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乡镇卫生院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论文

2020-05-24 来源:易榕旅网


乡镇卫生院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71-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求之一,更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核心目标[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乡镇卫生院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现就近几年来本人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年终护理工作督查时发现问题总结如下: 1 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1.1 患者价值观念的转变与护士服务观念转变相对滞后的矛盾 社会上普遍开展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使病人牢固树立了“顾客是上帝”的观念,以为花了钱就应该得到满意的服务和态度,而作为医疗活动“前哨兵”的护理人员,没有完全适应改变的新形势,服务态度不好,解决问题态度生硬,致使患者及亲属对护士反感,在情绪上与护士对立,均可能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1.2 护理管理人员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素质欠缺 乡镇卫生院护士长都是从临床一线提选出来的,在工作中往往会重心偏移,护士长的管理是整个护理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精力应放在护理的组织与业务管理上,实际上目前乡镇卫生院护士长的管理还停留在经验

管理上,科学化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十分欠缺,对新的医学模式下新的质量管理评审标准理解也不够深刻,再者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不完善,又要花大量精力进行琐碎的行政后勤事务,抓护理质量管理的时间和精力不够,从而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这些都是护理安全的隐患。

1.3 管理不严和管理失控 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约束力不强,对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医院人力资源配置不当,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和洞察力等,都是安全护理的隐患。 1.4 专业水平偏低

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大多是中专学历,整体专业理论水平不足,缺乏人文知识和社会学知识,整体素质与社会对护理专业的期望值差距较大,技术操作不熟练,不重视学习业务技术培训,导致操作失误和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

1.5法律意识淡薄 不认真执行护理操作 护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是护理活动中 的行为规范依据,是安全护理的法宝,护士在护理活动中操作不认真、不规范、不熟练,甚至违反操作常规或不遵守查对制度,就极有可能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1.6 缺乏工作责任心 由于护士编制少,床护比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1.0:0.4,长期超负荷工作,加上社会上对护士的偏见,使护士身心疲惫,不安于本职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在平时工作中,就可能出现言语、护理行为的过失或不当,这些都会导致给

病人造成不安全后果。

1.7 急救设备不完备 急救药品、设备不齐或设备出现故障而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易使在场的亲属产生反感,这就可能成为护理纠纷的焦点。1.8 缺乏有效的护理沟通 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社会经验以及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平时服务态度简单,说话不注意场合、分寸,使患者及亲属对护士产生疑惑、不信任感。另一方面,由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及亲属的理解缺乏预见性,这些都可导致病人投诉,引发护理纠纷。 1.9 医疗费用问题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断深入,病人(尤其是农村患者)越来越关注医疗费的使用情况,患者所接受的各项护理服务,主要靠护士的劳动去完成,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患者或亲属对某项医疗费用产生质疑,首先想到的就是护士,若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就会产生摩擦。 2 防范措施

2.1 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管理者应从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着手,开展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利用专题报告会、演讲会及演示会形式,倡导无私奉献精神及热爱本职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提高病人满意率。

2.2 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素质 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充满活力

又安全的工作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我们的护理管理者是重点。对于护理管理的复杂环境、不断增加的压力,护理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3]。

2.2.1 护士长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熟练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还应精通本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才能解决护理疑难问题。

2.2.2 加强护士长管理知识的学习,更新管理理念,可采取进修、参观学习、短期培训等形式,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使护理管理步入科学化管理,努力缩小乡镇卫生院与上级医院护理管理能力上的差距,降低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2.3 健全和完善护理监控机构 实行二级管理责任制,成立了以科护士长,高年资高职称护理人员组成的护理安全监控组,加强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各级组织各司其职,定期不定期用质量控制标准检查、督促、指导,使规范化护理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的全程工作中,使护理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防患于未然,科护士长每天督查各种护理记录的书写,要求从法律角度遵循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的书写原则,并与医疗文件同步,发现护理差错及时通报并分析整改,及时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增加护理安全防患意识,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以减轻超负荷工作状态,加强工作责任心,把差错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

2.4 增强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增强全员学习意识,加强规范化培训,护理“三基”培训及在职教育培训,鼓励护士参加大专本科自考及函授学习再教育,有计划有目的的选送业务骨干外出进修深造,不断拓宽理论水平,提高操作技能。

2.5 加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教育 护理人员必须时刻牢记:住院环境、基础设施、仪器设备良好状态、临床治疗护理全过程都有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而导致护理纠纷,组织护士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医疗护理常规、《护理基本技术与管理规范》、《护士管理办法》等,使全院护士知法、守法、依法、护法,教育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疗护理常规,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2.6 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管理 对于节假日、中午班、夜班、人员少工作忙时、交接班时、护士长不在位时、入院患者较多时等重点时段,加强安全管理;对于新上岗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技术较差护士,应加强管理;对于急诊,危重,手术及分娩等重点患者应加强熟悉病情,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抢救技术及报告医生时机等护理安全管理;对于易发生护理问题的项目,如临床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处理,输血等制作成流程图,组织学习,进一步提高护士应急处理能力。

2.7 保证急救药品、设备完好 急救药品、器材齐全,抢救用品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使用后及时补充、维修,确保完好率达到100%,

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预防护理纠纷。

2.8 加强护患沟通,消除安全隐患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既相互作用的过程[4]。护士与患者之间应相互信任,相互了解,沟通交流信息,这种交流不同于一般社交场合的交流,它是以患者为中心,属于情感关怀和治疗康复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交流,交流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认识,有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交流的特点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温柔,用词准确,赋予同情心。交流要不失时机,且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切实为患者着想,使患者对医院、医生、护士有信任感,杜绝护理纠纷。

2.9 强化医疗收费的规范意识,维护医患双方利益 严格执行标准,严把医嘱录入,核对关,确保收费的合理性安全性。做到服务项目公开,收费价格公开,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疑问和要求,要及时提供查询和帮助,化解因费用误会引起的护理纠纷。 总之,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管理的整体效应。所以,对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要不断研究,分析原因,增强防范措施,扎扎实实推动护理事业进步,努力把新形势下的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 .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 龙艳芳,李映兰,郭燕红. 我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现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5:16.

[3] 娄芳丽. 对促进护理管理者能力发展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6:76.

[4] boscart vw.a communication for nursing staff in chronic care.j adv nurs,2009,65(9):18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