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双新鞋》教学设计

2024-07-09 来源:易榕旅网
《一双新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深挚的情感。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深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关爱父母,孝顺父母,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双新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还记得吗?(指名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3.是啊,这双新鞋原本应该是一双穿在脚上可以让“我”神气十足的路夫便鞋,可它最终却变成了一双我为日夜操劳的父亲买下的老款式新鞋。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内心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这些表现,来揣摩人物的内心。(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表现 内心) 请大家打开书。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我”对路夫便鞋的渴望:(7分钟) 1.(出示学习建议)请大家默读第一部分,思考:当“我”向父亲提出买鞋要求的时候,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用“——”画出相关语句。

用心品读所画的语句,体会“我”的内心情感,可以运用结合语境、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最后在书边做好批注。

出示学习建议:

(1)默读第一部分,勾画语句。

(2)品读语句,体会内心情感。(结合语境、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

(3)做好批注。

(巡视指导: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很多同学已经画出了相关的语句;接下来,咱们再看看“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想,这样说的?结合具体语境去读,去品,你的体会一定更准确,更深刻!

2.交流:刚才,大家读书读得那么用心,一定有收获了!先和同桌交流一下。

3.汇报:谁愿意把你画的句子和你的体会汇报一下?

①我虚荣地认为,要是没有一双路夫便鞋的话,我宁愿赤着脚过这个冬天。

(出示句子)体会:心理描写,很想拥有一双路夫便鞋。 指名读,齐读。

过渡:对于“我”是怎么想的,大家找到了,也体会出来了;那么“我”又是怎么说的呢?

②“这双鞋已经过时了。伙伴们现在穿的都是路夫便鞋。” 结合语境体会:“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 a.牛津鞋刚穿一个月,就提出要买路夫便鞋。

b.明知父亲薪水很低,勉强够付房租和购买食品,仍提出买鞋的要求。

③“可是,爸爸,我穿这双鞋就跟傻子似的。”(语言:不愿意再穿牛津鞋)

结合语境体会:当父亲回答“再买双鞋有点儿困难”时,仍毫不动摇,坚持买鞋。

3.明知父亲薪水很低,仍提出买鞋的要求;明知父亲为难,却仍毫不动摇,坚持买鞋。可见对路夫便鞋“我”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强烈的——渴望!(板书:渴望)

三、学习第二部分,感受“我”的兴奋、不安:(15分钟) 1.结合板书小结过渡:刚才,大家自己读书,通过“我”的表现,准确地体会到了“我”的内心情感,感受到了“我”对路夫便鞋那份强烈的渴望!接下来,老师就把课堂完全交给你们。(出示学习建议(1)读书 → 勾画 → 品悟 )就像刚才那样,默读第二部分,勾画出描写“我”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用心品读感悟,体会“我”的内心情感。(学生默读自学)

出示学习建议(2)确定汇报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说,读,演……) 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汇报方式合作学习:可以像刚才那样抓关键语句品悟交流,用说的方式汇报;可以朗读;也可以尝试表演。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得最好!

2.汇报:

刚才,每个小组都采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有说的,有读的,还有表演的。咱们先请表演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好不好?掌声鼓励一下。(学生上台)

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看,读叙述部分的同学和表演的同学是否准确地把握了“我”内心情感的变化,并充分表现出来了,一会儿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表演后,组织点评:

(1)叙述的同学:是否读出了“我”的兴奋、急切:

①我昂首挺胸地走进学校,因为我知道,这是我穿牛津鞋的最后一天了。(神态、动作:兴奋、激动)

②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些擦得锃亮、打着铁掌的黑色路夫便鞋上,根本没看一眼那些不如我的鞋。(神态:只想得到路夫便鞋)

③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急匆匆地奔向父亲的工厂,一路上想象着自己穿上路夫便鞋走路的模样。(越想越兴奋)

(2)表演“我”的同学:是否读出了“我”的不安:

①“我,我还是想买一双路夫便鞋。”我小声地回答,竭力不去看他的鞋。(语言、动作:有些愧疚、不安,但尽管如此,仍渴望得到路夫便鞋)

屏幕出示句子,引导讨论: 仍然渴望:(指名说理由)

a.“我还是想买一双路夫便鞋。” b.竭力不去看那双鞋。 有些不安:(指名说理由)

a.课件显示:去掉句中的“小声”“我”,对比读一读,你又有什么体会?

b.我“小声回答”,又是什么原因?能联系前文来说说吗?

