家的名誉。肌肉紧张,不自然地收缩。
12. 聪明人采取的方式是虚伪地表示同情,傻子采取的方式是用行动帮助奴才。
13. 不能。“主人”一词放在最后,突出了主人的威严,凸显了主人很是笃定的心理。“慢慢地”“最后”写出主人听到了喊声但毫不着急的样子,说明主人深知奴才是不敢反抗的,他对奴才的“奴性”是极了解的。
14. (1)相同之处:①他们都会诉苦,他们的诉苦源于他们艰难的生活。如,闰土向“我”
的诉苦,文中的奴才也不断地向聪明人和傻子诉苦。②他们安于自己的处境,不懂也不敢改变。如,闰土终究恭敬地唤“我”为“老爷”;文中的奴才发现傻子要砸墙,就惊恐不已。 (2)不同之处:①闰土只是一个麻木的奴才,他只是苦于自己的生活,将所谓的希望寄托于香炉和烛台。②文中的奴才,为了做稳奴才,而出卖帮助他的傻子,向主人邀功献媚,显得很丑恶。
15. 示例一:从聪明人及奴才的角度来看,“那人”的确是傻子。他不计后果地帮助奴才,结果却遭到了奴才们的驱赶,并被称为“强盗”。事实上他并不傻,他是一个真心帮助奴才的人。
6
“傻子”象征着那些用行动帮助他人、改变社会的真诚的勇敢者。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现实的荒诞:少数的行动者正被多数的“聪明人”和“奴才”冤枉、打击。鲁迅在作品中将这样的人称之为“傻子”,透露着鲁迅对现实的深深悲哀和强烈批判。
示例二:“那人”其实并不傻,他真诚热心地用行动帮助奴才,但从聪明人和奴才的角度看,这个人不计利害地去行动,结果却遭到了驱赶,的确是一个“傻子”。故事中的三个形象,隐喻了社会中的三类人,一类是可怜又可恶的“奴才”,一类是虚伪圆滑的“聪明人”,一类就是“傻子”——要用行动改变现实的勇敢的英雄形象。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现实的荒诞,表现了鲁迅对“傻子”被冤枉、打击的愤怒,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深深悲哀和强烈批判。
7
《孔乙己》课时练(二)
一、语基达标训练(20分) 1.选择读音都正确的一项( )
A. 阔绰(chuò) 羼(càn)水 活泼(pō) ...B. 荤(yūn)素 暂(zàn)时 蒲(pú)包 ...C. 荐(jiàn)头 舀(yǎo)水 间(jiàn)或 ...D. 步骤(zòu) 绽(zhàn)开 门槛(kǎn) ...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荤菜 颓唐 涨红 聚集 B. 荐头 伤痕 格局 惋惜 C. 伤疤 阔绰 附和 破绽 D. 棉袄 矜持 失踪 书藉
3.对“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孔乙己虽然贫苦潦倒,却嗜酒如命,不加节制。 B. 说明孔乙己是个读书人,身份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C. 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却以读书人自居,迂腐可笑。 D. 说明孔乙己生活悠闲,喜爱喝酒穿长衫,气质不凡。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B.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C. 多乎哉?不多也。 D. 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8
5.下列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3)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6.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因为他姓孔,别人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个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②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③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④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⑤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 二、语文能力提升
7.班级开展“走近鲁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班级要举行“走近鲁迅”专题学习活动,要求至少结合两篇课文确定—个研究专题。请参考示例,简要介绍你的研究活动。 示例:
【专题名称】鲁迅小说中的“小人物”
【研究依据】《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故乡》中的闰土
【我的发现】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既老实善良,又愚昧
9
落后。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入思考。 我的研究: 【专题名称】 【研究依据】 【我的发现】
(2)“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孔乙己》:小酒店大世界,
;
,尝尽人生酸辛
(3)学习了《孔乙己》之后,王强写了几句感悟,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
【甲】《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和强烈的呐喊。【乙】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地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长长的一串足迹。读完《孔乙己》,一位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浮现在我眼前。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问题,应将“ ”和“ ”互换位置。
三、课内精彩阅读(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10
(甲)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聚集在斗技场上的观众大约八万人对这场角斗下了赌注。一个小时后,在整个角斗场上已被打死或者受到致命伤的角斗士东倒西歪地躺着……当斯巴达克思闪电般击倒最后四个对手后,经久不息的轰雷似的掌声,好像地震一般撼动了整个斗技场。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向上举起了拳头,屈起了大拇指。
这时候传来了几百个声音:“让勇敢的斯巴达克思获得自由!” 色雷斯角斗士的两眼发出异常的闪光,他顿时脸色惨白得像木头一般地呆住了,他把手放在心窝上,好像想抑制被这句蕴含着莫大希望的话所引起的心脏的猛烈跳动。
“自由,让他自由!”几千个声音重复道。
11
“自由!”斯巴达克思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自由! ……啊,奥林匹斯山上的大神,可不要让这变成一场春梦啊!”他的睫毛顿时被泪水浸湿了。
这时候,好些由于斯巴达克思的勇气而赌输了钱的观众狠狠叫道:“不行,不行,他是逃兵!”
