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2年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2021-01-01 来源:易榕旅网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我公司****************位于*****。广场长165.08米,宽85.6米。西侧进站道路设计长度184.593m、东侧出站道路设计长度87.039m,宽度16m,为沥青砼道路。

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条件,对工程质量管理、质量资料、实体质量、安装预留预埋、质量特色、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全面专人专职控制,保证各方面要落实到位,特别在质量上针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不同特点,制定采用新科技含量,使整体工程质量上一个新台阶,在根除工程质量通病的前提下,通过严格管理和技术标准提高,使各分项工程质量符合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要求。

一、编制依据1. 工程施工图纸;

2. 湖北省、建始县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及

地方性法律法规;

3.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02;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2;

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9.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10.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 52 11. 《建筑施工手册》及相关技术文件;12. 公司内部的质量、安全管理文件等。

二、质量通病防治的预防管理体系

1、为在施工中更好地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预防,特以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为主的管理小组,制定完善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和管理要求。具体管理体系如下:

2、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面广量大,因此对工程质量危害比较大,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种类很多,涉及到各个分部、分项,因此对质量通病的防治是一项主要工作。对本项目计划投入以下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严格监控。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总经理 龙克平确定质量目标质量技术总负责人

罗楚沥

项目经理 戴神国项目技术负责人

唐海权质检员 罗善峰施工班组编制质量计划实施质量计划组织执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自检、互检、交接检公司质量验收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工程交工验收

(1)、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指导现场技术负责人对质量通病进行预防。

(2)、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调配各类技术管理人员和各专业项目班组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进行预防及对已产生的质量通病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3)、质检员:对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协助项目经理对施工单位进行书面交底,调配各类技术管理人员和各专业项目班组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进行预防,并督促施工单位对已产生的质量通病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4、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措施如下: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编制、审定

施工前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技术交底

质量通病的预控

施工中 施工后

预防质量通病措施在施工时的执行情况

纠正处理存在通病的部位检查每一次质量通病是否存在

总结经验,为后期的质量通病预防起到引导作用

三、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如下:

(一) 测量误差1、现象

在施工中可能出现测量误差,从而使标高、平面控制产生影响。2、预防措施

(1)本工程选用的测量人员是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专业人员,曾在多个大型工程施工中担任专业测量。因此保证能胜任本工程的测量工作。

(2)在本工程中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等设备先进,精度高,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测量误差,保证测量精度,满足施工测量要求。

(3)施工前就本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测量方案,经研究同意后实施,切实做到方案可行。

(4)坚持技术复核制度,对于工程标高基准点在放线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对于一般平面控制线,标高由技术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工。

(二)、路基工程1、路基表面积水防治措施:

(1)填土必须认真分层填筑并分层夯实,确保填方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防止由于填土密实度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的情况。

(2)土路基施工前,必须做好排水系统,填筑过程中,保持好泛水坡度。

(3)认真做好标高测量工作,避免出现标高错误。2、边坡塌方防治措施:

(1)必须按照边坡坡度放坡,防治由于坡度过陡,产生塌方。(2)严格将基层的草皮、淤泥、松土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搭接要形成阶梯形接槎。

(3)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方材料,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分层回填及夯实。

(4)边坡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及水。3、“弹簧土”现象预防措施:

(1)填筑时,必须在填筑料最佳含水率时进行,避免采用含水量过大的土方回填。

(2)填方区如果有地表水时,必须排除干净,地下水必须降低到

路基底以下。

治理措施:

(1)采用干石灰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降低含水量。

(2)将弹簧土翻松,晾干、风干到最佳含水量范围,再分层夯实。

4、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预防措施:

(1)通过试验确定填筑时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和机械行驶速度。

(2)严格遵守填筑时分层填筑压实的原则。

(3)层层进行密实度检验,确保达到密实度要求。治理措施:

(1)可采取换填或掺入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

(2)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进行碾压。

(三)、沥青砼的通病防治

1、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损坏现象有以下几种:(1)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局部出现车辙现象,一般情况是在行车道上。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

(2)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局部出现坑槽、松散、网裂、龟裂现象;

(3)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局部出现纵向裂缝现象;(4)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出现横向裂缝现象;2、沥青路面的损坏原因及其防治措施(1)“车辙”现象的损坏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有车辙的路面对交通运输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沥青路面能够形成车辙和变形主要有以下原因:即铺筑不稳定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附加的路面基层压实,由交通引起的沥青混合料附加压实,在行

