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2022-09-28 来源:易榕旅网
山东农业科学2015,47(9):46~51,55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15.09.011 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侯冰清 ,邢雪霞 ,赵姑 ,张景华 ,张小全 ,翟欣 ,尚晓颍。,杨铁钊 (1.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贵州毕节310008) 551700; 3.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浙江杭州摘要:为明确种植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按L。(3 )正交试验设计,将上述三因素 各设3个不同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较大;留叶数对中部叶糖类化合 物、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密度则主要影响上部叶糖类化合物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碱含量呈增 加趋势;一定程度上增加留叶数可提高烟叶钾含量;各因子比较,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在666.7m 密 度1 200株、施氮量5.5 kg、每株留叶数21片时达到最大。 关键词:烤烟;密度;施氮量;留叶数;产质量 中图分类号:¥57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9—0051—07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Nitrogen Rate and Number of Remained Leaves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Hou Bingqing ,Xing Xuexia ,Zhao Zhe ,Zhang Jinghua ,Zhang Xiaoquan , Zhai Xin ,Shang Xiaoying ,Yang Tiezhao (1.College of Tobacco Science,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China; 2.Biyie Branch f oGu ̄hou Tobacco Company,Bqie 551700,China; 3.Technology Center,Zhejiang Branch f oChina Tobacco Industrial Co.,Ltd.,Hangzhou 310008,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nitrogen rate and number of remained leaves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lue—cured tobacco,tfhe oahogonal experiment with three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was de— sig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ing density and number of remained leaves had a great effect Oil the lue—cured tobacco agronomic traits.The number of remaifned leaves had great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carbo— hydrate compounds,total nitrogen and protein in the middle leaves.The planting density mainly affected the carbohydrate content in upper leaves.The nicotine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The potassium content in tobacco leaves was increased at a certain extent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re— mained leaves.The yield,output value and proportion of middle and superior tobacco leaves were the best on— der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with the density as 1 200 plants,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as 5.5 kg and 2 1 leaves remained per 666.7m .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Planting density;Nitrogen rate;Number of remained leaves;Yield and quality 烤烟是一种叶用经济作物,其栽培目的是得 其质量和产量之问的矛盾是烟叶生产中面临的主 要问题 ,也是通过栽培技术手段使两者达到协 到具有良好工业可用性和优质烟气质量的叶片, 收稿日期:2015—05—13 基金项目: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科技项目“毕节特色烤烟品种的深度挖掘与配套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侯冰清(1989一),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烤烟品质改良与遗传育种。E—mail:houbingqing89@163.tom 通讯作者:杨铁钊(1955一),男,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烤烟品质改良与遗传育种。