这位色雷斯角斗士的脸上掠过一阵痉挛。他猛地向发出责难声的那面回过头去。他用他那燃烧着憎恨火焰的两眼,找寻着发出责难喊声的人。 但是成千成万的声音都吼道:“自由,自由,让斯巴达克思自由!” 8. 以上两个片段分别选自短篇小说《孔乙己》和反映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长篇小说《斯巴达克思》。虽然两文主人公的国度和所处时代不同,身份迥异,孔乙己是_____,斯巴达克思是_____,但他们的社会地位都很低下,都是受人压迫的对象,被人_____的对象。
9. 以上两个故事发生地点分别是:_____和_____。
10. 两位主人公在作品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孔乙己虽有人身自由,但灵魂受到毒害,成为_____的牺牲品。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同情中夹有_____;而斯巴达克思虽是奴隶,但渴望挣脱奴隶枷锁,成为人们心目中的_____,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同情中更多的是_______。
11. 两篇小说语言都极为含蓄精炼,同是描写痛苦的神情,甲文只用一个“_____”字传神地刻画出孔乙己灵魂深处伤疤被刺痛时的情态;而乙文只用一个“_____”字,就将斯巴达克思受到打击后的惊恐表情描绘得栩栩如生。
12. 甲文中的“污人清白”和乙文中的“痉挛”分别是什么意思? 四、课外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 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12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13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野草》,有删改)
14
13. 面对“奴才”诉苦,“聪明人”和“傻子”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请简要概括。
14. 文中画线句能否改为“主人听到了喊声,走了出来”?联系上下文,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品析画线句子。
15. 作家毕飞宇认为,闰土是鲁迅笔下众多“奴才”中的一个。结合《故乡》,比较分析闰土和本文中“奴才”的异同。 【以下《故乡》的片段,供参考】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2)“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16. 本文中,鲁迅为何要将“那人”称为“傻子”?联系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五、习作表达训练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之后怎么样了?“大约的确死了”吗?请你发挥想象,写一段或几段话证明一下。
【答案】
1、C【详解】A. “羼(càn)水”应:羼(chàn)水; B. “荤(yūn)..素”应为:荤(hūn)素; C. 全部正确;D. “步骤(zòu)”应为:步.骤(zhòu);
2、D【详解】D项中“书藉”应为:书籍。故选D。
15
3、C 4、C 5、(1)肖像描写。写出了他尚有劳动能力但又不肯劳动、好逸恶劳的性格特点,以及精神萎靡颓唐、生活穷困潦倒、因偷窃而经常挨打的现状。(2)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3)动作描写。“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生活境地,说明他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6、④③⑤②①
7、(1)【专题名称】 鲁迅散文的特点
【研究依据】 《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我的发现】 鲁迅的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他的散文写作题材广泛,如《藤野先生》中既写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又写了自己留学的感慨,还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但都被怀念线和爱国线紧紧地聚在一起;《阿长与〈山海经〉》虽零零碎碎写了自己对阿长的诸多讨厌,但又写了她为自己买《山海经》,一条怀念与敬仰线将诸多素材一线串珠,体现了鲁迅先生散文形散神聚、有的放矢的特点。(2)示例:充满世态炎凉 大社会小人物
(3)①删去“和强烈的呐喊” 。②长长的 一串
8. (1). 中国封建社会的下层知识分子 (2). 古罗马的奴隶 (3). 取笑
9. (1). 咸亨酒店 (2). 斗技场
10. (1). 科举制度 (2). 讽刺 (3). 勇士(或英雄) (4). 赞扬
11. (1). 笼 (2). 掠
12. 毁坏人家的名誉。肌肉紧张,不自然地收缩。
16
13. 聪明人采取的方式是虚伪地表示同情,傻子采取的方式是用行动帮助奴才。
14. 不能。“主人”一词放在最后,突出了主人的威严,凸显了主人很是笃定的心理。“慢慢地”“最后”写出主人听到了喊声但毫不着急的样子,说明主人深知奴才是不敢反抗的,他对奴才的“奴性”是极了解的。 15. (1)相同之处:①他们都会诉苦,他们的诉苦源于他们艰难的生活。如,闰土向“我”诉苦,文中的奴才也不断地向聪明人和傻子诉苦。②他们安于自己的处境,不懂也不敢改变。如,闰土终究恭敬地唤“我”为“老爷”;文中的奴才发现傻子要砸墙,就惊恐不已。
(2)不同之处:①闰土只是一个麻木的奴才,他只是苦于自己的生活,将所谓的希望寄托于香炉和烛台。②文中的奴才,为了做稳奴才,而出卖帮助他的傻子,向主人邀功献媚,显得很丑恶。
16. 示例一:从聪明人及奴才的角度来看,“那人”的确是傻子。他不计后果地帮助奴才,结果却遭到了奴才们的驱赶,并被称为“强盗”。事实上他并不傻,他是一个真心帮助奴才的人。“傻子”象征着那些用行动帮助他人、改变社会的真诚的勇敢者。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现实的荒诞:少数的行动者正被多数的“聪明人”和“奴才”冤枉、打击。鲁迅在作品中将这样的人称之为“傻子”,透露着鲁迅对现实的深深悲哀和强烈批判。 示例二:“那人”其实并不傻,他真诚热心地用行动帮助奴才,但从聪明人和奴才的角度看,这个人不计利害地去行动,结果却遭到了驱赶,的确是一个“傻子”。故事中的三个形象,隐喻了社会中的三类人,一类是可怜又可恶的“奴才”,一类是虚伪圆滑的“聪明人”,一类就是“傻子”——要用行动改变现实的勇敢的英雄形象。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现实的荒诞,
17
表现了鲁迅对“傻子”被冤枉、打击的愤怒,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深深悲哀和强烈批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