车轨迹上的过度磨损和汽车车道上载重车过度超载,公共汽车停留和道路的平面交叉等。

(2)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对路面车辙的影响分析及预防措施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对车辙的影响非常大,在重交通作用下,为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车辙,在今后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控制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的:

a、保证铺筑的沥青混合料包括充分的破裂捣碎的骨料,且骨料一定要有密级配的足够的碎石,大骨料的结构表面一定要粗糙;

b、沥青含量要有足够的粘度。骨料颗粒周围的沥青薄膜厚度除了有足够防止过早氧化的覆盖层外,还应有足够的粘结强度。

(3)温度对路面车辙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①温度对路面车辙的影响分析。夏季路表温度高达60℃~68℃,而路面使用的沥青为70号重交通沥青其抗菌素高温能力在52℃~54℃,夏天高温季节路表实际温度远远超过重交通沥青的抗高温能力,所以造成路面软化。

②防治措施:

a、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膈料(简称SMA),采用进口壳牌沥青,其针入度较小、粘度较大,具有抗滑耐磨密实耐久、抗疲劳、抗菌素高温、可减少低温开裂。

b、沥青混合料添加路用纤维。根据经验,一般公路和交通量偏小的公路采用0.2%的添加量,高速公路及交通量较大的公路可采用0.3%的添加量。

3、附加压实对车辙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附加压实对车辙的影响分析。道路完工开放交通后,路面砾石基层将连续固结在行车轨迹里。这种由交通引起的附加压实发生在开放交通的前两年,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防治措施。首先,要保证基层设计采纳好的施工方法,保证基层结构的粒状材料符合规范,其次基层必须充分压实以尽可能地阻止由交通引起的附加压实,还有就是要确实保证沥青混合料按照规范进行充分压实。

4、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局部出现坑槽、松散、网裂、龟裂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1)原因分析近年来一些沥青面层发生大面积的水损害破坏和沥青路面的空隙率不合理是造成沥青面层坑槽、松散、网裂、龟裂的主要原因。

(2)防治措施加强压实,减小空隙率。有些工程不按照规范要求的方法测定压实度或随意调整标准密度;片面追求平整度,放松了对压实度的控制。这些工程的共同点是通车以后平整度迅速衰减,面层压实变形明显。应该明确,平整度固然重要,但压实度更重要,必须在确保平整度的情况下提高压实度。采用合理的集料粒径和适宜的沥青面层压实层厚度。现在沥青面层集料粒径普遍偏粗,与其相匹配的压实层厚度稍偏薄,不利于压实。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粒径大造成的离析无法避免,层厚越薄,越易形成局部区域空隙过大,成为透水、积水和积浆的场所,容易造成沥青与集料剥离。同时还应该根据集料粒径采用合理的

沥青面层的设计压实厚度。

(3)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局部出现纵向裂痕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近年来,由于交通量和大量超载车的剧增,现有公路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快速便利的交通运输需求,许多公路都进行了拓宽改造,建成使用后有许多地段在老路部分发生了纵向开裂现象。纵向裂缝一般发生在距路堤边缘3~5m(行车道与紧急停车带分界)处。

(4)原因分析导致老路拓宽改建工程路面出现纵向开裂的原因很多,其中原路基底部地基土的沉降固结状态、拓宽处土基的水文物理力学性能,路基拓宽后土基新增的作用力对沉降变形的影响等主要因素。

(5)防治措施纵向裂缝作为公路拓宽改造的质量通病,防止应遵循“预防为主,及时处治”的原则,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设计,提高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等方法进行有效预防,努力减少路基的差异沉降,最大限度的减少和延缓裂缝产生的概率和程度、恢复路面功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①提高路基稳定性及强度

公路拓宽改建工程受老路自然状况制约,在选线上无法考虑地形地貌、地质土质的特殊情况。在确保老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影响新老路基稳定性的各种因素,重点抓好原地基处理、采取防侧滑措施、控制施工速率、改良路基填料性能等关键施工环节,使之能够达到提高路及强度,减少路基工后沉降,进而有效控制纵向裂缝的产生。

②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路基施工时在新老路衔接的台阶处设置双向土工格栅,可有效增加新旧路基间的粘结力,减少不均匀沉降和侧向位

