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

2021-03-30 来源:易榕旅网
 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 作者:刘文茹 赵启兰 王耀球

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掌握物流即掌握市场,物流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在这些合作中,大量的物资和信息在频繁地交换和转移,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及用户通过供应链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为了使这个结构得以顺畅地运作,建立社会化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是必不可少的。近段时期以来,许多地方和城市都在进行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研究。香港力争成为亚太地区物流中心,《深圳市“十五”及2015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正式通过了国家级专家组的评审,该规划明确出了深圳市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依托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及物流信息两大平台,面向国际、衔接香港、联系内地,以区域物流为基础,以国际物流为重点,以配送物流为支撑的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鉴于此,本文对区域性物流中心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我国目前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作一简单的探讨。

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来说、经济联系、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社会经济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空间上的反映。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

主要构成要素,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一种主导力量,它对提高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区域市场竞争能力,改变生产企业的布局和生产方式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区域物流是指在区域范围内的一切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实体性的流动以及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物品运动。区域划分原则是应该按“经济区域”而不是按“行政区域”进行,行政区域划分有着明确具体的界限,且具有相对长期的稳定性,经济区域的饿界限是模糊的,是一条过度带,这形成了经济区域的开放性、动态的扩展性与收缩性。

2、 区域性物流中心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2.1区域市场中的流通

在商品经济发展中流通中心的形成,是伴随着国内统一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而逐步构成完整的成熟体系的,即在社会分工,特别是地区分工的拓展和深入中,地区间的商品联系经常化和稳定化,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信息关系不断地突破原来已经达到的空间局限,开拓和扩大市场,因而使市场由地方小市场发展为地区市场,进而发展为区域市场到国内统一市场,再进入世界市场。在这个市场空间发育的过程中,形成范围大小、层次高低不同的市场空间所构成的市场空间体系。每个市场空间都有它的流通中心,作为该市场内部集散的枢纽并与其他市场连接的集结点。这就说明,流通中心的形成离不开这个城市所在的地域,必须在这

个市场空间范围内的商品供求、货币乃至资金的供求达到一定的规模,需要有这样的城市来作为本城市以外整个区域内不同市场之间供求关系相互衔接的中心,同时,有也需要它作为本区域市场的供给或需求的主要集结点而与其他市场空间发生市场关系,组织本区域对外商品、货币乃至资金的流通,而这个城市的自身条件又必须能够承担起组织本区域内外商品流通的任务,此时,它才能成为流通中心。

区域性物流中心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首先其所处地区对周围区域必须具有对商品的集散和辐射功能;其次该城市还必须具有物流中心所需具备的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区域性的物流中心一般建在该区域的中心城市。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和和平岛物流园区、阪神商业综合物流园区、荷兰鹿特丹物流园区以及遍布美国大城市群的配送中心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日本的东京、阪神和京都三大经济圈的物流总量占日本全国物流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44%以上,不仅对日本经济发挥了支持作用,使日本能够充当东亚经济的生产总值中枢,还优化了该地区的物流结构,繁荣和完善了市场体系,提高城市经济档次,并带动运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税收。

2.2区域性物流中心的传统功能

(1)运输功能。物流中心需要自己拥有或租凭一定规模的工具,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中心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覆盖一定区域的网络,因此,物流中心首先应该负责为客户选择满足客户需要的运输方式,然后具体组织网络内部的运输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客户的商品运抵目的地,并达到安全、迅速、价廉的要求。

(2)储存功能。物流中心需要有仓储设施,但客户需要的不是在物流中心储存商品,而是要通过仓储环节保证市场分销活动的开展,同时尽可能降低库存积压的资金,减少储存成本。因此,物流中心需要配备高效率的分拣、传送、储存、拣选设备。包括堆存、保管、保养、维护等活动。

(3)装卸搬运功能。为了加快商品在物流中心的流通速度,物流中心应该配备专业化的装卸、卸载、垂直提升、水平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以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减少作业过程对商品造成的损毁。包括对输送、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活动,以及在保管等活动中为进行检验、维护、保养所进行的装卸活动。