E—mail:yangtiezhao@126.corn 第9期 侯冰清,等: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47 调需要研究的课题 J。肖先仪等 研究表明,在 高施肥量(165 kg/hm )、单株留叶19~21片时粤 烟97在江西信丰紫色土旱地种植的产质量表现 最佳;宋淑芳等 4 比较了广东南雄产区烤烟9601 在4种留叶数(16、18、20、22片)下烤烟化学成分 的协调性,结果表明,留叶18~20片,中上部烟叶 质量更接近优质烟叶标准;张喜峰等 认为留叶 数效应对云烟97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大,而密度和 互作效应较小。 张旺锋等 研究表明,调整植烟密度、控制 施氮量和调整留叶数是调控烤烟产质量的重要技 术手段。种植密度通过影响作物群体的光截获、 光分布以及影响田间CO 浓度等来影响群体的 光合作用,从而影响作物的产质量 J。氮素是构 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其合理的供应能够保 证烟株的正常生长发育,氮肥供应过少导致烟株 弱小,过多又会导致叶片烟碱过高、难以烘烤等问 题 ]。留叶数能够直接影响打顶后烟株内部营 养物质的分配,并且会影响群体内部小气候的变 化,从而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产量形成产生影 响 。 然而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种植密度、施肥量 和留叶数中的两者及其互作上,对三者之间的互 作效应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 究种植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三个因素及其互作 效应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建立产质量的理 论拟合方程,以期探索出适宜贵州毕节烟叶生长 的最优栽培技术措施组合。 l材料与方法 1.1试材与基础地力 试验于2014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黑石 头镇烤烟科技示范园进行。试验地海拔2 214 m, 黄棕壤,基础肥力为全氮1.63 g/kg、碱解氮 152.70 mg/kg、速效磷l5.39 mg/kg、速效钾82.00 mg/kg、有机质23.13 g/kg,pH 7.59。前茬作物为 烤烟。供试烤烟品种为韭菜坪2号。 1.2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按L。(3 )正交设计,共9个处理,见表1。 即:666.7m 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分别为M1(行 株距为1.1 m×0.55 m,栽烟约1 100株)、M2(行 株距为1.1 m×0.50 m,栽烟约1 200株)、M3(行 株距为1.0 m×0.50 m,栽烟约1 300株); 666.7m 氮肥用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N1(4.0 kg)、N2(5.5 kg)、N3(7.0 kg),穴施,单株施氮量 根据666.7m 施氮量计算得出,施用肥料为烤烟 专用肥(N:P O :K2O=11:12:23);单株留叶数 设3个水平,分别为L1(19片)、L2(21片)、L3 (23片)。小区面积66.7 111 (4行区),随机区组 排列,重复3次。2月13日播种,漂浮育苗,4月 17 El移栽,7月28日第一次采烤(用密集式烤房 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烘烤),其余栽培措施按照 当地最优栽培技术规范进行。 表1 L。(3 )正交试验设计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农艺性状调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烤烟行 业标准》YC/T 142—1998,计产、计质及取样按照 42级国标(GB 2635—92)执行(均价和产值不含 价外补贴)。各处理化验样品等级为C3F和 B2F,由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进行样品常规化学成 分化验分析。采用SPSS 22.0和Excel 2013统计 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的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结果(表2)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株高T1与 rI、3~ , 与T6~ ,T3、T5与T6~ ,T4、T6 与17、 , 与T8、 ,T8与1、9差异显著,其余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最大叶长T1与rI12、T6、1_7、 , 与T3~1、9, 、T4、T5与T6一 ,T6与 17、 ,rI7与T8、 差异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 不显著;最大叶宽Tl、T2与T4、T6、T8、 差异显 48 山东农业科学 第47卷 著,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茎围,I12与其它处理 差异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节距T4、与其它处理问差异显著,T5、T6与1’一n  2、17间差异 ;2 显著,其余处理问差异不显著。全面看,处理 、 T6、T8、 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田间长势较 强。 表2 圆顶期(8月7日)各处理烤烟 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cm) 株高 最大叶长最大叶宽 茎围 节距 126.16e 77.34bc 21.72b 9.60ah 6.70ah 128.56de 6678e 23.44b 8.64c 7 05a l30.62d 74.52c 27.26ab 9.64ab 6.67ab 137.40cd 75.28e 29.78a 10.02a 5.60c l32.82d 74.66c 27.42ab 9.48ab 6.24b 142.44e 80.06b 28.76a 10.72a 6.37b 161.02a 71.50d 26.30ab 9.06b 7.06a 146.20c 80.20b 28.44a 9.82ab 6.67ah 151.66b 84.50a 3】.92a 10.54a 5.80c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5%显著差异,下同。 