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说课稿

2020-04-07 来源:易榕旅网


写景抒情类文言文复习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我们将重点复习七篇课文,分别为《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体会此类文言文的出题角度和答题技巧,指导实践。

【在上课前首先要布置预习,因为学生对于以往学习的篇目已经陌生,所以提前布置让学生回家读书,教师将文中需要积累的重点实词勾画给学生,回家先行熟悉课文和词语解释】

二、考题回顾

【让学生了解题型,明确方向】

2010年考查课外浅易文言文,主要题型一般还是语句的停顿、实词的解释、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翻译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课外文言实词的解释和虚词的用法,在课内必然涉及。所以,取法于课内,迁移于课外。

三、分类复习

(一)复习实词。

1. 注重朗读,重视积累

【学习文言,朗读为先。学生在朗读中能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学生读完一篇文章,教师可以将文中需要积累的重点实词打在课件上,让学生回答这个词语的解释。教师再将正确的解释出示,强化学生识记。

对于“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的现象”“一词多义”等,宜让学生课前自己归纳总结,前后勾联,注重联想,注重比较。

在掌握实词的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学会探究课文内容和写法,引导学生去总结一些基本的答题技巧,让学生明确写景抒情类文言文在答题上有何规律可循。】 【重点实词示例】 ①《答谢中书书》 关键信息

写作背景: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景物特征:江南山水之秀美

写作意图: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写作手法: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并且情景

交融;动静结合;调动视听;变换视角;运用对偶。

四时俱备 :四季;都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 消散 沉鳞竞跃:争相跳出 ...夕日欲颓: 坠落 自康乐以来: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再;参与,这里指欣赏;这里指奇丽景色;„的人。 ....

②《记承天寺夜游》

1

关键信息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深感无用武之地,本文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所写。

景物特征:月光清澈透明,幽静 写作意图:“安闲自适”和在贬谪中“自我排遣”的豁达宽广的心境 写作手法:比喻精当;情景交融;正侧结合;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 解衣欲睡:想要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遂至承天寺:于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水中藻、荇交横:交叉错杂。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到;院里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清闲的人;罢了 ....

③《桃花源记》 关键信息

写作背景:东晋末期,战乱纷呈,陶渊明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

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写作此文时他57岁,已经隐居农村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景物特征:环境幽美,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各尽所能,老人孩子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

其融洽而友好

写作意图: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不满,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

快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写作手法:线索清楚,详略分明,悬念迭起,虚实结合 缘溪行:沿着,顺着。 中无杂树:别的,其它的。 ..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非常 ...遂与外人间隔:断绝了来往。 才通人:仅仅。 ...

土地平旷:空阔,宽阔。 芳草鲜美:鲜艳美丽的样子。 ...便舍船:舍弃,丢弃。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说。 ....咸来问讯:都;打听消息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 ..乃不知有汉:竟然 辞去:辞别离开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此中人语云:告诉;说。 既出:已经,„„以后。 ...

便扶/向路:顺着;从前的。 欣然规往:计划 ...诣太守: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后遂无问津者:问路,这里指访求。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隘幽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的样子。 ....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好像。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一起;安闲快乐的样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同县人;与世隔绝的地方。 ......古今异义

2

无论、妻子、绝境、交通,不足、鲜美、间隔等等。 词类活用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

②屋舍俨然 (舍(shè),名词,“房屋”)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②后遂无问津者:终于。 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④《与朱元思书》 关键信息

写作背景:吴均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 景物特征: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写作意图:抒发作者对政治的失意厌倦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写作手法:夸张比喻;调动视听;动静结合;侧面烘托;情景交融 风烟俱.净.:都;消散,散尽。 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顺、随 天下独绝..:独一无二;极 水皆缥碧..:青白色 百叫无绝.

:停 直.视无碍..:一直;毫无障碍。 急湍..甚.箭:湍急的水流;超过 负.势竞上:凭借 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 好.鸟相鸣..:美丽的;互相和鸣。 鸢飞戾.天:至。 望峰息.心:平息。 经纶..

世务:筹划。 窥.谷忘反:看 。 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遮蔽。在昼.犹.昏:白天;好像。 疏条交映..:相互;掩映。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一词多义

上 负势竞上(向上)

3

横柯上蔽(在上边)

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

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 ..