(4)包装功能。物流中心的包装作业目的不是要改变商品的销售包装,而在于通过对销售包装进行组合、拼配、加固,形成适于物流和配送的组合包装单元。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的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

(5)流通加工功能。主要目的是方便生产或销售,公共物流中心常常与固定的制造商或分销商进行长期合作,为制造商或分销商完成一定的加工作业。物流中心必须具备的基本加工只能有贴标签、制作并粘贴条形码等。

(6)配送功能。配送是在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是物流进入最终阶段,以配货、送货形式最终完成社会物流并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活动。配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集经营、服务、社会集中库存、分拣、装卸搬运于一身,已不是单单一种送货运输所能包容的。

(7)物流信息处理功能。由于物流中心的各项作业过程已经离不开计算机,因此将在各个物流环节的各种物流作业中产生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并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这对现代物流中心是相当重要的。包括进行与上述各项活动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运量、收、发、存数)的情报及有关的费用情报、生产情报、市场情报活动、财物流情报活动的管理,要求建立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顶情报科目和情报的收集、汇总、统计、使用方式,以保证其可靠性和饿及时性。上述功能要素中,运输及保管分别解决了供给者及需要者之间场所和时间的分离,分别是物流创造“场所效用”及“时间效用”的主要功能要素,因而在物流系统中处于主要功能要素的地位。

2.3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增值性服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物流环境也发生了如下变化:

首先,顾客的需求不断升级。现在的顾客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苛刻,都希望用最少的资金获得更多的增殖性服务,如实行一条龙的门到门服务、提供完备的操作或作业提示、免培训、免维护、省力化设计或安装、代办业务、24小时营业、自动订货、传递信息和转帐、物流全过程追踪等。

其次,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大家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物流这个被西方国家称为“第三利润源”的领域能提供20%以上的毛利率,是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经济领域。这个机会对第三方物流来讲,抓住了就会变成利润;对制造商来讲,抓住了就能降低成本,对销售商来讲,抓住了就等于增加了利润。所以,所有经营者都开始重视物流。

第三个变化,现在国内外都在推行与需求不断升级相关的快速反应的供给体系、物流体系和销售体系。这使物流业不能再以天来计算工作时间,而要用小时甚至分秒来测算物流作业过程的耗时量。快速反应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动力之一。传统观点和做法将加快反应速度变成单纯对快速运输的一种要求,而现代物流的观点认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使过程变快,一

是提高运输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效率,比如修建高速公路、提路提速、制定新的交通管理办法、将汽车本身的行驶速度提高等;第二种方法是提供增值性优化服务方案,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网络,重新设计和构思电子商务的流通渠道,以次来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这也对物流中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四个变化,销售方式不断更新。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新的营销方式脱颖而出。营销方式的不断更新,与之相匹配的物流和配送网络客观上就成为一种必要条件,这就给物流界提供了一个机遇。

第五个变化,供应链概念的引入。物流服务将延伸至与供应链集成在一起的服务。向上可以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可以延伸到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决策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与培训、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方案的制作等等。

可见,以地域过度分散及作业环节相互脱离为特征的传统的物流服务,跟现代化物流连续化、系统化、有序化的作业过程相距甚远,已经不能满足新的环境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延伸物流系统的作用范围,新型的物流中心必须具有如下更多的增值功能:

(1) 结算功能。物流中心的结算功能是物流中心对物流功能的一种延伸,不仅仅只是物流费用的结算,在从事代理、配送的情况下,物流中心还要

替货主向收货人结算货款等。

(2) 需求预测功能。物流中心经常负责根据物流中心商品进货、出货信息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商品进出库量,进而预测市场对商品的需求。

(3) 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物流中心要充当货主的物流专家,因而必须为货主设计物流系统,代替货主选择和评价运输商、仓储商及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这是一项增加价值、增加公共物流中心的竞争力的服务。

(4)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物流中心的运作需要货主的支持与理解,通过向货主提供物流培训服务,可以培养货主与物流中心经营管理者的认同感,可以提高货主的物流管理水平,可以将物流中心经营管理者的需求传达给货主,也便于确立物流作业标准。