由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烟叶农艺性状影 响的极差(表3)可以看出,密度是影响株高、最大 叶宽和节距的关键因子,施氮量主要影响茎围,而 留叶数对最大叶长影响最大。 表3各因子对烟叶农艺性状影响的极差 (om) 因子 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茎围节距 M(666.7m 密度)24.5l 5.85 4.75 0.78 0.74 N(666.7m 施氮量)5.71 5.81 3.38 0.99 0.37 L(单株留叶数) 7.13 6.05 2.33 0.40 0.58 由表4可以看出,各因素对烤烟农艺性状的 影响趋势,株高随密度增加呈现出增高趋势,株高 与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在最高 密度(666.7m 栽植1 300株)条件下,并没有因 为遮光等原因影响烟株株高,这与前人的研究相 似 ;株高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 势,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引 起烟株株高增加;株高随留叶数增加而增加,打顶 直接影响烟株高度。最大叶长、叶宽随密度、施氮 量增加呈现一定程度的增加趋势,随留叶数增加 逐渐减小。茎围随密度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 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烟株在666.7m 密度1 200 株条件下生长发育更为旺盛;茎围随施氮量增加 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随留叶数增加呈现减小 趋势。节距随密度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趋势, 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随留叶数 增加呈现增大趋势。 表4 不同处理烤烟农艺性状的边际值 (cm) 2.2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2.2.1 对烤烟中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密度、施 氮量及留叶数的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5)表 明,在0.05差异水平上,各处理间还原糖含量T3 最低,为23.38%,T1最高,为27.22%,均分别与 其它处理差异显著,T9还原糖含量居第2位,且 与T5、rr6、T8差异显著,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总糖含量T1最高,为34.74%,与其它所有处理 差异显著;T3最低,为29.02%,除与T6、T8差异 不显著外,与其它处理均差异显著;T2、T4、q'9含 量居中,与T6、 、T8差异显著。总氮含量最高 为T4,达到2.44%,其次为r乃,均分别与其它处 理差异显著;T2处理总氮含量最低,为1.88%,除 与T6、]_7差异不显著外,与其它处理差异均达到 显著水平。烤后烟钾含量以T3处理最高,为 2.04%,与其余处理差异显著;rr2、T6烤后烟钾含 量较其它处理显著较低,两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T4、T8氯含量最高,为0.33%,与T3差异不显 著,与其它处理有显著差异;T2、T5氯含量最低, 为0.18%,除与T1处理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余处 理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T4处理最高,达到 12.71%,T2处理最低,为8.9l%,均分别与其它 处理差异显著。糖碱比 最高,达到12.67,其 次为T8,为l2.10,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 处理有差异显著;T6糖碱比最低,为9.21,与T1、 T4、T7、,r8和 差异显著。钾氯比Tl最高,达到 9.45,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综合各指标,T3、 T5、T6、T8处理中部叶常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 第9期 侯冰清,等: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49 表5 各处理烤后中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表现(%) 处理还原糖总糖总氮烟碱 钾 氯蛋白质 钾/氯 由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中部叶烤后烟化 学成分影响的极差(表6)可以看出,密度是影响 糖碱比的关键因子,施氮量主要影响烟碱含量,而 留叶数影响最大的化学成分有总糖、总氮、钾、氯、 蛋白质含量和钾氯比,施氮量和留叶数对还原糖 含量有同等重要的影响。 表6 各因子对烤后中部烟叶化学成分 影响的极差 (%) 酹 还原糖总糖总氮烟碱钾氯蛋白质搿警 由表7可以看出,各因素对中部叶烤后烟化 学成分的影响趋势,还原糖含量随密度增加呈现 降低趋势,在一定范围内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还 原糖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且中、高施氮 量处理还原糖含量相同,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增施 氮肥会导致烤后烟还原糖含量降低,但降低趋势 会随施氮量增加逐渐减缓;还原糖含量随留叶数 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各因素对总糖含量的 影响趋势与还原糖基本相同。