⑤《小石潭记》 关键信息 写作背景: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

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一篇。

景物特征: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 写作意图:抒发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写作手法:比喻拟人;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移步换景;视听结合;点面结合;移情于景 水尤清洌:格外;清凉。 卷石底以出:翻卷。 ...为坻:成为。 蒙络摇缀:遮掩;缠绕;下垂。 ....参差披拂:随风飘拂。 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皆若空游无所依:依靠。 ...影布石上:照映,分布。 .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游。 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 不可久居:停留。 ..隶而从者:附属;跟从 乃记之而去:于是 ...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如鸣佩环:使动用法,使„„鸣。 .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向下。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

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那样。 ..凄神寒骨 使动用法 :使„„凄凉;使„„感到寒冷 ..一词多义

乐 ①心乐之 (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②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清 ①水尤清冽 (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 游 ①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动) ②同游者 (游览)

4

⑥《岳阳楼记》 关键信息

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因提倡改革被贬知邓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是一个锐

意革新的有才能的人物,因被人诬告于庆历四年春天,降官知岳州。两年时间,滕政绩卓著,“乃重修岳阳楼”,便驰书前往邓州请范代笔,属文以记胜。这样一来,范仲淹受朋友委托为岳阳楼作记,就成了规箴知己的绝好机会,同时,自己也在遭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之必要。

景物特征:总有分描绘了岳阳楼周围三幅景象:一是写了洞庭湖雄伟壮阔的形势;二是写了

霪雨霏霏、凄凉阴森的秋景;三是写了风光明媚、恬静愉快的春景。

写作意图: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深刻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 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宏大的政治抱负。

写作手法:骈散结合,音韵和谐且富于变化;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对比鲜明;

视听结合;动静结合

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史降职或远调;指做州郡的长官。 ..

越明年:到;第二年。 增其旧制:扩大;规模 。 .....巴陵胜状:好景色。 衔远山,吞长江:衔接;吞纳。 ....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广远;边际。 .......朝晖夕阴:日光。 沙鸥翔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雄伟景象。 南极潇湘:尽。 .....然则北通巫峡:虽然如此,那么;通向 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迁客骚人:谪迁的人,降职远调的人;诗人 多会于此:聚会 .....

览物之情:观赏 得无异乎:莫非„„吧;不同 ....日星隐曜:光辉,光芒。 浊浪排空:冲向天空 ...山岳潜形:隐没。 樯倾楫摧:桅杆;倒下。 ...薄暮冥冥:迫近;昏暗的样子。 登斯楼也:这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言;害怕;讥讽 .....满目萧然:凄凉的样子 春和景明:和煦;日光。 ....郁郁青青: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全。 .....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 把酒临风:持、执;面对。 ....若夫淫雨霏霏:像那;过多;雨繁密的样子 是进亦忧:这样。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探求;思想感情。 居庙堂之高:朝廷 .....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这里指心理活动。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归依。 ....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 \"嘱\",嘱咐。 .

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成语:

百废俱兴: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政通人和:政事通顺,百姓和乐。

5

心旷神怡:胸怀开阔,精神愉快。 气象万千:景象千变万化。

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惊,起伏。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一词多义:

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 开 ①连月不开:(放晴)

②开我东阁门:(打开) ③旁开小窗开设:(设置) 通 ①政通人和:(顺利)

②北通巫峡:(通向) 和 ①政通人和:(和乐)

②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词类活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

然则北通巫峡:名词作状语,向北 .

⑦《醉翁亭记》 关键信息

写作背景: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

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

景物特征: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

写作意图: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被贬官后抑郁的复杂感情 写作手法:写景层次分明:写醉翁亭的环境由面到点、自远而近,写山间富于变化的景色从早到晚、从春到冬,写滁人、太守游山玩水从外到内。骈散结合;情景交融。 环滁皆山也:环绕 林壑尤美:山谷;尤其。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作亭者谁:建造。 饮少辄醉:就 ..故自号曰醉翁也:所以。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太守谓谁:是。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寄托。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昏暗的样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散开。 晦明变化:暗。 ...野芳发而幽香:香花;盛开。 佳木秀而繁阴:滋长。 ...负者歌于途:背。 伛偻提携:腰背弯曲,这里指老人 ...临溪而渔:捕鱼 泉香而酒洌:清澈 ...山肴野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乱的样子;摆开。 ....苍颜白发:苍老;脸色 宴酣之乐:尽兴的喝酒。 ...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 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颓然乎其间者: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树林阴翳:遮盖。 ...

