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马寺
河南“四天三夜”游记 ——马寺钟声,佛祖圣地之千年古刹白马寺
(旋风队,刘方平)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这是动画片《西游记》里的片尾曲,也是我的小侄子最喜欢唱的歌。每每听到他用稚嫩的童声唱响“白龙马蹄朝西”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西游记》里,有关白龙马驮着经书的镜头。
今天,当我来到洛阳、来到白马寺门前的时候,小侄子那稚嫩的声音又在耳边回响。白龙马、白马,同样是白马,
只是中间少了一个“龙”字。但我想,也许就是这个“龙”子,才使得《西游记》里的白龙马活灵活现。然而,白马寺的白马又是什么样的马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走到了立于白马寺山门前左右两侧相向而对的石马前,试图从这两匹石刻艺术品中找到答案。然而,我除了看到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外,并没有其他的收获。应该说,当你走进白马寺的时候,无形之间,你就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故事,走进了一段厚重的文化。原来,我一直以为白马寺是《西游记》里描述的大唐高僧玄奘西行求法回来,为纪念白马驮经书而建的,其实不然。从导游上下蠕动的嘴里吐出的几句话,让我对这里的白马有了大概的了解。原来,这里的白马也是驮送经书的功臣。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罇,今印度,寻佛取经。蔡愔、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罇高僧摄摩腾返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马寺。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
享有独特的地位。
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并排的三座拱门。寺院之所以把大门称为山门,是因为佛教寺院多建在深山幽谷之中。至于把大门称为三门,是源于佛教中的“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愿门,佛教称之为涅之门。在唐代,白马寺的规模异常宏大,其山门几乎直抵洛河北岸。因为僧人居住的地方离山门太遥远了,步行要走很长时间,所以到了晚上,僧人必须骑马去关闭山门,便留下了“跑马关山门”之说。
应该说,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另外,白马寺里还有很多的碑文。由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刻《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现仍立于寺内,是一件
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如果稍微注意一下,你可以看见每个碑都各立在看起来像乌龟的动物石像上。这些石像虽然看起来像乌龟,其实是一种叫赑屃的动物。很多人都在那里照相,或坐着,或依着,也有站着的。不过,大凡经过赑屃人,没有一个不去摸它的头和背的,边摸边念念有词,“摸摸头,不发愁,摸摸背,不受累”。大家似乎都不计较其是否
真的灵验,只是想这么做会多一份开心,多一份快乐而已。我也和大家一样,也有此举。
清凉台和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齐云塔并称“白马寺六景”。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刘庄小时候避暑、读书的地方。后来印度僧人摄摩腾、罇法兰来到洛阳,被安排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在清凉台上译出的。印度僧人在清凉台上的译经工作,奠定了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译经道场的地位。
由于时间关系,仅重点参观了大佛殿。大佛殿是白马寺的第二重大殿,明代建筑风格。寺内重大的佛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殿内正中佛坛之上供奉着七尊造像,正中释迦牟尼佛,据说是他最后一次讲经说法时的形象,此次讲经,他
并不讲话,叫做“不语说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鲜花,让众人猜测,即所谓“涅磐会上”“捻花示众”。大佛胸口“卍”字符号,表示大佛“福德无量”,“万德圆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则天定此符号读音为“万”。每尊佛像重量不超过30斤,堪称绝世仅有,是国宝级的文物。
殿内天棚上,画有鲜艳的莲花图案,殿中央,这个巨大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精雕细刻,金碧辉煌 ,看起来十分壮观。据说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是白马寺的镇寺之
宝。
除了古代建筑、佛教造像之外,白马寺还保存下来不少古代碑石、经幢、各种供器、佛塔、佛亭、古代经书等,其中多有珍品。白马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明珠,它将永远闪耀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光辉。由于它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而被尊为“释源”和“祖庭”。
在二零零八年的这个初冬,在我离开白马寺的时候,我回头望了望,目光试图越过寺院内的草坪和那早已凋谢的牡丹,越过山门和殿宇,越过还未近距离目睹观赏的齐云塔,透过蓝天,去看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永平年,那匹白马正驮着金光闪闪的佛像和如山的经书,缓缓东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