(1.家庭不是很富裕,爸爸薪水很低,勉强够付房租和购买食品,买鞋实在困难;2.爸爸让我仔细看看同学们穿的鞋,再决定买不买,而我没有看那些不如我脚上的鞋;3.爸爸正穿着一双又破又旧、鞋底断裂的鞋,躺在一辆汽车下面修车,那么辛苦却毫无怨言,而自己却提出让父亲为难的要求。)

四、学习第三部分,体会“我”的激动、心乱如麻:(8分钟) 1.过渡:对路夫便鞋的强烈“渴望”,远远超越了内心的“不安”,“我”还是拿着爸爸给的10美元向鞋店走去了。愿望即将实现了,我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轻声读第三部分,大家边听边找到文中最能直接表现我内心情感变化的词语画下来。(指名汇报,板书:激动、心乱如麻)

2.汇报:

为什么激动?(渴望已久的路夫便鞋就要穿在脚上了,愿望就要实现了。) 为什么又“心乱如麻”了呢?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我不由想到……却从无怨言。

是啊,“我”怎能忘记爸爸那双鞋呀!那是一双——又旧又脏的鞋。爸爸就是穿着这样一双鞋,在许多寒冷的夜晚出去工作的。“许多寒冷的夜晚”啊,同学们,引导想象提示:

a.也许那是一个北风呼啸的夜晚,爸爸穿着那双破旧的鞋——艰难地走在大街上;

b.也许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爸爸穿着那双破旧的鞋——刚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突然接到了电话,他又立刻冲进风雪中。

c.也许那是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爸爸发着高烧,可是他还是穿着那双破旧的鞋——坚持工作到深夜,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吃。

(2)过渡:是啊,无数个寒冷的夜晚,爸爸就是穿着这双破旧的鞋,毫无怨言地为这个家奔波忙碌着。此刻,我就站在橱窗前,手中攥着10美元

a.花掉它,就意味着——我可以得到渴望已久的路夫便鞋; b.花掉它,就意味着——原本要买的食品无法买到了;

c.花掉它,就意味着——在未来的许多个日日夜夜中爸爸又要加倍辛苦地工作了。

所以,此刻,我再也没有了——兴奋,再也没有了——激动,一时间,我——心乱如麻。

(3)想象着爸爸穿着这双旧鞋穿街走巷的画面,体会我心乱如麻的情感,都来练习读这一段。(生练读,再指名配乐读)

3.最后,“我”终于做出了决定,怎样的决定?(指名说)就这样,在经历了强烈的渴望、兴奋、不安、激动和心乱如麻这一系列复杂的心路历程之后,路夫便鞋最终变成了我为日夜操劳的爸爸买下的老款式新鞋。 五、学习第四部分:(3分钟)

1.“我”拿着这双鞋,飞快地跑回汽车修理厂,想给爸爸一个惊喜!谁愿意读最后一部分,把那幅更为感人的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指名读第四部分) 六、总结(1分钟)

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慈爱的父亲让儿子学会了感恩,懂事的儿子又让父亲心中荡漾着快乐。我们相信:此刻,儿子一定在为自己的正确决定而自豪,一定比自己穿上路夫便鞋还开心!(板书:→……)就让我们都来为日夜操劳的父母做点事吧,在他们心存温暖的那一刻,我们也一定会感到别样的幸福和快乐! 板书设计:

一双新鞋

表现: 内 心

语言

动作 渴望→兴奋、不安→激动心乱如麻…… 神态 心理 教学反思: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小学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 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才能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教师应当注意课堂提问的度和量。 一、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不仅在表面上看似繁荣的背后,会养成浅辄不止的不良习惯。那么,如何正确地掌握课堂提问的

“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一双新鞋》的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跳一跳,但是实践证明,在公开课教学的一个特殊场所,孩子们不但没有了平时的胆量,而且连跳一跳的勇气都没有了。孩子们只是胆怯的尝试回答问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二、课堂提问要以一当十

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原则中明确指出了课堂提问的四个基本作用,即评价学生、检查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为此,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出发点就是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所以对课堂中所

提问的问题,我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如教学《一双新鞋》一课的时,我先提出问题,学生略读全文,了解内容。然后围绕学生读文感受入手,分析“我”和父亲之间的父子之情。在上述的教学中,虽然我所提的核心问题难度适中,但在学生的引导方面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大多数学生是在指导下经过思考问题,才达到了提问的预期目的。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真正的认识到了课堂提问的真谛。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