6

一词多义:

乐:①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 ;乐趣

② 山水之乐:乐趣

③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快乐 归:①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②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谓:①太守自谓也:命名

②太守谓谁?:是 秀:①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②佳木秀而繁阴:滋长 词类活用: 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

翼然临于泉上。(名词作形容词,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

2. 自主复习,激发兴趣

根据学情的不同,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复习中要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不能只有教师的“重温旧梦”,更要有学生的自主复习。学生可以相互监督,相互检测。

3.当堂检测,及时巩固 学生独立完成试卷,不太清楚的做上记号。做完后轮流朗读答案,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 1、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缘溪行 中无杂树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便舍船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咸来问讯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便要还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遂与外人间隔 无论魏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处处志之 ..诣太守 寻向所志 ..后遂无问津者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7

解衣欲睡 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好鸟相鸣 ....鸢飞戾天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 水尤清洌 ..卷石底以出 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犬牙差互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 巴陵胜状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大观 前人之述备矣 ...南极潇湘 连月不开 ..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沙鸥翔集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林壑尤美 .....是进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作亭者谁 ....名之者谁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云归而岩穴暝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非丝非竹 觥筹交错 ....

8

树林阴翳 太守谓谁 ..2、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 蝉则千转不穷 窥谷忘反 属予作文以记之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 B、猛浪若奔 ..

C、凄神寒骨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4、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 ) A. 寻向所志 B. 水至清则无鱼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以其境过清 ..C. 予观夫巴陵胜状 D. 连月不开 ..

昂首观之 开我东阁门 ..

(二)复习虚词。 1、【由于上一讲已对虚词的用法进行了归纳,故本节课可以就虚词的常见用法提问个别学生,同时,要求学生课前从写景抒情类文言文的篇章中,自己把五个常用虚词进行归类整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上出示自己整理的虚词,与学生进行比较归纳,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强化理解,培养兴趣。】 其 (1)欲穷其林 (这)

(2)其喜洋洋者矣(这)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 (4)其中往来种作 (代词 代桃花源)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代词,代渔人)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代词,代岳阳楼的) (7)醉能同其乐(代词,代大家) (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代词,自己的) (9)得其船 (代词,自己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代词,他的)

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可译为“的”)

(2)实是欲界之仙都(助词,可译为“的”) (3)前人之述备矣(助词,可译为“的”) (4)先天下之忧而忧(助词,可译为“的”) (5)渔人甚异之(代词,代见到的景象) (6)心乐之(代词,代见到的景象) (7)乃记之而去(代词,代见到的景象)

(8)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9)名之者谁(代词,代醉翁亭)

9

(10)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代“山水之乐”) (11)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1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以 (1)全石以为底(介词,把)

(2)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连词,因为) (4)醒能述以文者(介词,用)

而 (1)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然后

(2) 朝而往:表修饰,不译 (3) 泉香而酒洌:表并列,不译 (4)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然而

于 (1)相与步于中庭:到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

(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山之间者:从

2、完成练习卷上关于虚词的部分练习,对所复习的内容予以巩固。 (1)请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山川之.美 闻之.

,欣然规往 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 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乃记之.

而去 处处志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朝而.往,暮而归 而 日出而.

林霏开 而.不知人之乐

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于 行者休于.

树 有亭翼然临于.

泉上者

10

全石以为底 . 不以物喜 .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

醒能述以文者 .

以其境过清 .

不可知其源 .

其 醉能同其乐 .

欲穷其林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2)请选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 )

A、望之蔚然而深秀 B、隶而从者 C、泉香而酒洌 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请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以其境过清 B. 负者歌于途 ..

不以物喜 苛政猛于虎也 ..C. 名之者谁 D.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三)内容分析题答题指导

【文言文除了考察相关的文言知识外,还要求学生“能在读懂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人物个性、作者的情感倾向;分析文章主要写法及作用”。因而,内容分析题在文言文阅读中占有不小的比重,学生对此类题目很有必要了解并掌握】

1、出题角度

①对景物特点进行概括 09年南京市考题:“以上诗文都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 08年南京市考题:“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选段为《记承天寺夜游》和《游虎丘小记》) 08年福州市考题:“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口、山之口、山之口,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选段之一为《与朱元思书》)

08年长沙市考题:“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

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 ②对主旨情感进行提炼

09年南京市考题: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

11

诗 文 《次北固山下》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语 句 乡书何处达? 心乐之 (2)▲ 表达的感情 (1)▲ 心情快乐 依依不舍 08年苏州市考题:“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选段为《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