移。同时路基顶、底基层、基层顶层在施工中处设台阶衔接外,在结合处增设土工格栅可使新老路有效地融合为一体。工程实践中,我们采用强度、张拉力、柔韧性更优的拨弦隔栅在新老路纵向接缝和基层顶面新老路结合处级老路部位铺设,有效减少了路面纵向开裂,收到了良好效果。

③连续配筋混凝土的应用公路拓宽改造工程由于一般工期要求均比较紧,局部高路基段往往在地基、路基有效处理之后通车时,路基沉降依然还不到位,这是为防止路面纵向开裂,可在路面下增设配筋混凝土板。连续配筋混凝土板一般厚20cm,配筋率5.5%~7.5%。由于该结构层具有很强的刚度缓和强度,防止路面开裂性能好,是其它路面结构无法比拟的,但造价高。

5、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出现横向裂缝现象原因及防治措施在高等级公路路面工程中,半刚性基层得到了大量应用,但他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由于自身较大的胀缩系数所产生的干缩裂缝可能反射到面层,导致面层产生横向裂缝。

(1)原因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出现横向裂缝主要是由于基层板体开裂而引起的。而引起基层板体收缩开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失水收缩或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特征;半刚性基层拉伸强度;半刚性基层刚度和应力松弛性质;下层的约束作用。

(2)防治措施防止路面出现横向裂缝,也就是应防止基层出现开裂。而半刚性基层开裂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实际路面结构中基层并非完整的板体,路面结构施工中应该采用合理的基层材料和施工措施,减

少裂缝数量。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①水泥稳定碎石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抗裂能力增强,采用适当的剂量可以减少干缩裂缝数量;相对而言,二灰碎石抗裂能力差,开列频率高。

②半刚性基层板体施工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间距预留伸缩缝,用橡胶等填充,可以减小裂缝数量,伸缩缝间距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四)、管道铺设工程

1、管道基础变形过大,管基层混凝土浇筑后起拱、开裂,甚至断裂。

防治措施:

(1) 管道基础浇筑,首要条件是沟槽开挖与支撑符合标准。沟槽排水良好、无积水,槽底的最后土应在铺设碎石或砾石砂垫层前挖除,避免间隔时间过长。

(2) 在雨季浇筑水泥混凝土时,应准备好防雨措施。

做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检验,未达标准宽度、厚度,应予返工重做。(3) 控制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卸管、排管的时间,根据管材类别、混凝土强度和当时气温情况决定。

2、管道基础标高偏差,发现基础高度不符合设计标高,特别是发生倒坡时,必须返工重做。

防治措施:

(1)水准仪应事前校验正确后才能使用。

(2)测放高程的样板,应坚持每天复测,样板架设置必须稳固,不准将样板钉在沟槽支撑的竖列板上。

(3)两个以上施工单位,在相邻施工段施工,事前应相互校对测量用的水准点,务必达到统一数据,避免双方衔接处发生高差。

3、管道铺设偏差,管道不顺直、落水坡度错误、管道位移、沉降等。

防治措施:

(1)在管道铺设前,必须对管道基础作仔细复核。复核轴线位置、标高是否与设计标高吻合。如发现有差错,应给予纠正或返工。切忌跟随错误的管道基础进行铺设。

(2)稳管用垫块应事前按预制成形,安放位置准确。使用三角形

垫块,应将斜面作底部,并涂抹一层砂浆,以加强管道的稳定性。预制的管枕强度和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标准,不得使用不标准管枕。

(3)管道铺设操作应从下游排向上游,承口向上,切忌倒排。(4)采取边线控制排管时所设边线应拉紧,防止中间下垂;采取中心线控制排管时应在中间铁撑柱上划线,将引线扎牢,防止移动,并随时观察,防止外界扰动。

(5)每排一节管材应先用样尺与样板架观察校验,然而再水准尺检验落水方向。

(6)在管道铺设前,必须对样板架再次测量复核,符合设计高程后开始排管。

4、管道接口渗漏,当排水管道竣工交付使用后,出现管道接口渗漏,致使覆土层水土流失,导致地貌沉降、管道断裂等现象

防治措施:

(1)对所采用的管材,必须经过严格检验,符合产品标准。凡不符合标准者不得使用,特别是卸管后,要再检查有无损伤、裂缝,承插口和企口有无缺口,包括管材圆度偏差,发现上述问题应予剔除。

(2)凡采用刚性接口(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应对承口和插口用水清洗干净,保持湿润。有毛口处应凿清,使用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并随拌随用,不得超过初凝时间,严禁加水复拌再使用。