总氮和蛋白质含量 随密度和留叶数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随 施氮量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烟碱含量随 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逐渐降低,随施氮量增加而增 加,随留叶数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烟叶 中钾含量随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增加先降低后增 加,随留叶数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氯含量随种植 密度增加呈现出稳定增加趋势,随施氮量和留叶 数的变化趋势与钾含量变化相同。 表7 不同处理烤后中部烟叶 化学成分的边际值 (%) 因素 水平 黼牖 钾氯撇 警 M(666 7m 密度)M1(1 100株)25.13 32.O8 2.15 2.57 1.78 O.227 1O.47 9.79 8.O5 M2(1 200株)24.21 31.D5 2.25 2 47 1 70 0.247 l1 3l 9.87 7.26 M3(1 30o株)24.6o 31.5O 2 l1 2 46 1.72 0.250 l0.20 I1.97 7.1O N(666 7m 施氮量)N1(4 O kg)25 64 32 65 2 22 2.35 1 82 O.243 1I.11 1O.94 7.79 N2(5 5 kg)24.15 31.13 2.08 2.56 1.65 0.230 10.04 10.32 7,58 N3(7.O )24.15 3O.84 2.21 2.59 1.73 0.250 l0.83 l0.37 7.03 L(单株留0t数)L1(19片)25.53 32.96 2 l8 2.59 1 72 O 193 1O 65 l0.90 8.84 【2(21片)24.04 30.69 2.33 2.44 I.9o O.323 11.6o 10.78 5,91 13(23片)24.37 30.98 2.oo 2.47 1.57 O,研9.72 9.95 7.66 2.2.2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的 影响 由表8可以看出,在0.05差异水平上,还 原糖含量T1最高,达到27.62%,其次为 、T8, 三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 T6处理还原糖含量最低,为22.31%,与其它处理 差异显著;T5、T7、T9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还原糖 含量居中。总糖含量rI2最高,达到36.0l%,T6 总糖最低,为28.32%,两处理均与其它处理之间 差异显著。总氮T6最高,达到2.59%,与其它处 理差异显著;T4总氮最低,为2.27%,其次为T8, 两处理总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余处理。烟碱含量 以处理 最高,达到3.66%,其次为rI3,两处理 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T1烟碱含量最低,为 2.90%,除与1_7差异不显著外,与其它处理之间 差异均为显著水平。钾含量T6最高,达到 2.05%,显著高于其它处理;T1钾含量最低,与 T4、T5、 差异不显著,较其它处理差异显著;T2、 T3、 、T8处于中间水平,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 异。氯含量T6最高,为0.21%,与其它所有处理 差异均显著;T5氯含量最低,为0.04%,与T1~ rr4、119差异不显著,与T6~T8差异显著。蛋白质 含量以T6最高,达到12.31%,除与T1差异不显 著外,与其它各处理之间均有显著差异;T8处理 蛋白质含量最低,为10.43%,与T3~T5、1、9差异 不显著,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糖碱比T1显著高 于其它各处理,达到9.52;T6、279糖碱比显著低 于其它处理。钾氯比T5最高,达到44.29,其次 为T3,两处理与其它处理均有显著差异;T6钾氯 比最低,为9.83,除与17、T8差异不显著外,与其 它各处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综合各指标,17 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 50 山东农业科学 第47卷 表8各处理烤后上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 (%) 由各因子对上部叶烤烟化学成分影响的极差 (表9)可以看出,密度是影响上部烤后烟叶还原 糖、总糖含量和钾氯比的关键因子,施氮量是影响 上部烤后烟叶烟碱含量和糖碱比的关键因子,留 叶数是影响上部烤后烟叶总氮、钾、氯和蛋白质含 量的关键因子。 表9各因子对烤后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影响的极差 由表l0可以看出各因素对上部叶烤后烟化 学成分的影响趋势:还原糖含量随密度增加呈现 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升高 后下降趋势,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增施氮肥能够促 进植物光合作用,但氮肥过多对碳代谢有抑制作 用;随留叶数增加则先增加后减少。总糖含量随 三种因素的变化趋势与还原糖相同。总氮随密度 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增加趋势, 随留叶数增加则先降低后增加。蛋白质含量随密 表l0 不同处理烤后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边际值 度和留叶数增加其变化趋势与总氮含量变化趋势 相同,随施氮量增加则先降低后增加。烟碱含量 随密度和施氮量增加其变化趋势与总氮相同,随 留叶数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钾含量随密 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增加均呈逐渐增加趋势。氯 含量随密度增加则先增加后降低,随施氮量增加 而降低,随留叶数增加而增加。 