08年甘肃省考题:“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选段为《桃花源记》

③对写作特色进行赏析

08年南京市考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选段为《记承天寺夜游》)

08年芜湖市考题:“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选文为《醉翁亭记》和《喜雨亭记》) 08年山西省考题:“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选文为《岳阳楼记》)

④对所写景物进行描绘

09年湖北省考题:“用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选段为《岳阳楼记》) 08年吉林省考题:“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选段为《桃花源记》)

07年连云港市考题:“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说说‘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的意思”(选段为《三峡》) ⑤对选段内容进行概括

08年大连市考题:“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为《醉翁亭记》) 08年河北省考题: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选段为《醉翁亭记》) ⑥和材料链接谈谈启示

08年长沙市考题:“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2、答题技巧

①对景物特点进行概括——提取关键词句 找到重点描绘型语句或侧面描写句,提取关键词,分析概括。有时甚至可以用原句原词回答。 示例:08年南京市考题:“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选段为《记承天寺夜游》和《游虎丘小记》)——答案:月色美好;幽静 答题思路:先找到写景相关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甚美„„”;及抒怀句“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然后疏通文意,抓住关键词语“空明、甚美、静意、清景”等,分析概括得出答案。

12

②对主旨情感进行提炼——知人论世,揣摩文句

知人论世是把握情感的良好途径,做题前可先关注一下作者是否是自己熟悉的,如苏轼豁达乐观,范仲淹忧国忧民,陶渊明厌弃官场、憧憬理想社会,欧阳修与民同乐等,做到心中有指向。

通常情况下,写景抒情类文言文所抒情感有以下几种:陶醉于美好自然山水;排遣被贬官后的愁绪;表达政治抱负和对美好生活向往;与朋友共勉。

另外,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侧面衬托心情的句子和景物描写中透露出的感情倾向。

示例:08年福建省考题: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选段为《与朱元思书》和《三峡》)——答案: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答题思路:甲文中“凄异、哀转”蕴含的氛围很明显是悲凉忧伤,乙文的感情则可以从侧面衬托的句子推测出来。

③对写作特色进行赏析——明确赏析角度

从修辞角度出发——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对比等

从艺术手法出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视听结合、点面结合、借景抒情、衬

托等

从语言角度出发——用词生动;骈散结合;重章叠句

示例:08年芜湖市考题:“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选文为《醉翁亭记》和《喜雨亭记》)——答案: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答题思路:首先明确题目问的是句式特点,然后在有关句式的相关知识中搜寻答案,如重章叠句,骈散结合等。

④对所写景物进行描绘——翻译为本,适当描写

在翻译的基础上,运用适当联想想象,加入一些描写成分,注意不是单纯的翻译

⑤对选段内容进行概括——找出顺序,分层归纳

第一,可按照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等,对选段的层次进行划分;或依据叙事、写景、抒情的顺序,明晰选段结构。

第二,在小层次中,提取选文中词语或自己提炼概括每层核心意思。

示例:08年河北省考题: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选段为《醉翁亭记》)——答案:琅琊(山) 酿泉

答题思路:首先观察题目给出的一首一尾的景物,确定答题区间,然后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找出标志性地点词语(即划分段落层次)

⑥和材料链接谈谈启示——联系主旨,不忘材料

学生要在理解选段主旨的基础上,紧扣文本内容作答,言之有据。

13

(四)实战演练

(一)喜雨亭记(节选)

苏轼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

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

②③④

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注】①忭(biàn)欢乐 ②荐饥:连年饥荒 ③二三子 :你们 ④优游:悠闲自得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 ②既而弥月不雨( ) ...③以属客而告之( ) ④农夫相与忭于野( ) ...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C、忧者以乐,病者以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D、越三月,乙卯乃雨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4、《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 》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2分)

(二)观月记(节选)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

(3)

(1)

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

(2)

,其

童隶

(4)

而登焉。沙之色正黄

(5)

,与月相夺;水如

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释:(1)蕲(qí):求。玩:欣赏(2)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3)尽却:全部退去。(4)童隶:书僮仆役。(5)正黄:纯黄。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 ①临水胜( ) ②去人远者又胜也( ) ..③诚有好奇之士( ) ④临水之观( ) ..

14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观中秋之月 临水之观 ..B、月极明于中秋 于是为备 ..C、独往而远人 尽却童隶而登焉 ..D、余系船其下 虽未尝身至其地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4.作者所说的“四美”具体指什么?请用第②段中的原话回答。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