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测量水的温度》

2023-06-03 来源:易榕旅网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学设计《测量水的温度》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内容:

《测量水的温度》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二课

二、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测量水温的方法

测量水温,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测温计。选择时要让学生思考,水的温度值在什么范围内?接着就学习和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学时,可让学生图文结合阅读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要求。特别要让学生反思,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同时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的操作示范,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技能学习主要是以模仿为主的。

第二部分:测量水的温度

这部分的第一项活动:是学习用水温计对四种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交流各小组测得的水温数据,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下一步连续测量10分钟内的水温作铺垫。

第二项活动: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活

动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第三部分:推测水温的变化

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据此,引导学生推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最后怎样?引出科学概念: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最后作一项推测: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需要怎样做?教师要引导并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冷冻箱内,为下节课《水结冰了》的教学和学习做准备。

三、学情分析:

《测量水的温度》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也是继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延续。本课我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学生在这一课将分别测量凉、温、热、烫4杯水的温度,并每隔2分钟连续测量10分钟内每杯水的温度。本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比较多的实践机会。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要让学生理解每一条规定的意义,并掌握每一步骤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后续测量数据的相对准确。为后续学习(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四、设计理念: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2、注重研究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

五、学法分析:

本次探究活动由于材料容易获取,实验现象直观,所以课前给学生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演示操作,之后的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研究方法方面作适当的点拔,通过实验操作和合作研究,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到极至。

六、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2分钟)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八、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各类温度计、烧杯等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1号杯自来水,2号杯温水,3号杯烫手的热水,4号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烫水),4支相同的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干毛巾、(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时钟,冰柜。

九、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导入

教师活动

1.简单复习上节课对温度的认识与读写。

2.师:猜猜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

PPT演示,出示各种温度计(红液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高温计、体温计……)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学生活动

认读教师出示的温度

设计意图

明确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二、探究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师活动

1.师:你准备选择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水温?

2.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提供正确操作的示意图,并用文字详例操作的方法及步骤。)

3.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学生活动

1.学生讨论交流后: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2.学生阅读测量水温的方法。

3.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

真正领会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和相应注意事项。达到生生知晓、生生掌握的目的。

三、共同探究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师活动

(一)对1号杯(自来水)的温度的测量

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测量水的温度,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

(温馨提示:温度计要小心拿放,如有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热水烫手,注意安全;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测量1号杯内的自来水的温度,听清楚了吗?)

(二)对不同温度的四杯水的连续测量

1.师:现在要求同时对四杯水进行测量,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在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内。

2.对数据进行分析。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3.引出科学概念(大屏幕PPT显示):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学生活动

1.学生用温度计尝试测量同样温度的水(自来水),及时记录在表格中 “自来水的温度”下。

2.学生测量并记录测量所得温度于表中。

3.学生测量后汇报交流。(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别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4.随着时间的变化,2、3、4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4号杯里的水温度下降的最快,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

设计意图

1.本阶段,要求每一小组先测量“自来水的温度”,因为自来水的温度是目前四杯水中最稳定的一杯(处于常温),很容易测出准确结果。而其他2、3、4号杯的水在常温下温度会慢慢减小,难以把握。所以我选择了让学生先测量“自来水的温度”

2.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四、猜测水温的变化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想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最后怎样?)

1.师:如果这四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有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过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

2.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

3.师:这只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的,希望大家回家后去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老师演示:往冰箱自带的制冰槽内倒入自来水,放入冰箱冷冻柜内)

学生活动

1.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2.把水放入冰箱,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至结冰。

设计意图

这是一项猜测活动,但也希望对猜测进行验证,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冰柜内,以待下节课观察水发生的变化,也是为《水结冰了》一课的教学活动而准备。

板书设计:

2.测量水的温度

测量方法:1、2、3、4、5、

汇报温度: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号自来水;

2号温水;

3号烫手的热水;

4号刚倒出的热水。

结论:———————————————————— 。

十、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认识:

1.本节课在上节课学生认识了温度计以后学习,让学生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以及热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会下降到和周围环境一样的温度。

2.在选择需要的温度计的环节,学生能考虑到温度计的选择和温度计上的刻度有关系,但是对于怎样选不是很了解,有的学生对于水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不知道,猜测不准,因此,这里就需要老师告诉学生并且简单解释。

3.在测量四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时,实验数据学生能很轻松的得到,本实验也不是很

难,但如何分析数据得到我们需要的知识这一问题还需重点加强。这涉及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学会整理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晒课网小编提醒大家在科学课上,动手和动脑是并存的,而学生现在很多往往是分开的,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看到新奇的、好玩的仪器时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一动手之后,只关注一些现象,哪怕是与生活中相违背的现象,学生们也不去思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今后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怎样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自主、合作探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