2.3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11可知,在0.05差异水平上,666.7m 产量T1、T3处理较低,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T5 处理最高,达188.91 kg,T8处理较高,两者之间 差异不显著,但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666.7m 产值T5处理最高,达3 978.44元,与其它所有处 理差异显著;T2、T4处理产值分居第2、第3位; 处理产值最低,也与其它所有处理差异显著。 中上等烟比例T5最高,达77.84%,T2、T8较高, 且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rr3、T6、T9处理较低。综 合分析,T5处理产量、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均最 高,经济性状最好。 表11 不同处理经济性状表现 从表l2可以看出,密度对产量影响最大,施 氮量对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影响最大。从表13 可以看出,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随着密度、 施氮量和留叶数的增加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 趋势,即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在M2N2L2 时有最大值。 表12 各因子对烤烟经济性状影响的极差 第9期 侯冰清,等: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51 表13 不同处理烤烟经济性状的边际值 因子 水平 .7焉产量 焉毒 对各处理烤烟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进 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到密度、施氮量和留叶 数对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的回归方程(表 14),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79、0.995和 0.788,说明回归方程与实际产量的拟合度为 87.9%,与产值的拟合度为99.5%,与中上等烟 比例的拟合度为78.8%。因此可以通过回归方 程计算试验处理范围内不同密度、施氮量和留叶 数条件下各自的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 表14 各处理对烤烟产量、产值 和中上等烟比例的回归方程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研究了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烟株 农艺性状、烤后烟中部与上部叶化学成分及烤后 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农艺性状来看,密度和留叶数对其影响较 大,施氮量只是对茎围影响更加明显。 从烤后中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来看,留叶数 主要影响其还原糖、总糖、总氮、蛋白质、钾和氯含 量,即留叶数对中部烟叶碳氮代谢和钾、氯代谢影 响较大,且呈现出留叶数适中情况下碳代谢较弱、 氮代谢较强的变化趋势,说明打顶过低或过高均 能抑制中部烟叶的氮代谓}合成,适中的留叶数还 能促进钾素的积累;施氮量能较为明显地影响中 部叶烟碱含量,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逐渐增 加趋势。从烤后上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来看,密 度对还原糖和总糖影响较大,中等密度条件下,烤 后烟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较低,说明中等密度下,上 部烟叶氮代谢较碳代谢更加旺盛;留叶数对烤后 上部烟叶总氮、蛋白质、钾和氯含量的影响较大, 在中等留叶数条件下烤后烟糖含量较高,总氮和 蛋白质含量较低,说明中等留叶数条件下上部烟 叶碳代谢更加旺盛,氮代谢较受抑制;施氮量对上 部叶影响较大,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其烟碱含量 呈增加趋势,这与中部叶相同。综合来看,施氮量 是烤后烟烟碱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适量减少施 氮量可以控制烟碱含量;密度和留叶数是烤后烟 糖类、总氮和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中等密 度和中等留叶数条件下,中部叶和上部叶化学成 分更加协调,具有更好的感官质量;留叶数是中 部、上部叶钾素和氯素含量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适当增加留叶数会增加烤后烟叶钾素和氯素的相 对含量。 从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数据分析可知,烤烟产 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随密度、施氮量和留叶 数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密度过高或 过低会导致光照强度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烟叶 的光合作用;施氮量过高或过低均影响烟叶正常 的碳氮代谢,尤其高施氮量会导致烤后烟叶落黄 困难、含青等调制问题,影响烤烟产质量;留叶数 主要影响烟株营养分配调节。从回归方程可看 出,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交互作用系数较大,故 在生产中,要同样重视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 总之,本试验中各因子比较,M2N2L2,即 666.7m 密度1 200株、施氮量5.5 kg、单株留叶 数21片时烤烟农艺性状达到优质烤烟要求,常规 化学成分协调,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状,是最优的 栽培技术措施组合。 参考文献: [1] 张东启,郭卢,桑传杰.烟草优质适产栽培技术[J].安徽 农学通报,2013,19(16):54—55. [2]刘国顺主编.