(3)排设混凝土承插管道,承口下部三分之二以上应抹足座灰(砂浆)接口缝隙内砂浆应嵌实,并按标准分两次抹浆,最后收水抹光。及时进行湿治养护。

(4)选用的橡胶止水带(密封圈)必须符合规定的物理性能,其质量应符合耐酸、耐碱、耐油以及几何尺寸标准。

(5)铺设管道安放橡胶止水带应谨慎小心,就位正确,橡胶圈表面均匀涂刷中性润滑剂,合拢时两侧应同步动,不使扭曲脱槽。尤其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要严格按设计要求。

5、护管不符合质量要求,与基础不成整体,强度不足,几何尺寸不符,管节拨动等。

防治措施:

(1)在浇筑护管混凝土前必须将混凝土基础冲洗干净,不留泥浆和积水。

(2)混凝土搅拌必须符合设计标准。操作人员应分两侧同步进行浇筑,并用插入式振荡器振捣密实。管道下口不留孔隙,使结成整体、并防止管道位移。

(3)立模后须进行工序检查,符合宽度、高度要求,模板接缝严密。

(4)护管上口斜面(如135°角)的表面应拍实抹光,防止斜面坍落。

(五)、砖面层工程面砖空鼓1、原因分析

(1)基层清理不干净或浇水湿润不够,水泥素浆结合层涂刷不均匀或涂刷时间过长,致使风干硬实,造成干层和垫层一起空鼓。

(2)垫层砂浆应为干硬性砂浆,如果加水较多或一次铺的太厚,砸不密实,容易造成面层空鼓。

(3)板块背面浮灰没有刷净,影响粘贴效果。操作质量差,锤击方法不当。

2、预防措施

(1)地面基层清理必须认真,充分湿润,以保证垫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垫层与基层的纯水泥砂浆结合必须涂刷均匀,不能用不着撒干水泥面后,再洒水扫浆的做法,用这种方法由于纯水空鼓。

(2)地板转背面的浮土杂物必须清扫干净,并洒水事先湿润,等表面稍晾干后进行铺设。

(3)垫层砂浆应用1:3-1:4干硬功夫性砂浆,铺设厚度以25cm-30cm为宜,如果遇有基层较低后或过凹的情况,应事先抹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铺放时比地面线高出3-4mm为宜,如果砂浆一次铺得过厚,放上地板砖后,砂浆底部不宜砸实,往往会引起局部空鼓。

(4)地板砖初步式铺时,用不着橡皮锤敲击,既要达到铺设高

度,也要使垫层砂浆平整密实,根据锤击所得空实声,搬起地板砖增减砂浆。浇一层水灰比为0.5左右的素水泥浆,再按铺地板砖,四角平稳落地,锤击时不要砸边角,垫木方锤击时,木方长度不得超过单块地板砖的长度,也不要搭在另一块已铺设的地板砖上敲击,以免引起空鼓。

(5)地板砖铺设24小时后,应洒水养护1-2小时,以补充水泥砂浆在硬功夫化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保证板块与砂浆粘结牢固。

(6)灌缝前应将地面清扫干净,把板块上和缝子内松、散砂浆用嵌刀清除,灌缝应分几次进行,灌缝后24小时栽浇水养护,然后覆盖锯末等保护成品进行养护,养护期间禁止在上面走动六、地方性材料使用质量控制措施

(六)、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蜂窝1、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水泥、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各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浇捣时缝隙漏浆。

(4)砼振捣不实,所泡未排出,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2、预防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砼配合比,经常检查,作到讲师正确。(2)砼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宜,搅拌最短时间不少呼于规范规

定。

(3)模板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杂物垃圾。(4)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5)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麻面1、现象

砼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面或粘附水泥浆潭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砼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不够,构件表面砼的水分被吸去,使砼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写缝隙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或摇摇欲坠效,砼表面与模板粘结构成麻面。

(5)砼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6)预防措施

(7)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沙浆等杂物。(8)浇灌砼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9)模板缝隙,应用海绵条、腻子等堵严。

(10)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11)砼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所泡为止。(七)、给水管道渗漏管道通水后出现渗漏1、原因分析

(1)管道在隐蔽前未做水压试验(2)承接插接口时施工方法不正确2、预防措施

(1)严格按技术交底及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在隐蔽验收前,经水压试验在1小时内压力将不大于0.05mpa,试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严格按照材料的进货渠道,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施工。(八)、苗木质量通病及其防治(反季节栽植措施)

