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理解作品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
(二) 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 (三) 了解《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 介绍老舍及作品(幻灯片显示1)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老舍是我国“五四”以来新闻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了10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一部4000行的长诗和近300首短诗,近20部译著等,共800多万字。他的作品丰富了世界进步文学的宝库。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二) 介绍《茶馆》剧情(幻灯片显示2)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
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创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 老舍先生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凭借对北京市民社会的熟悉,带着对旧社会的满腔憎恨,为它唱出了一曲葬歌。作品上演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三)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初步了解剧情,试着理出主要事件和人物
字词积累:趿拉 珍馐 兵荒马乱 文绉绉 说媒拉纤 绫罗绸缎 咂摸 伺候 沏茶 吓唬 玛瑙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讨论交流。
1、 舞台说明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幻灯片显示3)
2、分组讨论:这一幕写到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为那两大类?
写了哪些事件?分别用小标题来归纳概括。
集体交流,明确:课本节选的《茶馆》第一幕,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人物众多,事件纷杂。这一幕出场的人物很多,但他们都是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在“茶馆”一闪而过。所有的人物、情节,像一个个画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第一幕人物,大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前者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后者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
老人等。
写到的事件主要有: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这些事件涉及到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洋教势力强大、民族资本家兴起、洋货倾销中国等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的民不聊生,从而表明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可救药。
(五 )请学生分角色初读剧本。课文较长,人物众多,教者可作适当选取,并作示范,要求读出其中的京味儿。
(六)作业: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局,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不同人物对戊戌变法的反应,体会剧本是如何形象化地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
第三课时
(一) 讨论交流作业
明确:剧中不同的人物对戊戌变法有不同的反应。王利发是漠不关心,连茶客们议论这件事,他都非常害怕,始终抱着“莫谈国事”的态度。茶客们对戊戌变法非但不了解,甚至加以指责,说康有为“心眼多毒”。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对戊戌变法根本就不报任何希望,他“早就知道”变法失败后,保守势力重新得势,庞太监的气焰更加嚣张,直言:“谁要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与历史学家不同,对于戊戌变法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老舍以鲜明的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直接 间接)写出了不同阶层的人物对事件的不同态度,从而含蓄深刻地揭示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显示了一个文学家,剧作家对于历
史事件和时代发展所作的高度而形象的艺术概括。
(二) 整体把握第一幕的主旨,理解潜台词的含义
课文结尾“茶客甲”一句话:“将!你完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文中哪些地方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是理解整幕戏的纲,要求学生回答时一定要扣住剧本来回答。)
明确:课文结尾“茶客甲”说:“将!你完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清政府完了,清朝社会完了,这个时代灭亡了。文中通过众多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例如:达官贵人为争一只家鸽而大打群架,荒淫无耻的朝廷老太竟然娶妻,八十二岁的卖挖耳勺的孤老沦落接头,饥肠辘辘的农家姑娘被卖入火坑,常四爷因为一句话被捕入狱,还有戊戌变法失败,帝国主义入侵等等,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都显示出晚晴末年发动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尖锐对立,揭示了那个时代必然灭亡的命运。
(三) 精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之一:王利发
将台词朗读与分析王利发这一形象结合起来。老师先完整地介绍王利发在整出戏中的命运,再请同学找出有关王利发的台词细细品读,要求能分析出这个人物身份和性格的复杂性,要让学生学会用动态而不是静态,立体而不是平面方法来分析人物。
也可以将王利发和秦仲义进行比较分析。因为他们一个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
一个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都是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口中之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难点解析:如何看待王利发这个贯穿全剧的线索性人物?
王利发是茶馆的老板,子承父业,更继承了其父“多说好话,多作揖”的处世哲学;他精明、干练、谨慎,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也善于经营,善于改良。像他这样一个处世小商人,最终也逃脱不了破产,悬梁的命运。剧本通过这一形象的刻画,反映了旧时代、旧制度吃人的本质特征。(这虽不是第一幕要点,但对同学整体把握剧情,了解人物很有必要。)
(四) 结合课文内容读读常四爷的台词,说说常四爷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常四爷是老舍笔下被刻画得颇为生动细致的人物。虽然同样是“吃俸禄”的八旗子弟,但却不同于胆小怕事、只知喝茶请安、侍弄黄鸟的松二爷,这个人物有着鲜明的正义感和强烈的爱国意识。他不满于富户人家为一只鸽子而械斗,痛心于洋货倾销、国家的银子外流,对清朝的腐败和命运深表担忧。从茶馆里两起乡民卖女的悲剧中,他预感到“大清国要完”,因而招来横祸被捕入狱。他性格刚强而又富有同情心,当二德子向他逞凶时,他言辞锋利地回敬对方,明理讥讽二德子,暗中职责腐败政府,一针见血,咄咄逼人。危难时刻他也不像松二爷那样被吓得魂不附体,语无伦次,而是临危不惧,挺着腰板离开茶馆。他看不惯刘麻子所做的卖人交易,施舍给卖儿女的村妇两碗面。直到后来他参加义和团,与洋人拼杀,成为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常四爷光彩照人的形象,然而,这位刚强了一世的爱国志士,最终变得穷困潦倒,
他一生的美好愿望于顽强奋斗都成为泡影。这是一个政治的中国人的悲剧。他悲剧说在旧社会,理想遭践踏,美好被毁灭。剧本通过常四爷这个人物,揭露了旧时代政治的腐败,反映了爱国有罪、报国无门的荒唐现实。
(五) 体味剧中精炼而又个性化的语言
老舍认为,剧中人物的对话应该是“话到人到”,“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也就是每个人物都有符合自己地位、身份和思想个性化语言。如: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圆滑得体、机敏善辩,与各种人物应酬从容自如,非常符合一个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侠气,并且毫不忌讳他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了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的思想性格。
请同学从剧中的其他人物身上找出同样能体现出精炼而又有个性化特点语言来,如马五爷、黄胖子等次要人物。
(六) 总结:作者虽没有直接写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
黑暗与罪恶又无处不在,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
(七) 作业
1、 课外练笔: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篇文艺短评。 2、 阅读全剧剧本。
(八) 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