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 肖先仪,廖为发,申昌优,等.施肥量及留叶数对粤烟97产 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6): 80—83. (下转第55页) 第9期 1.O 王雪蕊,等:潍县萝1、茎叶与肉质根主要营养和功效成分的比较分析 55 参0.8 考文献: 刘艳红,李晶晶,李波,等.潍县萝 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 [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90—291 叫 赵光强,刘慧莲,刘春香.不同来源潍县萝 品质性状比较 [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40,22419. O.2 0 王林武,韩太利,谭金霞.潍县萝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0 0.2 O.4 0.6 0.8 1.0 l_2 [J].中国蔬菜,2008(1):3—5. 赵平娟,张丙春,毛江胜,等.新型高蛋白富硒叶面肥对潍 县萝 品质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7):23— 26. 总黄酮(芦丁)含量(mg) 图3总黄酮(芦丁)纯品标准曲线 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且其含量均高于肉质根; 矿质元素含有Fe、Mg、K、Ca、Cu、Zn、P、Mn,茎叶 张弛,刘信平,周大寨,等.富硒萝I-叶中的硒的赋存形态 及分布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8):100—102. Shanker K,Mishra S,Srivastava S,et a1.Study of mercury— 中的含量均高于肉质根,其中钙含量最高,是 35 494.6 mg/kgDW,是萝卜肉质根的53.4倍,铁 含量232.9 mg/kgDW,是萝卜肉质根的38.8倍; selenium(Hg—Se)interac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Hg up— take by the radish(Raphanus us)plant[J].Food Chem. 茎叶中总糖含量是萝卜肉质根的3.9倍,蛋白质 是19.2倍,亚麻脑苷脂含量是1.5倍,总黄酮含 1 ] ] ] {Toxico1.,1996.34(9):883—886. 李利华.微波消解一FAAS测定萝h和萝 缨中的微量元 素[J].光谱实验室,2012,29(6):3518—3521. 刘建平.不同氮肥及用量对潍县萝h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 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42(11):55—59. 田秀英,王正银.硒对苦荞硒、总黄酮和芦丁含量、分布与  量是6.7倍。本研究为萝卜茎叶废弃资源的综合 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为解决废弃萝 卜茎叶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累积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4):721— 727 (上接第51页) [4] 宋淑芳,陈建军,周冀衡.留叶数对烤烟品质形成的影响 [J].中国烟草科学,2012,33(6):39—43. 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3,28(1):149—154. [12]钱华,史宏志,赵晓丹,等.豫中烟区烤烟NC297不同留叶 水平的光合生理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 9O一93. [5] 张喜峰,张立新,高梅,等.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烤烟圆顶期 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2,33(5): 36—41. [13]黄莺,黄宁,冯勇刚,等.不同氮肥用量、密度和留叶数对贵 烟4号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2):597—600. [6] 张旺锋,王振林,余松烈,等.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群 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 报,2004,28(2):164—171. [14]李良勇,邹喜明,黄松青,等.不同栽培条件对烤烟农艺、经 济性状及烟碱含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 (3):l一5. [7] 王广山,陈卫华,薛超群,等.烟碱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 降低烟碱技术措施[J].烟草科技,2001(2):38—42. [8] 杜咏梅,郭承芳,张怀宝,等.水溶性糖、烟碱、总氮含量与 烤烟吃味品质的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0,21 (1):7—10. [15]刘仁祥,黄宁,邓桂秀,等.贵烟4号施氮量、密度和留叶数 配套技术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25(2):95一 loo. [16]潘秋亚,杨旎,杨通隆.施肥方式、打顶时期、留叶数不同组 合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3(18): 18—20. [9]宫长荣主编.烟草调制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o3. [10]范伟.留叶数和施氮量互作对烟叶安全性及经济性状的影 响[J].北京农业,2012(27):30. [11]宋淑芳,陈建军,周冀衡.留叶数对烟叶淀粉积累及相关酶 [17]查宏波,石磊,卯志勇,等.株行距、施氮量及打顶留叶长度 对云烟97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J].烟草科技, 2012(12):39—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