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纺织器材企业工作交流座谈会于10月11日~12日在浙江绍兴召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高勇,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副理事长吕洪钢、副秘书长钱锡麟、高级顾问柳仁德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纺织器材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介绍了各自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并交流了他们对未来市场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纺织市场的波动并未对器材企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多数企业都保持着产销两旺的态势。
高勇在会上详细分析了今年以来纺织经济的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今年以来纺织行业尽管产销、出口都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行业利润增速则持续回落,小企业效益严重下滑。高勇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影响行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料价格大起大落。棉花价格大涨大跌带动化纤短纤、纱、布等纺织产品价格均呈现大起大落走势,到8月底主要化纤、纱、布产品价格均较3月下降了30%左右。二是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流动资金紧缺使得企业无法正常进行原料采购,导致原料占成本比重较大的棉纺、化纤行业减产或停产现象多有发生;有些企业迫于资金压力,低价抛售产成品回笼资金,加剧了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部分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借助于民间借贷,资产风险大大增加。三是生产成本上涨压力增大。今年上半年,尽管纺织原料价格已进入下行周期,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仍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棉花价格同比提高约70%,主要化纤产品价格同比提高约30%。另外,许多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短缺现象,促使工人工资继续提高。四是人民币升值加大出口压力。五是国际市场情况仍不乐观。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主体的发达国家中,日本市场受地震影响需求萎缩;欧盟、美国市场服装进口增速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广大新兴市场物价上涨以及部分地区政局动荡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终端消费需求增速较上年减缓。
高勇说,目前来看,以上影响纺织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年内都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作为给纺织企业提供专件和器材的企业必须要调整观念,适应当前行业发展和全球经济形势的环境,做好应对准备。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介绍了今年以来纺机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他说,纺机行业与纺织行业的市场情况是一致的。今年以来,各类纺机设备销售与去年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已不能同日而语。首先是近两三年来销售一直火暴的电脑横机市场冷了下来,紧接着是纺纱设备不提货现象屡屡发生,部分纺纱企业开始积压产品。王树田说,在总的销售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今年纺织机行业的经济运行呈现出了一个新的特点:先进成套设备销售明显趋好。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销售细纱机600万锭,长车就占到32%,经纬纺机长车的销售甚至占到细纱机总销售量的50%;另外,截至8月底,我国进口纺机设备接近40亿美元,同比增长40%,全年有望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这充分表明纺织企业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更加关注那些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节省用工、提升纺织产品质量的节能减排机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器材的进口呈负增长,特别是钢片综,是进口量最少的一类器材。国产钢片综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品质量已经完全可以顶替进口。
参加会议的纺织器材企业的负责人在会上交流时普遍认为,今年以来纺织市场的波动并
未对器材企业造成多大的影响,大多数企业都保持着产销两旺的态势。纺织市场销售不好的时候,企业为了开拓市场,往往会加大品种的更换频率。今年以来,由于棉花价格的大幅波动,许多企业从原来纺纯棉纱改成纺化纤纱,相应的一些器材就需要更换,这反而带动了器材的销售。
对于器材行业未来的发展,与会代表认为,首先,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提高设备的精度和效率至关重要,器材的开发和生产也必须要跟上这一要求。第二,目前,我国每年仍有相当一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国产纺织器材在材料精度、产品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与进口器材还存在着差距,我们应尽快赶上。第三,希望行业协会与企业共同推进和完善每一类器材产品的标准制定,或者可以引进国外标准。
会议期间还邀请了浙江大学李建琴教授作了题为“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分析”的报告。李建琴的报告深受与会企业家的欢迎,他们认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宏观经济经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如何从大到强,如何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坚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成为棉纺业界同仁关注的中心议题。同时,各国棉纺织工业都面临着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命题,业界都在探索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10月16日~17日,第七届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在江苏盐城举行,为广大棉纺织企业做好战略调整提供了决策信息,也促进了国际棉纺业界的相互合作。
此次会上,中外代表就纺织全球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棉纺织原料与市场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以及技术创新、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演讲。中外企业代表还在会议期间进行了集中会谈,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寻找合作的途径。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主线
“十二五”期间,中国棉纺织工业面临着新的国内外环境,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给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及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目标,为推进行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恢复缓慢,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带来的贸易摩擦也会更加激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主要目标,以繁荣市场和扩大内需为重要支撑,以节约能源、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途径。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引领时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
王天凯表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世界纺织的发展,必将会迎来国际合作的更加深入,合作的领域更加广泛,合作的方式更加多元,中国纺织业面对高成本时代以及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等制约因素,在加快自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同时,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重点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建设棉纺织强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分析了建设棉纺织强国的发展基础和面临的环境之后,朱北娜指出,建设棉纺织强国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提高行业的质量效益;致力于技术进步、转型增效、结构调整;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强行业
自律,优化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加快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伟指出,中国纺织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统计数据来看,纺织总体运行形势良好,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目前许多企业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行业发展当中的趋势性、苗头性的问题不容忽视。他认为,我国纺织工业的整体实力增强,但是存在着以下问题:行业出现明显分化;产业价值链不完整,缺乏国际话语权;存在着关键环节的瓶颈制约,附加值提升受到影响;原料进口依存度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他表示,转型升级仍是纺织工业“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纺织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大而不强的特征依然明显,正处在从快速增长期向成熟期转变的关键阶段。要实现2020年建设纺织强国的目标,要坚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注重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实现发展速度、结构和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注重由追求产业链的完整向完善价值链转变;注重由东部主导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转变;注重由国际市场开拓向扩大内需转变;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并重。 稳定棉花价格成为共同诉求
棉花价格是影响全球棉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上一年度棉价的大幅波动给各国棉纺企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对棉花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再次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李燕详细介绍了新年度我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分析和展望了棉花市场形势,美国国际棉花协会执行总监安泰介绍了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在保证棉花供应链具有竞争力,可持续性的发展以及推动棉花消费方面采取的措施,非洲棉花和纺织工业联合会理事长柏瑞?费舍尔介绍了非洲棉花和纺织业的发展。中国针织行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安徽华茂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功著,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涛则代表棉花产业链各方对棉花市场进行了分析,就相关产业政策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稳定的棉花价格对各方均有利是大家的共识。
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如何提升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本次会议探讨的另一个中心话题。印度棉纺织品出口促进署主席阿密特?路帕勒介绍了印度棉纺企业技术创新、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大韩纺织协会理事金寿基介绍了韩国企业应对成本危机的策略,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厂长周晔珺介绍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