(5)订单处理功能。物流中心是联系供需的桥梁,其上游是生产厂,即供方,其下游是下一级物流中心或用户,即需方,因此物流中心应具备处理用户订单的功能。

(6)共同配送功能。共同配送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形成规模效益,提高经济效益。

(7)物流信息系统。区域性物流中心应该具备对该地区的物流信息处理功

能。

另外,物流中心除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货运交割、资金结算等项服务外,还将在有关部门(赏检、法律、税务、保险、银行、铁路、民航)配合下,开展下列领域的配套服务:1)协助进行商品的仓储、检验和报关、代理征税;2)开设货物运输紧急救援系统;3)利用信贷技术,协助进行货物跟踪;4)通过仲载系统,帮助交易人处理纠纷;5)发挥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优势,开通卫星网、Internet网、EDI等先进通讯和处理手段,满足用户特定需求;6)全面提供现代化支持决策系统和服务,帮助交易人进行市场分析。

以上两类功能中,传统功能需要经验和实力,增值功能需要智慧和远见。功能是靠设计而来的,每个物流中心的功能集合都不会完全一样。在设计物流中心功能时要考虑其影响因素,要确定物流中心的的核心功能和辅助功能。提供增值性服务是现代物流中心赢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3、 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现状及发展]

3.1我国区域物流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体制弊端

在我国经济领域中,部门分割的问题、地区分割的问题是阻碍包含综合物流中心在内的物流大系统得以建立和完善的重要原因。在对一些大城市的调查中,发现我国重要、的大城市在制定一个世纪的发展规划时,公路交通领域在规划自己的各级枢纽和物流中心,铁路部门也在规划自己的货运站、场及线路、编组站,而很少有统筹几个方面的综合规划。

(2) 条块分割和区域封锁

条块分割和区域封锁是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两个严重桎梏。物流中心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条块分割和地区间区域市场的封锁的存在却严重制约着诚实花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商品流通过程中形成地区市场封锁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有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等若干经济主体的利益交织在一起,但对物流中心的影响却是严重的,表现在:地区市场封锁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一是工业和农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结构不合理;三是产业结构趋同化,如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相似率为93.4%,西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西部和中部相似率为97.9%。这种不合理性降低了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减少了商品流通的相对规模,使物流中心的生存空间受到相当份额,增加了物流中心开展业务的难度,削弱了物流中心所可能带来的比较利益。

(3) 社会化程度

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水平低主要表现在物流配送企业的小和散,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在物流配送的各环节上衔接配套差,服务功能不完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储运企业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现象和思想仍然存在。物流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缺乏覆盖面较广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

(4) 信誉问题影响社会化物流中心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物流中心规模尚小,还远远没有实现规模经营,因此而带来的信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生产企业宁愿自己承担起物流活动,而不放心把自己的产品交给物流公司进行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

3.2我国区域物流中心进社的对策研究

(1)做好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总体规划和内部规划。我国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发展现代区域性物流中心的重要作用,研究制订物流中心的发展规划,在大城市和主要交通枢纽形成一批大型物流中心,并为加快物流配送业的现代化出台必要的引导、扶持政策。不能一窝蜂的到处都建,分散投资,重复建设。物流中心内部也要做好功能规划和区域内的物流整合和改造。

(2)加快我国物流设施的发展与建设,积极进行无六的技术改造。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物流仓储设施比较陈旧落后,现在还有较多的五六十年代建

造的仓储仍在使用,而且仓储物流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应当加快我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投资于物流行业,国家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业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货款支持。

(3)加快我国物资、商业批发企业的转型改制,完善物流功能。考察目前国外先进国家的贸易、批发企业,单纯仅做商流业务的很少,多数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批发贸易企业一般兼具物流配送功能,如日本的菱食株式会社就是将批发贸易与商品物流配送结合在一起的。商品批发企业、物资流通企业应认清这一发展趋势,进行营销方式改革,实现经营方式的转换,积极完善物流配送服务功能,利用自身条件或组织社会资源开展商品物流配送业务,以适应客户的需要。

(4)注重研究开发物流技术和装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中心效率。

(5)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中外合资物流企业的发展步伐,以引进国外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

(6)扩展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功能和规模,加快建立物流业的信誉等级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