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21-12-16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刘玉兰

来源:《教师·中》2011年第05期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新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指导原则,要体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数学的学习不只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更应该成为探索和思考的过程,要鼓励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同一个问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就是一种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它表现为一种已经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能使学生的正向思维得以充分的发展,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的“创新”因素和“创新”条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进位加法中凑十法计算的表象,引导学生归纳,综合出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的思路和方法。

在教“9加几”时,引导学生根据“凑十”的需要,把第二个加数分成两个数,并体会到9加1再加几就是十几,算起来很方便。除此以外,为了使学生比较容易想到凑十法,还可以让学生摆十几根小棒,使学生知道要摆成1个十和几个一,就很容易看出十几,这样,便于学生学习“9加几得多少”时,联想到移动实物,变成1个十和几个一,就能很快知道结果一共是十几,从而诱发出“凑十”的方法。这样,再教学“8加几”和“7加几”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掌握计算方法,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正向思维得到了扩展,而且由于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他们的学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反向质疑

所谓逆向思维,是与一般的正向思维相反,与传统的、逻辑的或习惯的思维相反的一种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应鼓励学生从相反的角度去看待认识事物、去思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还不习惯逆向思考,算减法时要求想加法,在理解和掌握上都有一些困难,因此,教学时要借助直观图形或者通过操作,引导学生从两个部分与总数的关系上理解算理,掌握方法。例如,教学12-9的计算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左边的9个羽毛球和右边纸筒里合起来是多少个?那么9个和几个合起来是12个呢?这个问题正是进位加法,即9+()=12。然后再想9个加3个是12个,12个减去9个是几个呢?这样,使学生直观看到“9个”“?个”与“12个”之间的关系,又利用“想加算减”的算理,引导学生进一步概括:算12减9,先想9加几得12,所以12减9得3。这样,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上面这些显然是“反证”法的雏形,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表扬,经常训练,持之以恒,就能促进学生逆向思维的发展。

三、注重学生多向求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上,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在思维上注重多向思维,是培养、发展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措施。数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充分展开的思维来获得知识,了解结论的来龙去脉;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同时更给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发散思维的机会,使学生不但善于单向思维,而且习惯于多向思维,发展学生求异思维。

例如,在教学“得数是8的加法”时,习题中的第二题,画了8只猫,每只猫之间的间隔是一样的,让小学生列出“()+()=8”和“8-()=()”,当我提出这两个算式都可以列出许多种不同计算方法时,学生们纷纷地举起了小手,想起了很多方法: (1)+(7)=8(2)+(6)=8(3)+(5)=8(4)+(4)=8 8–(1)=(7) 8–(2)=(6)8–(3)=(5) 8–( 4)=(4)

并各自说出了自己的思路,充分显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自编习题具有独立性、发散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坚持训练学生自编习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求异性是大有好处的。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只要将各种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