一般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4月为常规植树季节;8至9月份为雨季植树季节。而5至7月份为植树的反季节。反季节栽植苗木有其特殊的技术要领。此时的外界条件是天气热,温度高,空气干,湿度小,蒸发量大,雨量少;而树木本身的生理特征是树叶已大量展放,枝条已经生长,树液已正常流动,一般在这种条件下植树不易成活,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树木本身的生理机能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公司经过几年的认真摸索,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反季节苗木栽植成活的关键是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即枝叶向空气中蒸腾的水分与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相一致,苗木体内含有的水分能维护正常的生理机

能)。据此原理,我们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1、保护好根系。因为根系是吸收水分、保证苗木机体水分平衡的基础,所有苗木需要带土球,并用草绳等物包装,以保护完整根系,尽快保证水分供给。

2、重剪树冠1/2-1/3。缩小树冠,减少苗木体内水分蒸发,但修剪树冠时要保护好顶芽,以保证树木有高大通直的主干。

3、及时运输。尽快缩短苗木根系在空气中存放的时间。若长途运输,要用布篷遮盖,防止日光暴晒。途中要向树冠洒水。

4、定植穴要大,回填土要细,以保证苗木很快生长根系。5、认真栽植。先填表土,后填底土,分层踏实。每株设置两根木杆固定树干,以防风吹树歪,保证树行整齐。

6、及时浇水。第一次水要浇足浇透,以后每隔3天浇一次,每天早晚向树冠喷水,创造湿润小气候,以免树木脱水,造成生理干旱,这样护理可延续20多天。

7、加强管护。防止人畜毁坏,并且经常注意观察,防止病虫危害。

(九)、地方性材料使用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本工程,本地生产的地方性材料主要有:人工砂、碎石、砖、水泥等。

1、人工砂

由于在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将大量使用人工砂,用于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和装饰工程中。以往使用的人工砂,含泥量偏大,级配不合理,对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混凝土浇筑过后出现一些裂纹、颜色泛灰黄;抹灰面层出现开裂、整片脱落等。在本项目实施中要加强对人工砂的质量控制。

(1)材料供应地的选择

选择正规的大的生产厂家生产的人工砂,从筛分到级配都有保证。(2)进场验收把关

人工砂运到施工现场后,由材料员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及要求进行验收,严把验收关,防止不合格的人工砂进入施工现场。

(3)使用过程中的控制

人工砂进入施工现场达到一定的数量后,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抽样送检,以保证砂的质量稳定。

(4)提前贮备

根据预算的数量,适当提前进货进行贮备,从而避免临时需用量大时打乱仗,保证质量。

2、碎石

以往生产的碎石含泥量及其它杂质大,针片状、扁平状的含量超标,级配不合理。

(1)材料供应地选择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碎石,在配制混凝土时,从碎石生产基地购买符合要求的碎石,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使用中的控制

碎石运到施工现场后,由材料员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及要求进行验收,严把验收关,防止不合格的碎石进入施工现场。进场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按规定取样送检,及时了解检测结果。

(3)分类使用

对于不同粒径要求的碎石,要严格分类使用,不得混用。3、水泥

本地生产的水泥在产品质量,工艺上有很大的提高,但有时也存在着强度不稳定,水泥单批计量不准等现象,为此在使用中要采取如下措施:

(1)提前定货进行检测

在工程开工前,按照阶段性的使用量与厂家签订合同,提前就某一批号的水泥送检测站进行强度和安定性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进入施工现场。

(2)使用中的控制措施

每批水泥进场后,要放入符合标准要求的水泥库内,保证不受潮,并要在有效期内使用。

每批使用时都要求抽样秤量,防止袋装水泥的重量偏差不符合要求。不同批号的水泥不能混合使用。

四、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实施

为达到质量通病预防效果,使工程中不出现质量通病,在工程施工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等组织施工。

2、加大事前质量预控力度,提前宣传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相关要求,使工人及管理人员都能熟悉质量通病预防的具体要求及内容。

3、加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力度,杜绝不合格产品用到工程中。

4、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管理力度,注重施工过程中的预控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5、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控制施工质量和通病。6、加强中间环节的检查和验收,把质量事故和通病消除在萌芽中。

7、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工程资料真实、同步、齐全。8、严格施工程序,做好合理化、合法化,杜绝违背施工程序的事件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